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憶—螞蚱篇

2021-01-09 捕蟲手

蚱蜢我們又叫螞蚱。我更喜歡螞蚱的稱呼,配合上南京特有的聲調顯的格外俏皮。

體型修長的螞蚱

小時候我對螞蚱格外的痴迷,經過我手的螞蚱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因為小時候玩伴們出於對擁有好昆蟲的攀比心理,所以我對好的昆蟲格外挑剔。我力求找到最漂亮最酷炫的昆蟲。這些現在看來可笑的虛榮心也讓我吃了不少苦頭,挨了不少母親的痛罵和拳腳。

螞蚱身型挺拔,體態輕盈,流線硬朗,上身硬甲下身翠衣,飛草落石間會展出透明羽翼快速的扇動以此輔助跳躍,而螞蚱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一雙強而有力的後腿。螞蚱的雙腿是力量的核心所在,短小的前肢和粗壯有力的後腿形成鮮明對比,每一隻強壯的螞蚱都能讓我從視覺上感受到力量的迸發,所以螞蚱是最讓我能感悟到自然界美感和力量的美妙結合。螞蚱的雙腿既能保命也能攻擊,後腿的z字型結構將每一次的力量釋放最大化,當危險降臨時瞬間發力將身體彈射出去,躍起在空中再展出摺疊在背部的翅膀扇動調整方向和滯空的時間以此來逃脫危險。這也是孩子們在捕捉螞蚱最先遇到的挑戰,往往發現一隻不錯的螞蚱停留在草叢裡準備飛撲過去時,螞蚱早已發覺危險並雙腿起跳式等待你出手的前幾秒飛離你的視線,留下的只有你的不甘惱怒還有它剛才大致的落地範圍,等再次小心翼翼地找到它後可能還是重複上次的經歷,直到一直跟著他跳到太陽下山爸媽摩拳擦掌的家門口等你為止。

翠綠的螞蚱

我也曾經是從一個菜鳥捕蟲手慢慢鍛鍊到成為捕捉昆蟲的快手,我小時候不屑用捕網等工具(其實也沒有那個條件),因此需要熟悉每一種昆蟲甚至每一隻昆蟲的特性,動作和敏感度,這些都是我通過不斷的觀察,等待,奔跑,跳躍,飛撲等一系列的動作鍛鍊所總結下來的經驗。因為我從小好動活潑所以在運動方面都比同齡的孩子稍微強一點,小學時甚至被各個體育老師搶走訓練專項體育,一天是足球,一天是短跑,一天又是跳遠,代表市級參加體育比賽得到名次後更是成為全校人盡皆知的名人,那時候也成為我小學時候的高光歲月。做了那麼多鋪墊其實想說明的是在捕捉昆蟲上需要的良好體能和速度,最重要的擁有一顆不服輸和熱愛自然的心。

下面就來教授一下捕捉螞蚱的心得,螞蚱的敏感程度在昆蟲界並不算特別的高,有時候如果你小心翼翼的從背後下手它甚至都不會發現,這跟螞蚱的身體結構有很大關係。我們知道蒼蠅作為昆蟲敏感度較為銳利,因為它的身體上長滿了體毛這讓它可以感受到周圍風力輕微的變化,而且蒼蠅的眼睛長在頭上呈現圓形,這可以最大程度的注意到周圍環境的變化。但是螞蚱沒有體毛且眼睛長在頭部兩側,這意味著它有一定的視覺盲區,螞蚱的盲區就在它的正後方。所以如果你想很輕鬆的抓住一隻螞蚱,一定要繞在它的身後,然後悄悄伸手在離他五到十公分時瞬間出手捏住它翹起的後腿關節處,這樣一隻螞蚱就垂手可得。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螞蚱獵手需要耐心仔細,出手快準。若一擊不中,螞蚱發現了你的意圖並跳走,你需要迅速觀察它跳起的方向和位置,調整角度後等待合適的時機再次出手。切勿對自己速度過於自信一直跟著螞蚱跑,我就記得一個傻孩子企圖利用恐嚇和奔跑來累死螞蚱,結果是它累的在草地裡乾嘔也沒有追到螞蚱的尾燈。

