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這件事,在觀察信息的那刻差距就拉開了

2021-01-14 前瞻網

作者|​Taraaa 來源|Taraaa(ID:Tarasayhi)

假設你最近看了電影《誤殺》,有人問你,電影怎麼樣呀?

如果你的回答是:

— 「很棒啊!」(只有感受)

— 「劇情不錯。」(寬泛的觀點)

— 「我很喜歡啊。」(個人化的觀點)

— 「xxxxx」(每個人都能想到的觀點)

那你可以看看《分析性寫作》( Writing Analytically ) 。

這本書原本是教美國的大學生如何寫作的,但實際講了很多如何思考的方法,乾貨很多,五星推薦。它目前沒有中文版,不過沒關係,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解讀一下,把重點整理出來了。一起來做這條街最會思考的仔!

01

同樣的信息,TA 怎麼能解讀這麼多?

有時候沒有想法,可能不在於思維能力多差,而是在接收信息的這一步就沒有做好。接收信息,不是光「看」就行了,也是有方法可循的。

大家先觀察下面這幅油畫,然後想想:你觀察到了什麼信息?

我在線下分享的時候問過這個問題。現場的觀眾回答都是:「一個嚴肅的婦人」,或者「感覺很凝重」這類寬泛的回答。

那作者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觀察:有什麼相似的細節?

這個人物臉部面無表情,頭髮一絲不苟包好、雙手交疊。推測她拘謹、內心強大。

其次,有什麼形成對比的細節?

老婦人穿著純黑的裙子,但是帽子上有打結的裝飾。牆面空蕩蕩,而窗簾上有些碎花。這些更有生氣、更有裝飾性的元素,突出了人物生機的一面。

最後,有什麼反例?

整個畫面的基調平靜肅穆。這個人物身體無精打採,腳上還有一個支撐腳墊。她好像快坐不住了。打破了平靜感,增加了緊張感。

你看,這種解讀是不是豐富多了?當然,上面提到的結論只是一種推測,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但至少,我們獲得了更豐富的信息,有了推測的基礎。

「相似、對比、反例」,這個方法在書中命名為 「The Method」。(看看這個霸氣的命名,有沒有「萬法之宗」的感覺。)

另一個提高洞察力的方法叫「3個細節法」(起名我包裝了下,原文叫 Notice and Focus),指的是,當你面對一幅畫、一篇文章,或者別人說的話這樣的信息的時候,可以問自己 3 個問題。

第 1 個問題:「你注意到了什麼?」。

這個問題雖然簡單,但它可以阻止你急於下結論的傾向,而把注意力放在信息點上。

第 2 個問題:哪 3 個細節是最有趣的(或最重要的、最揭示信息的等等,形容詞可以替換)?

第 3 個問題:為什麼是這 3 個?

後兩個問題同樣讓你把注意力放信息點上,同時通過排序去獲得信息量。

還有一個類似的方法叫 「10點觀察法(10 on 1)」。當你面對一個信息,說出10點觀察到的東西,可以是細節,或初步的結論等。

當然,10 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數字,你說的東西越多越好。不過當你腦子裡有「10點觀察法」這個概念的時候,你才會逼自己說更多。

這個過程可以讓你強迫自己不斷回答:我注意到了什麼?我還注意到了什麼?這說明了什麼?這還說明了什麼?

看了這些方法,大家除了覺得有用想瘋狂點讚轉發,還有什麼發現嗎??這些方法暗示了一個秘密,就是:信息可能隱藏在信息被安排的結構中(信息的關係,信息的排列等等)。

02

找出隱含假設,不做宮鬥一集死

在批判性思維裡,很重要的一點是找出對方的隱含假設。但是道理我都懂,怎麼找呢?面對話裡有話的宮鬥十級選手,怎麼辦呢?作者給出了具體的方法。

先看這個句子:稅法對富人有利。(Tax laws benefit the wealthy.)

