「遺傳與變異」專題典題精析

2020-12-05 搜狐網

  1.下列不屬於細胞質基質、葉綠體基質和線粒體基質的共性的是()

  A.都含有DNA B.都含有許多種酶

  C.都含有RNA

  D.都參與能量代謝的活動

  分析:三者中都能產生ATP,都參與能量代謝活動;都是新陳代謝發生的場所,故有多種酶的存在。

細胞質基質中有mRNA、tRNA,線粒體、葉綠體為「半自主」的細胞器,能產生各自的功能RNA。答案:A。

  2.有下列說法:①將某精原細胞的DNA用15N標記後轉入含14N的培養基中培養,若進行減數分裂形成四個精原細胞,則所有的DNA均含有15N②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③用基因型為DdTt的植株進行單倍體育種,所育的種自交後代約有1/16為純合體④細菌分裂生殖時,導致子代之間差異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⑤生物個體發育過程是細胞內不同基因有序表達的過程,這些說法完全正確的組合是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⑤

  分析:因為DNA的複製是半保留複製,一次複製後每個DNA中都有含15N的模板單鏈,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其發育過程是各種蛋白質的形成過程,而蛋白質的形成是基因的表達過程,故①、⑤是正確的,受精卵中的質基因幾乎全部來自母方,單倍體育種的子代全部為純合體,細菌中沒有染色體,只有DNA。答案:D。

  3.下圖示真核生物染色體組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說法有

  ①基因和DNA 的基本組成單位均為四種脫氧核苷酸 ②染色體是DNA 的載體③2中有RNA 聚合酶結合位點④1是胸腺嘧啶⑤4是外顯子 ⑥mRNA的鹼基序列與2的鹼基序列無關 ⑦根據蛋白質中胺基酸的排列序列能準確推算基因的鹼基序列

  A.7種B.6種C.5種D.4種

  分析:1是胸腺嘧啶;2為非編碼區,其中有RNA聚合酶結合位點,mRNA的鹼基序列決定於4——外顯子的鹼基序列;故①→⑥說法均正確。根據蛋白質中胺基酸的排列序列不能準確推算基因的鹼基序列,因為:㈠某些胺基酸有多個遺傳密碼子,㈡基因中有未參與轉錄的非編碼區,㈢編碼區中內含子轉錄成的mRNA的對應區段將被剪掉。答案:B。

  4.某異花傳粉的二倍體植物所結的種子胚乳的基因型都是AaaBbbCCc,則

  ①其母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 ② 其父本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cc③胚的基因型是AaBbCc④取幼嫩的胚乳細胞可以培育出具有三個染色體組的植株⑤若A、B、C分別位於三條非同源染色體上,該種子萌髮長成的植株產生的aBc型配子的概率為1/8

  A.二種說法正確 B.三種說法正確

  C.四種說法正確 D.全部正確

  分析:同一胚珠中的兩個極核之間、每個極核與卵細胞之間的基因型相同;參與同一胚囊雙受精的兩個精子的基因型相同,這是同學們必須記住的一個知識點。胚乳的基因型是AaaBbbCCc,據此可知形成該胚乳的精子的基因型為ABc,卵細胞的基因型是abC,則其母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但其父本的基因型不一定是AABBcc。胚是由受精卵發育成的,則其基因型是AaBbCc。很明顯,胚乳細胞中有三個染色體組,胚中每對基因均為等位基因,該種子萌髮長成的植株產生的aBc型配子的概率為1/8。答案:C。

  5.豌豆灰種皮(G)對白種皮(g)為顯性,黃子葉(Y)對綠子葉(y)為顯性,現有GGYY與ggyy雜交得F1,F1自交得F2。F2植株所結種子種皮顏色的分離比和子葉顏色的分離比分別是:

