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化村」系列報導⑥」興義市上納灰村|萬峰林下的炊煙嫋嫋

2021-01-09 天眼新聞

編者按: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綠色生態,本就是山村的主打色。從2009年至今,貴州有35個村落獲得「全國生態文化示範村」稱號。

怎樣將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讓農民賺上「生態錢」?如何建設生態鄉村,打造美麗家園?儘管每個村方式方法不盡相同,但都指向了「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即日起,本刊開設《最美村寨萬裡行——探訪貴州35個「全國生態文化示範村」系列報導》專欄,通過記者實地探訪,以所見所聞向讀者展示貴州35個生態文化示範村,從「村容整潔」到「生態宜居」,綠水青山的「顏值」和「金山銀山」的價值。

第六站,記者走進興義市上納灰村,該村於2018年入選「全國生態文化村」,通過發展民宿,探索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的「民宿+」發展路子。

上納灰村

天穹籠罩,群峰環繞。走進位於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萬峰林街道的上納灰村,灰瓦白牆的民居被峰林環抱,錯落在田野和峰林之間,河流、人家、田園、山峰,構成了一幅濃墨重彩的田園山水畫卷,如同世外桃源一般。

「納」在布依語的意思是「田地」,「灰」在布依語的意思是「美麗」,「納灰」在布依語裡的意思就是「美麗田園」。 2018年11月,上納灰村獲得中國生態文化協會「2018年全國生態文化村」榮譽稱號。2019年7月,上納灰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山中自有「黃金屋」

走進位於上納灰村的悅棲裡客棧,民宿業主錢海成正抓緊時間,帶著工人修建客棧的遊泳池,提升客棧的硬體設備。「上納灰村的民宿以康養為主題,所以我們在各方面的硬體設施必須跟上。」 錢海成說。

眾所周知,萬峰林景區是貴州省內炙手可熱的「打卡地」,每年到此遊玩的遊客絡繹不絕。

然而,單純的觀光旅遊並沒有吸引遊客在景區長期消費,旅遊收入無法實現質的提升。

怎樣留住遠方的客人?

近年來,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上納灰村給出了答案——打造康養為主題的現代化高端民宿。

上納灰村屬非貧困村,全村共有529戶2431人,民宿產業於2016年興起,發展至今,民宿已經成為上納灰村的一張「名片」。

悅棲裡客棧

2018年5月,來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錢海成、吳英傑夫婦在朋友介紹下,來到了萬峰林景區旅遊觀光。優美的環境和新鮮的空氣,深深地吸引了錢海成、吳英傑夫婦。2019年6月,錢海成、吳英傑夫婦的客棧正式開業。在這家名為「悅棲裡客棧」的民宿,即可遠眺萬峰林的奇特景觀。

在悅棲裡客棧當服務員的劉仁秀,是地地道道的上納灰村人。「我主要負責保潔,活兒也不重,不用出門打工,每個月3000元工資,比種地強多了。」劉仁秀說。

目前,悅棲裡客棧共有15間客房,房費在500元至2300元不等。「客棧現已投入7000萬元,現有5個工人,都是本地村民。平均工資在3000元左右,旺季時還有提成。」錢海成介紹。

上納灰村主打高端民宿

離悅棲裡客棧不遠處,有一家名為「景棠度假庭院」的客棧。店長郭濤是興義人,客棧於2017年開始營業。

年輕時的郭濤經常外出旅遊,在省外發現了民宿產業的巨大潛力,後來便決定與家裡人一起,在萬峰林開客棧。景棠度假庭院房費為580元到2080元不等,均價在700元左右。

為了做好本地民俗,郭濤把心思都花在客棧,沒有從事其他行業。除了短租業務之外,景棠度假庭院還引入了蠟染、採摘等體驗項目。「在家鄉創業,心裡踏實,還能帶動當地的父老鄉親就業,我內心很滿足。」這就是郭濤回鄉創業的初衷。

「我們村以高端民宿為主,目前共有高端民宿22家,每家民宿都有自己的特色,客源也有保障,因此萬峰林的民宿不存在大的競爭。」上納灰村黨支部書記羅順林介紹。

群眾的致富田園

在上納灰村姚家灣組,有一塊50餘畝的土地,是村裡的「百果園」。2018年6月,村級合作社興義市美麗鄉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接手經營管理,如今,五星枇杷在全村覆蓋種植達到了300餘畝。澳洲堅果更是通過群眾們的辛勤努力,獲得了首批收益,很多有發展前景的產業正在得到長足發展。

