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希德的獨苗|叫好不叫座的L-1011三星客機

2020-09-03 飛趣

別人有的,我也要有

洛克希德公司是世界著名軍火商,也是老牌的軍用航空器生產商。其於1995年與馬丁瑪麗埃塔公司合併成為現在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作為全球第一大防務供應商,洛克希德公司也曾有一段研發民用客機的歷史,民用市場這塊肥肉實在是誘人。L-1011算是洛克希德公司在噴氣式客機領域的首次嘗試,但卻是一次相對失敗的嘗試。

L-1011

上世紀60年代,波音開始研發其全新一代的四發寬體客機,也就是著名的波音747。但由於747的技術難度高,研發進度緩慢,即便是研製成功,世界上很多機場也很難滿足波音747的起降要求。這就使得洛克希德看到了機會,趁著這個時期,何不研發一款和波音747類似,但載客量和尺寸都要小一些的三發客機呢,以搶佔市場先機呢?

DC-10

就這樣洛克希德風風火火的開始了三發寬體客機的研製工作。至於為什麼是三發而不是雙發,實際上也是受到了當時一些政策的限制。根據FAA當時的規定,雙發客機的飛行航線必須保證在航線的每一個位置,必須保證距離最近機場的飛行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這就極大限制了當時雙發客機的航線,比如跨大洋的航線。事實上現在看來,這一政策某種程度上屬於霸王條款,僅僅為了滿足某些實體的既得利益。

與L-1011同時期研發的還有著名的DC-10,同樣受到該政策影響的DC-10也採用了三發設計,且從布局到外形都與L-1011極其相似,這也使得DC-10成為了L-1011的主要競爭對手,但實際上波音747以及後來的A300和波音767等雙發客機才是二者共同的敵人。

軍火商產的客機

事實上,洛克希德生產民用客機,除了自己主觀的生產意願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的美國航空向洛克希德公司提出了設計新飛機的想法,其中一個要求就是飛機的尺寸要小于波音747,也碰巧洛克希德想要在民用機領域有所作為,就這樣兩家一拍即合,洛克希德也順利通過競標,開始了研發L-1011的「不歸路」。

在設計飛機這一塊,洛克希德絕對是行家,旗下的臭鼬工廠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先進飛行器生產研發單位,而在銷售手段上,洛克希德也沿襲了二戰時期用在美軍採購人員身上的那一套。性能上的優勢加上看似高超的營銷手段,最終也並沒有換來L-1011商業上的成功。

傳奇而神秘的臭鼬工廠

L-1011三星客機於1966年開始研發,1970年末首飛成功,1972年就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也就是說從開始研發到正式服役,前後僅用了6年,這都得益於洛克希德多年以來在飛機製造研發領域所積累的經驗。

L-1011大致可分為L-1011基本型、遠程型和延程型。最大載客數400人,每排可設置6座、8座、9座或10座。L-1011為下單翼,低平尾的布局,採用洛克希德的專門翼型。機身為鋁合金半硬殼式的布局,橫截面直徑為5.97米,起落架為前三點式起落架,每個主起落架有兩個輪子且裝配有油氣式減震器。

L-1011客艙布局

說到L-1011最出彩的地方還是其先進的動力裝置,世界上首款三轉子渦輪發動機RB211。但對於L-1011而言可以說是成也RB211,敗也RB211。當時的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痴迷於三轉子渦輪發動機的研究,三轉子的渦輪發動機中擁有三組由不同渦輪所驅動的壓氣機,使得每組壓氣機都可以工作在最佳轉速,所以三轉子發動機的工作效率更高,在提供更高動力輸出的同時,降低使用成本。

RB211引擎

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卻有些骨感。採用三轉子結構的RB211雖然性能先進,但其研發難度較大,且研發成本極高,過高的研發投入最終拖垮了羅爾斯羅伊斯,在最苦難的時刻多虧英國政府緊急拉了一把,才最終挽救了危在旦夕的羅爾斯羅伊斯。而此後的羅爾斯羅伊斯也憑藉著RB211系列,一躍成為全球最頂尖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商之一。

但是洛克希德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由於RB211下線時間比預期整整晚了一年,導致洛克希德的L-1011的服役時間實際上比DC-10晚了一年。在當時競爭激烈的民用航空市場,這一年真的很長。

好飯不怕晚,RB211給L-1011帶來的優勢也是顯著的,世界上最先進的造機工藝搭配最先進的引擎,L-1011的綜合性能也是沒得挑。其最大起飛重量231,332千克,最大巡航速度0.90馬赫,最大航程10,203千米,實用升限13,106 米。

為了宣傳這一機型,洛克希德也是煞費苦心,啟用了公司最著名的試飛員駕駛一架嶄新的L-1011進行了環球飛行。而就在DC-10和L-1011的競爭達到白熱化的階段,洛克希德為了贏得日本的訂單,向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以及其他內閣政要賄賂了5億日元,但這一系列的操作都難以挽回L-1011在市場上註定失敗的局面。

