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AAV介導的體細胞基因編輯,改善杜氏肌營養不良症

2020-11-29 騰訊網

杜氏肌營養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是X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常見於男孩,會引發兒童的肌肉退化並由於呼吸和心臟衰竭而引發早亡。大多數的病人帶有DMD基因編碼的肌營養不良蛋白(Dystrophin)的移碼突變,該移碼突變會造成外顯子刪除進而造成該蛋白表達缺失。由於DMD在X染色體上的定位使得每3500-5000個新生男孩中就有一例杜氏肌營養不良患者。目前反義寡核苷酸介導的外顯子跳躍式重組DMD轉錄已被轉化為臨床試驗,但由於反義寡核苷酸的對於DMD表達僅具有暫時的、有限的作用,在臨床方面應對杜氏肌營養不良還沒有更加行之有效的手段。

為了找到杜氏肌營養不良的治療方案,2020年1月27日,慕尼黑工業大學和德國心血管研究中心C. Kupatt研究組Nature Medicine題為:Somatic gene editing ameliorates skeletal and cardiac muscle failure in pig and human models of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的論文,使用腺相關病毒(AAV)的靜脈注射方式在體內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恢復的病人體內肌營養不良蛋白的表達,為杜氏肌營養不良的患者提供了可能的治療手段。

在小鼠模型中,基於內切酶的基因編輯策略提供了更有效和更持久的基因組校正。最近,在犬類模型中使用基於腺相關病毒AAV9靜脈注射的技術將CRISPR-Cas9組分的送入體內能夠恢復包括心肌在內的肌肉中肌營養不良蛋白的表達。

但是到目前為止,該技術在體內的功能性方面的實驗數據還未見報導。作者們在之前的工作中建立了一個DMD基因 exon52缺失的豬模型,該外顯子的缺失會造成肌營養不良蛋白表達的完全缺失。作者們在此豬模型中注射CRISPR-Cas9靶向exon51的gRNAs組分,在豬模型體內恢復了一個短截但表達穩定版本的肌營養不良蛋白ΔE51-52(圖1)

圖1 在豬模型中進行的DMD基因編輯恢復短截版肌營養不良蛋白的表達

通過質譜分析後,作者們發現此種短截版本的肌營養不良蛋白的產生一定程度上糾正了DMD移碼突變引發的蛋白質調控異常。在DMDΔ52模型中,由於缺少肌營養不良蛋白會造成肌營養不良蛋白相關糖蛋白複合體(Dystroph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 complex, DGC)表達的缺失。而在對豬模型進行腺病毒處理之後,作者們發現DGC的表達被恢復。DMDΔ52模型顯示,在雄性後代出生後61.6%一周內死亡,全部雄性幼體無一存活超過105天。而在基因編輯處理之後,存活天數最大達到136天。為了進一步確認基因編輯之後對於杜氏肌營養不良的功能方面的作用,作者們檢測了對於DMD心臟整體功能和心律失常等病理性特徵的影響。在對DMDΔ52豬模型施用了基因編輯的腺病毒靜脈注射之後,通過去除外顯子51改善了該疾病模型中固有的心律失常的病理性特徵。

進一步地,作者們希望在人類細胞中進行相應的檢測。作者們從病人體內產生了一個帶有DMD exon52刪除(hDMDΔ52)的誘導多能幹細胞株系,會引起外顯子53提前終止。hDMDΔ52細胞表達的骨骼肌基因水平顯著降低,並且無法生成多核且自發收縮的肌管。而在同樣進行基因編輯處理切除外顯子51重新表達短截版本的肌營養不良蛋白後,誘導多能幹細胞產生的心肌細胞的心律失常等缺陷被修復了。

圖2 人體誘導多能幹細胞hDMDΔ52進行基因編輯後恢復肌管細胞的產生

總的來說,作者們的工作在大動物疾病模型中使用體細胞基因組編輯的方式能夠改善杜氏肌營養不良疾病引發的肌肉無力、心肌疾病和過早死亡,從體內和體外均證明了該基因編輯恢復了DMD閱讀框

基因編輯後形成短截版本的肌營養不良蛋白也足以恢復肌肉的功能和移動性從而阻止惡性心律失常來延長杜氏肌營養不良DMDΔ52豬模型的壽命。在臨床方面,腺相關病毒基因編輯技術在杜氏肌營養不良患者身上的應用仍待進一步地證明

論文連結:

本文來源:BioArt

BioWorld

BioWorld始終致力於報導生命科學領域最前沿、最重要、最有趣的研究進展,目前已有20萬學者關注,現組建生命科學/醫學/科普領域研究生/教授/科普交流群。如需進群,請長按下面二維碼,添加管理員微信。

