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一名3年北京財經記者,因為疫情及生娃,回到湖北縣城老家,現在一所私立中學任教。我是八年級(3)(4)兩班的物理老師,每天自己會寫教師日記,主要記一些生活上常見的小事,選擇部分發表。
今早,5點20的鬧鐘將我從床上喚醒,匆匆地洗漱完畢後,我騎著電動車,衝在蒙蒙亮的晨霧中。
早起的風,順著車窗,貼在我短袖、短褲上,有些微涼。在內心,不禁響起一道聲音:「秋天到了」。不是起得這樣早,是真的有些感受不到季節的變化,在那一瞬間,口中似乎感受到了秋天的味道。
早上值日的任務很簡單:在6點過5分,看八年級各班的班主任是否到崗,學生早起是否秩序井然。在一陣忙碌之後,學生都跑到操場集合了,在約摸10分鐘的整隊、原地踏步之後,學生開始跑操。我隨著(4)班的學生跑了兩圈後,再跟著他們一起回到教室。
本著閒著也是閒著的原則,我決定去(3)班,他們上的是英語早自習。我沒有事,拿出了案頭的《解碼青春期》在教室邊走邊看。很快,我發現自己的物理課代表王剛在那神遊,跑過去問道,「王明(化名),你怎麼不讀書」。
王明回答,「老師,英語老師說讓我學好其它科目就行了,英語可以不用學。」
我隨即就反問到,「你學習英語,又不影響你學習其他科目,反正你閒著也是閒著,為什麼不讀讀英語呢?」
王明答道,「老師,我不會」。
「那我教你吧」,我略顯心虛地說道。
要知道,在學生時代那會,英語著實是我的噩夢,中考還能考76(滿分120,及格72),高中就再也沒有及格,高考53分(滿分150分,及格90分)。不管怎樣,說出去的話要算話,於是掏出手機,用網易詞典,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查。
很快,王明就有點厭煩了,「老師,你這樣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查,要查到什麼時候。」
我脫口而出,「那總比你一個不會,在早自習上發呆強啊。行,手機給你,自己查。」
應付好王明之後,我決心自己也找本書來讀,在學生的書架上找了一本《唐詩三百首》,自顧自地讀了起來。剛開始,還有點不好意思,覺得心虛,讀書聲只有自己聽得見。
漸漸地,周圍學生嘈雜的讀書聲給了我信心。讀書聲在喉嚨一點點變大,情感在胸腔緩緩醞釀,氣勢在身體慢慢積聚,人便一點點投入到詩歌中去了。
我未必真的就記住了讀的那幾首唐詩,但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樣的學習讓我有一種寧靜的感覺,覺得自己起早真值。聽到了我的讀書聲,不知是錯覺還是事實,學生讀書的聲音也大了不少。
我並不喜歡訓斥孩子,相對而言,我更喜歡以身作則。身教大於言傳,自己沉浸在學習的樂趣中去,這也是我的為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