難以挽回的失敗

關於L-1011的失敗,其背後的原因有許多。首先就是洛克希德作為一家老牌軍火商,其在民用客機製造領域的經驗實際上是十分有限的,雖然飛機本身十分優秀,但航空公司所看重的可不單是性能,還有其維修後勤及售後保障服務,這一點上洛克希德遠比不上在民用客機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波音和麥道。在機型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航空公司還是更傾向於選擇服務相對完善的DC-10。

其次就是L-1011和DC-10的競爭關係。實際上洛克希德和麥道都打錯了算盤,他們都誤以為其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對方,而實際上真正的對手是波音747以及在政策放寬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各種雙發客機。隨著世界各地機場設施的不斷完善,擁有極高載客量的波音747優勢逐漸顯露出來,成為了航空公司的新寵兒,相比這下L-1011和DC-10就顯得有些雞肋。而隨著油價的不斷上漲,載客量較少的三發客機運營成本也水漲船高。

最後就是在L1011服役期間發生的幾起重大事故,造成了數百人喪生,但實際上這些事故的背後都與人為操作失誤有關,即便是這樣,L-1011也給世界留下了不安全的印象,被扣上了事故頻發的帽子,逐漸的各航司以及乘客也就對L-1011失去了信心。最終在服役不到10年後,洛克希德不得不關停了L-1011的生產線,而此時L-1011僅僅生產了250架,洛克希德也在該項目上虧損了近25億美元,此後洛克希德以及後來的洛克希德馬丁再也沒有涉足民航客機領域。

