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RNA修復模板實現植物CRISPR精準編輯

2021-02-26 萊肯生物

對於利用CRISPR/Cas系統進行作物遺傳改良來說,以HDR方式實現優異等位基因替換和基因定點插入比基因敲除的需求更廣。但是修復模板的限制和雙鏈斷裂修複方式的偏好阻礙了這種技術手段的大規模應用。雖然已有多個研究成功實現了基因組的精準編輯(如單鹼基替換),然而效率依然很低。以往的修復模板主要以DNA的方式提供,若在植物中將RNA轉錄本作為DNA修復模板,則可通過利用合適的啟動子,通過體內轉錄,產生足夠多的修復模板,有望解決修復模板不足的問題。

最近,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夏蘭琴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趙雲德團隊證實,在植物細胞中RNA轉錄本可作為修復模板介導DNA同源重組修復。研究人員利用轉錄本RNA作為修復模板,藉助於核酶(Ribozyme)自切割和CRISPR/Cpf1系統既切割DNA又切割RNA的特性,通過HDR修複方式,成功實現了水稻乙醯乳酸合成酶基因(OsALS)的等位基因替換,建立了RNA轉錄本作為修復模板介導的DNA同源重組修復體系。

CRISPR/Cpf1系統具有DNA和RNA的雙重切割特性,因此可以在細胞核內同時加工產生用於靶向目標序列的crRNA和一起轉錄的RNA修復模板,既產生了DSB又提供了同源重組修復的RNA模板。研究人員將修復模板體外轉錄後,與LbCpf1蛋白與轉錄的crRNAs組裝為RNP複合體,並通過基因槍轉化水稻愈傷以對RNA修復模板進行測試,結果表明,RNA可以作為修復模板參與CRISPR/Cpf1介導的DNA同源重組修復。

此後,採用兩種方法構建同源重組載體:RDR和TDT。在RDR 方法中,將crRNA和DRT修復模板片段置於HH及HDV核酶之間,構成RCR(Ribozyme-crRNA-Ribozyme, RCR)和RDR(Ribozyme-DRT-Ribozyme, RDR)單元。將RCR1、RCR2和RDR置於OsU3啟動子與Nos終止子之間,在轉錄產物中,由於HH及HDV核酶的自切割作用,crRNAs和修復模板被完整釋放。在TDT方法中,修復模板兩側分別加上靶點序列,稱之為TDT (Target-DRT-Target)。將RCR1、RCR2和TDT置於OsU3啟動子與Nos終止子之間,Cpf1可對轉錄產物中TDT兩側的靶點序列進行切割,從而釋放RNA修復模板。通過基因槍轉化水稻愈傷,RDR及TDT載體均獲得ALS基因精確修飾的水稻植株,其中RDR載體效率約為1.7%,TDT載體效率為4.6%。通過水稻農桿菌轉化法,利用TDT載體,也獲得了OsALS基因部分同源重組的水稻植株。後代遺傳分析結果表明,替換後的OsALS基因後代遺傳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

