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重大突破!利用CRISPR-Gold在體內誘導同源介導的DNA修復

2020-12-06 生物谷

CRISPR-Gold由15納米的金納米顆粒組成,這些金納米顆粒偶聯著經過硫醇修飾的寡核苷酸(DNA-Thiol),這種DNA-Thiol與單鏈供者DNA雜交,隨後與Cas9形成複合物,並且被一種破壞細胞的內吞體的聚合物包裹著。圖片來自Murthy/Conboy/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17年10月5日/

生物谷

BIOON/---雖然很有前景,但是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應用迄今為止因遭受運送挑戰---也就是如何把所有的CRISPR組分提供給每個需要它們的細胞中---而受到限制。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GenEdit公司和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注射一種他們稱為CRISPR-Gold的

載體

,成功地修復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模式小鼠體內發生的抗肌營養不良蛋白(dystrophin)基因突變。CRISPR-Gold含有Cas9蛋白、嚮導RNA(gRNA)和供者DNA,它們都被包被在微小的金

納米

顆粒周圍。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10月2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上,論文標題為「Nanoparticle delivery of Cas9 ribonucleoprotein and donor DNA in vivo induces homology-directed DNA repair」。

美國塔夫茨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師Qiaobing Xu說,這些作者們「在基因編輯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Xu未參與這項研究,但是針對這項新的研究發表了一篇附隨評論文章。Xu解釋道,鑑於他們的方法是非病毒性的,這將使得因持續存在的Cas9活性而產生的潛在脫靶效應最小化。當利用病毒

載體

運送Cas9模板時,脫靶效應會發生。

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是是一種由抗肌營養不良蛋白缺乏引起的肌肉退化性疾病。在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中,編碼抗肌營養不良蛋白的基因發生小片段缺失或者單鹼基突變,從而使得它喪失功能,這就讓這種基因成為基因編輯的一種極佳的候選對象。科學家們之前已利用病毒運送CRISPR-Cas9組分來剔除這個基因中發生突變的外顯子,並且讓這種疾病的模式小鼠獲得臨床上的症狀改善。

論文共同通信作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藥物運送研究員Niren Murthy告訴《科學家》雜誌,「在這篇論文中,我們實際上能夠通過同源介導修復(homology-directed repair, HDR)對抗肌營養不良蛋白基因進行校正,使得它返回到野生型序列。治療這種疾病的另一種方法是外顯子跳讀(exon skipping),即剔除一些外顯子,使得抗肌營養不良蛋白能夠產生,但是它在功能上不如它的野生型蛋白。」

這些研究人員構建CRISPR-Gold

載體

的方法是他們對DNA進行修飾使其能夠粘附到金

納米

顆粒上。這種偶聯著金

納米

顆粒的DNA結合到進行HDR修復所需的供者DNA上,隨後Cas9蛋白和gRNA依次結合上來。他們利用一種聚合物包被著這整個複合物。這種聚合物似乎觸發內吞作用(endocytosis),隨後促進Cas9蛋白、gRNA和模板DNA從細胞的內吞體(endosome)中逃出來。

論文共同通信作者、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組織修復的研究員Irina Conboy解釋道,為了進行HDR修復,「你必須給細胞提供Cas9蛋白、gRNA和一種大片段DNA。利用這種gRNA,你將Cas9引導到基因組的一個特定部分。這種大片段DNA作為一種模板對突變序列進行編輯,使得它變成野生型序列。它們都必須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地方,因此,在我們的基因編輯系統中,你需要一種納米顆粒來同時運送所有的這三種處於活性狀態的關鍵組分。」

Conboy、Murthy和同事們發現CRISPR-Gold在體外的多種細胞類型(包括人胚胎

幹細胞

和小鼠肌肉細胞)中誘導靶基因發生HDR修復。他們隨後通過將它注射不產生抗肌營養不良蛋白的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模式小鼠中來測試CRISPR-Gold在體內發生HDR修復的效率。注射單劑CRISPR-Gold兩周之後會恢復這些小鼠體內的抗肌營養不良蛋白水平,並且在接受注射的小鼠肌肉中,將大約5%的編碼抗肌營養不良蛋白的基因拷貝發生的相關點突變校正為野生型序列。在不存在金納米顆粒的情形下,注射Cas9蛋白、gRNA和供者DNA僅校正不到1%的編碼抗肌營養不良蛋白的基因拷貝。在接受CRISPR-Gold注射的小鼠中,肌肉功能也得到改善。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藥物運送與