姚明朋是上納灰村最早開始嘗試種植五星枇杷的農戶,2004年開始,他通過到四川、雲南等省進行考察了解,對五星枇杷的發展前景看好,自主發展了70畝五星枇杷的種植。

「我們是從2010年開始種枇杷的,當時種植了70畝。後來,我們成立了合作社,每畝產值能達到2萬元。」姚明朋介紹。

上納灰村枇杷從2015年開始進入盛果期,經濟效益特別好,姚明朋自家依舊種植有30畝五星枇杷,種了十幾年,他也見證了這些年來五星枇杷給自己和村民們帶來的收益變化。如今,五星枇杷很多早年老化的苗木正在不斷的更新換代,種植新的枇杷樹,全村覆蓋種植300餘畝。

上納灰村群眾的致富田園

姚明朋的鄰居陳付祥家種有3畝蔬菜,以小瓜、早熟玉米、蒜苗、辣椒、香豆、西紅柿為主。「6月以前,採收各類蔬菜,之後開始種植水稻,水稻收完後開始種植大蒜,再種植小瓜,一年到頭土地都有用。平均下來,每畝地一年能掙1萬元左右。」陳付祥說。

「今年下半年,上納灰村將根據市場需求,準備引進5畝黃精、5畝白芨、300畝艾草,發展中草藥進行林下種植,穩固農戶長期效益,做好產銷對接,保障農戶的經濟利益長期有效增長。」羅順林道出了下一步的計劃。

近年來,通過產業結構調整,上納灰村引進了生態魚養殖、五星枇杷、澳洲堅果、八月瓜等產業,替代低效農作物,結合景區旅遊觀光項目,通過遊客採摘、田間體驗、康養旅居等形式,農戶收入提高,全村經濟得到長足發展。

「目前村裡共養殖稻田魚100餘畝,年總產量能達到8000斤。下一步,我們會繼續擴大規模,同時開始發展稻田甲魚產業,依託我們村的綠水青山,走農旅娛一體的路子,一定要讓群眾過上更滋潤的日子。」羅順林說。

服務業蒸蒸日上

在上納灰村,處處可見特色的白牆民居,家家戶戶炊煙嫋嫋,給上納灰村披上了一層華麗的外衣。走進村裡一家知名的餐館——稻花魚農莊裡,老闆岑俊正在忙著處理剛撈上來的鯽魚。

岑俊,興義市萬峰林街道上納灰村人。2018年,恰逢萬峰林街道正在大力發展稻田養魚產業。岑俊決定在村裡開一家農家樂,做起了餐飲生意。

「魚苗的價格是8元一斤,養大以後,最高可以賣到48元一斤。」岑俊拿出了這樣一組鮮明的數據對比,收入增加了,岑俊的農莊越做越紅火。

岑俊將魚分裝

每到夏季,萬峰林的旅遊旺季到來之時,岑俊的農莊顯得格外熱鬧。據岑俊介紹,農莊開起來後,他租了3畝地,專門用來養殖稻田魚,供應農莊以及外來的遊客,平均每個月的純收入能達到1萬元左右。

韋月燕今年已經63歲了,孩子都在外上班。「年紀大了,不想出去了,在農莊裡打打雜,一個月2000多的工資,已經很好了。」談起在家門口打工這件事,韋元英滿臉幸福。

康養村的建設,離不開服務產業鏈的日益健全。在上納灰村,有一家名叫「自可留花園咖啡」的網紅飲品店。特殊的是,咖啡店的主要合伙人,都是外地人。

自可留花園咖啡的老闆徐家旺是一名自由攝影師,2019年,來到萬峰林採風創作的徐家旺為萬峰林的美景所傾倒,同年4月,自可留花園咖啡正式開業。

自可留花園咖啡

合伙人之一的徐莉萍是福建人,據她介紹,自可留花園咖啡還沒開業時就已經在網絡上「火」了。「當時我們通過抖音等平臺,把店面的裝修過程拍成視頻,發到網上,吸引了很多粉絲。」

據了解,該飲品店是由農戶的工具間改造而成,如今已經成為年輕遊客來到萬峰林必到的地方之一。「這樣的生活很滋潤,在萬峰林這麼美的地方開店,真的很幸福。」店長黃梅說。

峰林風光美如畫,炊煙嫋嫋引客來。上納灰村以康養為主體,以民宿為核心,在農產品及特色服務業的配合下,正努力探索出一條「民宿+」的新路子。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尚宇傑

