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刺激和獎勵刺激信號來自大腦不同區域

2020-12-04 科學網

 

大腦中負責學習如何避免痛苦的迴路與負責學習如何獲得獎勵的迴路是不同的,這是在線發表於《自然—神經科學》上的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這項發現有助於人們理解痛苦和高興是如何形成學習能力以及刺激人作出決定的。

先前研究發現,意想不到的獎勵比如工資上調等會觸發大腦特定迴路產生信號,這種信號能驅使人學習並鼓勵人表現出能夠與獎勵相匹配的行為。

Tor Wager等人要求受試者完成一項二選一的任務,選擇結果的不同會導致受試者要麼感到不同程度的讓人不舒服的熱,要麼什麼事也不會發生。研究人員利用功能性腦成像和學習計算模型進行檢測,發現了大腦水管周灰質(PAG)中的某一區域能夠迎合大腦在預期和實際承受的痛苦之間的信號差異所依據的全部判斷標準。PAG通常直接從脊髓接收有關痛苦的信息;研究人員發現PAG還能從大腦其他區域接收到與預期痛苦有關的信號,比如大腦正中前額葉皮層這種也可以發出預期獎勵信號的區域等。此外,Wager還和同事發現了PAG也會向中扣帶回皮質發送信號,中扣帶回皮質對避免痛苦起著關鍵作用。

