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民航市場火爆洛克希德公司想來分蛋糕,最後卻虧損25億美元

2020-08-27 武器小站

《民航往事》第四章:三星客機(本文共1603字,閱讀完畢大約需要5分鐘)

上一章講到了波音公司生產的波音-707和波音-727客機與英國德·哈維蘭公司生產的「彗星」和「三叉戟」客機競爭中獲勝,最終確立了其在噴氣式幹線客機領域的霸主地位。除了這兩位「神仙打架」之外道格拉斯、洛克希德等也都曾研製過多款客機參與競爭,大名鼎鼎的軍工巨頭洛克希德公司在20世紀60年的也花費巨資研製了一款L-1011—「三星」客機,不過這款客機只生產了250架便停產了。

L-1011「三星客機」

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是噴氣式客機逐漸走向成熟的時期,經過約10年左右的技術積累噴氣式客機的可靠性已經大大提高並可以執行跨大西洋航線。於是洛克希德公司就在1966年開始設計了一款三發的L-1011「三星」客機。洛克希德公司早在1930年代就開始生產飛機,二戰前期是美國空軍主要的飛機製造商之一,生產出了包括P-38「閃電」、B-34「文圖拉」等在內的多款戰機,二戰後期還研製出了美國空軍第一款噴氣式戰機P-80「流星」戰鬥機。二戰結束後又為美國空軍研製出了U-2、SR-71「黑鳥」、F-117「夜鶯」、C-5「銀河」、C-141「運輸星」等諸多經典機型,洛克希德公司自身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民航客機市場真的不是誰想進來分一杯羹都可以。

L-1011「三星客機」

L-1011「三星」客機1970年首飛,1972年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一共擁有5種不同型號,載客量為250~300人,最大巡航速度1100公裡每小時,滿載飛行時航程可達7000公裡,其搭載的3臺發動機2臺位於機翼下方,1臺位於機身後部的機體之內。這樣的設計本是為了迎合當時跨大西洋航線的需求,而且為了提高客機可靠性洛克希德公司還將不少軍用技術融入了進去。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L-1011「三星客機」誕生的同時國際石油價格開始突飛猛進,擁有3臺發動機配置的客機在瞬間就不香了。相比之下體型更大載客量更多的波音-747和2臺發動機配置載客量卻一樣的空客A-300客機顯然是更好的選擇,L-1011「三星」客機項目陷入了剛起步就要失敗的境地。

DC-10客機

L-1011「三星」客機最終在1984年停產,製造總數為250架,洛克希德公司因這一項目虧損25億美元。而跟L-1011「三星」客機有同樣遭遇的還有道格拉斯公司生產的DC-10客機,DC-10客機同樣是3臺發動機配置,整體性能也跟L-1011「三星」客機不相上下。優勢是DC-10客機於1971年就投入了商業運營,而且維修成本要比L-1011「三星」客機更低廉,這也也讓DC-10客機銷量上要稍微好一些達到了446架,由於生產數量較多DC-10客機項目道格拉斯公司大概率沒有虧損。

DC-10客機

洛克希德公司作為一個軍工巨頭靠著生產軍機賺得盆滿缽滿,看到20世紀60年代民航市場火爆才瞄準機會進入了民航領域。這一時期波音已經成為了美國民航業的代表,其他公司想要再出頭已經很難,再加上商業戰略失誤和對手過於強悍讓其在民航市場一敗塗地,這一項目之後洛克希德公司就再也沒有考慮過涉足民航領域的事了,L-1011「三星」客機也因此成為了洛克希德公司唯一一款噴氣式客機,或許洛克希德公司L-1011「三星」客機的項目口號就是「重在參與」也說不定呢。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軍機和民機的巨大差別,軍機對成本要求不是很嚴格所以洛克希德公司能夠憑藉技術優勢取勝, 但民航市場對於成本實在是太敏感了,一旦運營成本下不來客戶就不會選擇這款客機。民航業的蛋糕雖大,但想分到蛋糕不是有實力就可以的!

本章關於洛克希德在民航領域重在參與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下一章給大家講講道格拉斯公司是如何被時代一步步淘汰的,敬請關注!

通俗易懂的武器知識科普小站,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武器小站(wuqixiaozhan),謝謝!