編輯 申雲帆

編審 靖曉燕

相關焦點

  • 2020興義萬峰林徒步大會開幕
    10月30日,由州文化廣電旅遊局、州體育局、興義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興義萬峰林徒步大會在萬峰林景區舉行。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鄧家富宣布2020興義萬峰林徒步大會啟動,省體育局一級巡視員王建忠出席,州委常委、興義市委書記、義龍新區黨工委書記顧先林致辭,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健勇,州政協副主席廖星出席。顧先林說,興義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7℃、森林覆蓋率61.17%、空氣品質指數優良率100%,是健康運動、養生養心的舒適之地。
  • 夢回三疊紀 探秘喀斯特——興義市申報創建世界地質公園工作紀實
    2004年1月,經國土資源部批准,興義市建立了規劃面積250.17平方千米,主要由烏沙貴州龍園區、三疊峰林園區、泥凼石林園區組成,以海生爬行動物化石和喀斯特錐狀峰林峰叢地貌景觀組合為中心內容的國家地質公園。近年來,在「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旅遊產業發展背景下,黔西南自治州連續舉辦了三屆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
  • 「我的扶貧故事」是駐村工作成就了我丨興義市南盤江鎮南龍村駐村...
    我叫李明洲,是一個剛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新人,當領導告知我被抽調到興義市南盤江鎮南龍村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時,我的心裡是很恐慌的,對於眼前的工作不得而知。剛到村裡面的時候,對於村情實際一無所知,我被安排到四組擔任網格員。
  • 貴州興義古寨子,古榕樹吊腳樓都是民族特色,炊煙嫋嫋好有煙火氣
    興義市是黔西南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自古以來就是貴州、雲南和廣西三省交匯區的商業集散地和通衢要塞,享有「三省通衢」的美譽,是桂黔滇區域合作的中心城市,境內山川秀麗,氣候宜人 ,文化底蘊深厚,也是我國優秀的旅遊城市,擁有「中國最佳休閒旅遊城市」的稱號。
  • 泰山景區曹家莊村建設首批地質文化村
    在天津地質調查中心的推動下,泰山景區曹家莊地質文化村建設列為國家首批十大地質文化村之一。11月11日至12日,由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山東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山東省地質學會相關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到曹家莊村就地質文化村建設進行了實地踏勘評估。
  • 走遍銅仁——走進銅仁松桃黃板鎮納衝村扶貧樣板基地-苗妹子藍莓園
    在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黃板鎮納衝村有個老蝸坡,2016年9月,在市裡進村幫扶幹部周文慶書記的引領和當地縣、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黨支部書記唐伯剛等村支兩委,掛職幫扶幹部石麗芬帶領村民,選擇了一條靠山吃山,走生態發展可持續的扶貧之路,合作社以「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成立了松桃苗妹子生態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綠色生態+農旅一體化的產業,變「輸血式」幫扶為「造血式」
  • 「我的扶貧故事」我與董叔之間的「親情」丨興義市魯布格鎮中寨村...
    一次,去興義市灑金街道走訪董叔,出門時他對我說道。我叫許嫻,24歲,中共預備黨員,2018年11月到興義市魯布格鎮黨政辦工作,不到一個月,我被安排幫扶貧困戶董國才戶,就這樣開始了我的扶貧工作。許嫻(右一)到董國才家中走訪董國才,42歲,家原住興義市魯格鎮中寨村雲貢山組,他家要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走很久才能到家中。
  • 「紅色金子」綻放世外桃源:東莊子村引種藏紅花探路林下經濟
    10月22日,記者走進位於東莊子村東南方向的林場,成排成行的國槐樹下,有著「紅色金子」美譽的藏紅花已經陸續開花吐蕊,朵朵淡紫色的小花在筆直的株莖頂端綻放,花朵中一根纖細的紅絲顯得格外鮮豔。「你看,這三根紅絲是藏紅花最寶貝的地方,價錢貴著呢。」正在採花的辛玉梅介很是興奮。村民們正在小心翼翼地採摘花朵,新鮮的花朵鋪滿花籃,花香沁人心脾。
  • ...把責任扛肩上丨興義市魯布格鎮新土界村前沿指揮所駐村隊員左真軍
    2019年7月28號,在興義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部署下,我很幸運選派到興義市魯布格鎮新土界村前沿指揮所駐村。在鎮黨委政府及新土界支委班子的領導下,我始終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身份走前列,做表率、善作為、敢擔當。
  • 平和有個古村落埔坪村 是臺灣霧峰林家之本源
