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李白給自己寫下墓志銘,隨即帶著眷戀遺憾與世長辭

2021-01-08 老張侃詩詞

李白活了61歲,公元701年出生,公元762年病逝。他經歷了盛唐的繁華,也在人生的最後時光經歷了唐王朝的逐漸沒落。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唐朝露出衰亡苗頭的時候李白就去世了,他的詩歌記錄了盛唐最榮耀的時刻。

公元762年,李白生病了,而且一病不起,最終要了他的命。年過六旬的李白也知道自己不久於世,躺在病榻上寫下臨終之筆,也可以看做是他自己的墓志銘。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左袂。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這首唐詩的題目是《臨路歌》,雖然在很多的注釋當中認為「臨路」應該是「臨誤」,表達李白對於人生錯過的遺憾。但是這首詩既然寫於李白臨終之前,為何不能認為是李白面臨黃泉路上所發出的感慨呢?

開篇就寫出的李白對自己當前情況所感覺到的不妙,「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在李白早年間很多的唐詩當中,都寫到了「大鵬」。大鵬的意象出自莊子,代表了李白內心的抱負。但是在臨終之前,他顯然感覺到力不從心。所以寫「大鵬」能夠「振八裔」,但是終究遭遇到了阻力,「中天摧兮力不濟」,再也飛不動了。

但是李白對於自己還是非常自信的,雖然今天大鵬斷翅,但是他的這種精神依然可以激勵後世人勇往之前,此所謂「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左袂」,寓意自己一生都在追求建功立業,「遊扶桑」寓意在皇帝身邊出工出力,可惜的是「掛左袂」,寓意自己的仕途受到重重的阻礙。

所以當這首詩歌寫到這裡,其中的悲愴也就不言而喻。「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後人得知了大鵬半空斷翅的消息自然會言語紛紛,但是又會有多少人像當年孔子為大鵬哭泣,而憐惜自己的遭遇呢?這兩句顯然說的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缺乏知音,這也是造成他自己壯志未酬,懷才不遇的重要原因。

