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陪腦瘤失明患兒過「兒童節」

2021-01-13 湖北新聞網
醫護人員陪腦瘤失明患兒過「兒童節」

發布時間:2019年05月31日 09:30 來源:中新網湖北

柯瑤與敏敏一起擠奶油

  中新網湖北新聞5月31日電 (楊麗麗)不僅有小朋友陪伴,還在醫護人員幫助下動手製作了一個蛋糕。「六一」前夕,腦瘤失明患兒敏敏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兒童節」。

  12歲的敏敏家住武漢。去年11月起,她開始嘔吐,隨後肚子疼、行走無力只能坐輪椅,兩個月後被確診為腦瘤伴後腦積水,且腫瘤已廣泛轉移,壓迫了視神經,導致失明。

  今年1月8日,醫生為她做了小腦佔位病變切除術。術後,敏敏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腫瘤放化療科頭頸乳腺病區進行了化療。經過治療,敏敏腦瘤縮小,腦積水減輕,但仍然失明。

  為了更好地治療,敏敏今年三次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住院。期間,腫瘤放化療科頭頸乳腺病區柯瑤護士長在與敏敏聊天時,得知敏敏馬上13歲了,生病後只有弟弟一個玩伴,特別渴望能和小夥伴一起,過一個「兒童節」。得知敏敏的願望,快要當媽媽的柯瑤很是心疼,她暗中籌劃,想給敏敏一個驚喜。

  柯瑤通過愛心媒體聯繫到了愛心蛋糕店,還聯繫了4位正在住院的小朋友和1位已出院的小病友,大家都願意幫敏敏實現願望。當柯瑤打電話告訴已出院的敏敏時,敏敏很激動,她央求媽媽一定要帶她來醫院和小朋友玩。

  六一前夕,敏敏和5位小夥伴聚集在腫瘤放化療科頭頸乳腺病區愛心小屋裡,在蛋糕師的指導下,和醫護人員一起DIY做蛋糕。

  柯瑤當起敏敏的眼睛,和敏敏一起拿起奶油裱花袋,共同在蛋糕胚上擠奶油。「定位,開始擠,好……定位,開始擠,好……」柯瑤一遍遍地喊著口令。奶油擠好後,柯瑤握著敏敏的手拿到水果丁。隨後,兩人一起為蛋糕放上裝飾棒,一個漂亮的水果蛋糕就做好了。

  「我今天太高興了,感謝護士阿姨們讓我過了一個難忘的兒童節。」吃著自己做的蛋糕,敏敏開心地說。除了與醫護人員和媽媽分享蛋糕外,她還把蛋糕給弟弟留了一半。「弟弟今天因為學習沒有來,我生病的時候弟弟是我唯一的玩伴,這是我生病後唯一能為弟弟做的了,也算是兒童節禮物吧。」(完)

(編輯:裴春梅)

關鍵詞:

相關焦點

  • 兒童腦瘤有治了!科學家完成首個大規模蛋白質基因組分析
    一些兒科腦瘤類型的預後很差,5年生存率不到20%,例如高級別膠質瘤和非典型畸胎樣橫紋肌樣腫瘤。改善患兒的治療策略迫在眉睫。(CBTN)、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國家癌症研究所、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國家兒童醫院和費城兒童醫院等組織機構的研究人員,收集並分析了兒童多種類型腦瘤的遺傳、基因組和蛋白質組數據。
  • 科學家完成首個大規模蛋白質基因組分析 兒童腦瘤有治了
    圖片來源:《細胞》美國聖朱迪兒童研究醫院的一名患兒的遭遇曾讓人唏噓不已,他罹患了非常罕見的白血病,他的父親則在兩三年前31歲時死於腦癌。當時,研究人員發現,一個有缺陷的基因P53產生了隔代相傳,這種基因正是一種致癌因子。「是這個因素導致男孩罹患癌症嗎?
  • 兒童腦腫瘤的十大危險信號
    兒童腦腫瘤從患病到出現症狀時間不固定,可能有的兒童一個月左右就出現症狀也有的患者半年內也不會有症狀,這與腫瘤發生的部位有關係,也就是說如果腫瘤長在重要的組織神經影像了正常腦功能患者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症狀,如果腫瘤佔位並沒有壓迫或腫瘤比較小生長緩慢很多兒童可能變現出來的症狀十分不明顯。因此患兒家屬要警惕,如果兒童出現下面類似症狀要及早就醫。
  • 兒童腦膠質瘤不應該只關注手術!
    近年來兒童患腦腫瘤越來越多,患兒家屬由於不相信自己那麼小孩子會患上腦瘤而耽誤診斷和治療,其實腦瘤在兒童腦瘤的比例還是比較大的,成人患腦瘤大家心理上還能接受,小小的孩子為什麼會得腦瘤?這是很多家長都難以接受的事實。 其實腦腫瘤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兒童與青少年患腦瘤的機率也非常高。
  • 一腔柔情 對患兒療病也療心
    徐翼帶領的臨床團隊,憑著對科研的高度敏銳,基於臨床治療觀察形成經驗,從個例中歸納共性,思考多個排毒路徑的可能性並加以驗證,較早發現新冠肺炎患兒存在腸道排毒的情況。  徐翼領導團隊,根據收治的兒童病例的診治經驗,提出了具有兒童特色的診療方案,聯合多家醫院各級專家,編寫了廣東省兒童確診病例診療方案。
  • 協和醫院新造血幹細胞移植倉迎來首位出院患兒
    8月3日的出院儀式上,兒童血液科的醫護人員與瑞瑞合影。(湖北日報通訊員 陳有為 攝)湖北日報訊(通訊員聶文聞、陳有為、彭錦弦)8月3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兒科醫護人員為白血病患兒瑞瑞舉辦了一場出院儀式。
  • 為什麼免疫治療是這類惡性腦瘤的更優選擇?——小兒腫瘤學家專訪
    每年,英國約有30名兒童被診斷為 「瀰漫內生型橋腦膠質瘤(DIPG)」。DIPG是一種罕見、致命的兒童腦瘤,診斷為這種疾病的患兒平均總生存期約為9個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別約為30%和
  • 現實版《你是我的眼》上演 醫護人員助230斤高齡失明產婦生子
    是的,她不僅是一位37歲的高齡產婦,而且體重230斤、雙目失明。也就是說,在整個孕育的過程中,她要比常人付出很多,包括最後在手術臺產子時,她甚至看不到醫生的模樣、手術室的環境、更看不到兒子的樣子,但是在全體醫護人員的呵護下,現實版的《你是我的眼》上演在二霞身上,使她順利產下一名男嬰。
  • 30個醫護人員心臟按壓5小時 患暴發性心肌的孩子痊癒了(3)
    已經康復的小雨正在畫畫感謝將自己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的醫護人員(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供圖)轉運前,30個醫護人員完成心臟按壓5小時30000次陸國平教授事後對記者解釋,暴發性心肌炎就是這樣猛烈襲擊,所以病死率可以達到50%~80%,是導致兒童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診斷與治療上稍有延遲,患兒即會失去救治機會,或出現嚴重的器官功能損傷
  • 新突破,遵醫附院完成省內最小地貧患兒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1月14日,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收到了這樣一面錦旗。當天,3歲的「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出院了,這是我省成功施行異基因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年齡最小患兒,也是遵醫附院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零的突破,標誌著該院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患兒及家屬為醫護團隊送上錦旗表達謝意。患兒來自鳳岡縣農村,屬於精準貧困戶。
  • 廣東省1型糖尿病患兒赴糖友春令營學知識