由此研究人員得出結論:PAG能夠將預期痛苦和實際受到的痛苦的差別進行比較,並且大腦其他區域能利用這種差別來阻止人體做出一些有害行為。(來源:中國科學報 張笑)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刺激大腦特定區域或可操縱記憶
    海馬體本身雖然很小,但含有許多不同的子區域,這些子區域協同合作,便能喚起一段特定回憶的構成要素,只要你知道該刺激海馬體中的哪個區域,就能輕易操縱記憶。未來有一天,這項技術也許可以為受負面記憶困擾的人們提供定製化治療方案。
  • 電刺激大腦特定區域可提高人類短時記憶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 美國一項新研究顯示,用低強度電流刺激大腦特定區域,可以增強人類的言語短時記憶。  由美國梅奧診所領銜的研究小組在新一期英國《腦》雜誌上報告說,大腦中的海馬體、海馬新皮層、前額葉皮層和顳葉皮層是專門用於記憶事實性信息的區域,研究人員重點研究了電刺激對大腦中這4個區域的影響。
  • 無創刺激大腦深部
    一項新技術可能會使研究者和臨床醫生不用打開病人的頭骨,就能刺激大腦深層的區域,比如那些與記憶和情感有關的區域。
  • 深度腦部刺激:竊聽大腦內的故障
    去年10月,史丹福大學的一組外科醫生給這款設備穿了兩條細線,每條線上安裝了四個電極觸電,這款設備可以通過多羅貝迪安的大腦皮質進入其大腦深處名為丘腦底核(STN)的區域。  多羅貝迪安使用的這款「私人定製」設備是新生事物,由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健康技術公司美敦力公司於2013年8月發布,這是新一代高級神經刺激器中的第一款,其不僅能將電流送進大腦,也能閱讀由電流刺激所產生的神經信號。
  • 大腦可塑性比想像的強:用光刺激神經元,讓小鼠大腦產生了幻覺
    在德瑟羅斯的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小鼠觀察白色背景上垂直和水平的黑條來接受簡單的視覺刺激,並訓練它們看到垂直條帶時舔管子喝水。德瑟羅斯記錄了小鼠在該過程中視覺皮層的神經活動,即使不給出圖像,只要用光遺傳學技術刺激相同的區域的神經元,小鼠對不存在事物也會產生感知。那些沒有直接被刺激的神經元,也會產生看到圖像時的類似活動。
  • 刺激大腦海馬體的不同部位可以增強或控制記憶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如果你知道大腦海馬體的哪些區域需要刺激,那麼記憶是有可塑性的。這一發現有一天可能為PTSD、抑鬱症和焦慮症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如果科學家可以操縱你的大腦,讓創傷記憶失去對你心靈的情感控制,結果會怎樣?
  • 腦磁gamma頻段對自然刺激的表徵在不同被試間具有一致性
    然而基於代表性相似性分析(representational similarity analysis,RSA)研究結果表明,gamma頻段也反映了場景表徵的典型大腦反應。腦磁gamma頻段對自然刺激的表徵在不同被試間具有一致性作者:Yiran Chen, Reza Farivar01回答什麼問題?在自然刺激場景中gamma波跨被試的典型表徵。
  • 研究確定了大腦中血清素促進耐心的特定區域
    我們的研究表明,這種化學信使的釋放對提高老鼠的耐心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增加了老鼠等待食物獎勵的時間。」宮崎駿博士,作家 他們最近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之前的研究,在之前的研究中,他們使用了一種叫做光遺傳學的強大技術——利用光刺激大腦中的特定神經元——來建立血清素和耐心之間的因果關係。
  • 音樂對大腦刺激可等同食物刺激
    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大腦在聽音樂時的感覺可以比享受美食更好,這正應了孔子當年聽過美妙韶樂後的一句誇張感嘆
  • 男女存在不同的腦細胞,位於控制侵略和交配行為的大腦區域
    該研究首次發現,雄性小鼠和雌性小鼠擁有不同的稀有腦細胞類型,這些性別特異性細胞位於控制侵略和交配行為的大腦區域。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在細胞組成和基因表達水平上,雌雄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大腦之間存在差異,但這些差異是微妙的,其功能意義尚待解釋。
  • 受刺激會使大腦釋放多巴胺
    受刺激會使大腦釋放多巴胺 時間: 2012-11-21 20:04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如果我們研究大腦,弄清楚是什麼物質對大腦的起了作用。 摘要:     現在遊戲中的暴力元素越來越多了。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暴力給玩家帶來某些特殊的快感。如果我們研究大腦,弄清楚是什麼物質對大腦的起了作用,大腦感受這種快感的區域以及這種物質產生快感的機制。
  • 科學家利用動態電極繞過眼睛直接刺激大腦,在盲人腦海畫出字母
    在實驗中,盲人可以快速提交和識別表格,每分鐘最多可以填寫86表格。Daniel Yoshor 教授表示:「當我們使用電刺激在患者大腦上直接追蹤字母時,他們能夠『看到』預期的字母形狀,並能夠正確識別出不同的字母。他們把看到的這些字母描述成發光的斑點或線條,就像在天空中出現的字母一樣。」
  • 「渦輪增壓」:刺激大腦可改變人類思維能力
    > 人類大腦右半球涉及到更多的行為變化,目前,研究人員羅伯特__萊因哈特(Robert Reinhart)使用一種新型大腦刺激方法,叫做「高清經顱交流電刺激法(HD-tACS)」,對影響我們如何學習的兩個大腦區域進行「渦輪增壓」。
  • 重複外周磁刺激治療疼痛的研究進展_重複外周磁刺激_疼痛_麻醉科...
    磁刺激根據作用靶點的不同分為經顱磁刺激和外周磁刺激(peripheral magnetic stimulation,PMS)。當磁刺激儀作用靶點定位於外周神經時,稱為PMS,當PMS為重複、連續刺激時稱為rPMS。
  • 超聲波可控制大腦行為決策 治療毒癮和抑鬱症新希望
    通過將超聲波脈衝指向大腦額葉皮層部分,可以影響獼猴在計算機化選擇任務中的判斷,如果該療法應用於人類,無痛超聲波腦刺激可以治療行為決策障礙,包括:毒癮和暴食,而不是採用藥物或者手術治療。在該試驗中,正常情況下獼猴會自然地選擇先在電腦屏幕中出現的目標,然而,通過超聲波刺激獼猴「額前眼場(FEF)」——控制眼球運動的大腦區域,研究人員發現超聲波可以影響獼猴所看到的目標。在靈長類動物中,額前眼場位於額葉皮層——大腦四個主腦葉中最大的一個,它在視覺注意力和眼球運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大腦對時間的彈性感知,竟和強化學習中的獎勵有關
    上月《自然神經科學》的論文,來自以色列惠特曼研究院的三名科學家,發現了「什麼決定了我們大腦對時間的彈性感受」。他們的發現,證實了長久以來的懷疑:大腦的時間感和大腦的獎懲學習機制有關。該發現還證明了大腦對時間的感受,受到大腦持續的對將要發生什麼的預期影響。
  • 刺激大腦能找回那些「失去的」長期記憶嗎?
    最近,來自威斯康星大學(UniversityofWisconsin)的神經學家內森·羅斯(NathanRose)和他的同事「搞丟」了一段記憶。你可以從字面意義上理解我的話。前一分鐘,他們在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圖像中看到了「被點亮」的記憶蹤跡;後一分鐘它就不見了。
  • 神奇「耳機」能刺激大腦神經,改善記憶力,外語學習能力提升13%
    通過對耳朵進行細微、難以察覺的大腦刺激,科學家發現,與沒有刺激的成年人相比,成年人識別外語聲調的能力有所提高。即使終止這種刺激,這種記憶效應也持續存在。 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對神經系統的刺激與行為刺激相結合,可以改善可塑性和記憶力。為了測試語言學習,該團隊設計了一種小型外耳裝置,可通過無痛電脈衝無創地刺激參與者的經皮迷走神經(tVNS)。
  • 神奇「耳機」能刺激大腦神經,改善記憶力,外語學習能力提升13%
    通過對耳朵進行細微、難以察覺的大腦刺激,科學家發現,與沒有刺激的成年人相比,成年人識別外語聲調的能力有所提高。即使終止這種刺激,這種記憶效應也持續存在。這種源自科幻小說的大腦駭客行為可以幫助成年人克服大腦自身的局限性。
  • 利用電刺激,科學家可以將信息直接注入猴子的大腦
    說正經的:羅切斯特大學的一名內科醫生和研究員Marc H.Schieber說,研究人員主要關注的是,刺激主要的感官皮層,即軀體感覺皮層、視覺皮層和聽覺皮層,從而向大腦輸入信息。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訓練了兩隻恆河猴,來執行基於視覺指令和動作的任務。研究員向猴子們展示了四件物品,每一件旁邊都有一盞可以開關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