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學思踐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思想,系統闡述了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唯一一所綜合性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蓄勢期遠,謀海濟國,積極推進特色顯著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努力擔負起建設海洋強國的歷史使命。
始終高舉旗幟、不斷加強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我們深刻認識到,持之以恆地鞏固和加強黨的領導,激發調動各級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堅強保證。
近年來,學校黨委將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常態化的黨委常委會、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黨中央的各項部署。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科學謀劃發展大局,統籌推進各項帶動性、長遠性重點工作。編制實施綜合改革方案、「十三五」規劃,進一步明確學校今後的發展思路、方向、路徑和重點。
始終銘記使命、主動服務國家需求。海洋關乎人類共同命運、關乎中華民族可持續發展。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海洋和水產學科特色顯著的國家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宏材,應國家需要」是學校的創校宗旨。因此,學校始終緊扣國家戰略需求,特別是圍繞海洋強國建設和「一帶一路」建設謀篇布局,贏得支持,增強實力。
學校牽頭籌建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成為全國首個獲科技部批覆試點運行的國家實驗室。躋身世界頂尖水平的5000噸級新型深遠海綜合科學考察實習船——「東方紅3」船將於2018年建成試水。2014年10月,學校聯合國內外海洋科教優勢力量發布《未來海洋青島共識》,也顯示出國家在全球海洋科教領域日益突出的地位和影響。
始終堅持道路自信、不斷實現發展目標。學校堅定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走特色立校的發展道路,堅持「重特色、求質量,先做強、再做大」的總體發展策略和「強化發展特色、協調發展綜合,以特色帶動綜合、以綜合強化特色」的學科發展思路,深化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國際化戰略和文化引領戰略,不斷提升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穩步邁向特色顯著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
學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富有海洋特色和時代特點的海大文化。以推動內涵發展為中心,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社會服務能力,形成與國家海洋事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學科體系。學校地球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在ESI排名分別進入前0.44%和0.28%。學校與世界一流涉海院校的戰略合作不斷拓展,發起成立的國際涉海大學聯盟進入機制化運行新階段。學校以海洋和水產為顯著特色的學科體系綜合齊全、全球唯一。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支持學生全面發展。學校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促進人才、學科、平臺融合互動發展,努力造就創新能力強、創新活力足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持續激發發展活力和動力。
學校把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首要任務,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具有國際視野和合作競爭意識、具有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目標,以造就國家海洋事業的領軍人才和骨幹力量為特殊使命。建立了「學科—人才—平臺—項目」四位一體的人才隊伍建設機制,高層次人才引育和團隊建設成效顯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能有多大成就。在今後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學校將全力實施開放協同、凝智聚力、深化改革三大舉措,立足地方,服務國家,面向世界,深耕海洋,不斷增強在全球海洋科教領域的競爭力、影響力和話語權,努力從海洋科教角度推動海洋強國建設,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鞠傳進,系中國海洋大學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