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發動機材料重大突破:強度質量超美國

2020-12-06 環球網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飛機的心臟,其核心部件葉片的承溫能力直接決定著發動機的性能。昨天,南京理工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該校陳光教授團隊研製的新型鈦鋁合金承溫能力能夠達到900℃以上,比現有發動機核心部件材料的耐高溫能力提高150℃-250℃以上。6月20日,國際頂級期刊《自然材料》在線發表了其相關成果。

發布會上專家介紹,目前製成我國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葉片的材料是鎳基合金,其耐高溫能力在650℃-750℃,溫度一旦更高,材料就會「蠕變」即慢慢發生變形。

相比鎳基合金,鈦鋁合金不僅有著自身質量小等優點,還有著強度大、塑性高等特點。

據了解,南京理工大學材料評價與設計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陳光教授團隊在國家973計劃等資助下,設計出鈦鋁合金家族的新成員「聚片雙晶鈦鋁單晶」(PST鈦鋁單晶),不僅使其強度、塑性大大增強,其耐高溫能力更是達到900℃以上。

專家介紹,美國GE公司曾經研製出一種代號為「4822」、耐高溫能力在650℃-750℃的鈦鋁合金,替代鎳基高溫合金,僅僅製造了一款發動機的最後兩級低壓渦輪葉片,就使得單臺發動機減重約200磅,節油20%,氮化物排放量減少80%,噪音顯著降低,用于波音787飛機,2007年試飛成功,2009年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成為當時航空與材料領域轟動性的進展。

「我們的材料一旦應用到整個發動機的葉片上,對於飛機發動機的減重、降噪、節油等作用,將更加顯著。」陳光說。

「通常鎳基單晶高溫合金的承溫能力每提高25℃-30℃,即為一代新合金。」前來參加發布會的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曹春曉院士說,陳光教授團隊發明的這一新材料,一下將承溫能力提高了150℃-250℃以上,是重大突破,屬於我國原創性、引領性的科技成果,「這項關鍵材料技術誕生於我國,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驕傲與自豪!不僅對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價值,有助於中國飛機有一顆更強的『中國心』,也必將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社會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為縮短我國與歐美發達國家的差距,我國已將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列為「重大科技項目」,並於2016年3月正式成立了「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長期從事高溫結構材料研究的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袁超研究員認為,接下來,南理工應儘快完成該合金全面性能測試,真正應用於我國航空發動機的葉片製造。