內容參考BioArt植物公眾號

相關焦點

  • RNA為模板 首次實現植物同源重組修復
    RNA為模板 首次實現植物同源重組修復 2019-03-20 05這是在植物中首次成功利用RNA作為脫氧核糖核酸(DNA)同源重組修復模板。相關研究論文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  論文通訊作者、作科所研究員夏蘭琴介紹,CRISPR/Cas基因組編輯技術自2012年被發明以來,已被廣泛應用於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諸多物種的基因組編輯。
  • 科學網—科學家以RNA為模板首次在植物中實現同源重組修復
    RNA/DNA雙重切割能力的基因編輯系統,獲得後代無轉基因成分的抗ALS抑制劑類除草劑水稻植株。該研究在植物中首次利用RNA作為同源重組修復模板,開闢了利用植物RNA作為同源供體模板進行同源修復的新思路。相關論文當地時間3月18日在線發表於《自然—生物技術》。 據介紹,基因組編輯首先在基因組靶向位置產生DNA雙鏈斷裂,這些產生的雙鏈斷裂可通過非同源末端連接或者同源重組修復途徑進行修復。
  •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
    細菌通過這些基因片段來偵測並抵抗相同病毒的攻擊,並摧毀其DNA。這類基因組是細菌免疫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如果在基因的上下遊各設計一條嚮導RNA(嚮導RNA1,嚮導RNA2),將其與含有Cas9蛋白編碼基因的質粒一同轉入細胞中,嚮導RNA通過鹼基互補配對可以靶向PAM附近的目標序列,Cas9蛋白會使該基因上下遊的DNA雙鏈斷裂。而生物體自身存在著DNA損傷修復的應答機制,會將斷裂上下遊兩端的序列連接起來,從而實現了細胞中目標基因的敲除。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雖然這項研究還處於早期階段,但它證明了通過基因編輯增強免疫反應的可行性。重要的是,這項技術不影響生殖細胞,因此避免了CRISPR幹預有時引發的倫理問題。如果能夠實現,這種新的免疫方法不僅可以對愛滋病毒有效,還可以治療任何對特定抗體敏感的疾病。
  • Genome Res:加強版CRISPR-Cas9:可更精準編輯基因!脫靶效應大大降低!
    一種基因療法涉及使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直接修復缺陷基因。儘管它具有治療潛力,但是也會導致不想要的甚至是有害的基因錯誤,因而限制了它的臨床應用。在一項最近發表於《Genome Research》上的新研究中,來自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改進版的CRISPR-Cas9系統,能夠在顯著降低編輯錯誤的情況下進行基因編輯。
  • 植物CRISPR 基因組編輯技術的新進展
    利用 CRISPR/Cas9 系統可以實現精準的knock-out 和 knock-in 等遺傳操作,也可用於靶向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表達。在 CRISPR/Cas9 被廣泛地用於基因組編輯的同時,它的編輯能力、效率和精確度也在不斷地改進和完善,特別是 CRISPR/Cpf1 系統的發掘和單鹼基編輯技術的創建,使 CRISPR 系統正逐步成為一個理想的遺傳工程技術平臺。
  • Nature子刊:抗CRISPR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
    2020年12月9日訊/生物谷BIOON/---CRISPR-Cas9基因編輯可能會引起不想要的遺傳變化。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廣島大學和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很有前途的修複方法,即關閉CRISPR-Cas9基因編輯,直到它達到關鍵的細胞周期階段,在這個階段,更精確的修復可能會發生。
  • 精準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進展
    自2012年,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系統被首次發現之後,國內外的研究者對於其優化升級和應用一直沒有停息過——為了獲得一種更精準、更便捷和更經濟的基因組編輯工具而不斷探索和實踐。我們都知道,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工作原理是Cas9蛋白切割目標基因形成雙鏈缺口,然後進行目的修復,從而達到修改基因片段的目的。但是這種修復帶有不確定性,引入隨機的插入和缺失。
  • CRISPR相關工具網站集錦
       作者:追風    CRISPR系統為代表的基因組編輯工具發展迅猛,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細胞、動物以及植物的定點編輯。新Cas同源物、Cas9抑制劑(Acr)的開發等成果層出不窮。
  • 重磅基因編輯工具誕生 它究竟牛在哪裡?