    3月24至25日,一場由廣東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辦,美敦力公司協辦的「夢想在飛翔,健康我成長」1型糖尿病兒童青少年患者春令營活動正在環境優美的廣州大學城華南理工大學中心酒店舉行。本次活動共有36名Ⅰ型糖尿病兒童青少年患者在家長的陪同下參與。
  • 全國最小再障患兒成功接受父親移植 順利出倉
    「魚妹兒」出倉後,父母迫不及待的送上了祝福的親吻16日,距離父親節還有3天,年僅15個月大女童「魚妹兒」的父親收到了一份最大的父親節禮物——他罹患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女兒順利接受了他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於今日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血液科層流病房順利出倉。
  • 兒童淋巴瘤患兒能夠活多久?
    核心提示:目前臨床上治療兒童淋巴瘤的方法還是有很多的,分別是免疫治療、化療、放療、造血幹細胞移植等等,臨床調查數據顯示5年期的生存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四十到五十,而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五年期生存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 全球醫權威報導:腦瘤併發症多、復發率高,質子治療是「治癌神器」嗎?
    由於質子治療非常精準,因此用質子治療進行腦瘤治療可以針對目標腫瘤進行高效且可能更高劑量的射線照射,而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則更少 總體而言,腦腫瘤質子治療的對比優勢包括: 1.微創精準治療腦瘤:質子治療可以精度匹配腫瘤的形狀進行精確治療,可將更高的劑量直接送達目標位置——癌細胞,同時不傷害腫瘤附近的健康組織和身體重要部位。
  • 多篇文章直擊腦瘤重要研究成果!
    一直以來,腦瘤都是讓研究人員非常棘手的癌症難題,如果癌症發生轉移,更是能夠威脅患者的生命,近年來,科學家們在腦瘤領域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中小編就整理了相關的研究進展,分享給大家!5472.CAN-18-0027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馬尼託巴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通過靶向作用特殊標誌物或能有效殺滅腦瘤細胞;腦瘤在所有兒童癌症中佔到了大約20%的比例,而且其也是加拿大20歲以下兒童癌症相關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症,儘管目前患者的臨床治療預後得到了極大改善,但由於化療和放療所帶來的毒性副作用,很多患者的認知和機體活動都受到了明顯的影響
  • 6歲重症男孩亟待救治 湖北完成首例兒童患者直升機轉運
    人民網武漢3月11日電 10日中午12點05分,一架橘紅色的醫療救援直升機降落在武漢市青少年宮的田徑足球場上,飛機內轉運的是一名來自500公裡外的6歲呼吸衰竭患兒。守候多時的武漢兒童醫院醫護人員,迅速將他送至救護車中,不到10分鐘,孩子平安轉運至醫院重症醫學科。這是湖北省首次通過直升機轉運兒童患者。
  • 「六一兒童節」兒童節的來歷 兒童節如何慶祝 兒童節禮物攻略
    你知道六一兒童節的由來嗎?家長們該如何陪孩子過一個有趣又有意義的兒童節呢?兒童節禮物送什麼好呢?在陪孩子暢玩六一時,又該注意些什麼呢?別急,Maigoo小編為您一一解答。 兒童節的來歷 兒童節,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每年的6月1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
  • 方建培:大膽進行臍帶血移植破除患兒死亡魔咒
    前來就診的多數是一些慕名而來的血液病兒童。東莞長安王女士一歲多的兒子患有缺鐵性貧血,每周都要舟車勞頓前來看病,雖然辛苦,但她說:「大兒子也得過這種病,聽人介紹到方主任這治療後,血紅蛋白從90g/L升高到106g/L,完全恢復了正常。我不相信方主任還能信誰。」
  • 多方合作在Cell上發表整合蛋白基因組揭示兒童腦瘤背後的通路研究
    兒童腦瘤(pediatric brain tumors)是幼兒癌症中致死率較高的癌症,儘管基因組學研究已經揭示了兒童腦瘤的部分機制,但是由於兒童腦瘤的基因組具有低突變性(low mutational burden)等特點,僅僅依靠基因組學,或者轉錄組學數據,無法準確的定位其背後的生物學通路。
  • 兒童惡性腫瘤大都可治癒 拖延的部分原因是無知
    孩子身體裡的妖怪趙強(圖中)在給患兒做手術。趙強醫生跟兒童腫瘤患者在一起。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為天津市腫瘤醫院供圖兒童腫瘤科專家給患兒會診,圖中為閆傑,右為趙強。妖怪對兩個不幸家庭下手的方式驚人相似:它第一次現身是在孩子無辜的眼睛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