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子母站」模式叫好不叫座

2020-12-05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目前來看,由於國家規定現場制氫需在特殊區域內進行,這將使母站的選址建設受限,在這樣的背景下,「子母站」模式和現有的制氫加氫模式難有本質區別。

  

  日前,多地出臺的氫能產業規劃中都提及發展制氫加氫「子母站」模式,引發行業廣泛討論。

  記者近日採訪多位專家了解到,「子母站」雖是適合氫能產業發展的模式之一,但在氫的能源屬性尚未確定、氫儲運成本和應用端規模效應尚未顯現的狀況下,「子母站」模式更多是停留在概念階段,真正推廣應用具有較大難度。

  形成氫能供給「區域網」

  據記者了解,制氫加氫「子母站」採取分布式供氫模式,即母站集制氫加氫為一體,子站為純加氫站,母站與子站之間可採用長管拖車運輸, 母站總裝置內的制氫站以制氫原料劃分,可分為天然氣制氫、甲醇重整制氫及電解水制氫三大類。

  「『子母站』這一模式從功能、氫的來源和儲運方式上都與現有的制氫加氫模式有所區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家港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韓滌非告訴記者,「事實上,『子母站』相當於建立了一個氫能供給『區域網』。在應用場景較多的大城市或地區,由於現行氫氣儲運方式目前仍存在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導致儲運成本居高不下,而未來通過母站集中制氫再運輸至子站,可以有效避免氫的長距離運輸。」

  浙江鋒源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峰也表示,「子母站」的優勢在於,如果圍繞合適的應用場景進行建設布局,將有利於大規模節約氫氣的儲運成本。同時,在應用場景相對集中的情況下,「子母站」的建設更能夠分攤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和人工成本。

  據記者了解,目前我國氫氣儲運環節中,高壓長管拖車儲運氫氣是行業主流,而當運輸距離較遠,運輸成本將影響到多個環節的經濟效益。而「子母站」模式可實現氫氣即制即用,有效提高氫的利用效率和經濟性。

  此外,韓滌非表示,由於在這一模式下,制氫加氫距離縮短,還可通過管道輸氫,進一步提升「區域網」中氫能應用的經濟性。

  有助於推動「綠氫」應用

  據記者了解,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的較大瓶頸之一是氫氣價格居高不下,為獲得便宜氫源,加氫站普遍建在工業副產氫較為集中的區域,以充分利用就近資源提高產業規模。但從環保的角度看,以焦爐煤氣、氯鹼尾氣為代表的工業副產氫無法滿足未來的能源轉型要求,並非長久之計。

  韓滌非指出,在國家大力推動能源轉型和實現碳中和任務的背景下,「子母站」提供的多種氫能制、儲、運、加供給側解決方案,可進一步減少碳排放並真正實現綠色氫能應用。

  張家港氫雲新能源研究院院長魏蔚認為,雖然目前加氫站氫源大多來自化工園區內的工業副產氫,但副產氫已沒有成本下降的空間,也很難保證持續大量供應的要求,而對氫能產業而言,一旦氫能基礎設施建立,可再生能源制氫運輸通道打通,以清潔能源方式供氫在未來有很大的降本空間。

  對於「子母站」模式的供氫潛力,王海峰也強調,母站的作用與意義更多的是提供不同制氫技術路徑並為周邊加氫站提供穩定且便宜的氫源。

  「在天然氣、甲醇供大於求的情況下,用其制氫既能提高能源附加值,促進相關能源企業的產業升級增效,也能增強氫氣供給的經濟性和持續性。」魏蔚表示,「從長遠來看,天然氣和甲醇制氫作為藍氫不是長久之計,由於天然氣、甲醇運輸產業鏈已經成熟,如果能推行天然氣制氫加氫站,對於在原有的油氣基礎設施上發展氫能將起到推動作用。」

  「非能源」定位致推廣受限

  值得注意的是,「子母站」模式的大範圍推廣,氫的能源屬性定位是繞不開的問題。

  今年4月,國家能源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擬將氫能列入能源範疇,但與此同時,有觀點認為《徵求意見稿》中對於氫在能源體系中的定位凸顯不足。

  「當前,我國對氫氣按照危化品進行管理,包括天然氣重整制氫項目,需要入駐化工園區,使得氫在儲運、加氫站加氫等環節的發展阻力重重。」魏蔚直言。

  王海峰認為,母站雖兼具制氫和加氫的功能,但目前來看,由於國家規定現場制氫需在特殊區域內進行,這將使母站的選址建設受限,在這樣的背景下,「子母站」模式和現有的制氫加氫模式難有本質區別。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專家也認為,「子母站」這一模式與現有的供氫模式相差無幾,依然沒有突破應急管理部的危化品製取限制。此外,目前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尚未形成規模效應,無法以前端車輛帶動後端需求,也就難以帶動制氫加氫環節的進一步發展。

