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此次發射成功是在一周內中國航天人第二次完成航天發射任務,在9月15日,我國採取海上發射的方式在黃海海域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長十一火箭第十次發射,也是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進一步驗證了海上發射的可靠性。兩次發射相隔不過幾天,對於中國航天人而言,密集發射實屬考驗。因為不同於發射可以根據軌道的不同選擇發射場,在火箭發射途中,需要航天測控人員不斷發送指令修正軌道,而這部分任務最終是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所屬的航天測控站和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號航天測量船來完成。遠望號船往往在任務前半個月左右就要提前出海趕赴任務海域,並且為了使每一次出海都能發揮最大作用,出海期間每條船都會完成多個任務才會回國。不同於軍艦可以往來於港口,遠望號船前往的區域一般都高度機密,並且人跡罕至。因此船員們不僅要頂住任務的壓力還要耐得住寂寞。
在目前國際局勢異常緊張的情況下,遠望號出海現在要經歷的考驗又多了一重,外國艦船的騷擾!據印度《經濟時報》9月17日報導,在邊界緊張的情況下,印度海軍在印度洋跟蹤中國的「遠望」科考船。文章稱,在最近的緊張局勢中,印度海軍的軍艦不斷追蹤著一艘中國的研究船。該船於上個月進入印度洋海域,當時中印兩國之間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陸地邊界的緊張局勢不斷加劇。報導稱遠望號研究船於上個月從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地區。印度政府的消息人士告訴ANI新聞,它一直被部署在該地區的印度海軍的軍艦不間斷地追蹤。遠望號作為全球知名的科考船舶,其用途是為了和平發展太空,為全人類做貢獻,而印度方面卻無理的進行跟蹤,進一步表現了印方當前對於中印和談沒有任何悔改之意。而在這裡,我們要向一線的航天科技人員表達最崇高的敬意,你們不僅要完成科研工作,還要面對印度的無理取鬧,但航天君相信,中國海軍一定可以隨時隨刻回護你們周全!
9月12日13時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作為我國的快速反應火箭,其戰略地位毋庸置疑,而連續兩次的快舟系列火箭發射失敗,必定為中國航天人帶來一定困擾。而面對質疑,中國航天人用近乎完美的反應進行了證明。與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的地位相同,9月15日我國採取海上發射的方式發射的長徵11火箭就是與快舟火箭同樣作為快速響應火箭的存在。
首先說,運載火箭和戰略飛彈,其實這兩個東西就像是隔著一層窗戶紙,兩者除了載荷不同外,其相應的技術有共同之處!因此在雨後春筍般蹦出的民營航天公司中有不少人開誠布公的講其火箭技術來源於彈道飛彈,而據傳聞俄羅斯更為直接,將即將退役的彈道飛彈改為火箭!因此來說,長11被稱為換了包裝的xx31也毫不為過。或者換句話說,長11與快舟火箭一樣,其快速發射能力確實讓人誤以為發射衛星只是它的副業!首先在陸基發射時,長11已經達到了小時級的發射速度,也就是說發射準備時間在24小時內就可以完成。此前西昌應急發射過程中,因為使用了智能化測試系統,讓發射時間再一次縮短。過去火箭發射需要數十天,而cz11隻需要數十小時,這樣的快速發射能力,真的足夠驚豔!
隨著船訊網的實時動態,我國的專用火箭運輸船遠望21號,遠望22號已經停靠海南清瀾港。兩船不出意外,合運的將是發射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火箭。而隨著火箭抵達海南,中國航天2020的超級大年的收官戰也進入了最後實施階段。在過去的一年裡,空天飛機項目取得實質性進步,空間站計劃順利推進,火星任務按部就班實施,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完成,而嫦娥五號採樣返回已然成為今年航天任務的重頭戲。雖然2020成功案例數不勝數,但是失敗的陰影也時常伴隨。在過去的10個月裡,我們經歷了四次失敗,而這其中有成熟技術出現問題,有成熟型號出現問題,也有新型號火箭出現問題。四次失敗提醒我們,航天發射是系統性工程,容不得半點馬虎。因此我們在接下來的任務中,必須慎之又慎,嚴之又嚴,確保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