所以李白的這首唐詩,是對自己的一生的總的概括。顯然他對於自己的人生是不滿意的。他依然對現實的世界懷有眷戀,但是也只能帶著遺憾就這樣與這個世界告別。雖然他知道自己的精神會影響後世,但是他也知道自己這一生都缺少知音,更是一種莫大的遺憾。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白臨死前寫下一首詩,僅用14字概括生平,讀完震撼人心!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臨路歌》,便是我國最偉大的詩人李白臨死前寫下的一首詩。在這首詩中,李白僅用開頭14字便概括了生平,浩嘆了一生壯志未酬的悲愴,讀來震撼人心,直擊心靈。同時,這首詩也流露了李白對人生的無比眷念之情。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白的這首《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 從李白的詩句中,感受「詩仙」的理想抱負和浪漫主義情懷!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他有著豪邁的情懷,有著非凡的才華,遊歷各地,寫出了很多優美詩篇。李白【1】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這是李白年輕時候的作品,這時的詩人,胸懷大志,心中充滿了浪漫的幻想和宏偉的抱負,希望自己能夠像大鵬鳥一樣在高空中翱翔。
  • 李白18歲時,失落的寫下一句詩,卻成最美網絡流行語
    李白18歲時,失落的寫下一句詩,卻成最美網絡流行語網絡上出現越來越多的古風詩句,簡短的一句話卻非常有意境,所以在古代其實比現代人又更多的我們無法想像的原始浪漫,這些在很多古語和詩句中都可以體現出來,古代的通訊不想今天這麼發達,所以在有話要說卻又無處傳達的時候他們最多的就是拿筆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 成都中學生課堂體驗「死亡」,寫下對生命的感悟
    20分鐘後,音樂聲停止,所有人緩緩站起來,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了所「前世」的牽掛或滿足或遺憾,刻在了自己的「墓志銘」上。面對「死亡」,葉昕昱回憶了自己的一生,他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葉昕昱這個人一生都特別黴,出生時缺氧,五歲時骨折,連幼兒園畢業照都沒有。從小身體就不好;腿不好;肚子不好;眼睛不好…奶瓶裝得最多的不是奶,而是中藥。
  • 李白生的傳奇死的浪漫,杜甫對李白之死的評價卻催人淚下
    據《上安州裴長史書》記載:李白自稱「五歲誦六甲(道家典籍),十歲觀百家(諸子百家)」,「十五好劍術」二十五歲「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南窮蒼梧,東涉漢海,曾遊遍祖國的名山大川,留下許多壯麗詩篇。但是談及李白的死因,卻和他浪漫而傳奇的人生一樣,至今仍是一個謎。李白之死,一直以來眾說紛紜,沒有定論。《舊唐書》中說:李白「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認為李白為醉死。
  • 溥儀61歲死於尿毒症,臨終久久不願斷氣,遺言令人心疼
    原本衣食無憂、身體健朗的溥儀,竟然在61歲時死於尿毒症,臨死之前的他一直在苦苦掙扎,久久不願斷氣,遺言更是令人心痛嘆息!他臨終前說了什麼?又在留戀什麼?溥儀的晚年是和李淑賢相依為命,溥儀身體虛弱、體力不支,結婚後不久就發現了尿血的症狀。
  • 來看看幾位名家的墓志銘,這些發人深思的墓志銘讓你重新認識他們
    新版100美元 他的墓志銘上面簡單地寫著「Printer Benjamin Franklin」(也就是印刷工人:班傑明·富蘭克林),因為他之前做過印刷工人,這個墓志銘表現了他崇高品質
  • 七位公眾人物相繼與世長辭,最小的僅33歲
    六位公眾人物相繼與世長辭,最小的僅33歲12月9日,歌唱家葉矛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65歲!他的曲風更多的為民歌唱法,曾演唱過86版《西遊記》插曲《無底船歌》、87版《紅樓夢》插曲《紅豆曲》及《九九豔陽天》 《瀏陽河》《劉海砍樵》《康定情歌》等。聽聞葉矛先生去世的噩耗,讓無數網友在震驚的同時感到惋惜。《紅樓夢》賈寶玉扮演者歐陽奮強、孫悟空飾演者六小齡童也發文悼念。
  • 杜甫送別李白,寫下人生第一首七絕,讀之催人淚下,成為千古絕唱
    在世人印象中,文人總是喜歡抬高自己,貶低別人。然而,真正的天才卻是互相欣賞的。唐代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杜甫和李白就是如此。對此,「五四」時期著名詩人聞一多曾說:「李白和杜甫的相遇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就像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走到了一起,我們應該敲三通鑼,打三通鼓,來慶祝他們的相逢」。
  • 名人趣事|李白與賀知章的友情有多深?為好友捨棄金龜只為一桌酒