  此外,上述業內專家強調:「氫作為危化品管理的政策突破後,由於母站佔地較大且集制氫加氫為一體,最有可能的建設區域仍在郊外等車輛運行非集中區域,因此母站的加氫功能較弱,本質上仍是以制氫功能為主進行布局,應更多考慮當地的資源稟賦並進行經濟核算,整合制氫方式以尋找制氫技術最優解。」

相關焦點

  • 發展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如何「叫好又叫座」?
    從歐盟汽車碳排放控制目標明確,到中國「雙積分」政策的執行,全球範圍內都在積極尋找清潔能源發展戰略,而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經過了最近幾年「叫好不叫座」的彷徨期後,如今迎來了空前的發展熱潮。日前,第四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FCVC 2019)在如皋召開。
  • 蘇-32海蛇海上攻擊機,神秘的蘇霍伊戰機,叫好不叫座意料之中
    這樣的戰機對於一些小國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筆者當時看到一些越南軍方人員在戰機周邊參觀……當然,蘇-32戰機的價格也不便宜,相比而言,購買蘇-30戰機的性價比更高。蘇-32戰機公開近20年,沒有賣出一架,已經說明了問題。叫好不叫座,意料之中。
  • 又一部韓劇叫好不叫座!MBC社長欽點年度好劇,收視一般太可惜了
    對於一部電視劇來說,最令人遺憾的地方莫過於口碑高卻收視率極低,這種冷門佳作在影視行業真的經常出現,近期熱播中的韓劇《Kairos》就是這樣一部叫好不叫座的作品,該劇在中韓兩國的網絡上都是好評如潮,很多網友都充當自來水推薦這部劇,但可惜的是沒有人看,該劇在豆瓣上評分高達8.9分,在韓國本土的口碑也是非常高
  • 教材浪費引關注,課本循環使用為何叫好不叫座?
    然而,囿於諸多因素限制,雖倡導了十多年,教材循環使用依然「叫好不叫座」。1教材浪費現象有多嚴重?據《瞭望》新聞周刊報導,在中部某省某再生資源有限公司3500平方米的車間內,一座近兩層樓高、如山丘狀的「教材山」異常醒目,幾乎涵蓋中小學所有科目教材。
  • 我國螢石儲量「叫好不叫座」
    受此影響,我國的螢石生產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經營管理較為粗放、行業集中度不高,且多以民營企業為主。有利於引導螢石行業走向集中化、規模化、規範化經營,實現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 (1)國家和各省區制定的生產和開採總量指標及環保、生態政策體現了向優勢企業傾斜的政策思路; (2)行業準入標準的制訂及符合行業準入標準名單的陸續公布,意味著行業中規模過小、技術水平較為落後的礦山和企業將被淘汰出局;(3)隨著國家對自然保護區內礦業權的全面清理工作,以及高壓的環保整治力度,一些不符合環保設施和工藝要求的中小採選企業可能被關停
  • 營養鹽青島叫好不叫座
    由於貨架的加碘鹽本來就不多,只要有兩三包被買走,銷售人員就補貨上架,但營養鹽一直少人問津。一位女士告訴記者:「現在那些鹽加這個營養那個營養,我覺得用處不大。」  市立醫院營養科的高醫生表示,營養鹽強化某種營養,可能適合特殊人群食用,但是不能過度迷信,不能光看著鹽裡的營養成分而忽略了日常飲食中對於營養的均衡吸收。
  • 中山杉為何叫好難「叫座」
    上海市崇明縣林業站站長吳願兵介紹,他們先後用過的樹種有90多種,除了鄉土樹種外,真正表現好的不多,中山杉是個例外,「在所有耐鹽鹼樹種中,中山杉表現最好,我們現在把它作為杉類中最主要的樹種在推廣。」雖然在接受採訪時電話不斷,業務繁忙,吳願兵說起中山杉來如數家珍,「耐鹽鹼、水溼,生長快,落葉期短,病蟲害少,樹形優美。」
  • 國家氫能產業鏈發展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辦
    12月4日,國家氫能產業鏈專題論壇在浙江杭州召開。來自中石油、中石化、液化空氣、殼牌、科萊恩、埃克森美孚、沙特基礎工業等海內外知名企業代表和專家齊聚一堂,共同交流氫能產業布局、燃料電池技術、行業發展等重大戰略問題,探討我國氫能產業鏈發展的前景與現實路徑。  氫氣具有清潔環保的特點。
  • 利用氫能攻克「難以減排領域」,助力實現「碳中和」
    而重卡載重大、對於動力系統功率要求高,如果採用鋰電池技術,電池自重將佔整車總量的2/3以上;同時很多重卡都採取了「換人不換車」長時間運行模式,鋰電池充電時間較長、無法滿足這種模式需要;再加上重卡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重工業區,低氣溫對鋰電池工作影響嚴重。
  • 新研氫能攜手首航節能推進氫能布局