第一步,拆解這個論斷。例如:

納稅的法律給有錢人金錢上的益處。

納稅的法律使得有錢人更有錢。

這一步試著用自己的話去解釋這個句子,去分解一些詞彙。在這一步你能稍微感受到一些隱含的意思。

第二步,看隱含的價值判斷、前置條件。例如:

稅法不應該對任何人有利。

稅法應該利於那些需要利益的,那些沒錢的。

第三步,看關鍵詞的定義。看看它們有哪些定義,和說者的定義有什麼不同。

如何定義「有利」?是否意思是稅法只利於富人同時會傷害非富人?富和不富的界限在哪裡?

第四步,用相反的角度去看。(注意這裡也是反例法)例如:

稅法對富人沒有好處。

稅法對窮人有利。

這一步可以知道論斷中排除了什麼。可以進一步知道論斷的範圍。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句隱含了多種信息,具體呢,要根據語境和上下文去理解。

03

老闆問了個問題,怎麼答都是錯?

在工作和生活中,常有一些非黑即白的問題,例如,競爭對手在用 xxx 策略,跟進還是不跟進?伴侶在大城市找到很好的工作,要不要放下一切跟 TA 去?伴侶甘願當鹹魚,我該鞭策還是接受 TA?等等。

這些問題的坑點在於,它看上去只要求一個 yes or no 的簡單回答,但其實包含了複雜的考量。此外,它暗示了答案必為兩者之一,而其實未必:

有些事情不能被精確地分為兩個方面,可能有其他分支

可能二元都有一定道理/都沒道理

二元的其中一元可能有價值傾向(例如「文明」和「原始」)

那我們可以怎麼來思考呢?

來看書裡的例子:

一種叫「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的管理模式在日本盛行,在美國的汽車行業也能有效嗎?

在回答「有效」、「無效」前,我們可以這麼做:

第一步:找出所有對立的類別

除了有效/無效的對立,還有美國/日本、 TQM/傳統管理模式的對立。

這些對立引出了更多的對立。例如 TQM 是一個團隊導向的、合作的管理模式。那麼還可以考慮日本員工和美國員工的特質是怎樣的,適合什麼。也就是集體主義、合作精神和個人主義、競爭關係之間的考量。

第二步:定義關鍵詞

例如,TQM 是否在美國汽車行業有效,這麼問是什麼意思?

「有效」指產生巨大收益?更快地生產更多車輛?還是提升員工士氣?

第三步:質疑對立,到底多大程度對立?能不能做成對立面?

例如你可以去考慮美國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日式的 TQM 到底區別程度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你對兩者的特質了解會越來越多,也就越能解答問題。

當然,具體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去提出假設、考量證據、權衡等等。那涉及如何調研一個問題,並不是這裡討論的重點。這些步驟是在指導你避免陷入一個非黑即白的回答。

另外還有一條有用的策略是提問「何種程度上」(To What Extent),而不是二選一(Either/Or)。

例如有人問:美國內戰的原因是奴隸制還是經濟問題?你可以替換成:在何種程度上,經濟問題,而不是奴隸制,導致了美國內戰?

今天就介紹到這裡,想看這本書剩下的思考技巧的,記得點讚哦!!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Taraaa(ID:Tarasayhi),作者系網際網路產品經理