    埔坪村地處漳州市平和縣五寨鄉西部,與雲霄縣一山之隔,原是重點扶貧村、省定老區基點村、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現有5個自然村,11個村小組,645戶2329人,耕地面積1578畝,山地面積3700畝,林地2650畝。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潮汕大地背靠蓮花山脈,面朝廣袤南海,物產豐富,人傑地靈,植根於此的潮汕文化兼收並蓄,極具特色。隸屬於汕頭市的南澳縣,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北回歸線從主島穿過。島上的森林覆蓋率達到72%,擁有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面積9.49萬畝,擁有「全國生態示範區」「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等稱號,是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
  • 「十縣十鎮十村十企調研行」點亮生態農業、優美環境、文化底蘊三...
    白塔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業,護好一片美景,富裕一方百姓,繪就一幅鄉村振興的新時代畫卷。「十縣十鎮十村十企」調研組這樣評價:白塔人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點亮了「生態農業、優美環境、文化底蘊」三盞「明燈」。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環境走進白塔村,只見大片的白楊樹挺拔遒勁,藤蔓纏繞的古建築掩映在綠樹青草間。
  • 新華社北京世園會大型航拍系列報導--生態中國_新華網
    蒼翠的大山、清澈的河流、多彩的民俗……大苗山的綠水青山圖,是八桂大地生態畫卷的一個縮影。2019北京世園會期間,新華社重磅推出大型航拍系列報導——「生態中國」。讓我們一起俯瞰大美中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家園更美麗。
  • 「我的扶貧故事」只要用心幫扶,就會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丨興義市...
    2020年4月2日,根據安排,我到興義市南盤江鎮梅家灣村接任第一書記,開啟了我的駐村扶貧之路。駐村扶貧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除了滿腔熱情,更要有吃苦奉獻的精神。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跑遍9個村寨,走訪群眾230餘人,問人口、問收入、問困難,並將每戶的就業、生產、生活情況記錄在筆記本上。在透風漏雨整改工作中,我和指揮所的同事到二手市場淘門窗送到農戶家,親自動手安裝,還幫助群眾挖廁所、接水管、裝櫥。
  • 【「告別貧困」系列報導(33)】鎖口村鎖住幸福踏坦途
    鳥瞰鎖口村9月的汝溪鎮鎖口村,青山如畫,碧水如帶,農業基地生產繁忙,農家小院裡種滿花草,一幅幅興業富民、宜居之景映入眼帘,令人賞心悅目。鎖口村位於汝溪鎮西北部,距汝溪鎮政府駐地3公裡,幅員面積4.5平方公裡。
  •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遭拆除 用地性質仍存疑
    來源:中國經營報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遭拆除 用地性質仍存疑本報記者/尹蓉/盧志坤/西安報導因作家陳忠實創作的長篇小說《白鹿原》被拍成影視劇,陝西關中白鹿原一時廣為人知,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IP。公開資料顯示,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位於西安市藍田縣濱河西路,總佔地1200畝,投資額3.5億元。其依白鹿原地勢而建,南望秦嶺、東臨灞河。曾經是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三級政府重點建設項目,更因影視劇《白鹿原》的熱播而名噪一時。通過滬陝高速在藍田東出口下高速,往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方向行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桃李春風」4個巨大的字,矗立在白鹿原的半山坡上。
  • 「齊魯高山大草甸」和「山東第一古慄林」,濟南市萊蕪區這個村被...
    獨路村地處章丘區、萊蕪區、泰安市三地交界處,萊蕪區最西端,與房幹生態旅遊區、天上人家旅遊區相鄰,327省道穿境而過,區位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被授予「國家森林村莊」、「省級旅遊特色村」、「省級文明村」、「山東省森林村居」、「市級美麗鄉村」等榮譽稱號。旅遊區以典雅古樸的古板慄林和茂密多樣的高山森林草甸及齊長城「天門關」遺址、廖容標抗戰紀念館舊址為主要景觀,具有優良的自然生態特點和歷史文化內涵。
  • 【軍運會】場館介紹:軍運會運動員村
    比如混凝土結構,對垂直平整度而言,國家允許的偏差是8毫米,而運動員村公寓是5毫米,甚至零誤差。鋼筋綁紮、焊接,模板支撐體系等均高於國標。 此外,更多新工藝新材料用於公寓樓建設。郭方介紹,目前傳統建築方式是牆面砌完後,還要抹一道2釐米的灰,而這個項目採用精確砌塊,省去抹灰步驟,兩塊磚之間的拼縫也由釐米縮小到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