相關焦點

  • 國之重器:複合高分子材料,中國航空發動機科技發展的技術痛點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世界工業體系的明珠,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目前世界上僅有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等少數國家能夠研發量產航空發動機。航空發動機研製的難度是世界最高工藝技藝,而航空發動機的難點很大程度上在於材料的研發上。航空發動機的材料必須承受極度高溫、極度力度、極度高壓的環境。
  • 俄專家坦然表示:中國航空技術突破重大,已經擺脫髮動機進口依賴
    在諸多領域我國都有了自己的科技品牌,這次中國航空技術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俄羅斯專家也是坦然表示:中國航空技術突破重大,已經擺脫了對發動機進口的依賴,美國的陰謀無法得逞!烏克蘭航空公司被美方阻礙想要將航空實力再上一個臺階,那麼必然要學會自主生產發動機,不能只依賴於進口他國的。
  • 中國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 瞄準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
    中國航發的成立,將創新發展航空發動機上升為國家意志,正是因為航空發動機重要的戰略地位和重大的經濟技術帶動作用。  「首先,航空發動機是保證國家安全,彰顯強國地位的航空武器裝備的『心臟』。」中國航發的專家告訴記者,軍用航空飛行器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航空發動機的技術水平。
  • 中國航空發動機獲得突破
    據外媒報導,中國最近成功地測試了一款16倍音速的航空發動機。「姜宗林」教授帶隊完成了原型機風洞試驗,其成果發表在11月28日出版的《中國航空學報》上。圖:中國的16倍音速航空發動機 圖片來自網絡16倍音速意味著每小時12000公裡。如果裝在飛機上,可在兩小時內到達地球上任何地點。
  • 超材料大規模應用於航空裝備 光啟技術籤訂重大任務協議
    原標題:超材料大規模應用於航空裝備 光啟技術籤訂重大任務協議   近日,光啟籤訂「基於超材料的先進多功能機載
  • 中國航空發動機弱在哪兒
    所謂推重比就是發動機的推力與自身重量之比,這是軍用航空發動機最重要的性能指標,因為它直接影響到飛機的最大飛行速度、升限、任務載荷和機動性。高推重比是航空發動機研製不懈追求的目標,是最常見、最重要的指標。    第五代戰鬥機發動機的推重比超過了10,使飛機具備了超音速巡航能力和超機動能力。
  • 新型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強度突破2000兆帕
    【每日科技網】 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呂昭平教授團隊創新合金設計理念,研發出一種高密度納米強化的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自然》雜誌4月10日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 中科院傳來好消息,中國特種材料取得大突破,西方國家豔羨不已
    中國再次獲得重大突破,特種材料工作效率提高上千倍,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豔羨不已。石墨烯電子元件是一種特種材料,可以應用於各種電子產品上,而使用這種全新石墨烯電子元件的計算機工作效率將比一般計算機提高1000倍,換言之就是說可以讓電子產品的反應時間縮短1000倍。與美國的同類產品相比,中國此次製造出來的石墨烯電子元件性能更加優秀,這下輪到美國眼紅我們了!
  • 鈦鋁合金葉片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將應用於國產長江1000A發動機
    航空發動機是「航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也是一直以來中國航空工業的最主要短板之一,2020年,美國為了扼殺中國的科學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發起了氣勢洶洶的「貿易戰」和「制裁戰」,其中一度傳出消息要通過掐斷進口LEAP-X渦扇發動機的供應,來扼殺國產C919大飛機項目。
  • 【行業新聞】中國學者汪一平創新研發航空發動機
    導讀:汪一平的發明專利: 雙向渦葉內冷負壓氫動力航空發動機(專利號ZL201410055227.中國學者汪一平再次從短行程(渦輪/渦扇)渦葉發動機發展到長行程渦葉、低溫、負壓發動機,發動機性能遠超當前發動機。
  • 高溫合金在航空發動機行業的重要性
    航空發動機必不可少的材料,進口替代市場前景廣闊高溫合金是航空發動機必不可少的材料,在世界先進航空發動機研製中,高溫合金用量已佔到發動機總量的 40%- 60%,我國高溫合金行業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年市場缺口近1
  • 美欲斷供發動機,我國C919大飛機被卡?中科院國產航發有重大突破
    為遏制中國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美國發起了激烈的貿易戰,甚至一度計劃切斷進口LEAP-X渦扇發動機的供應,差點扼殺國內C919大飛機。由於當時國內尚無配套發動機,但中科院傳來捷報,國產鈦合金渦輪葉片已通過相關測試,下一步將裝機長江發動機CJ1000A。
  • 航空發動機大跨越!國產「熱障塗層」突破,可承受2000℃高溫
    是制約我國航空發動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內燃機的耐熱材料則體現在工業製造業中。此前我國研發的一款材料,有效的的解決這一技術壁壘,我國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又近了一步。目前航空設備的主流是採用7-8推重比為7-8的第三代飛機發動機,如美國的F-15、F-16、F-18,中國的殲10、殲11等戰機,空客A320、波音737等各系列民用飛機。汽輪機的進氣溫度在1680-1750 K左右。
  • 航空發動機難造全因為材料不行?這還真不是!
    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民用航空發動機製造的四個難點。拋鳥實驗美國2009年哈德遜河迫降是航空史上有名的事件,當時飛機出故障的原因,正是在紐約機場起飛一分鐘後兩個引擎均受鳥撞擊而失去動力更為直觀地說,航空發動機1個葉片榫頭(工作葉片和渦輪盤相連的部分)所承受的離心力高達約150kN,大約15噸。
  • "國之重器"航空發動機:比航天火箭發動機研發更難
    要點提示  當前,我國航空發動機發展建設迎來重大機遇,黨中央、國務院從富國強軍戰略高度,作出了組建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等重大戰略決策,開啟了我國自主研發航空發動機的新篇章。  人類在航空領域中所取得的每一次重大的革命性進展,無不與航空發動機的技術突破和進步密切相關。
  • 新型超高強鋼突破2000兆帕強度極限
    原標題:新型超高強鋼突破2000兆帕強度極限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4月12日電 (記者操秀英)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呂昭平教授團隊創新合金設計理念,研發出一種高密度納米強化的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
  • 中國航空材料市場規模巨大 國產化大勢所趨
    中國航空學會、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支持;由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航發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高溫合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辦;由上海廣堯商務諮詢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寶武作為全球鋼鐵技術引領者,一直致力於新材料的研發及應用。據寶武特種冶金有限公司的副總工程師馬天軍介紹,寶武特冶產品包括鈦合金、高溫合金還有超高強度鋼等與航空材料關聯度非常大。該企業在1966年就通過了高溫合金雙真空冶煉,這些年為國家重大裝備材料方面實現很多重大突破。這幾年,新型變形高溫合金開發步伐不斷加快,整體和世界上基本上同步。
  • 國產航空發動機獲突破,和來華烏克蘭專家關係大嗎?
    此前,曾有大批烏克蘭專家來到中國進行科研工作,近日終於傳出一個大捷報,國產航空發動機迎來了矢量推力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的轉折點,對此有網友表示好奇,中國航發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和來華烏克蘭專家關係大嗎? 航空發動機是衡量一個國際工業水平的標準之一,按用途可以分為軍用和民用兩種,在軍用發動機領域裡,中國的渦扇10,太行系列等大推力發動機只能算是及格線水平,在民用航空發動機領域更是一片空白,就連國產的C919客機所配備的發動機也是從外國引進的,不是中國不想造,而是工藝太過複雜,而且對製作材料也有極高要求。
  • 中企打破美國壟斷 造出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
    未來的中國將要建設成為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而廣大科技人員也奮力走在實現這些宏偉目標的路上。今天的節目我們要關注一種叫做錸的金屬。這種金屬很稀缺,每年全世界的產量僅僅只有40多噸,它非常昂貴,價格與白金的價格相仿。它之所以價值連城,還因為它在航空和國防製造業中能發揮非常重要作用。
  • 中國航空發動機技術再創新高,連美國自嘆不如,俄羅斯渴望購買
    ,這讓很多人調侃中國飛機伴有天生的心臟病,而如今中國在航空發動機技術上再創新高,讓美國也自嘆不如,俄羅斯都表示渴望購買我國這一材料。根據專家介紹,之前之所以在航空發動機研發領域屢屢受挫,是因為缺乏發動機生產的必要材料,航空發動機的生產對材料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除了要能夠承載高空的壓力之外,還需要保證能夠在高溫環境下保持穩定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