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腦膠質瘤不應該只關注手術!

2020-12-03 騰訊網

近年來兒童患腦腫瘤越來越多,患兒家屬由於不相信自己那麼小孩子會患上腦瘤而耽誤診斷和治療,其實腦瘤在兒童腦瘤的比例還是比較大的,成人患腦瘤大家心理上還能接受,小小的孩子為什麼會得腦瘤?這是很多家長都難以接受的事實。

其實腦腫瘤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兒童與青少年患腦瘤的機率也非常高。數據表明:我國每年至少有7000—8000名兒童被查出患腦腫瘤,其中70%—80%是惡性腫瘤。在兒童易患的惡性病變中,腦腫瘤僅次於白血病,排在第二位。有統計顯示,5-8歲是兒童腦瘤發病高峰。小兒發病年齡越小,腦腫瘤惡性程度越高,發病速度越來越快。

根據中國抗癌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每年大約有 4 萬個15歲以下的兒童被確診為癌症,平均每1萬個兒童中,就會有1.5個腫瘤患兒。

兒童腦腫瘤發病呈現增多的趨勢,主要是什麼原因呢?

一、環境汙染

隨著現在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吃的東西越來越雜,現在很多食品中都有添加劑、如色素、香料、防腐劑等,雖然很多並不能確定是否會致病。但是兒童肝腎能力本來就弱,代謝能力也不強,毒素容易堆積在體內,引發惡性病變。

二、電磁輻射。現代家庭中的各種電器如電視機、冰箱等等,本身都存在電磁輻射。很多母親懷孕時常用電腦,也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不少家長為了隨時了解子女的情況,小小年紀就給他們配備了手機。即使自己沒有手機,孩子也可能經常拿著父母的手機玩兒。電磁輻射對人的身體肯定是有影響的,這是已經經過研究證明了的。

三、病毒感染:母親懷孕期間乃至初出生的嬰兒,如果受到乳頭狀病毒、EB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導致體內病變。

四、濫用藥物:對新生兒用了不該用的藥物,或者過量使用抗生素,以及孕期濫用藥物,都可能對嬰兒造成難以預估的傷害。

兒童腦瘤,該怎麼治療?

其實兒童腦瘤和成人治療一樣,八到九成兒童腦瘤需手術切除。小兒顱內腫瘤以手術切除為主,佔比高達80%~90% ,與成人手術不同,兒童腦腫瘤切除手術難度非常大,一次手術完不成的,多至兩三次進行的情況不少。

因為孩子身體小,血容量低,出血一多了或塊了,血容量降得更低,實際操作中,往往要做好隨時中止手術的準備。其實大多數腦瘤患者,非常在意手術做的好不好,有沒有切乾淨,並不太注重術後的復發。

其實患者的質量結果是綜合的,手術不能和放化療等綜合治療脫節。因為腦膠質瘤預後差別很大,有的孩子能健康的存活,而有的孩子就很快的凋零了。這是因為多學科協作才是孩子治療結果的最佳保障,手術結束之後,術後的放化療及藥物治療更加重要。

由於患兒多數年齡小,放射治療對發育腦組織的長期副作用,可引起放射性腦壞死甲狀腺功能低下, 生長發育遲緩、智商降低等併發症,所以在術後治療方面還需要格外注意。當然目前兒童腦膠質瘤的治療並非毫無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腫瘤醫院科研團隊篩選並實驗發現,藥物「金轉停」可控制這種惡性腦瘤的發展,延長患者生命,有望成為臨床治療膠質瘤的新手段。日前,國際知名醫學學術期刊《治療診斷學》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該成果。

他們研究發現,人腦中的兩種蛋白複合物「ZDHHC17」與「MAP2K4」對記憶、學習等功能有重要作用,但當兩者相遇,將會產生「致癌」的活性,最終導致膠質瘤出現及惡性發展。針對這一現象,中科院研究員等人分析了這兩種蛋白複合物的結構特徵,並利用「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劑」化合物庫,篩選發現「金轉停」這種藥物對膠質瘤有治療效果。

研究人員發現它不僅能有效抑制「ZDHHC17」與「MAP2K4」的結合以及相互間的信號傳遞,還可以顯著的阻斷膠質瘤細胞的增殖與侵襲等惡性行為的發展。同時,動物學實驗也顯示,通過這種藥物治療,被移植膠質瘤的動物生存期明顯延長。

金轉停是單一成分,純植物提取,對人體幾乎沒有副作用,適用於各種腦瘤患者,並經過大量臨床實驗證明,長期服用無明顯耐藥性是腦瘤患者長期服用,大幅延長生存期的最佳選擇。

