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陽江市民文化藝術中心,文化群島&海絲揚帆,同濟設計

2021-01-20 JW設計



2020年12月4日,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的陽江市民文化藝術中心方案「文化群島,海絲揚帆」從來自中國、澳大利亞、英國、德國的7家設計單位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中標方案。



陽江市民文化藝術中心位於廣東省陽江市城南新區,生態景觀地標漠陽湖公園旁,北至四圍大道,南至漠陽湖,西至東門南路,東至新陽河,總用地面積約16.7公頃。項目地上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項目擬分兩期建設,近期建設歌劇院(2萬平米),遠期建設商業及文化場館。建成後的市民文化中心將成為陽江市未來的都市文化新高地,體現城市美學,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交流平臺。



陽江市民文化藝術中心分設五大板塊,涵蓋歌劇院、多元文化藝術綜合體、電影城、露天文化廣場、文旅產業、停車場等功能分區。其中歌劇院是市民文化中心的項目之一,包括1個1100座大劇場、1個250座專業音樂廳和1個350座多功能小劇場,總投資約為3.5億元。該項目將打造成集多種文化服務和文化業態於一體的高品質文化集聚區。

項目設計包含總體的城市設計和歌劇院單體設計。城市設計以「活力之海,文化群島」為理念,匯聚文化商業設施,形成區域活力引擎。總體規劃格局很好的繼承了原有的南北向城市格局和現狀城市道路,在已建成的漠陽湖公園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出環形的景觀結構,並通過三個文化場館和歌劇院圍合成文化核心綠地。文化三館建築形態如同海上升起的綠島,以坡道、臺階等元素將景觀和活力引向上空,形成豐富的第五立面。西側的商業綜合體以一個高層酒店和商業綜合體一同形成商業綠谷,開放的路徑與公園相連。場地景觀設計以海為主題意向,塑造流動、開放、多樣的空間體驗,形成「築景相融」的文化公園。作為中心的核心,歌劇院設計以「山海合一,海絲揚帆」為主題,造型如海上升起的綠色山島,流動的外牆,如同海風演奏、凝固而成的華美樂章,從漠陽湖對岸望去,如一艘海上巨輪揚帆起航,又如同一雙眼睛,放眼世界,展望未來。劇院北側為入口廣場,南側通過曲線的造型圍合出5000人市民廣場,成為陽江最具活力的濱水藝術空間和文化客廳。建築主體採用藍白兩色,與綠色景觀相映襯,展現出碧海藍天的濱海風情,獨具陽江特色。