溫馨提示:添加管理員微信時請備註(姓名/學校/專業/職位, 科普愛好者請備註「科普」,否則不予通過),以便我們邀請您進入相應交流群。

相關焦點

  • Nature醫學顛覆性文章:杜氏肌營養不良其實是幹細胞病
    【導讀】渥太華大學和渥太華醫院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杜氏肌營養不良(DMD)能夠直接影響肌肉乾細胞渥太華大學和渥太華醫院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杜氏肌營養不良(DMD)能夠直接影響肌肉乾細胞。這項研究發表在十一月十六日的Nature Medicine雜誌上,顛覆了人們長期以來對這種疾病的理解,為實現更有效的治療奠定了基礎。「近20年來,我們一直以為這些患者的肌無力主要是因為肌纖維出了問題。但我們這項研究顯示,患者肌肉乾細胞的功能本身就存在問題,」文章的資深作者Dr.
  • 新型基因療法可用於治療肌營養不良症
    新型基因療法可用於治療肌營養不良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9 11:03:38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Hansell H.
  • 關注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幹細胞療法新探索
    DMD全球知曉日旨在讓更多人關注杜氏肌營養不良症!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種嚴重的兒童神經肌肉遺傳疾病,關鍵原因在於Dystrophin蛋白缺失導致肌纖維不穩定而壞死,以致死性的全身肌肉漸進性損傷和運動功能減退為臨床特徵。
  • 科學家利用CRISPR/Cas9技術成功治療杜氏肌營養不良症
    小編推薦會議:2018基因編輯與基因治療研討會2018年2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和德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描述了一種新的CRISPR方法,這種新方法或許有望利用杜氏肌營養不良(DMD)症患者機體的多能幹細胞來產生健康的心肌
  • Summit杜氏肌營養不良症新藥研發初現曙光
    小編推薦會議:新藥研發「推新選優」項目路演活動總部位於英國牛津的生物技術公司Summit Therapeutics最近宣布,公司開發的用於治療杜氏肌營養不良症此次公布的數據中,Summit公司的研究人員評估了接受ezutromid治療的DMD患者MRS-T2指標的改善情況。該指標能夠定量的衡量DMD患者肌肉炎症及損傷程度,確定疾病發展進程。疾病程度越重,該指數越高。目前治療該疾病中常用的類固醇能夠降低患者的MRS-T2。研究人員在研究中發現,患者單獨治療ezutromid能夠取得與類固醇治療相近的效果。
  • 肌營養不良孩子早期沒症狀不在意?癱瘓臥床,父母眼睛哭瞎!
    其中,有一類常見的肌營養不良——假肥大型,根據臨床表現,又可分為Duchenne型(杜氏肌營養不良)和Becker型(貝克型肌營養不良),主要影響的是與運動和心臟相關的肌肉:骨骼肌和心肌,並且,該病幾乎只發生在男性身上。
  • 【澎湃新聞】Nature子刊:同濟大學高紹榮團隊建立大幅降低基因編輯...
    【澎湃新聞】Nature子刊:同濟大學高紹榮團隊建立大幅降低基因編輯模式動物嵌合率的新方法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20-09-21
  • Nature子刊:重大突破!利用CRISPR-Gold在體內誘導同源介導的DNA修復
    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是是一種由抗肌營養不良蛋白缺乏引起的肌肉退化性疾病。在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中,編碼抗肌營養不良蛋白的基因發生小片段缺失或者單鹼基突變,從而使得它喪失功能,這就讓這種基因成為基因編輯的一種極佳的候選對象。科學家們之前已利用病毒運送CRISPR-Cas9組分來剔除這個基因中發生突變的外顯子,並且讓這種疾病的模式小鼠獲得臨床上的症狀改善。
  • 肌營養不良爸爸有遺傳男孩嗎?肌營養不良的遺傳規律?
    我們都知道肌營養不良症是指一組以進行性加重的肌無力和支配運動的肌肉變性為特徵的家族遺傳性疾病群,肌營養不良症不但能夠影響運動功能,患者比較嚴重的時候會出現癱瘓,還累及心臟會並發肺部感染以及壓瘡而亡。所以有很多患者的問肌營養不良是怎麼遺傳的呢?
  • 杜氏肌營養不良(DMD)新藥!美國FDA批准第二款53號外顯子跳躍療法Vi...
    2020年08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 --日本新藥株式會社(Nippon Shinyaku)子公司NS Pharma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Viltepso(viltolarsen),用於經基因檢測證實存在突變、適合使用跳過第53號外顯子(exon 53 skipping)治療的杜氏肌營養不良症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科學家利用CRISPR/Cas系統可以對多種細胞的特定的基因組位點上進行切割,以便插入新的遺傳物質。在需要對目的基因的功能進行破壞,或者要進行目的基因替換時都可以使用CRISPR/Cas系統,可以像編輯文字一樣編輯基因,因此被稱為基因編輯技術。本技術具有簡便、快捷、精準等優點,於2016年獲得被喻為「豪華諾貝爾獎」的生命科學突破獎。
