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大陸母親因腦腫瘤破裂突然離世,面對毫無症狀的腦瘤該怎麼破?
據悉,王大陸的母親發病前完全沒有任何症狀和徵兆,在8月5日突然被發現在床上昏迷不醒,家人緊急將其送往醫院,被診斷為突發腦幹腫瘤破裂。雖經手術治療,但最終仍回天乏術,王媽媽在9日凌晨離世。
-
頻繁使用手機患腦瘤?
聽專家如何答疑釋惑—— 流行病學上暫無依據 手機輻射被認為是腦瘤增長背後的最大原因,是源於2011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手機定義為「可能致癌物」。 據IARC發布的評估報告稱,無線通信設備產生的無線電頻率電磁場有可能是一些人患癌症的原因,而這種電磁場可能增加患神經膠質瘤的風險。
-
腦瘤手術後 首選適形放療
確診後,朱某很快做了手術。關於手術後的治療,他諮詢了幾家醫院,都被建議做伽馬刀,就毫不猶豫地做了一個階段的伽馬刀治療,然後放心地回家了。不到半年,朱某又感覺到頭暈不舒服,一檢查,在之前手術部位附近,又發現了新的腫瘤。 「不是說腦瘤手術後做放療效果好嗎?我明明做了伽馬刀,不就是放射治療嗎?為啥這麼快就復發了?」朱某覺得自己運氣很背。
-
醫護人員陪腦瘤失明患兒過「兒童節」
醫護人員陪腦瘤失明患兒過「兒童節」發布時間:2019年05月31日 09:30 來源:中新網湖北 「六一」前夕,腦瘤失明患兒敏敏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兒童節」。 12歲的敏敏家住武漢。去年11月起,她開始嘔吐,隨後肚子疼、行走無力只能坐輪椅,兩個月後被確診為腦瘤伴後腦積水,且腫瘤已廣泛轉移,壓迫了視神經,導致失明。 今年1月8日,醫生為她做了小腦佔位病變切除術。術後,敏敏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腫瘤放化療科頭頸乳腺病區進行了化療。
-
九江六歲孩童患腦瘤治病花光父母積蓄 盼得到社會大愛
原標題:六歲孩童患腦瘤治病花光父母積蓄 盼得到社會大愛 六歲正是上小學一年級的年齡,可彭澤的小潘潘因患腦瘤而錯失了上學機會。為治好她的病,家裡人已花光了所有積蓄,目前孩子的病情正在好轉,但是一大筆後期治療費又讓家人的希望跌入低谷。 近日,潯陽晚報記者見到小潘潘時,她剛從上海化療回來。
-
煙臺一少年患腦瘤無治癒希望 申請「安樂死」引爭議
萊山區萊山鎮15歲的少年車永一因患腦瘤,經醫治確認沒有治癒的希望,孩子十分痛苦。在極端絕望的情況下,孩子要求父親向有關部門申請「安樂死」。2月15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孩子的父親車坷峰認為,讓孩子十分痛苦地等待死亡,還不如讓他「安樂死」,這樣對孩子更人道。而醫學界、法律界人士則認為,「安樂死」違反法律和醫療規定,是違法和不人道的。
-
石家莊確診病例軌跡梳理:護士護工確診,醫院或為病例交集點,有確診...
2021年1月10日0-24時,石家莊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7例(27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2021年1月3日-10日24時,石家莊一共通報249例本地確診病例的行動軌跡。華商報記者根據1月11日官方通報的77例確診病例活動軌跡發現,有確診病例活動比較頻繁,甚至有跨省活動軌跡,有多個病例活動軌跡交叉點在醫院。
-
男子腦瘤竟是手機所致!李佩文專家:患腦腫瘤有7個症狀
據悉這是世界上首例法院裁決承認頻繁打手機與腦瘤有關聯。 1、頭痛:多為顱內壓增高所致,早期為陣發性頭痛,早晨起來出現,隨腫瘤發展而加重,轉為持續性頭痛。 2、嘔吐:由於顱內壓增高引起,常常在頭痛加重時出現,呈噴射狀。此症狀易被誤診為腸胃疾病。 3、視力下降:由於顱內壓增高發生視神經乳頭水腫或垂體瘤等直接壓迫視神經。
-
開顱手術突然甦醒 六個方法預防腦瘤
一個29歲的小夥子在工作中突然暈倒,而且,還不時的發生抽搐,經過檢查確診為是腦瘤,一般情況下一旦確診腦瘤必須要進行手術,如果腦中的腦瘤不摘除,隨著瘤體的長大,很可能隨時壓迫腦組織,出現意外。因此,手術是勢在必行。
-
得了腦瘤都需要做手術
得了腦瘤都需要做手術嗎? 腦瘤的治療還是以手術治療為主。腦瘤治療根據病灶大小和部分可選擇手術,放療和化療,輔之以中醫保守治療。腦瘤的治療方案已經比較成熟,多數有效,而且可以輔以中醫藥提高治療成功率,減少腫瘤的復發轉移。
-
惡性膠質腦瘤關鍵基因的突變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宣稱,他們發現了最致命的惡性膠質腦瘤最關鍵的基因突變,這對惡性膠質腦瘤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大意義,為癌症研究打開了一扇新窗口。杜克大學病理學系副教授閻海(音譯)團隊通過整體基因組測序篩選,發現IDH1和IDH2這兩個基因突變不僅在惡性膠質腦瘤晚期出現,在早期腫瘤中也存在。另一位合作者、杜克大學普萊斯頓·羅伯特·蒂斯奇腦腫瘤中心主任戴瑞爾·比格勒說:「這個結果表明,IDH變異是惡性膠質腦瘤最原始的基因突變,即癌變組織中每個癌變的細胞內都發生了這一基因突變。」
-
花季少年高考前被查出患腦瘤 30萬治療費盼救助
高三學生頭暈嘔吐 不料查出惡性腦瘤 徐航是武漢市新洲區一中高三的學生,是班上的尖子生,一直住校,每個月回家一次。2016年底,徐航就開始感覺不適,偶爾頭暈、頭痛,甚至嘔吐,想著可能課業太累、受涼造成的,他也沒太在意,就算每天只能喝小小一碗湯,徐航也挺著,想著扛過去就會好了。
-
多篇文章直擊腦瘤重要研究成果!