本文來源Taraaa,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差距並非光刻機?美籍華人院士吐露真相,這才是中芯國際的短板
    其實華為也有考慮過這點,但是目前國內的晶片代工廠實在是難堪大任! 國內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是中芯國際,目前快要達到量產7nm工藝晶片的技術,而華為下一代的晶片採用的是5nm水平,光是這點中芯國際就很難企及了。而臺積電已經觸摸到3nm晶片的門檻了,可見中芯國際和臺積電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 幼升小別再學拼音了,這3件事做不好,上學後語文成績就被拉開了
    所以,我們在幼小銜接中應該也以識字為主,否則到了一年級,語文成績還是會和其他優秀的學生拉開差距。那麼提前學也沒有錯,只是我們家長往往關注錯了重點,認為提前學拼音、識字就是為一年級的語文學習做準備。往往忽視了這3件事,看似和學習的聯繫不大,但是在入學後,對語文成績的影響卻很大。具體是哪3件事,小島老師想和家長朋友們好好分析一下。
  • 拉開孩子間差距的並非智商,專注力才是孩子成敗的關鍵「籌碼」
    其實孩子在前期的時候與別人沒有太大的差距,可是在過程中就被慢慢超車甩到後面,其實拉開這種差距的真實原因往往不是智商,畢竟大部分人的智商水平在一個層次,產生這種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取決於孩子的專注力。想想你的孩子是不是總會在學習寫作業時出「洋相」,其實這就是孩子專注力不夠的表現。
  • 光刻機是誰發明的_中國光刻機與荷蘭差距
    那光刻機是誰發明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呢?   1959年,世界上第一架電晶體計算機誕生,提出光刻工藝,仙童半導體研製世界第一個適用單結構矽晶片,1960年代,仙童提出CMOSIC製造工藝,第一臺IC計算機IBM360,並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臺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美國GCA公司開發出光學圖形發生器和分布重複精縮機。
  • 90nm國產光刻機對比5nm ASML光刻機,差距很大
    打開APP 90nm國產光刻機對比5nm ASML光刻機,差距很大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3 17:22:30 隨著華為關注度提升後,臺積電,ASML,中芯國際等企業也備受關注,很多網友關注國產光刻機發展到了什麼地步,與ASML的差距還有多少,接下來就說一說國產光刻機和全球最強的ASML光刻機的差距。 國產最先進的光刻機來自上海微電子(SMEE),成立至今已有18年,目前這家科技企業所能生產的最頂級的晶片製造工藝是90nm。
  • 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不是能力,而是「指數型成長」
    但他一直在被「內容風口」推著跑,於是乎,我倆之間被「天時」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句話放到今天已不是真理。 這個時代最厲害的就是「天時」,天時就是趨勢,只有趨勢才能帶來最有爆發力、殺傷力以及指數級的增長。
  • 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不是能力,而是「指數型思維」
    但他一直在被「內容風口」推著跑,於是乎,我倆之間被「天時」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句話放到今天已不是真理。 這個時代最厲害的就是「天時」,天時就是趨勢,只有趨勢才能帶來最有爆發力、殺傷力以及指數級的增長。
  • 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是你的第一份工資
    梁寧在《產品思維三十講》裡提到:「驅動一個人的,其實是他的內在感受、他的情緒,那是他的底層作業系統。比如: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持續投入一萬個小時,成為天才,是因為愉悅感的支撐;一個人兢兢業業,一切以這件事為核心,徹底忘我,很多時候他是因為恐懼;而一個年輕人,如果他在他的工作中,既沒有愉悅,也沒有恐懼,你基本可以判斷,他在這件事上,不會有什麼成就。
  • 中國第一電子菸品牌創始人深度復盤悅刻出海秘辛和艱辛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悅刻出海這7個月發生了什麼和我們做了什麼,更多的是做一個復盤,我焦慮什麼,擔心什麼,以及向未來看到了什麼。希望通過出海即視感、現場感,讓那些還在思考出海或處於早期階段的朋友們,在挑戰中看到可能性。下面我會快速提到我們在全球化試水期一點小小的成果,用於引出後面的復盤思考。
  • 創始人要選擇性地忽略周期,時時刻刻想著這件事