  • Cell子刊:如何利用組織幹細胞開發新型靶向性再生醫學療法!
    ,此外,研究人員還討論了在機體老化期間這些通訊網絡是如何中斷的,以及理解組織中幹細胞的特性如何幫助改善再生醫學療法的研究和開發。Cell Stem Cell (2020) doi:10.1016/j.stem.2020.09.011 靜止狀態(Quiescence)並不是一種被動狀態,其就好像分化狀態一樣,需要持續性地主動調節來維持;在皮膚和肌肉乾細胞中,典型的WNT信號能夠介導從靜止狀態退出並發送信號促使幹細胞擴張,因此WNTs或其下遊靶點β-連環蛋白就必須在靜止狀態下受到控制,這就可以通過膜成分
  • Nature子刊:抗CRISPR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
    2020年12月9日訊/生物谷BIOON/---CRISPR-Cas9基因編輯可能會引起不想要的遺傳變化。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廣島大學和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很有前途的修複方法,即關閉CRISPR-Cas9基因編輯,直到它達到關鍵的細胞周期階段,在這個階段,更精確的修復可能會發生。
  • Nature綜述:鹼基編輯的前世今生
    鹼基編輯在基因編輯技術領域中的崛起NHEJ容易引起隨機插入和缺失,造成移碼突變,進而影響靶基因的功能;HDR儘管精確性高於NHEJ,但是其在細胞中的同源重組修復效率低。 鹼基編輯技術是基於CRISPR/Cas系統發展起來的新型靶基因修飾技術,可以在不切斷核酸骨架的情況下實現單核苷酸定點突變,在基因組和轉錄組編輯過程中能夠直接化學修飾靶核鹼基。
  • CRISPR/Cas基因編輯療法的前景與倫理爭議
    Cas9系統可以有效治療活體動物轉移性癌症的研究發表於Science子刊用基因編輯治療各類疾病的研究在不斷推進中,那麼,基因編輯技術是否可以用於臨床治療?使用基因編輯技術還存在哪些問題呢?目前,基因編輯技術還在A型和B型血友病、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β型地中海貧血症、囊性纖維化病和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遺傳病治療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不過
  • Nature又上線2本新子刊!
    你的機會來了——2019年2月,Nature先後推出了兩本新子刊,分別是 Nature Food 和Nature Cancer。Nature雜誌的子刊達到了53本,其中20本為綜述期刊。Anne於2019年1月加入Nature Research,她在人類營養和對科學傳播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Anne於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獲得分子營養學博士學位,曾任 The Dairy Council 的營養總監、倫敦國王學院營養科學講師、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研究員等。
  • Axovant收穫沉默替代基因療法 用於眼咽肌營養不良症
    來源:新浪醫藥近日,Axovant Sciences宣布該公司已獲得Benitec Biopharma公司用於治療眼咽肌營養不良症(OPMD)的研究性沉默替代(Silence & Replace)基因治療項目的全球獨家權利,並已開展在神經系統疾病中另外五種基因治療產品的研究合作。
  • DMD基因療法2期臨床試驗效果不佳,Sarepta公司股價腰斬
    2020年1月8日,杜氏肌營養不良症治療領域領先的Sarepta公司的2期臨床試驗效果不佳,受此影響,公司股價腰斬,暴跌超過50%。    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是一種發病率相對較高的單基因疾病,由X染色體上編碼抗肌萎縮蛋白基因(Dystrophin)突變,導致無法產生足夠的抗肌萎縮蛋白
  • 研究發現RNA剪接基因編輯的新方法
    10月5日,國際學術期刊《分子細胞》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與健康研究院)常興研究組題為Genetic modulation of RNA splicing with a CRISPR-guided cytidine deaminase 的最新研究成果。
  • Nature子刊:CCR5基因再出新成果,CCR5編碼的LncRNA會促進愛滋病病毒的感染能力
    2018年11月26日,賀建奎團隊對外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隨即引發輿論風暴,被各界輿論一致譴責,賀建奎本人也因此被調查。詳情點擊:賀建奎進行的基因編輯嬰兒,死亡率增加,預期壽命會縮短2019年6月17日,Nature 子刊 Nature Immunology 雜誌刊登了題為:CCR5AS lncRNA variation differentially regulates CCR5, influencing HIV disease out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