螞蚱得手後會遇到第二個問題,他的腿部會在你手裡奮力的掙扎並且會利用腿部的倒刺弄疼你,這是我剛才所說的螞蚱的的腿部不僅是保命也能攻擊。很多小夥伴因為對螞蚱錯誤的控制手法使得在手中的螞蚱再次掙脫。用力過小會被螞蚱蹬腿刺痛,用力過大可能把螞蚱的腿弄斷,我們要玩的不就是一個活潑蹦躂的玩樣兒嘛。所以在捉住螞蚱後應該第一時間抓住後腿的第一個關節處,這樣它無法發力也不會亂動,接下來就由你任由擺布了。

我記得我小時候捕捉螞蚱時,跑到學校膝蓋高的草地上攪動草地,把草地裡大大小小的螞蚱全部驚起,然後快速看哪一隻在空中飛的最高,哪一隻在陽光下羽翼最為閃耀,那麼它就「走運」了。它將幸運的和我度過一個愉快的暑期下午,並且擁有一生美好的回憶,因為它活不過傍晚了。

螞蚱的正確捉法

螞蚱在我心中最符合我對武俠世界裡瀟灑帥氣,輕功了得少年人物的想像,充滿活力和朝氣。螞蚱作為我的童年「玩伴」在我心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長大後好幾次下班回家的路邊偶爾會遇到很大的螞蚱都會激發起我小時候對昆蟲的喜歡之心,起身準備拿住但腳步已經不如那時靈活,一會已經飛走到別處沒辦法涉足。這是我會自言自語道:過了這個秋天,你還怎麼蹦躂。回頭想想也是可笑,歲月也許不僅帶走的是它,也是我無法回去的童年。