  (A)3∶1和3∶1(B)3∶1和9∶3∶3∶1

  (C)5∶3和9∶3∶3∶1(D)3∶1和5∶3

  分析:關於種皮相對性狀的基因的傳遞規律:GG ×gg→Gg(子一代),Gg×Gg(子一代自交)→GG∶Gg∶gg(子二代)=1∶2∶1,子二代的性狀分離比為3∶1。F2植株所結種子種皮與母本相同,故種皮的性狀分離比3∶1。但其子葉為胚的一部分,故實際為F3,F3的產生過程為:基因型為YY的子二代佔1/4,自交結果100%×1/4表現為黃色,Yy的子二代佔1/2,,其自交結果有1/2×3/4=3/8的種子子葉表現為黃色。故F3中黃色子葉的種子佔1/4+3/8=5/8,其餘為綠色子葉。答案:D。本題在解題思路上有兩點注意:一兩對基因的傳遞獨立觀察;二明確種子中的種皮、胚的「母子」二代關係。(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詳解GATK突變硬過濾 | 群體遺傳專題
    這款軟體是變異檢測的常用軟體,但是它不僅可以從比對信息中挖掘出大量的SNP和INDEL,還可以對挖掘出的變異進行質量檢測和過濾。因為從比對信息中挖掘變異數據,就好像考古發掘的過程,最初的挖掘結果難免會真假混雜,泥沙俱下,如何對它們進行質量判斷,從而為下遊分析呈現出最好的數據便成了重中之重。
  • 可遺傳變異與可遺傳的變異有區別嗎?
    觀點1:皮膚癌是由於紫外線照射導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造成的,基因突變屬於可遺傳變異,所以這一說法是正確的。觀點2:皮膚癌是基因突變引起的,但因為發生在體細胞中,不能遺傳給後代,不屬於可遺傳的變異。觀點3:可遺傳變異與可遺傳的變異不同,只要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都屬於可遺傳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 遺傳與遺傳變異
    大凡動物和鳥類的繁衍,都與遺傳基因的傳遞有著密切的關聯。遺傳通俗說,又分「純合子」和「雜合子」遺傳,諸如信鴿的同品種配對和兩個不同的品種配對,將會產生不同的子裔。同品種配對偶爾也會發生遺傳變異,其形態遺傳性狀表現不類似親鴿,一般又都表現在羽色上較多。
  • 遺傳變異——染色體變異
    一、染色體變異概念 在真核生物的體內,染色體是遺傳物質DNA的載體。當染色體的數目發生改變時(缺少,增多)或者染色體的結構發生改變時,遺傳信息就隨之改變,帶來的就是生物體的後代性狀的改變,這就是染色體變異,它是一種可遺傳變異。
  • | 群體遺傳專題
    應用到BSA上,歐式距離可以計算同一個位點上,兩個混池之間的遺傳距離。根據BSA的原理(BSA專題(一)——BSA性狀定位簡介),兩個極端性狀子代混池只在控制性狀的QTL及其連鎖位點出現差異,所以通過各個位點歐幾裡得距離的計算,我們可以判斷哪些位點更可能是控制對應性狀的QTL。計算公式如下:可以看出,這裡將各個位點的SNP抽象成了四維歐氏空間中的一個點,並且對兩點之間的距離進行了計算,得到了兩點之間的歐氏距離。
  • 美國權威機構發布遺傳變異的分類指南_遺傳變異_分類指南_基因檢驗...
    對於那些想要確定患者中鑑定出的遺傳變異是否與疾病相關的實驗室和遺傳學家而言,這些是很好的指南和資源。這個工作組的主席、Knight診斷實驗室的醫學主管Sue Richards表示,這些更新的指南為分類基因組變異提供了一種系統而合理的方式,這樣當東海岸的A實驗室和西海岸的B實驗室在報告結果時,他們能利用同一種方法來分類變異。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遺傳和變異
    禮樂中學中考專題複習14:遺傳和變異     第一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一、畫龍點睛     1.人們對遺傳和變異的認識,最初是從開始的,以後隨著科學的發展,逐漸深入到水平。     2.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通過和而實現的。
  • 走進微世界-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研究微生物的重要領域,微生物遺傳學更是作為遺傳學的一個重要分支,發展十分迅速,通過對微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野來認識遺傳學的特點,特別是大量的微生物的基因組全序列完成測定,人們在基因的水平上更有針對性的研究了遺傳的規律和特點,為進一步揭示生命的奧秘做出貢獻。
  • 遺傳變異知識匯總
    無絲分裂沒有發生基因突變,有絲分裂只發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不發生基因重組;減數分裂三種變異都有。1、在雜種體內,等位基因雖然共同存在於一個細胞中,但是它們分別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 細菌的變異現象可能屬遺傳變異,也可能屬表型變異