    當當網董事長俞渝說,「在任何周期,企業家永遠想著最本份的事情,那就是產品、顧客、差異化、節奏、步驟,這些事情我們把握好,不同的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成長。」所以從一定程度來講,創始人要選擇性地忽略周期,時時刻刻想著差異化經營。在木蘭說「逆流而上」這個環節上,《中國企業家》雜誌請到了5位創業時間長短不一的女性企業家,她們是商業場上的木蘭,久經沙場,她們創辦的企業經歷了各種周期的考驗,經歷了很多坎坷,也獲得了很多經驗。
  • 人到中年,愈發時間的珍貴,這5件沒意義的事,何必糾纏
    人到中年,愈發時間的珍貴,這5件沒意義的事,何必糾纏年輕時拋棄了時光,人到中年感覺被時間拋棄,這5件事就隨它去吧時間,天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聰明和氣力,給懶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 照樣子寫一寫你的觀察和思考,15段範文,三年級的孩子請別錯過
    部編版,三年級下冊四單元語文園地詞句段運用:觀察時主動思考,提出問題是個好習慣。讀下面兩段話,照樣子寫一寫你的觀察和思考。全方位的觀察包括五個方面:看到的現象,聽到的聲音,聞到的氣味,嘗到的味道,摸到的感覺。2、思考對觀察對象提出疑問,分析觀察對象的形成原因。
  • ASML明年推2nm光刻機,國內光刻機停留在90nm,差距真大
    然而最近有消息稱美國要把晶片製造技術授權數量降低至10%,目的是讓臺積電和三星限制對華為麒麟晶片的代工生產,除此之外還阻撓ASML給國內企業出售高端光刻機,這兩條消息公布後,光刻機的曝光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設計晶片不是最高的制高點,光刻機才是晶片領域的真正制高點,沒有光刻機,設計出再好的晶片也等於白設計。
  • 對諾貝爾獎的思考:承認差距是進步的前提
    美國人佔據了今年「硬科學獎」的半壁江山,這也和美國作為世界經濟,文化,科研中心的地位相匹配。所以說,目前來看,中國在科研上,和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依然有很大的差距。承認差距是進步的前提。這句話也許很難聽,但是基本屬實。這是因為,中國有著長時間的專制歷史,而專制會極大地扼殺一個民族的創造力。首先,專制是不鼓勵獨立思考,不鼓勵創新的。
  • 永遠不要忘記,做你餘生中最重要的那件事
    什麼是餘生中最重要的事?這也算是疫情期間我想通的一個問題。事情越大,我們能做的事其實就越少。請注意,不是影響小,是我們能做的事很少。對我來說,真正影響大的,可能是得到上線了一門課,品控沒有做好,這事挺嚴重的。是如果啟發俱樂部一期的稿子,我不能在周二晚上寫出來,這事後果也挺嚴重的。
  • 曹衝稱象: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不死讀書,觀察和思考能力也很強
    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不僅詮釋了曹衝的聰明睿智,還給了我這樣的啟示: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不死讀書,而且還有很強觀察和思考能力。三國的時候,吳國的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象。正在大家圍著大象觀看的時候,曹操理著鬍子對大家說:「這頭象真大,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重,你們哪個有辦法稱一稱它?」
  • 毛主席貼身保鏢接受採訪,這件事讓他記憶最深
    抗日戰爭結束,國內的解放戰爭很快就拉開序幕,隨著三大戰役收場,北平和平解放。中共中央決定把核心組織由西柏坡向北平轉移。那個時候,因為北平剛剛從國民黨的統治中解脫出來,難免還遺留下個別不穩定因素,這是一個必然。比如,國民黨大部隊雖然已經南下臺灣,但是還有一些領取秘密任務的特務人員,中央領導每每乘車路過北平的大街,就有被暗殺的風險,這就是很大的不穩定因素。
  • 強如梅西和小白都比不上,這兩個習慣拉開差距
    但是與登峰造極的哈維相比,差距還是有的,就在於這兩個習慣:哈維是中場球員中無球狀態下來回扭頭觀察局勢最頻繁的球員,哈維在中場的無球跑動是最合理的。先說說三人同樣做得好的方面,一是在無球跑動時為隊友創造儘量大的空間,別說是他們三位了,多數世界級球員在這一點上都做得很好。二是在持球傳球前儘量多的吸引對方球員幫隊友分擔壓力,這可就是這三位的絕活了,無解的原地連續擺脫能力以及出色的腳法,都讓他們三位憑此獨步天下。
  • 越是沒本事的人,越喜歡把精力花在這三件事上
    其實,這是大多數落魄的人,都有的共同感慨。他們苦於尋求不到出路,埋怨過天地,也埋怨過自己,最後被人認定為沒本事而鬱鬱寡歡。 其實,這是一種自我的設限。他們之所以落魄,之所以被人認為沒本事,是因為努力的方向錯了,一直做著這「三件」自以為努力卻很愚蠢的事。
  • 雙胞胎遭拋棄,一個在美國長大,一個在中國長大,20年後差距拉開
    不過,若想深入探究環境、文化對一個人的影響,還要控制好足夠的變量,比如說,觀察一對分養在中美兩國的雙胞胎,20年之後,他們之間會拉開怎樣的差距?在中國一家福利院,有一對被人遺棄的雙胞胎,經過檢查,她們並沒有得任何罕見的疾病,也就是說,父母純粹是出於不負責任才把她們遺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