    新研氫能合伙人、技術團隊負責人齊志剛博士介紹,新研氫能已攻克氫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控制系統等諸多核心技術環節,新研氫能在相關領域已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公司正在積極推進膜電極產品的研發和量產。目前,新研氫能擁有3家控股子公司,分別是北京新研創能科技有限公司、大連擎研科技有限公司、大同新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創新鏈「牽手」產業鏈 國鴻氫能助力行業國產化與自主可控
    新華網發「氫」出於藍 科技創新開啟中國「芯」時代「發展氫能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能源戰略,符合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潮流。」會上,國鴻氫能總經理陳曉敏在致辭中表示,公司堅持走出氫能行業的「高鐵模式」,通過建立自己的技術和創新平臺,搭建自主創新體系和自主燃料電池系統業務平臺,助力我國氫能燃料電池產品產業化。
  • 曹仁賢:未來的氫能發電站
    因此,大多數專家並不認同氫能發電的經濟性。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氫能發電系統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由於氫氣可以壓縮或液化儲存,因此氫能發電有著非常卓越的季節能效比。在枯水期、無風季節利用儲存的氫氣發電,也可與電化學儲能形成互補,為電力系統減排做出決定性貢獻。
  • 首航節能攜手新研氫能 加速推進氫能產業布局
    5月8日,首航節能(002665)擬控股的新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研氫能」)在山西大同舉行了年產一萬套氫燃料電池生產線的開工奠基儀式。據新研氫能方面介紹,公司已經攻克了氫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控制系統等諸多核心環節,正在積極推進膜電極產品的研發和量產。
  • 洛克希德的獨苗|叫好不叫座的L-1011三星客機
    軍火商產的客機事實上,洛克希德生產民用客機,除了自己主觀的生產意願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的美國航空向洛克希德公司提出了設計新飛機的想法,其中一個要求就是飛機的尺寸要小于波音747,也碰巧洛克希德想要在民用機領域有所作為,就這樣兩家一拍即合,洛克希德也順利通過競標,開始了研發L-1011的「不歸路」。
  • 明天氫能董事長王朝雲:氫能產業面臨「三高三低」不利因素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明天氫能董事長王朝雲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歐陽凱 攝自今年「兩會」期間氫能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3月26日四部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政策層面頻頻釋放積極信號,把氫能從產業低谷推向風口浪尖。
  • 【行業新聞】美國產業界氫能經濟路線圖
    導讀:2019年11月6日,美國燃料電池和氫能協會(FCHEA)在2019燃料電池國際研討會暨能源展上發布了《美國氫能經濟路線圖——減排及驅動氫能在全美實現增長》。該路線圖根據20家公司和組織的意見編寫而成。
  • 東方電氣與法馬通德國合作開發氫能產業 助力郫都氫能產業園打造...
    作為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氫能正在成為越來越被重視的新能源。 11月18日,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與法馬通德國公司在郫都區籤署氫能項目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東方電氣氫能(郫都)產業園合作項目建設。這標誌著,郫都區正在逐漸加強「氫能之都」的產業競爭力,成為中國氫能源標杆產業基地。
  • 叫好不叫座,奪得CCPC四連冠的雪鐵龍天逸到底怎麼樣?
  • 獲取氫能並不那麼「輕巧」
    原料氫氣和能源氫氣,雖然都是氫氣,但是原料氫氣只有在不影響其原來生產使用的前提下,才能拿出一小部分用作能源,其量是十分有限的。更何況,現在工業產氫消耗的基本是化石能源,排放嚴重,不是「清潔的氫能」。如果燃料電池用這種氫氣,豈不壞了自己清潔能源的美名?
  • 杭州召開氫能產業鏈專題論壇 搶抓長三角『氫走廊』建設機遇
    12月4日,氫能產業鏈專題論壇在浙江杭州召開。來自中石油、中石化、液化空氣等海內外知名企業代表和專家齊聚一堂,共同交流氫能布局、燃料電池技術進步、產業發展等重大戰略問題,探討我國氫能產業鏈發展的前景與現實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