納米技術

研究員Vincent Rotello(未參與這項研究)說,這項研究「是CRISPR的生物醫學應用取得的一次重大進步。」他補充道,「在一些應用中,像這樣的局部注射是有意義的,但是CRISPR-Gold系統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它不能進行全身運送。」

Conboy贊同道,「理想的情形是,你將這些金納米顆粒注射到血液中,這是因為它們隨後能夠進入每個肌肉中。」她和Murthy繼續在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和其他的

遺傳

疾病中研究改善運送和編輯效率的方法。

這篇論文的兩名其他的作者Kunwoo Lee和Hyo Min Park成立了一家名為Genedit的公司,以便探究CRISPR-Gold的商業應用。Murthy說,「我們當然對運送Cas9的治療可能性感到興奮。」Murthy是Genedit公司的一名科學顧問。

Rotello說,「在實際上能夠用於治癒疾病之前,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是我認為這項研究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Kunwoo Lee, Michael Conboy, Hyo Min Park et al. Nanoparticle delivery of Cas9 ribonucleoprotein and donor DNA in vivo induces homology-directed DNA repair.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ublished online:02 October 2017, doi:10.1038/s41551-017-0137-2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抗CRISPR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廣島大學和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很有前途的修複方法,即關閉CRISPR-Cas9基因編輯,直到它達到關鍵的細胞周期階段,在這個階段,更精確的修復可能會發生。根據這些研究結果,他們成功地展示了更精確的基因編輯,並抑制了稱為脫靶效應的非預期基因缺失、插入或突變。
  • 近期DNA修復領域成果一覽
    【3】Nature子刊:重大突破!利用CRISPR-Gold在體內誘導同源介導的DNA修復doi:10.1038/s41551-017-0137-2雖然很有前景,但是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應用迄今為止因遭受運送挑戰---也就是如何把所有的CRISPR組分提供給每個需要它們的細胞中---而受到限制。
  • DNA修復研究領域重要成果解讀!
    CDK12控制著DNA修復基因的RNA轉錄本長短doi:10.1038/s41586-018-0758-y基因BRCA1和BRCA2發生突變對乳腺癌和卵巢癌構成嚴重風險,這是因為它們通過幹擾同源重組修復(HR)來危害細胞的基因組穩定性,其中同源重組修復是一種準確地修復有害的DNA雙鏈斷裂的關鍵機制。
  • CRISPR編輯系統升級 利用「跳躍基因」精確插入DNA片段
    原因在於,「基因剪刀」Cas9把DNA切斷後,DNA雙鏈通過內源損傷修復通路自然癒合,新DNA片段的整合依靠同源重組或非同源末端連接來實現,效率低,而且在很多細胞類型中不起作用。此次,張鋒教授團隊新開發的升級版CRISPR編輯系統在靶向插入DNA這方面做出了突破。用「改正」的DNA序列來取代含有致病突變的序列,將為治療某些遺傳疾病提供極大的幫助。
  • Nature子刊:首次利用CRISPR/Cas9在體內成功切除HIV DNA片段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天普大學劉易斯-卡茨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首次成功地從活的動物基因組中切除HIV-1 DNA中的一段序列。這一突破是開發一種潛在地抵抗HIV感染的治療策略的關鍵一步。
  • Science子刊:重大突破!首次利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系統在體內...
    為了研究利用這種技術治療癌症的可行性,Peer教授和他的團隊選擇了兩種最致命的癌症:膠質母細胞瘤和轉移性卵巢癌。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具侵略性的腦癌類型,確診後的預期壽命為15個月,5年生存率僅為3%。這些研究人員證明,用CRISPR-LNP進行一次治療,膠質母細胞瘤小鼠的平均壽命就會延長一倍,總體生存率提高約30%。
  • 將DNA修復模板與Cas9共價連接可增加Cas9介導的同源重組修復效率
    將DNA修復模板與Cas9共價連接可增加Cas9介導的同源重組修復效率 來源: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   發布者:ailsa   日期:2018-02-01   今日/總瀏覽:7/3970
