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十一)電子的發射和吸收

2020-10-06 袁燦倫

作者按

用《新量子力學》建立了一個新原子模型,現在分析電子的發射和吸收

英文版《The field meaning of wave function》已發布於《Nature》預印本網站,見文後連結。


十一、電子的發射和吸收

電子吸收能量躍遷到高能級上時,能量增大了(因為能級是負的),但波長變長了。當電子離開原子核時,它攜帶了這個原子給它的電離能和速度,保持脫離時的所有狀態(包括形狀、大小、頻率、波長、自旋、速度、方向等),脫離了原子核外的電場力約束,進入自由空間的無場區,成為自由運動狀態,過渡為近似平面波,這個自由」粒子「的波函數由駐波過渡為平面波,保持脫離時的速度切向飛出,在真空中若沒有其它的物質時,將保持自由飛行速度。這就是電子的發射

如果它進入有場區,會受到相應的場的作用力,而發生加速、減速或偏轉。

當它運動到前面的物體時,這個物體中的原子俘獲了它,它就在這個物體的原子周圍運動,成為負離子,或者被這個物體中的離子俘獲,它就在與它攜帶的能量相匹配的能級上繞核旋轉。這就是電子的吸收

(未完,待續)


聲明:

1、本文均為作者原創首發,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不得以任何形式的抄襲,特別是不準《360圖書館》、《百度文庫》等網站收錄,否則,作者將對其追究法律責任。

2、其它文章引用本文內容,需註明本文原文出處連結,英文版連結為:https://www.researchsquare.com/article/rs-73948/v1

3、拒絕所有非學術的人格攻擊和惡意評論。


延伸閱讀:

本文英文版《The field meaning of wave function》見下面的《Nature》預印本網站連結:

相關焦點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九)電子躍遷
    作者按用《新量子力學》建立了一個新原子模型,現在分析電子躍遷。電子吸收或放出光子時,能量發生改變,原來的駐波就會被破壞而解散,電場在新的位置上形成新的穩定的駐波,這個過程就是電子躍遷。電子從高能級躍遷到低能級時,駐波波包解散,產生變化的電場,激發變化的磁場,以電磁波的形式發射出去,這就是原子發光,電場在低能級重新形成新的駐波。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十二)光的本質
    現在用《新量子力學》和《電動力學》詳細分析光的本質問題。各種原子反應,核子的分離,一般都伴隨著質量、能量的改變和光子的放出和吸收,電子躍遷時都會有光子的放出和吸收。光就是電磁波,光是由波動的電磁場構成的,電磁波傳播圖像應該為圖(14)所示,(長期流行的那個圖是錯誤的)。這已由麥克斯韋方程描述得很清楚了,光的問題也是導致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產生的起源問題。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二十一)新量子力學解讀(5)
    作者按為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新量子力學》,作者對它作詳細解讀。作者預料到的或讀者反饋的問題,在這裡可以找到答案。三百年後現代科學才有可能覺醒,因為對光的研究已有三千年歷史,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卻仍在錯誤的泥潭裡繼續往下滑,沒有三百年爬不起來。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十)電子的自旋
    作者按用《新量子力學》建立了一個新原子模型,現在分析電子的自旋。,也表示「電子」可以向兩個方向運動,也對應著電子可以有兩個方向上的自旋。它環繞原子核波動的方向也有順時針和逆時針兩種方向,對應著電子自旋的方向也有順時針和逆時針兩種方向。圖(13)形象描繪了一個電子波包在其所在殼層(三維空間的)轉動到六個方位時的情形,這樣角動量和磁矩也就一一明了了。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三)駐波條件
    作者按作者於1991年學習《量子力學》時起思考並動筆,於1992年寫成了《新量子力學》,並應邀參加了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紀念德布羅意誕辰一百周年暨量子物理學史學術研討會。作者決定,將其分期發布於今日頭條。如果勢阱寬度 l 為 λ /2 (即一個駐波波包的長度),則振子吸收能量後形成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一)
    作者按作者於1991年學習《量子力學》時起思考並動筆,於1992年寫成了《新量子力學》,並應邀參加了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紀念德布羅意誕辰一百周年暨量子物理學史學術研討會同時建立了新原子模型,討論了電子躍遷、電子的自旋、電子的發射和吸收等問題。引言量子力學是近百年來理論物理學研究的重要成果,現在也還是理論物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其基礎研究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六)典型應用實例
    作者按作者於1991年學習《量子力學》時起思考並動筆,於1992年寫成了《新量子力學》,並應邀參加了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紀念德布羅意誕辰一百周年暨量子物理學史學術研討會。作者決定,將其分期發布於今日頭條。六、典型應用實例清楚了波動的原因和實質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二)
    作者按作者於1991年學習《量子力學》時起思考並動筆,於1992年寫成了《新量子力學》,並應邀參加了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紀念德布羅意最初屢投國內學術期刊被拒,近期又投國際學術期刊《Nature》、《Science》和《Physical Review》未能如願。作者決定,將其分期發布於今日頭條。英文版《The field meaning of wave function》已發布於《Nature》預印本網站,見文後連結。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八)新原子模型
    作者按現在用《新量子力學》建立一個新原子模型。英文版《The field meaning of wave function》已發布於《Nature》預印本網站,見文後連結。這個殼層具有一定厚度,厚度為波腹的振幅的2倍,電子的長度λn=2πr/n和腰徑2An之比為一個常數π/4,可見電子的形狀是固定的。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十九)新量子力學解讀(3)
    作者按為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新量子力學》,作者對它作詳細解讀。作者預料到的或讀者反饋的問題,在這裡可以找到答案。作者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真實的、有序的、有道理的、有規律的,而不是虛假的、亂的、沒道理的。人,只是世界發展中的一小段一小部分,世界的規律自古有之,而不是因人才有世界。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一)微觀物質具有波動性的原因
    作者按作者於1991年學習《量子力學》時起思考並動筆,於1992年寫成了《新量子力學》,並應邀參加了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紀念德布羅意誕辰一百周年暨量子物理學史學術研討會同時建立了新原子模型,討論了電子躍遷、電子的自旋、電子的發射和吸收等問題。引言量子力學是近百年來理論物理學研究的重要成果,現在也還是理論物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其基礎研究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十四)零點能
    作者按《新量子力學》是如何求解零點能的。2、其它文章引用本文內容,需註明本文原文出處連結,英文版連結為:https://www.researchsquare.com/article/rs-73948/v13、拒絕所有非學術的人格攻擊和惡意評論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十八)新量子力學解讀(2)
    作者按為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新量子力學》,作者對它作詳細解讀。作者預料到的或讀者反饋的問題,在這裡可以找到答案。考慮到今日頭條的讀者文化知識水平差異很大,都很熱心於現代科學理論,另外,波和光的知識又是新量子力學的主要基礎知識,還是作者將要發布的關於《相對論》系列文章的主要基礎知識,為此,作者在本章講一下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二十)新量子力學解讀(4)
    作者按為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新量子力學》,作者對它作詳細解讀。作者預料到的或讀者反饋的問題,在這裡可以找到答案。、電子的躍遷、電子的發射和吸收、不確定關係、光電效應;而有一部分內容則是根本不存在的,如光子、波粒二象性、勢壘貫穿、量子糾纏、波函數塌縮、量子漲落、隱變量。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十五)不確定關係新解
    作者按不確定關係在量子力學中成為揮之不去的特有問題,甚至作為其核心,《新量子力學》是如何看待不確定關係的呢。範圍在半個波長內,即Δx≤λ/2,由p=h/λ又得動量的「不確定」的範圍得到位置和動量的「不確定關係式」:在核外電子中,軌道半徑與動量的「不確定關係式」: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二)愛因斯坦—德布羅意關係式的推導
    作者按作者於1991年學習《量子力學》時起思考並動筆,於1992年寫成了《新量子力學》,並應邀參加了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紀念德布羅意誕辰一百周年暨量子物理學史學術研討會則得1、光波的能量和動量,即光波的愛因斯坦—德布羅意關係式: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七)物質運動速度和物質波傳播速度
    作者按作者於1991年學習《量子力學》時起思考並動筆,於1992年寫成了《新量子力學》,並應邀參加了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紀念德布羅意誕辰一百周年暨量子物理學史學術研討會。作者決定,將其分期發布於今日頭條。七、物質的運動速度和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十七)新量子力學解讀(1)
    作者按為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新量子力學》,作者對它作詳細解讀。作者預料到的或讀者反饋的問題,在這裡可以找到答案。可看出,物質波和光波一樣,也是真實的物理存在,也是物質本身。光波是電場和磁場在空間中交替激發形成的波動,那麼,物質波也是場的波動!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二十二)新量子力學解讀(6)
    作者按為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新量子力學》,作者對它作詳細解讀。作者預料到的或讀者反饋的問題,在這裡可以找到答案。有好多科普人士,什麼都講,什麼都敢講,不管它對和錯,他們經過思考了嗎?經過考證了嗎?想過我們的下一代,就是一張白紙,你說是什麼就是什麼。單就量子力學,他們不厭其煩的拿「雙縫幹涉」和「薛丁格的貓」不著邊際發揮,擾亂科學,誤導民眾。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十六)含N個檢驗量子的薛丁格方程
    作者按薛丁格方程在量子力學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新量子力學》中最關鍵的是駐波條件,通常問題用駐波條件就可以求解了,並且簡單到只需要幾步代數式,但如果沒有一個方程,大家總是感覺到心裡不踏實,現在就建立新量子力學的薛丁格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