相關焦點

  • 洛克希德的獨苗|叫好不叫座的L-1011三星客機
    別人有的,我也要有洛克希德公司是世界著名軍火商,也是老牌的軍用航空器生產商。其於1995年與馬丁瑪麗埃塔公司合併成為現在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作為全球第一大防務供應商,洛克希德公司也曾有一段研發民用客機的歷史,民用市場這塊肥肉實在是誘人。
  • 美國航司四巨頭上半年虧損148億美元
    2008年該公司淨利潤1.78億美元,2009年淨利潤9900萬美元。但此次疫情打破了其穩健的盈利步伐。西南航空公司CEO表示,航空業至少在未來一年內不太可能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而據美航此前披露的年度報告,該公司2008年淨虧損21億美元,2009年淨虧損15億美元。如今,2020年上半年的虧損額就已超過以往業績最糟糕的兩個年份虧損之和。
  •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以44億美元收購噴氣飛機-洛克達因公司
    最後是洛克達因為NASASLS運載火箭和波音Starliner飛船提供的服務、陸基飛彈,車載、單兵手持式飛彈、箭載魚雷的發射視頻。本視頻對洛克達因的產品線進行了完整的匯報。原來是昨天,12月20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宣布以44億美元收購火箭和飛彈推進系統製造商噴氣飛機-洛克達因。洛克希德 · 馬丁公司的總裁兼執行長 James Taiclet 表示,此次收購使該公司在太空和高超音速技術方面獲得了更大的進展。噴氣飛機-洛克達因公司的推進系統已經是洛克希德 · 馬丁公司幾個業務領域供應鏈的關鍵組成部分。
  • 洛克希德-馬丁獲46億美元登月大單:造至少6艘載人飛船
    洛克希德-馬丁獲46億美元登月大單:造至少6艘載人飛船 美國軍火製造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3日贏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46億美元(約合327.3億元人民幣)合同,打造至少6艘「獵戶座」載人登月飛船。
  •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波音公司憑藉波音727助美奪得民航霸主之位
    波音公司憑藉著軍轉民的波音-707客機順利成為了噴氣式客機時代的領導者,其他對手如德·哈維蘭公司則由於技術不成熟被市場拋棄,道格拉斯公司則由於反應慢一拍被波音搶了先機。當時波音公司的老對手德·哈維蘭公司已經在著手研發一款擁有3套飛行控制系統和3臺後置發動機的「三叉戟」客機,但令人意外的是雖然「三叉戟」客機早于波音-727客機於1962年1月首飛成功,可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則晚了波音-727客機2個月。別看這短短的2個月,代表著西方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是根本不可能會接受「三叉戟」客機了。
  • 美國軟體公司Splunk Inc.(SPLK.US)20財年Q1總收入4.25億美元 同比...
    截至2019年4月30日止3個月,公司實現總收入4.25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3.12億美元增長36.22%;毛利潤為3.29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增長40.6%;運營成本為4.74億美元,同比增長33.52%;淨虧損為1.55億美元,同比擴大31.36%;每股虧損1.04美元,同比擴大25.3%,遠不及市場預期的2.26美元。
  • 國內航司將獲15億補貼;民航局通報國際航班動態
    ,共完成25.1萬噸,同比增長29.9%。6達美航空公布Q3業績,當季度收入僅30.6億美元,不到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但淨虧損達到53.8億美元,去年同期為盈利15億美元。財報顯示達美航空來自高端艙位的收入由第二季度的1.90億美元增長至5.77億美元,同比跌幅由95%收窄至86%。
  • 疫情對民航運輸企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全國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穩步推進,航空市場需求逐漸恢復,企業效益形勢持續向好,民航行業虧損逐月減少,但上半年全行業累計虧損達646.5億元,航企運營壓力仍然較大。1民航客運市場處於艱難恢復過程疫情對民航運輸市場的衝擊使得民航運輸企業面臨巨大壓力。
  • 42億虧損再創新高!DeepMind持續多年虧損後,仍無商業化市場!
    ,該公司的虧損還在持續增加,2019 年虧損達 4.77 億英鎊(約合 42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1.5%(2018 年虧損 4.70 億英鎊)。  與此同時,DeepMind 的營收也從 2018 年的 1.03 億英鎊增加到了 2019 年的 2.66 億英鎊,同比增長 158%,達到了近幾年最大增幅。總體看來,DeepMind 的收入正在加速增長,而虧損卻在趨於穩定。