  •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反應和壽命 2020-09-21 0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通過RNA修復模板實現植物CRISPR精準編輯
    但是修復模板的限制和雙鏈斷裂修複方式的偏好阻礙了這種技術手段的大規模應用。雖然已有多個研究成功實現了基因組的精準編輯(如單鹼基替換),然而效率依然很低。以往的修復模板主要以DNA的方式提供,若在植物中將RNA轉錄本作為DNA修復模板,則可通過利用合適的啟動子,通過體內轉錄,產生足夠多的修復模板,有望解決修復模板不足的問題。
  • RNA為模板 首次實現植物同源重組修復
    這是在植物中首次成功利用RNA作為脫氧核糖核酸(DNA)同源重組修復模板。相關研究論文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  論文通訊作者、作科所研究員夏蘭琴介紹,CRISPR/Cas基因組編輯技術自2012年被發明以來,已被廣泛應用於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諸多物種的基因組編輯。
  • Nature子刊:重磅!再也不怕DNA斷裂了!新途徑徹底解決CRISPR效率問題!
    簡單點說,CRISPR/Cas9就是對DNA鏈進行切割和再修復,而所謂的「舊途徑」就是指DNA再修復的兩條常見途徑。在DNA鏈斷裂後,CRISPR/Cas9有兩個選擇,要麼直接添加鹼基,破壞原有基因功能,通過沉默基因實現基因敲除,要麼利用單鏈DNA模板,引入新的序列,對基因進行編輯。
  • Mol Cell:新研究揭示DNA損傷後的組蛋白降解促進DNA修復
    2020年9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DNA損傷可能發生在基因組的任何地方,但大多數DNA被包裹在核小體上,這就使得修復複合體無法進入。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弗雷德裡希米歇爾生物醫學研究所和巴塞爾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DNA會誘導組蛋白耗竭,這增加了DNA纖維的可訪問性和靈活性,並提高了同源重組修復過程中的同源搜索速度。
  • 上海科技大學鍾超《Nature》子刊:光誘導活性生物膜...
    它們的生物礦化機制是由活體細胞的精確介導實現的,以確保得到合適的結構和功能。儘管目前仿生礦化研究取得了不少進展,但仍難以生產出具有天然同類產品的結構特徵和具有「活性」的礦化複合材料,如自修復的能力、環境響應性。因此,如何利用細胞控制的方法來生產具有功能梯度性的複合材料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個尚未探索的領域。
  • Nature子刊:EBV編碼的microRNA BART1通過調控PTEN依賴的信號通路誘導了腫瘤轉移
    Nature子刊:EBV編碼的microRNA BART1通過調控PTEN依賴的信號通路誘導了腫瘤轉移 7
  • Nature:重大進展!揭示修復酒精引起的DNA損傷的新機制
    抵禦DNA損傷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體內的每個細胞都有一個可以修復這種類型的DNA損傷的工具包。抵禦乙醛引起的ICL的第一道防線是ALDH2酶,這種酶在乙醛造成任何傷害之前將它分解掉。但是,並非所有人都從這種酶中受益---大約一半的亞洲人口和全球超過20億人在編碼該酶的基因中發生突變。鑑於他們不能分解乙醛,因此他們更容易患上與酒精有關的癌症。
  • Nature子刊:利用納米磁鐵對體內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進行空間控制
    這讓細菌能夠識別和攻擊再次到來的相同入侵者,但是科學家們一直在競相改進基因組編輯工具CRISPR/Cas9來修復導致遺傳疾病的突變並在實驗室實驗中操縱DNA。如果科學家們能夠將這種基因組編輯工具運送到體內正確的細胞中,那麼它有潛力阻止遺傳疾病。然而,障礙仍然存在,特別是在高效率地運送CRISPR/Cas9方面。
  • 2016年11月CRISPR/Cas重大進展梳理
    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禦系統。接下來,小編列舉最近一段時間CRISPR基因編輯系統取得的重大進展,詳情如下所示。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方法來讀取細胞的歷史和「譜系圖」。
  • 王曉東實驗室Nature子刊發文:靶向PDE3A誘導細胞凋亡的吲哚生物鹼...
    王曉東實驗室Nature子刊發文:靶向PDE3A誘導細胞凋亡的吲哚生物鹼小分子
  • CRISPR系統+腺病毒載體實現體內基因編輯
    文章指出了基於CRISPR利用腺相關病毒(AAV)載體遞送,在人體內編輯基因治療疾病的策略,深入討論了CRISPR治療廣泛應用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持續的研究和技術進步給該領域帶來的革命性突破。
  • Nature子刊:揭示PD-L1在腫瘤焦亡中的新機制
    阻斷PD-L1/PD-1相互作用可顯著增強抗腫瘤免疫應答,是癌症治療的重大突破。但核PD-L1(nPD-L1)的功能和易位機制目前尚不明確。Caspase-1、-4、-5或-11切割Gasdermin D(GSDMD)是典型的焦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