相關焦點

  • 腦膠質瘤成新「癌王」,高級別中位生存期僅1年
    腦膠質瘤的發病率男性明顯高於女性,比例大約為2-3比1,最容易襲擾中年人,高發年齡在45—55歲。這部分人正好是社會及家庭的中堅力量,因此對社會及家庭的破壞性非常大。儘管腦膠質瘤的發病率在全身腫瘤中並不屬高發,但由於其治療難度非常高,致殘、致死率也很高。腦膠質瘤「可怕」在哪裡?
  • 專家:將可用電場療法聯合手術、放化療等治療腦膠質瘤
    中新網廣州11月5日電 (蔡敏婕)相比肺癌、胃癌等常見惡性腫瘤,腦膠質瘤不被民眾熟知,卻是最常見的原發性顱內腫瘤,容易復發,致殘、致死率高。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神經外科主任牟永告近日在廣州介紹,近10年來,醫生沒有新「武器」治療腦膠質瘤,尤其是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仍面臨著5年生存率小於10%的臨床困境。根據《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顯示,隨著中國醫療質量和診療能力的提升,惡性腫瘤5年生存率已從10年前的30.9%上升至目前的40.5%,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上升空間。
  • 得了腦膠質瘤該怎麼治?
    腦膠質瘤亦稱神經膠質瘤,是發生於神經外胚葉組織的腫瘤。在我國,腦膠質瘤佔顱內腫瘤的33.3%~58.9%,平均43.5%。其治療難度較大,目前腦膠質瘤無法根治,但是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相信我們離攻克腦膠質瘤的那一天也不會太遠了。
  • 腦膠質瘤並不遙遠 40歲以上一定要規律生活
    由於腦膠質瘤和正常腦組織並無特別顯著的界限,手術很難完全切除,且相較於其他癌種,腦膠質瘤對放療、化療不敏感,容易復發,患者整體生存期特別短。」目前臨床上腦膠質瘤和膠質母細胞瘤(GBM)的治療方法有限,亟須創新的治療方法,專家建議,腦膠質瘤的發生與情緒有一定關係,想要遠離腦瘤,人們應養成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保持心態平衡、心情愉悅,並呼籲社會應給予腦膠質瘤更多關注。
  • 腦膠質瘤如何做到最大程度安全切除?
    腦膠質瘤的治療總也脫離不開手術治療,今天我們來講一講腦膠質瘤的安全切除。  1、腦膠質瘤有哪些治療方法?  當前腦膠質瘤的治療主要包括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電場治療以及參加臨床試驗等方法。  手術是膠質瘤治療的第一環,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 得了腦膠質瘤會有哪些表現?
    【摘要】得了腦膠質瘤會有哪些表現?頭痛頭暈、視力模糊等都是。腦膠質瘤因為血腦屏障的存在,在治療上的難度很大,現代中藥人參皂苷Rh2是小分子結構有利於穿過血腦屏障,對腦膠質瘤比較適用。
  • 問答|得了腦膠質瘤能不能治好?
    近日,李敖先生不幸因病撒手人寰,其罹患疾病「腦癌」(腦膠質瘤)再次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膠質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顱內腫瘤,約佔所有顱內腫瘤的45%,其中以星形細胞瘤最多見。年齡分布上,男性略多於女性;發生部位上,成人多見於大腦半球,而兒童以小腦和腦幹較為多見。腦腫瘤的發生及發展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至今尚無定論。現在普遍認為,絕大多數腫瘤是由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 與腦膠質瘤發病相關的風險因素研究進展
    腦膠質瘤是指起源於神經膠質細胞的腫瘤,約佔所有原發性腦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26.5%。腦膠質瘤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包括手術切除、化學療法、放射療法、靶向治療等,但療效欠佳,高級別腦膠質瘤5年生存率不到20%。因此,預防腦膠質瘤發病成為目前臨床工作的重點。本研究就腦膠質瘤發病的風險因素進行以下綜述,為腦膠質瘤的預防提供參考。
  • 不同類型腦膠質瘤 如何做到最大化安全切除-馬曉東 孫國臣
    >佳品有約 解放軍總醫院神外醫學部主辦 第10期 本期內容:《腦膠質瘤外科治療》專題之一;訪談文字要點僅供參考,完整訪談內容請觀看視頻 訪談視頻及要點 專訪解放軍總醫院馬曉東教授:低級別和高級別腦膠質瘤的手術策略 在許百男教授提出的精準神經外科理念指導下,我們的膠質瘤診療工作從30年前就系統開展了,還引進了全國第一臺術中高場強磁共振
  • 腦膠質瘤有什麼症狀?
    堅持日更的自媒體醫生,歡迎大家添加關注,了解更多神經外科知識,預防於未然!腦膠質瘤的症狀有很多,比如有的人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相關的症狀。尤其是其他身體部位沒有特殊表現的,或者查不出特殊原因的臨床症狀,更應該考慮是腦部膠質瘤的問題。一定要注意非常細微的症狀,也可能是腦部腫瘤比如視力改變、視力下降,也有可能是枕葉膠質瘤,或者出現了泌乳、月經不調、不孕不育等的情況,也可能是丘腦膠質瘤的相關症狀。還有耳鳴、聽力下降等,也可能是腦幹膠質瘤的相關症狀。