    說起李白與賀知章,想必大家都不很陌生。李白一生灑脫飄逸,極愛結交詩友。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名人趣事,就是關於這兩位大詩人——「詩仙」李白與「詩狂」賀知章的友情趣事。賀知章生於公元659年,李白在701年才出生。兩人相差42歲,如何做得朋友?
  • 我自鬥酒詩百篇,卿自其中尋情緣,和李白一起品味浪漫
    但是他也是有抱負的有志青年,任誰也不希望自己的才華就那麼付諸河山,大丈夫就要建功立業,為國爭光。李白也是一心求得功名,進入仕途,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為了自己的抱負,也為了自己的驕傲。他們驕傲的人就是這樣,總要有東西支撐住自己的驕傲才是。所以他遇見賀知章,他毛遂自薦,將自己的詩篇獻上,賀知章非常欣賞,稱他為「謫仙人」;他獻詩玉真公主,憑藉自己的才華,他一步步走向上層社會。
  • 61歲老藝術家謝園不幸與世長辭,生前囑託惹人淚目
    享年61歲的他走了,留下萬分悲痛的好友梁天和葛優。這三位,歲數相當,圈內地位也相似,曾被並稱為喜劇三劍客。他們,既是合作時的默契夥伴,也是生活中的益友。面對好友的噩耗,兩位的內心世界如何顫動,外人可想而知。
  • 人終將逝去,但墓志銘會記下他們的風骨
    ——電影《亡靈》 對於逝者而言, 墓志銘只是一段生平、一份註解; 對於活著的人, 墓志銘卻有著非凡的意義。
  • 詩壇巨匠李白,名聲歷久不衰,留下的詩句對後世影響很大
    在燦若晨星的唐代詩壇上,李白以那曠達不拘的個性,心雄萬夫的志向,清新激越的詩情,才高氣逸的藝術而名冠詩壇。他善作古體詩和樂府詩,尤擅長五七言絕句,當推為唐三百年第一人。後人把他譽為「詩仙」、「天才絕」。與「詩聖」杜甫齊名。李白,字太白,公元701年生於中亞的碎葉,公元762年卒於安徽當塗。
  • 讀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清朗流暢之間感受詩人對故鄉的依依眷戀
    這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李白的一首早期詩作,李白者,世人謂之詩仙也,其詩詞文風極具浪漫主義色彩,豪邁雄奇渾然天成,氣勢磅礴大氣逼人,尤其是在想像力上,神思遄飛極具個人特徵,自成一派獨特瑰麗。而在這首早期的詩作當中,在氣勢豪邁上也顯露出了詩人本身的詩才、才華與別具匠心,膾炙人口備受稱頌。
  • 見不慣宦官囂張跋扈,李白寫下一詩來譏諷,最後兩句堪稱醒世之筆
    說起唐代最有個性的詩人,那非詩仙李白莫屬了。李白雖然想憑藉自己的才華幹出一番大事業,為此也走上了仕途這條路。但是這並不代表李白就因此被仕途所束縛住。恰恰相反,用簡單粗暴的話來說,李白會因仕途而努力,但絕對不會為了這樣而向那些權貴們低頭。在李白眼裡,前途固然重要,但跟美酒詩歌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今天要介紹一首代表李白個性的詩,名為《古風·大車楊飛塵》。
  • 李白:酒仙醉成章,劍客舞劍狂——等一個李白要多久?
    ——余光中《尋李白》有人說,只有盛唐的開放包容,才會生出來李白這樣的詩人。灑脫不羈、恣意神奇,從一出場就帶著藐視王侯的氣場。同樣,李白每每張口,都帶著足以舒筋活血的酣暢淋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意氣風發時大笑幾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惆悵落寞也不曾彷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失意落魄也只是笑談兩聲:「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愁緒紛飛不過寥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甚至在暮年流放之際聽聞赦免的喜訊,猶能作《早發白帝城》,借「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來表現出自己不服老而歸心似箭的朝氣蓬勃……誰又能想到,這是詩人在世最後的兩三年裡的詩作呢
  • 唐詩天空的日和月:李白與杜甫真正意義上地會面
    5歲時,隨做生意的父親定居於蜀。少年時代的李白不僅喜歡道家的仙遊生活,而且作賦的水平更不可小覷。他20歲時所作《大獵賦》,其中豪俠與浩然之氣縱橫奔突,文氣、詩意水平之高已非同尋常。公元725年秋天,25歲的李白出蜀,過起了幹謁諸侯、仙遊、飲酒、寫詩的豪放生活。
  • 李白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名字有何寓意?
    那麼你知道這個世人皆知的李白名字是怎麼來的嗎?本期文章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詩仙李白名字的由來。一、首先我們來看看李白家鄉是哪的很多資料都說他是四川人。但是根據郭沫若等一批學者探究得出結論,李白可能是在碎葉城出生的,也就是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李白五歲那年,才跟隨家人遷到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