相關焦點

  • 看民航市場火爆洛克希德公司想來分蛋糕,最後卻虧損25億美元
    除了這兩位「神仙打架」之外道格拉斯、洛克希德等也都曾研製過多款客機參與競爭,大名鼎鼎的軍工巨頭洛克希德公司在20世紀60年的也花費巨資研製了一款L-1011—「三星」客機,不過這款客機只生產了250架便停產了。
  • 一個2美元燈泡的故障,引發寬體客機首次空難。又是改寫世界航安史的一天
    文/小魚兒20世紀70年代,寬體客機剛剛出現,並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機載系統。沒想到一顆小小的起落架燈泡,竟讓一架只有4個月機齡的洛克希德L-1011三星式客機墜毀在沼澤。這次飛行,東方航空401號使用了一架剛出廠不久的L-1011三星式寬體客機。
  • 蘇-32海蛇海上攻擊機,神秘的蘇霍伊戰機,叫好不叫座意料之中
    這樣的戰機對於一些小國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筆者當時看到一些越南軍方人員在戰機周邊參觀……當然,蘇-32戰機的價格也不便宜,相比而言,購買蘇-30戰機的性價比更高。蘇-32戰機公開近20年,沒有賣出一架,已經說明了問題。叫好不叫座,意料之中。
  • 又一部韓劇叫好不叫座!MBC社長欽點年度好劇,收視一般太可惜了
    對於一部電視劇來說,最令人遺憾的地方莫過於口碑高卻收視率極低,這種冷門佳作在影視行業真的經常出現,近期熱播中的韓劇《Kairos》就是這樣一部叫好不叫座的作品,該劇在中韓兩國的網絡上都是好評如潮,很多網友都充當自來水推薦這部劇,但可惜的是沒有人看,該劇在豆瓣上評分高達8.9分,在韓國本土的口碑也是非常高
  • 訂單銳減,A380客機將於2021年停產
    空中巴士公司14日宣布,將於2021年停止生產世界最大型客機A380。(資料圖片)  大洋網訊 歐洲航空巨頭空中巴士公司14日宣布,將於2021年停止生產A380客機。空客借這款世界最大型客機稱霸天空的夢想就此破滅。
  • 口碑最好的10款手機:三星第一,華為第9,小米無緣前十!
    對於大部分機友來說,在不確定手機好壞的情況下,參考權威測評榜單排名成為了捷徑,現在山寨手機也越來越少了,加上晶片很難造假,因此「貼牌手機」幾乎不存在了!為了讓用戶更好的判斷手機好壞,安兔兔發布了9月安卓手機好評榜,也是歸納總結出了目前口碑最好的10款手機:三星第一,華為第9,小米無緣前十!
  • 分不清ARJ21,C919和CR929,客機總共分幾類?
    不難想像,20年後,人們看到今天的波音747,有可能就跟我們看到安-225那樣,驚呼:這什麼玩意飛機,這麼多發動機。支線客機一般不超過100座,主要飛小城市以及中心城市和衛星城之間。國內機隊啊,支線客機佔比相當少,2018年底,大陸客運飛機一共3615架,其中支線客機只有178架。主要是巴航的E系列 和龐巴迪CRJ系列,但是前段時間聽說龐巴迪宇航快涼了,但願是真的吧。
  • 教材浪費引關注,課本循環使用為何叫好不叫座?
    然而,囿於諸多因素限制,雖倡導了十多年,教材循環使用依然「叫好不叫座」。1教材浪費現象有多嚴重?據《瞭望》新聞周刊報導,在中部某省某再生資源有限公司3500平方米的車間內,一座近兩層樓高、如山丘狀的「教材山」異常醒目,幾乎涵蓋中小學所有科目教材。
  • 超音速客機想再次上天?解決音爆是首要問題
    8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距離世界第一家超音速客機協和式飛機退役已經有15年的時間。而現在,包括初創企業的諸多航空公司已經開始行動起來,期望超音速客機再次飛上藍天。協和式飛機Concorde Alpha Foxtrot已經有15年時間沒有飛上藍天了,但它看起來仍然像是從遙遠未來而來的飛行器。
  • 一戰定乾坤:波音707客機後發先至,彗星客機主角光環被搶!
    、波音-377等諸多經典民用機型,但與道格拉斯、洛克希德等航空公司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可是在客機進入噴氣式時代後波音公司逐漸實現了反超。從外形上來看波音-707與「彗星」客機都是後掠式機翼,最大的不同是波音-707客機採用下單翼吊掛4臺發動機。這款客機的航程約為6500公裡、載客量為125人到190人不等、巡航速度977公裡每小時,因此說波音-707客機就是為跨洲飛行而研製的一點都不為過。
  • 一戰定乾坤:波音707客機後發先至,彗星客機主角光環被搶走
    彗星客機波音公司在二戰之前就研發出了波音-247、波音-307、波音-377等諸多經典民用機型,但與道格拉斯、洛克希德等航空公司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可是在客機進入噴氣式時代後波音公司逐漸實現了反超。從外形上來看波音-707與「彗星」客機都是後掠式機翼,最大的不同是波音-707客機採用下單翼吊掛4臺發動機。這款客機的航程約為6500公裡、載客量為125人到190人不等、巡航速度977公裡每小時,因此說波音-707客機就是為跨洲飛行而研製的一點都不為過。
  • 一戰定乾坤:波音707客機後發先至,彗星客機主角光環被搶
    、波音-377等諸多經典民用機型,但與道格拉斯、洛克希德等航空公司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可是在客機進入噴氣式時代後波音公司逐漸實現了反超。從外形上來看波音-707與「彗星」客機都是後掠式機翼,最大的不同是波音-707客機採用下單翼吊掛4臺發動機。這款客機的航程約為6500公裡、載客量為125人到190人不等、巡航速度977公裡每小時,因此說波音-707客機就是為跨洲飛行而研製的一點都不為過。
  • 我國螢石儲量「叫好不叫座」
    受此影響,我國的螢石生產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經營管理較為粗放、行業集中度不高,且多以民營企業為主。有利於引導螢石行業走向集中化、規模化、規範化經營,實現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 (1)國家和各省區制定的生產和開採總量指標及環保、生態政策體現了向優勢企業傾斜的政策思路; (2)行業準入標準的制訂及符合行業準入標準名單的陸續公布,意味著行業中規模過小、技術水平較為落後的礦山和企業將被淘汰出局;(3)隨著國家對自然保護區內礦業權的全面清理工作,以及高壓的環保整治力度,一些不符合環保設施和工藝要求的中小採選企業可能被關停
  • 營養鹽青島叫好不叫座
    由於貨架的加碘鹽本來就不多,只要有兩三包被買走,銷售人員就補貨上架,但營養鹽一直少人問津。一位女士告訴記者:「現在那些鹽加這個營養那個營養,我覺得用處不大。」  市立醫院營養科的高醫生表示,營養鹽強化某種營養,可能適合特殊人群食用,但是不能過度迷信,不能光看著鹽裡的營養成分而忽略了日常飲食中對於營養的均衡吸收。
  • 氫能「子母站」模式叫好不叫座
    「非能源」定位致推廣受限  值得注意的是,「子母站」模式的大範圍推廣,氫的能源屬性定位是繞不開的問題。  今年4月,國家能源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擬將氫能列入能源範疇,但與此同時,有觀點認為《徵求意見稿》中對於氫在能源體系中的定位凸顯不足。
  • 研發三倍音速的客機?蘇聯一個動作直接讓其下馬
    更讓人吃驚的是,美國人居然想把這架飛機改成超音速客機!到底怎麼回事呢?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對超音速非常痴迷,不但有超音速戰鬥機,還有超音速轟炸機。但是蘇聯,美國和英法都想研製超音速客機,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英法的協和研製成功並且服役了幾十年,蘇聯的圖144問題太多,幾乎銷聲匿跡。美國想搶在蘇聯和英法前面研製超音速客機,其國內的幾家航空公司紛紛送來各自的設計方案。
  • 民航客機速度的百年「進化史」
    美國另一家老牌飛機製造公司洛克希德於1934年2月研製出了「伊萊克特拉」全金屬客機,採用2臺420馬力的普拉特·惠特尼發動機做動力,時速可以達到326km/h。在上個世紀50年代,道格拉斯陸續推出的有4臺發動機的44座DC-4、107座的DC-6以及60-105座的DC-7,巡航速度分別達到了394km/h、509km/h和653km/h;洛克希德研製了44-81座的「星座」、66-102座的「超星座」和99座的「班機明星」,速度分別達到了483km/h、467km/h和530km/h;而此時的波音只推出了波音377「同溫層巡航機」,巡航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