相關焦點

  • 吃油炸螞蚱險丟命 過敏體質少吃昆蟲
    螞蚱在我們的眼中是害蟲,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螞蚱也是一道高蛋白的美味食物。螞蚱的功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的。醫生表示,過敏體質的要謹慎。螞蚱、知了等昆蟲也富含高蛋白,但是由於蟲類的食用人群較少,病例也比較少。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昆蟲類食品走上餐桌,過敏體質的人群一定要當心,昆蟲所含的異種蛋白,較肉蛋奶更易引發過敏。  醫生提醒,在食用蟲類時一定要慎重,特別是有過蛋白質過敏病史的市民,一旦出現過敏症狀,切不可掉以輕心,立刻就近送往正規醫院治療。
  • 螞蚱,安全綠色食品和可怕的蝗災集一體的昆蟲
    螞蚱,學名蝗蟲,屬直翅目,種類繁多,全世界已知的種類超過10000種;分布廣泛,主要活動於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不知為何,提起螞蚱腦海中就是小時候捉螞蚱,烤螞蚱的場景;但是一說起蝗蟲,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蝗災。
  • 螞蚱和蝗蟲是一種昆蟲嗎?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螞蚱和蝗蟲都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兩個詞,一般情況下,大多數都認為螞蚱就是蝗蟲,蝗蟲也是螞蚱。不過,嚴格意義上說,螞蚱和蝗蟲還是有區別的,因為蝗蟲只能代表一部分螞蚱,簡單的說就是蝗蟲是螞蚱的一類。那麼,蝗蟲和螞蚱是如何區分的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上圖為棉蝗,我們這俗稱「蹬倒山」,你們那叫什麼?
  • 螞蚱都知道是啥,農村的「山螞蚱」你未必了解,叫螞蚱又不是螞蚱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螞蚱都知道是啥,農村的「山螞蚱」你未必了解,叫螞蚱又不是螞蚱。說到螞蚱想必大家都應該知道是啥,它另外的一個稱呼叫做蝗蟲,是農業種植中的一大害蟲,是莊稼的天敵,也是農民朋友比較痛恨的昆蟲之一。但是近些年來,螞蚱還成為了人們飯桌上的美食,在日常生活當中,也常能吃到螞蚱製作的食品。因此來說,螞蚱是人們都再熟悉不過的一種昆蟲類。
  • 蟑螂、螞蚱也可出口創匯 湖南省首次向美國出口保鮮昆蟲
    蟑螂、螞蚱等昆蟲在人們的觀念中一直被視為需要消滅的「害蟲」,沒想到這些「害蟲」也能出口創匯並暢銷國外市場。5月22日,經檢驗檢疫合格,長沙海關為湖南省海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即將出口美國的一批保鮮昆蟲籤批了獸醫(衛生)合格證書。這是我省首次向美國出口保鮮昆蟲。  據了解,保鮮昆蟲即對活體昆蟲經殺菌處理真空包裝獲得的產品。
  • 孩子們誰沒有逮螞蚱烤著吃的經歷?如今炸螞蚱成了餐館的野味
    我的家鄉在河北趙縣農村,農村的孩子哪個沒有逮螞蚱烤著吃的經歷?秋天到了,收玉米、割穀子時,孩子們鑽到地裡拔茅草餵家畜,人人手裡拿一根莠子穗,發現了螞蚱,就會逮住,用莠子穗梗從螞蚱的鞍下穿過去,能串滿滿一大串,拿回家放在草木灰裡燒烤出來,把頭掐去吃肚子裡黃燦燦的籽兒,這野味有種別樣的香氣,是孩子們的勞動收穫,也是對自己的犒賞。家鄉的孩子們在野地裡逮螞蚱喜歡抓母的,一肚子子兒,炸出來跟蟹黃一樣。條件好的家庭就炸著吃。
  • 盤點農村山上的野生動物和昆蟲,有螞蚱、蠍子,這也是一道道美食
    本文章由溫柔的小米原創,熱烈歡迎來領略我的文章~農村的小山上一片綠油油,山上有這各種的樹,山腰下有著農田,農田邊上有著泉水,泉水清甜可口 ,而山上樹上的果子也是非常的甜脆,山上的泥土小路也不知道走了多少遍了,那時候山上是那麼的漂亮,但是現在這種綠油油的原生態的小山已經不常見了,而且山上以前我們經常捉的一些小昆蟲
  • 螞蚱、蟑螂、螞蟻蛋…… 昆蟲入菜挑戰你的膽量
    原標題:螞蚱、蟑螂、螞蟻蛋…… 昆蟲入菜挑戰你的膽量   -南國早報記者 莫國獻   日前,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了一份名為《可食用昆蟲:未來食物之選及其養殖安全》的報告,稱人類可食用的昆蟲在全球超過1900種,鼓勵大家多吃昆蟲,對身體有益。
  • 螞蚱是吃什麼的?螞蚱的種類包括哪些?
    螞蚱實際上就是平時所說的蝗蟲,一般在草坪中較為常見,螞蚱不僅僅是農作物的天敵,而且也是一種營養美味,可以說螞蚱讓人又喜又恨。
  • 螞蚱造句和解釋_螞蚱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螞蚱(mà zha)。近義詞有:蚱蜢。蝗蟲的俗稱。也指蚱蜢。[蕭紅《馬伯樂》:「父親的眼鏡不是掛在耳朵上的,而是像螞蚱腿一樣,往兩鬢的後邊一夾。」]螞蚱在教材中的例句:1、還有一種「土螞蚱」,身體粗短,方頭,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 此「山螞蚱」並不是昆蟲,而是一種叫「山珍菜」的野菜,味道真香
