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結直腸癌患者福音!默克Erbitux(愛必妥)獲批一線治療RAS野生型...

2021-01-13 生物谷

2019年09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 --德國製藥巨頭默克(Merck KGaA)近日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抗癌藥Erbitux(中文商品名:愛必妥,通用名:cetuximab,西妥昔單抗),聯合FOLFOX(奧沙利鉑+亞葉酸鈣+5-氟尿嘧啶[5-FU])或FOLFIRI(伊立替康+亞葉酸鈣+5-FU)一線治療RAS野生型(wt)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或聯合伊立替康(irinotecan)用於對伊立替康化療無效的患者。


該批准基於關鍵性III期研究TAILOR(NCT01228734)的數據。這是一項隨機研究,在改良意向治療(mITT)人群中,來自中國的393例RAS wt mCRC患者以1:1的比例進入2個治療組,一組接受FOLFOX治療,另一組接受Erbitux與FOLFOX聯合治療,直至疾病進展、撤回同意(撤回同意書)、或不可接受的毒性。主要終點是無進展生存期(PFS),次要終點包括總生存期(OS)和總緩解率(ORR)。


結果顯示,該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和全部次要終點,與FOLFOX相比,Erbitux與FOLFOX聯合治療在PFS、OS、ORR方面均表現出顯著益處:(1)與FOLFOX治療組相比,Erbitux與FOLFOX聯合治療組疾病無進展生存期顯著延長(中位PFS:9.2個月 vs 7.4個月)、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31%(HR=0.69;95%CI:0.54-0.89,p=0.004);(2)與FOLFOX治療組相比,Erbitux與FOLFOX聯合治療組生存期顯著延長(中位OS:20.7個月 vs 17.8個月)、死亡風險降低24%(HR=0.76,95%CI:0.61-0.96,p=0.02);(3)與FOLFOX治療組相比,Erbitux與FOLFOX聯合治療組總緩解率顯著提高(ORR:61.1% vs 39.5%;比值比[OR]=2.41,95%CI:1.61-3.61,p<0.001)。研究中,Erbitux的耐受性良好,沒有新的或意外的安全性發現。

根據默克發布的新聞稿,TAILOR研究是在中國患者群體中開展的首個III期臨床研究,旨在前瞻性地評估一種抗EGFR抗體一線治療RAS wt mCRC患者以及加強RAS生物標記物檢測在臨床實踐中的價值和重要性,以便從開始治療時為患者提供正確的靶向療法。這些數據與之前公布的國際性關鍵研究的結果一致,再次確定了Erbitux與FOLFOX聯合用藥方案作為一種一線療法對RAS wt mCRC患者的療效。


TAILOR研究的首席調查員、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李進教授表示:「長期以來,Erbitux聯合化療,一直是治療RAS wt mCRC的一個標準護理方案,TAILOR研究進一步證明了該方案用於一線治療的可能性。此次批准對中國患者而言標誌著一個重大進步,這些患者現在有了一種新的、急需的治療方案。」


默克國際業務和全球核心專營權負責人Chris Round表示:「Erbitux是全球公認的治療RAS野生型mCRC的一線護理標準。我們非常高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Erbitux用於中國患者的一線治療,此次批准是默克作為一家全球專業創新企業的承諾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包括將創新藥物推向醫療需求未得到滿足的市場。」


西妥昔單抗:首個靶向EGFR的單抗,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結直腸癌(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見癌症、第二大常見癌症死亡原因。據估計,全球每年新發病例超過185萬例,每年估計有88萬人死於CRC,佔所有癌症死亡的9.2%。大約55%的CRC病例來自世界發達地區,男性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高於女性。轉移性CRC中,大約一半為RAS野生型腫瘤,一半是RAS突變型腫瘤。評估mCRC患者RAS突變狀態的研究結果表明,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單克隆抗體療法,如Erbitux(西妥昔單抗),可改善RAS野生型mCRC患者的預後。