  • IATA預測全球航司今明兩年虧損總計1570億美元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路透社報導,11月25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測全球航司在今年和明年將虧損總計1570億美元。這是因為第二輪冠狀病毒感染和停運加劇惡化市場的表現,航空公司的行業前景不容樂觀。此前,IATA曾預測兩年期間將虧損1000億美元。但是,僅今年就預計會出現1185億美元的赤字,到2021年還會有387億美元的赤字。IATA表示,今年的旅客人數將從2019年的45億下降到18億,明年將僅部分恢復到28億。預計2020年的旅客收入將下降69%至1,910億美元。
  • 日本全日空將縮減機隊規模,該公司虧損已接近創紀錄的48億美元
    這家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預計,截至明年3月31日的財年將錄得創紀錄的5,050億日圓(合48.2億美元)營運虧損。該公司表示,還將臨時將400多名員工轉移到其他公司,並要求其餘員工接受減薪或無薪休假。全日空和其他航空公司一樣,在乘客太少的情況下仍在燒錢維持飛機飛行。儘管國內航班的需求在政府補貼旅行的幫助下已恢復到去年水平的一半左右,但是它的國際航班目前只佔通常的一小部分。
  • 東南亞電商公司Sea成功登陸紐交所 市值63億美元
    10 月 20 日消息,東南亞電商公司Sea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SE」,開盤價16. 25 美元。截止發稿時,Sea股價為15. 83 美元,對應市值超過 63 億美元。不過,Sea登陸紐交所更被看重的卻是電商公司的身份。近年來,Sea憑藉投資Shopee服務進軍電子商務領域。這也成為Sea的優勢,因為在東南亞除它之外,幾乎沒有公司同時提供購物-支付-娛樂服務。當前,Sea營收已經從 2014 年的1. 608 億美元增長到了去年的3. 457 億美元,但是虧損也從 9090 萬美元擴大到了2. 25 億美元。
  • 波音公司著急了!半年損失202億,開始向我國遞交復飛申請
    其次,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民航市場蕭條這兩者加起來,讓波音公司遭受重創,新冠疫情讓波音737MAX的復飛遙遙無期,波音公司本想靠這款飛機收割全世界民航市場,然而如今竹籃打水一場空,此前波音公司發布財報,2020年上半年波音公司虧損超過30.36億美元,相當於202億人民幣。
  • 卡達航空公司上財年虧損19.2億美元
    新華社多哈9月28日電(記者楊元勇)卡達航空公司27日宣布,公司2019至2020財年(截至2020年3月)虧損70億卡達裡亞爾(約合19.2億美元)。卡達航空當天在官網發表聲明說,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持續數年的海灣斷交危機導致公司出現前所未有的虧損。
  • 綜述:九城4年虧損近20億 世紀天成代理CSOL2
    其中,2009年全年淨虧損為4.099億元人民幣(約合6010萬美元),2010年淨虧損為4.996億元人民幣(約合7520萬美元),2011年淨虧損2.843億元人民幣(約合4490萬美元), 2012年淨虧損5.14億元人民幣(約合8250萬美元)。2013年上半年淨虧2.82億元人民幣(約4590萬美元)。
  • 空客第二季度虧損超過預期,不得不削減A350產量
    歐洲空中巴士公司周四宣布將大幅削減其A350的產量,主要原因是因為疫情,該公司第二季度虧損超過預期水平。空客第二季度經調整的運營虧損為12.26億歐元,收入下滑55%至83.17億歐元。之前分析師預計的收入為85.52億美元,虧損10.27億美元。
  • 漢莎航空7至9月虧損逾12億歐元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英斌 編譯報導:德國民航巨頭漢莎航空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7至9月,該公司息稅前利潤(EBIT)出現12.62億歐元的赤字。而去年同期則為盈餘12.97億歐元。夏季是民航一年中收入最高的季節,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導致國際航班表現持續低迷。
  • 波音二季度淨虧損約24億美元,計劃進一步減產裁員
    美國波音公司29日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財報,並表示計劃採取進一步減產、裁員等措施來節省資金。據路透社報導,受新冠疫情和737 MAX機型停飛的影響,這家美國飛機製造商第二季度實現營收118.07億美元,同比下降25%;淨虧損23.95億美元,去年同期淨虧損29.42億美元,虧損額收窄18.6%。截至今年6月底,波音負債額達614億美元。
  • 慧與(HPE.US)9.25億美元收購SD-WAN公司Silver Peak 該公司去年...
    智通財經APP獲悉,慧與(HPE.US)周一宣布以9.25億美元收購SD-WAN(軟體定義廣域網)公司Silver Peak。Silver Peak是SD-WAN市場的領導者,在全球擁有1500多個生產SD-WAN客戶。
  • 疫情致阿聯航空集團首次出現半年業績虧損
    阿聯航空集團了解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2021上半財年,阿聯航空集團總收入為137億迪拉姆(約合37億美元),同比減少74%;虧損141億迪拉姆(約合38億美元),而上年同期淨利潤達12億迪拉姆(約合3.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