地理位置

項目地點:廣東,陽江

項目名稱:陽江市民文化藝術中心

建築設計:同濟設計集團

中標時間:2020年12月

用地面積:約16.7公頃

圖文素材:同濟設計圖片&文字

相關網址:http://www.tjad.cn/

點「分享/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參加「大氣科學廣東論壇」院士專家談陽江印象、話陽江發展...
    11月17日至18日,參加「大氣科學廣東論壇」的部分院士專家先後走進陽江十八子世界發燒音響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實地考察世界瑰寶,品味陽江文化。院士專家毫不吝嗇,將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發展潛力大、宜居宜業宜遊等美譽冠之陽江,看好陽江發展,相信未來大有可為。
  • 相約臺山,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啟動!
    ——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活動新聞發布會在臺山市廣播電視臺演播廳舉行。臺山市委副書記、市長謝少謀介紹了承辦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的有關情況,有關部門負責人回答記者的提問。據介紹,2014年起,臺山啟動海絲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 第十八屆南海(陽江)開漁節開船儀式在海陵島閘坡國家中心漁港舉行...
    8月16日中午,陽江海陵島晴空萬裡、天藍海碧,閘坡國家中心漁港桅杆林立,一艘艘漁船整裝待發,碼頭上旌旗招展、鑼鼓喧天。隨著南海開漁令的下達,剎那間,漁港內的漁船千帆競發,駛向浩瀚的大海。全省漁船結束為期三個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漁揚帆出海,開啟了新一輪的耕海徵程。
  • 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正式開幕
    11月20日,以「海絲系文脈 僑鄉聯五洲」為主題的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廣東省江門臺山市正式開幕。辛瀘江代表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對文化藝術周開幕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廣東是我國「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的重要歷史節點和現實節點,近年來,廣東採取有力措施,推動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和大遺址保護工作的開展,取得顯著成效。
  • 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江門臺山市舉行
    本月20日,以「海絲系文脈僑鄉聯五洲」為主題的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臺山舉行。全市現有29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8名傳承人、44處省市級文物;推動建成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並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候選名單;建成廣府人出洋第一港紀念地——海口埠,充分展示世界記憶名錄——銀信;對臺城歷史文化街區修舊如故,入選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名錄。還先後建成臺山博物館、銀信博物館、海絲博物館、華僑文化博物館,努力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 海峽文化藝術中心 | 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作為福州市的文化地標,海峽文化藝術中心必然將是一座肩負著文化傳承與創新重任,併兼具地域性和國際性的中國建築。以此作為本次設計的出發點,是中國、芬蘭兩國設計團隊在設計之初就達成的高度共識。《茉莉花》是歌劇《圖蘭朵》中廣為傳唱的東方小調,並早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同時,茉莉花是福州市的市花,在西漢時期就已在福州被栽種,是福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藝術介入理想城市,點亮常德文化新地標
    以「常德之光」為設計理念的右岸文化藝術中心「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2000年沅澧,500平方公裡常德,善卷辭帝不授,中國道德文化緣起,千古名篇《桃花源記》,創造了一個令人嚮往的理想世界,人文和藝術的靈魂在此紮根。可以說,常德的藝術靈魂,是這座城市與生俱來的天賦。
  • 章明作品:鹹陽市市民文化中心/2017-2018年度建築設計獎·建築創作...
    科技館、減災館、婦幼中心和青少年宮以舉辦各類文化活動為主;圖書館、檔案館、規劃展示館和群眾藝術館以展示與教習為主;而大劇院作為文化中心的核心文化功能,承擔了頻繁的演出與接待活動。與此同時,文化中心還需要配置大量的配套服務功能和停車設施以支撐九大場館日常的使用。龐雜的功能需求、交織的流線系統,構成了文化中心的日常使用狀態,也承載了各個使用方的莫大期許。
  • 全國大中學生第五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名單公布
    2016年5月29日上午8時,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關於共同舉辦全國大中學生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的合作協議籤字儀式暨全國大中學生第五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作品評審會在中國海洋大學舉行。 經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協商,就大賽事宜達成協議。
  • 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廣東省臺山市舉行
    >begin--> 11月20日,以「海絲系文脈 僑鄉聯五洲」為主題的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廣東省臺山市舉行。
  • 「海絲」品博會再揚帆「食尚」刺桐城煥新顏
    記者從泉州市貿促會獲悉,第六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簡稱「海絲」品博會)將於2020年10月30日—11月1日在中國石獅國際食品城舉辦。本屆展會以展搭臺,匯聚了「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企業,為各國客商推進經貿交流、文化互通創造平臺。
  • 黎明職業大學老師為永春學子講述海絲文化故事
    授牌儀式後,舉行「古泉州(刺桐)史跡名家講堂進校園」活動,黎明職業大學副教授林春蓉用她淵博的知識、翔實的史料、生動形象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為實驗小學和達埔中心小學的師生講述開放包容、愛拼敢贏的多元文化特質的泉州海絲文化故事;林春蓉與學生們互動交流,現場氣氛熱烈踴躍,她那豐富的學識和精彩獨到的講解博得師生此起彼伏的掌聲。
  • 紙鳶薪火代代傳 廣東陽江開展北部灣風箏巡迴推廣活動
    活動由廣東省風箏協會、陽江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陽江市文化館、陽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陽江市振興傳統工藝(風箏)工作站聯合承辦。在11月21日至22日期間,分別在海南海口、海南澄邁、廣西北海、廣東湛江四個北部灣城市進行陽江風箏推廣活動,吸引了近千名群眾參與。巡迴推廣活動包括風箏展覽、風箏知識講解、風箏DIY製作和風箏放飛互動等四項內容。
  • 你可以在海鳥或海獅的幫助下,探索群島豐富的野生動物文化!
    通過特殊許可,你可以在海鳥或海獅的幫助下,探索海達蓋瓦群島豐富的野生動物和文化。海達蓋瓦群島被稱為加拿大加拉帕戈斯群島。在這裡登上皮艇或探險登陸艇,滑進虎鯨和座頭鯨居住的峽灣。花一整天的時間去發現冰川灣國家公園巨大、熾熱的冰川,多虧了我們的特別許可,它們才得以進入保護區。一位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加入了旅程,在船上進行演講,並在遠足期間提供實踐指導。
  • 提前探營:南屏市民藝術中心
    香洲區又一家市民藝術中心----南屏市民藝術中心2019年1月1日對外開放啦南屏市民藝術中心位於南屏街口容閎廣場,分東樓、西樓兩部分,可用空間達2000平方米。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提前探訪吧~就在這文藝氣息濃厚的藝術中心裡,有曲藝室、文體娛樂室、服裝道具室、書法繪畫室、名人工作室、琴房藝術培訓室、文化傳承培訓室、技能培訓室、閱潮書吧電子閱覽室、非遺文化展示廳、舞蹈排練室、錄音棚、多功能室、南屏歷史人文資源檔案室等多個「空間」供市民使用。
  • 成都新世紀環球中心:打造全球最大海洋文化綜合體
    在城南天府新城,一座超大型城市綜合體首次掀開神秘面紗———它由新世紀環球中心、新世紀當代藝術中心和中央廣場三部分組成,世界著名建築設計師扎哈·哈迪德和她的事務所操刀設計。全球最大單體建築新世紀環球中心裡,將打造全球最大的海洋文化綜合體。未來,這座超大型城市綜合體將給市民帶來不同以往的生活體驗。
  • 海峽文化藝術中心設計鑑賞:建築形態突出福州市市花茉莉花元素
    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清香的味道是很多人的最愛,而最近福州倉山區盛開了一朵巨大的「茉莉花」——海峽文化藝術中心,項目由芬蘭建築大師佩卡·薩米寧、中國中建設計集團總建築師徐宗武聯合設計,設計靈感來源於福州的市花茉莉花的花瓣,這些花瓣由一片巨大廣場連通在一起,構成了栩栩如生的茉莉花造型,令人驚豔萬分
  • 梅華市民藝術中心開放啦!
    ,從2016年第一個市民藝術中心——獅山市民藝術中心到2020年梅華市民藝術中心,不斷提升公益性、普惠性、均衡性、便利性,搭建居民參與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實體空間平臺,文藝活動、藝術培訓交流、文化娛樂休閒等可實現的功能越來越多,深受居民群眾的喜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
  • 某文化藝術中心工程施工組織設計(預製空心樁 空間網架)
    工程概況  ××文化藝術中心工程,建築面積27300 平方米。由政府投資,某設計院設計。預計×年×月×日開工,×年×月×日竣工。該工程造型新穎別致,意在創造如詩一般美好的城市景觀,建成後將成為該城市標誌。
  • 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異彩紛呈
    11月16日,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臺山市啟動。連日來,舞蹈、排球、太極拳、跆拳道和傳統象棋等比賽活動輪番上演,持續掀起文化藝術周活動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