一直以來,腦瘤都是讓研究人員非常棘手的癌症難題,如果癌症發生轉移,更是能夠威脅患者的生命,近年來,科學家們在腦瘤領域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中小編就整理了相關的研究進展,分享給大家!與大多數腦瘤不同的是,DMG(也稱為擴散型內因性腦橋神經膠質瘤,英文名為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 縮寫為DIPG)將自我編織進腦幹的結構中。直到最近,外科醫生才有可能對這類腫瘤進行活檢,從而開啟了一系列旨在理解這類腫瘤的研究。迄今為止開展的少量DMG活檢已讓科學家們發現這類腫瘤攜帶著一種特徵性突變,即H3K27M。
-
長期使用手機會致腦瘤?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消息解讀
●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手機電波定義為第三類--可能致癌物,因為手機的使用和惡性腦瘤膠質瘤、良性腦瘤聽神經瘤之間有聯繫。小編邀請到昆明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副主任楊海洋主任來解答疑問。什麼是腦膠質瘤?膠質瘤是最常見的顱內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45%-50%。
-
【醫療科普】「腦動脈瘤」是腦瘤嗎?
一、腦動脈瘤並非腦瘤,但同樣危害大!腦動脈瘤是一種腦血管疾病,雖然沒有腦腫瘤那麼「出名」,但也是神經外科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它是腦內動脈壁的結構發育不良,或因腦外傷、動脈硬化造成動脈壁損傷或老化,使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大形成的,形似瘤狀,故稱動脈瘤。
-
對於腦瘤細胞,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到底是怎麼清除的?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硼中子俘獲療法(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到底是怎麼清除腦瘤細胞的?
-
兒童腦瘤有治了!科學家完成首個大規模蛋白質基因組分析
王沛解釋說,「因此,對這些腫瘤功能分子生物學的全面描述,包括蛋白質基因組分析,對於更好地理解和治療兒科腦瘤是至關重要的。」(CBTN)、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國家癌症研究所、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國家兒童醫院和費城兒童醫院等組織機構的研究人員,收集並分析了兒童多種類型腦瘤的遺傳、基因組和蛋白質組數據。
-
女孩患流感一個月沒好,竟是因為一年前切掉的痣擴散長出5個腦瘤
麥凱納身上的痣發生癌變擴散後長了5個腦瘤 今年20歲的美國女孩麥凱納在2017被診斷出患有黑色素瘤皮膚癌後她開始有所懷疑,於是就去了醫院。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她有五個腦瘤——最大的有一英寸長(約2.54釐米)。隨後的CT掃描和活檢顯示,癌細胞不僅擴散到了她的大腦,還擴散到了她的肝臟、肺、骨頭和淋巴結,而癌症擴散的源頭正是她背上切除的那顆痣。
-
科學家完成首個大規模蛋白質基因組分析 兒童腦瘤有治了
圖片來源:《細胞》美國聖朱迪兒童研究醫院的一名患兒的遭遇曾讓人唏噓不已,他罹患了非常罕見的白血病,他的父親則在兩三年前31歲時死於腦癌。當時,研究人員發現,一個有缺陷的基因P53產生了隔代相傳,這種基因正是一種致癌因子。「是這個因素導致男孩罹患癌症嗎?
-
教師確診 巴黎一大13區校園關閉
圖為一間教室。(圖片來源:法新社資料圖)【歐洲時報周文儀編譯】據法新社報導,巴黎第一大學(Paris I)位於巴黎13區的Tolbiac校園,因一名教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3月12日起全校關閉。 據校方消息,這名教師此前一直在學校授課,直到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