    導讀:我不是修行者,但「山螞蚱」這菜聽名字我下不了嘴,吃過後離不開文:三農小七民以食為天,中國食文化博大精深對於吃,可謂是千方百計,千奇百怪。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吃法和食材,特別是有一道菜,雖然我不是修行者,但是「山螞蚱」這道菜,聽名字我真的下不了嘴啊。
  • 吃油炸螞蚱險丟命 螞蚱的營養價值有多大為何如此饞人
    吃油炸螞蚱險丟命該院急診科主任醫師陳豔清提醒,螞蚱、知了、蠶蛹、竹節蟲等異體蛋白的食物要謹慎食用,一旦發現不適症狀醫生提醒:食用昆蟲需慎重澎湃新聞從患者處了解到,當晚席間幾位朋友都有食用油炸蚱蜢,都沒有出現類似症狀。萬先生很困惑,自己40多歲,身體很棒,平時也不是過敏體質,飲食也沒有忌口,怎麼會吃了一口螞蚱,就出現這種情況呢?接診的急診科潘慧醫生解釋,容易引起過敏的蛋白質常見食物為牛奶、黃豆、花生、蛋、魚以及甲殼類、海鮮等。
  • 語文三(下)第4課《昆蟲備忘錄》課文朗讀+知識點匯總
    複眼:複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小眼組成的視覺器官,主要在昆蟲及甲殼類等節肢動物的身上出現,同樣結構的器官亦有在雙殼綱身上出現。備忘錄:任何一種能夠幫助記憶,簡單說明主題與相關事件的圖片、文字或語音資料。我最感興趣的是獨角仙,它是昆蟲中的霸王,能拉動一輛泥製作的小車,可是飛行時怎麼那麼笨。「嗚——撲!」就摔暈了。3、如果你是課文中一種昆蟲,你來向大家介紹自己,你會怎麼說?我長著瓷器似的朱紅色的硬翅,上面有顏色鮮豔的小圓點,小圓點也叫「星」,不能亂點,身上有幾顆星與名字是有關係的。我們飛行時很優雅,款款地落下,折好黑綢襯裙,順順溜溜,收攏硬翅,嚴絲合縫。
  • 一男子吃油炸螞蚱險丟命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緊急搶救
    據李某回憶,當晚恰逢母親節,李某和家人在一家餐館就餐,點了一道叫「飛黃騰達」的菜(油炸螞蚱),李某剛剛吃了幾個,就感覺不對勁,緊接著家人看到李某症狀加重,立刻背著他驅車趕來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救治。螞蚱,學名蝗蟲,對農作物危害極大。蝗災襲時,鋪天蓋地的螞炸會把地裡的莊稼吃得精光。
  • 蟈蟈、蛐蛐、螞蚱、蚱蜢、蝗蟲的區別
    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了超過50%,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最常見的有蝗蟲、蝴蝶、蜜蜂、蜻蜓、蒼蠅、草蜢、蟑螂等,下面我們就一起看一看蟈蟈、蛐蛐、螞蚱、蚱蜢、蝗蟲的區別吧
  • 山東姑娘年售十餘噸昆蟲,帶留守老人養螞蚱致富
    山東姑娘年售十餘噸昆蟲,帶留守老人養螞蚱致富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 蝗蟲災害來了,它和螞蚱一樣嗎,能吃嗎?
    可是蝗蟲和螞蚱是兩種不同的物種,你可以把他們看成是表兄弟。而且蝗災的蝗蟲能不能吃,還沒有任何科學的肯定。估計蝗蟲聽到國人等著它們來開餐,嚇得掉頭就跑了呢。咱們還是老老實實的吃螞蚱吧。說到吃螞蚱,最瘋狂的還得數雲南地區的同胞們了。據說在雲南還有一個「吃蟲節「,民間也叫」捉螞蚱節「。但不同於平時的食用昆蟲食品,捉螞蚱節的吃蟲有很大的成分是在消除害蟲。
  • 「禁野令」下螞蚱、蠶蛹、蜂蛹、蠍子等人工飼養的昆蟲能吃嗎?
    可是之前為了發展地方經濟,很多地方政府鼓勵農民飼養螞蚱、蠶蛹、蠍子等昆蟲,已經形成了養殖規模,並且具備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鏈,如果全面禁止食用,必然對當地經濟產生打擊,養殖戶虧損嚴重。可是如果可以食用,那禁野令又形同虛設,這是個兩難的選擇,對於這個問題,農業昆蟲專家都表示需等待相關部門出臺實施細則,可見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是對很多養殖戶來說,這些昆蟲已經到了要上市銷售的季節,面臨「賣不了、放不得」的窘境。大家覺得呢?是等著吃呢,還是取消這些養殖行業?
  • 寒假預習: 部編語文三年級下冊【第4課】昆蟲備忘錄 圖文講解
    複眼:複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小眼組成的視覺器官,主要在昆蟲及甲殼類等節肢動物的身上出現,同樣結構的器官亦有在雙殼綱身上出現。備忘錄:任何一種能夠幫助記憶,簡單說明主題與相關事件的圖片、文字或語音資料。課文分析:本課是部編版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的第四篇課文,包括4篇科普小短文。講的是四種昆蟲:蜻蜓、獨角仙、瓢蟲和螞蚱,揭示了它們各自的小秘密。語言生動、有趣,很詼諧。描述生動,特點突出,表現了童真童趣,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 忠析‖秋後的螞蚱為什麼蹦蹬不了幾天了?
    螞蚱是蝗蟲的俗稱,植食性昆蟲。具咀嚼式口器,觸角呈短鞭狀,擁有強而有力的後腿,可利用彈跳來避開天敵。體色有綠色和褐色,是生活環境的保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