    今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基因編輯的重要論文。來自Broad研究所的CRISPR大牛劉如謙(David Liu)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基因編輯技術,有望修復大約89%的已知人類致病變異。這項研究在發表之前,就已經在一些學術會議上得到了很多科學家的關注。正式上線後,更是引起了業內的點讚和熱議,被認為是「極為重要」的成果。
  • 《細胞》:CRISPR編輯人類胚胎存在重大隱患
    使用這種工具,科學家們能夠快速對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大大提高研究的效率。但在編輯人類胚胎上,CRISPR卻始終充滿了爭議。這不僅有著倫理上的問題,也有著技術上的隱患。在本篇《細胞》論文中,科學家們評估了使用CRISPR工具修復一條致盲基因的可能性。這條基因叫做EYS,其中的一些突變(如移碼突變)會導致遺傳性眼盲。
  • ...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效率,同時降低脫靶效應
    2020年12月9日訊/生物谷BIOON/---CRISPR-Cas9基因編輯可能會引起不想要的遺傳變化。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廣島大學和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很有前途的修複方法,即關閉CRISPR-Cas9基因編輯,直到它達到關鍵的細胞周期階段,在這個階段,更精確的修復可能會發生。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在需要對目的基因的功能進行破壞,或者要進行目的基因替換時都可以使用CRISPR/Cas系統,可以像編輯文字一樣編輯基因,因此被稱為基因編輯技術。本技術具有簡便、快捷、精準等優點,於2016年獲得被喻為「豪華諾貝爾獎」的生命科學突破獎。CRISPR/Cas的開發為構建更高效的基因定點修飾技術提供了全新平臺。
  • 從植物單細胞基因組到CRISPR基因組編輯技術
    Trends in Plant Science嚴建兵團隊於Trends in Plant Science發表植物單細胞基因組學的綜述文章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實現了在單個細胞水平闡述重要生命現象,大大拓展了生命科學研究的精度和深度。然而在植物中,單細胞測序研究卻面臨挑戰。
  • 人類疾病治療的新福音:精準基因編輯納米金-CRISPR系統
    早期,HSPCs的異體移植對疾病治療意義重大,但因異體移植排斥反應對患者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尋找通過基因治療改造患者自體的HSPCs從而避免異體移植排斥反應的方法顯得尤為必要。倘若要應用到臨床試驗中,仍需要解決基因導入問題。近年來,脂質體納米顆粒、多聚物納米顆粒和納米金顆粒(AuNPs)在轉運/釋放CRISPR組分至細胞內的研究中受到關注。
  • CRISPR編輯系統升級 利用「跳躍基因」精確插入DNA片段
    革命性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系統實現了在基因組特定位點進行精準編輯。不過,以經典的CRISPR/Cas9為例,從基因組中刪除DNA片段相對容易,要用另一段序列替換原有DNA片段則困難得多。原因在於,「基因剪刀」Cas9把DNA切斷後,DNA雙鏈通過內源損傷修復通路自然癒合,新DNA片段的整合依靠同源重組或非同源末端連接來實現,效率低,而且在很多細胞類型中不起作用。此次,張鋒教授團隊新開發的升級版CRISPR編輯系統在靶向插入DNA這方面做出了突破。用「改正」的DNA序列來取代含有致病突變的序列,將為治療某些遺傳疾病提供極大的幫助。
  • 「珍藏版」Nat Biotech綜述|CRISPR-Cas系統相關的基因編輯工具
    為改善HDR修復的效率,研究者還嘗試多種其它策略,或對DNA模板加以優化,或促進模板DNA在DSBs位點的富集,或增強細胞周期的同步化,或使用AAV病毒基因組做模板。雖然這類策略可不同程度的改善HDR修復效率,絕大多數情況下,細胞內DSBs修復的主要途徑依然是非同源末端連接介導的易錯修復,這在非分裂細胞中尤為明顯。
  • Nat Biotech丨pegRNA效率預測及設計原則
    --引導編輯(prime editing),並設計出一系列的編輯工具PEs,該策略無需額外的DNA模板,只藉助改造後的嚮導RNA—pegRNA,便可有效實現四種鹼基之間的自由替換,這很好的彌補了現有單鹼基編輯工具的不足;此外,引導編輯還能實現目標位點鹼基的精準插入與刪除(
  • 高能生物課 | CRISPR技術是什麼,能編輯人類DNA和RNA?
    RNA結構圖日前,麻省理工學院腦認知科學系博士張峰在《科學》在雜誌發表的研究成果顯示,其團隊首次實現利用CRISPR進行RNA編輯。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此前報導,科學家發明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即是通過對一種蛋白Cas9的複合物進行操作,來對多種目標細胞DNA進行切除。
  • 陳其軍/高彩霞合作利用引導編輯技術對玉米基因組進行精準編輯
    Genome Biology | 陳其軍/高彩霞合作利用引導編輯技術對玉米基因組進行精準編輯來源 | Genome Biology該研究首次報導了利用引導編輯技術(prime editing)對玉米基因組進行精準編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