  • 腦膠質瘤病人靜息態默認模式網絡研究進展
    腦膠質瘤病人常伴隨認知功能障礙,可能與膠質瘤引起的腦區間網絡異常相關,包括腫瘤同側和對側半球間腦區的網絡連接。默認模式網絡(default-mode network,DMN)與自發認知功能、外部環境監控功能、內部心理活動相關。研究膠質瘤病人DMN對於更好地理解疾病發生發展規律、指導重要腦網絡保護及臨床治療評估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腦膠質瘤DMN的研究歷史、概念理論及目前相關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 腦膠質瘤分子表型特徵之:RELA融合
    室管膜細胞腫瘤也是腦膠質瘤的一種。2016 WHO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中增加了一個根據基因特徵定義的室管膜瘤類型即"室管膜瘤,RELA融合基因陽性"。這種亞型好發於兒童和青年人,均位於幕上,屬WH0 2級或3級。主要分子特徵是染色體11q13.1碎裂重排形成C11or95-RELA融合基因。
  • 癌症最新治療技術,治好了腦膠質瘤……
    TTF由一種可穿戴的電池供電設備提供交替的電場,該設備的商品名為Optune(Novocure),已在美國和歐洲獲批用於腦膠質瘤的治療。TTF可以幹擾實體腫瘤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某些關鍵分子,從而破壞細胞分裂。 早在2001年,以色列理工學院的榮譽教授尤蘭姆·帕耳提醫生(Dr.
  • 人源腫瘤組織異種移植在腦膠質瘤中的應用進展
    膠質瘤PDX複製方法:①採用外科手術、組織及活檢等方法,採集一部分腦膠質瘤的組織標本,將其餘腦膠質瘤組織置於甲醛溶液中冷凍保存,待用分析;②將採集的腦膠質瘤組織標本行去除壞死組織等預處理後,用無菌手術刀將膠質瘤組織切成小塊(1~3mm3)或將組織製備單細胞懸液;③將處理好的膠質瘤組織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中,通常將腫瘤組織移植於小鼠背部皮下
  • Erdafitinib治療腦膠質瘤的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將在天壇醫院啟動...
    陳寶師:對於低級別膠質瘤的標準治療,目前仍存有爭議,對於年齡小於40歲,腫瘤全切的低級腦膠質瘤患者,一般認為可以延期放療或延期化療。對於存在IDH突變、1p/19q LOH的少突膠質細胞瘤也可以單考慮化療,暫不放療。
  • AI識別腦膠質瘤基因突變 準確率超過97%
    近日,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T Southwestern)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人工智慧可以僅通過檢查大腦的3D圖像來識別腦膠質瘤中的特定基因突變,其準確率超過97%。腦膠質瘤是最常見的惡性原發性腦瘤,佔所有惡性腦瘤的3/4。儘管具有IDH酶突變的腫瘤通常預後較好,但高級別腦膠質瘤(HGG)仍是「致命殺手」,五年生存率僅為15%。
  • 腦部兩大最可怕疾病:腦膠質瘤、動脈瘤 你知道多少?可惜很多人對...
    腦膠質瘤手術後兩年,突然又出現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63歲的吳大伯(化名)以為是腫瘤復發了。幸虧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在樹蘭(杭州)醫院坐診,通過精準評估,專家判斷吳大伯並不是腦膠質瘤復發,而是放射性腦病引起的。
  • ...劉豔輝團隊 通過樣本量最大回顧性研究 證實丘腦膠質瘤不是手術...
    其中大多數發生在兒童,成年人中則極為罕見,其發病率分別約為2–5%和1%。該類腫瘤位於顱內中線部位,呈瀰漫性生長,由於頻發的H3K27M突變顯示其獨特的分子表達特性,以及較差的預後等特點,在2016年新版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中,將其歸入瀰漫中線膠質瘤,H3K27M突變。迄今為止,關於丘腦膠質瘤包括手術在內的最佳治療策略仍存在爭議。
  • 預防腦膠質瘤 別把手機放枕下
    老百姓一提到腦癌,就感覺這是很嚴重的一種疾病,事實上腦癌,也就是腦膠質瘤確實是一種可怕的絕症,這種癌症還偏愛四五十歲的中年男性,在原發性腦腫瘤中發病率居首位,成為除胰腺癌之外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患有這種癌症的人會頭痛欲裂,痛不欲生。
  • 藥物研究有望抑制腦膠質瘤—新聞—科學網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江濤教授團隊、香港科技大學王吉光教授團隊與北京師範大學樊小龍教授團隊合作,闡述了首次在繼髮膠質母細胞瘤中發現MET的第14號外顯子跳躍(METex14),以及PTPRZ1-MET(ZM)融合基因和METex14等MET基因相關變異可促進腦膠質瘤惡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