    細菌的變異現象可能屬遺傳變異,也可能屬表型變異。判斷究竟是何種型別的變異必須通過對遺傳物質的分析以及傳代後才能區別。一般如屬表型變異,培養環境條件改變後也會發生改變;如屬基因型變異則不易隨環境變化而變化。
  • 初中生物知識點: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3、遺傳的概念:指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在性狀上的相似性。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等。   4、概述染色體、DNA、基因的概念,存在部位和功能:   (1)染色體:   ①概念:在細胞核中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做染色體。染色體在人的體細胞中是成對存在,而在生殖細胞中則是成單存在。
  • 砧木對遺傳和變異的影響是怎樣的呢
    砧木不能改變接穗的遺傳性:嫁接能使嫁接植株發生變異,這是否影響了接穗的遺傳特性呢?實際上嫁接和有性雜交是不一樣的。嫁接後砧木對接穗的影響,並沒有使接穗發生遺傳變異。例如,嫁接在矮化砧木上能引起樹木的矮化,但是如果將被矮化樹的接穗再接在喬化砧木上,接穗品種樹又被喬化,生長很高大。這就說明,嫁接所獲得的變異並沒有引起遺傳變異。
  • Science:與SNP相媲美的另一遺傳變異指標——CNV
    此報導首次在基因組範圍內,觀測了個體獨特的遺傳變異導致獨特的基因活動形態的機制。這項研究是由Sanger研究所有關HapMap計劃的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探究變異和疾病的一大挑戰是大多數突變是沒有結果的。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遺傳和變異現象
    第20章第1節遺傳和變異現象同步練習     1."龍生龍,鳳生鳳"所包含的生物現象是()     A.遺傳B.變異C.性狀D.遺傳與變異     2.水毛茛是一種水生植物,伸出水面的葉片呈扁平狀,而長期浸沒在水中的葉片分裂成絲狀,這表明()。
  • 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人類蛋白質編碼區遺傳變異記錄
    一項關於人類基因組外顯子組(蛋白質編碼區)的深度分析提供了迄今為止有關該區域最全面的遺傳變異記錄。登上本周《自然》雜誌封面的研究 Analysis of protein-coding genetic variation in 60,706 humans 被認為有助於從臨床發現與人類疾病相關的遺傳變異。
  • 《自然—遺傳學》:兩遺傳變異致人衰老更快
  • 新冠病毒發生變異,你了解其中原理嗎?—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研究微生物的重要領域,微生物遺傳學更是作為遺傳學的一個重要分支,發展十分迅速,通過對微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野來認識遺傳學的特點,特別是大量的微生物的基因組全序列完成測定,人們在基因的水平上更有針對性的研究了遺傳的規律和特點,為進一步揭示生命的奧秘做出貢獻。
  • Science特刊從轉錄組角度專注於人體遺傳變異
    人類表型的全貌源自常見和罕見的遺傳變異的混合,其中的一些遺傳變異會影響基因在體內的表達和剪接方式。十多年前,科學家們為了更好地了解遺傳多樣性對健康人體的影響,發起了基因型-組織表達(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 GTEx)聯盟。在此,Science期刊公布了這個項目的第三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的成果:共計5篇論文,展示了第8版(v8)GTEx的分析結果。
  • 中文版《ACMG遺傳變異分類標準與指南》發布—新聞—科學網
    6月25日,由中國遺傳學會遺傳諮詢分會主辦的「《ACMG遺傳變異分類標準與指南》中文版發布會」在滬召開。
  • 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性狀:指生物體的形態特徵、生理特性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如:人的眼皮、耳垂、膚色或血型等(有看的到的,也有看不到的)。   2、相對性狀:指同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