Erbitux於2003年上市,是全球首個靶向EGFR的IgG1單克隆抗體。作為一種單抗藥物,Erbitux與標準的非選擇性化療藥物不同之處在於靶向並結合EGFR,這種結合抑制了受體的激活和之後的信號通路傳導,減少了腫瘤細胞對正常組織的侵襲以及腫瘤向新位點的擴散。此外,Erbitux被認為也能夠抑制腫瘤細胞修復化療和放療所致損傷的能力、以及抑制腫瘤內新生血管的形成,這似乎導致腫瘤生長的整體抑制。基於體外證據,Erbitux還能將細胞毒性免疫效應細胞導向表達EGFR的腫瘤細胞(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ADCC)。臨床治療上,Erbitux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痤瘡樣皮疹、輕度至中度輸液相關反應和低鎂血症。


截至目前,Erbitux已獲全球100多個國家批准,治療RAS野生型轉移性結直腸癌(RAS wt mCRC)和/或頭頸部鱗狀細胞癌(SCCHN)。Erbitux由ImClone(現為禮來全資子公司)研製,默克於1998年授權獲得了Erbitux除美國和加拿大以外市場的獨家權益。在歐盟,Erbitux適用於:(1)聯合含奧沙利鉑方案FOLFOX一線治療RAS wt mCRC患者;(2)聯合含伊立替康的方案,一線或多線治療RAS wt mCRC患者;(3)作為一種單藥療法,用於接受含奧沙利鉑方案或含伊立替康方案失敗的RAS wt mCRC患者以及對伊立替康不耐受的RAS wt mCRC患者。


在中國,Erbitux於2006年獲批治療RAS基因野生型轉移性結直腸癌(RAS wt mCRC)。Erbitux被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乙類範圍。今年8月份,國家醫保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9年版)》,Erbitux屬於協議期內談判藥品,醫保支付標準為:1295元(100mg(20ml)/瓶),限定支付範圍為:限RAS基因野生型的轉移性結直腸癌(RAS wt mCRC)。

去年11月,默克公布了Erbitux與鉑類化療聯合療法(稱為「EXTREME」方案)一線治療中國的復發性和/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R/M SCCHN)患者的III期研究CHANGE II的數據。結果顯示,與鉑類化療相比,EXTREME方案延長了無進展生存期(中位PFS:5.5個月 vs 4.2個月,HR=0.57,95%CI:0.40-0.80)、延長了總生存期(中位OS:10.2個月 vs 8.4個月,HR=0.71,95%CI:0.50-0.99)、提高了總緩解率(ORR:50% vs 27%)。研究中沒有觀察到新的或意外的安全發現。


這些結果證實了EXTREME方案在這類患者群體中的療效和安全性。根據該項研究結果,默克計劃在中國提交申請,使中國的R/M SCCHN患者從EXTREME方案中獲益。(生物谷Bioon.com)


原文出處:



相關焦點

  • ...Erbitux(愛必妥)獲批一線治療RAS野生型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
    2019年09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 --德國製藥巨頭默克(Merck KGaA)近日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抗癌藥Erbitux(中文商品名:愛必妥,通用名:cetuximab,西妥昔單抗),聯合FOLFOX(奧沙利鉑+亞葉酸鈣+5-氟尿嘧啶[5-FU])或FOLFIRI(伊立替康+亞葉酸鈣+5-FU)一線治療RAS野生型(wt
  • 安進抗癌藥Vectibix治療化療耐藥性KRAS及RAS野生型轉移性結直腸癌...
    該研究中Vectibix所表現出的積極的總生存期數據,進一步強調了KRAS和RAS生物標誌物在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臨床治療決策中的重要性。該研究在377例化療難治性野生型KRAS(外顯子2)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中開展,將Vectibix與最佳支持治療(BSC)聯合治療與BSC單獨治療進行了對比。
  • 晚期結腸癌患者基因檢測率僅二成,盲吃靶向藥貽誤治療且浪費
    近年來,多個抗腫瘤靶向新藥獲批,讓癌症患者看到了治癒希望。在許多癌症患者的靶向治療前,必經的一個步驟就是基因檢測。1月8日,國內首個結直腸癌患者指南發布,參與指南撰寫的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結直腸科副主任陳功針對患者疑慮的靶向治療基因檢測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 《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範(2017版)》發布!
    多數患者發現時已屬於中晚期。為進一步規範我國結直腸癌診療行為,提高醫療機構結直腸癌診療水平,改善結直腸癌患者預後,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特制定《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範(2017版)》。現將診斷技術部分內容整理如下。
  • 羅氏貝伐珠單抗膠質母細胞瘤適應症獲批, 為中國患者帶來全新治療選擇
    9月21日羅氏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貝伐珠單抗注射液(商品名:安維汀®;英文商品名:Avastin)用於成人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GBM)患者的治療。目前,貝伐珠單抗已先後在國內獲批聯合化療用於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治療,以及不可切除的晚期、轉移性或復發性非鱗狀細胞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
  • 2020結直腸癌精準聯盟峰會舉辦
    11月13日,「攜手同行,精準論道——2020結直腸癌精準聯盟峰會」在廣州舉辦,精準診療領域的專家和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默克、因美納等基因測序及體外診斷領域頭部企業齊聚一堂,共商共議打造中國結直腸癌的精準診療生態圈,以進一步提升中國結直腸癌診療水平,共同聚力推進結直腸癌精準醫學發展。結直腸癌是困擾中國患者惡性程度最高的癌症類型之一。
  • 大師啟示錄(一) | 由中國發起的TAILOR研究夯實西妥昔單抗mCRC一線...
    RAS基因狀態能夠預測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單抗靶向藥物的療效,這一發現讓mCRC靶向個體化治療得以實現。目前,國內外指南均推薦抗EGFR單抗用於RAS基因野生型mCRC的一線治療,以最大化此類型患者的生存獲益。
  • RAS突變型晚期結直腸癌的治療——溫故知新!
    CSCO結直腸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MDT指導委員會,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靶向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委,黑龍江省醫學會腫瘤靶向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結直腸癌是世界範圍內常見的惡性腫瘤。我國結直腸癌死亡率居腫瘤的第4位。
  • 免疫治療面面觀之結直腸癌
    2 靶向治療CRYSTAL研究發現西妥昔單抗+FOLFIRI能將RAS野生型患者的中位OS再延長8.2月(相比化療),靶向藥物登上了mCRC一線治療的舞臺。RAS野生型的標準治療為化療聯合EGFR抑制劑或VEGF抑制劑。RAS突變的患者往往預後更差,常用治療方案為化療聯合VEGF抑制劑。BRAF  V600E突變患者雖然佔比只有8%,但預後是mCRC中最差的,目前一線治療推薦三藥聯合貝伐珠單抗。
  • 結直腸癌重磅消息!默沙東Keytruda一線治療MSI-H/dMMR患者頭對頭...
    2020年04月03日訊 /生物谷BIOON/ --默沙東(Merck & Co)近日宣布,評估抗PD-1療法Keytruda(可瑞達,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一線治療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III期KEYNOTE-177試驗(NCT02563002
  • 結直腸癌患者必讀,接受靶向治療前需要檢測這些靶點
    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已經成為結直腸癌個體化治療和綜合治療的一線方案,為結直腸癌患者帶來更高的生存獲益。目前針對結直腸癌靶向治療的藥物主要為抗EGFR單抗(西妥昔單抗和帕尼單抗)。多項研究證明,抗EGFR單抗靶向藥物的療效與RAS和BRAF基因類型密切相關。具體這些藥物的療效與不同基因突變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小編為您一一道來。
  • 侖伐替尼與帕博利珠單抗聯合方案對晚期腎細胞癌患者一線治療結果...
    該試驗旨在評價衛材研發的口服多靶點酪氨酸激酶受體抑制劑LENVIMA與MSD的抗PD-1治療藥物KEYTRUDA聯合治療或與依維莫司聯合治療對比舒尼替尼用於晚期腎細胞癌(RCC)患者一線治療的療效。「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支持將基於KEYTRUDA的聯合用藥方案作為晚期腎細胞癌患者的一線治療進行研究,鑑於此,我們對KEYTRUDA + LENVIMA聯合方案與舒尼替尼單藥方案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KEYTRUDA + LENVIMA聯合治療使患者的PFS、OS和ORR表現出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改善」,默克研究實驗室腫瘤學臨床研究副總裁Gregory Lubiniecki
  • ...利珠單抗聯合方案對晚期腎細胞癌患者一線治療結果有顯著統計學...
    該試驗旨在評價衛材研發的口服多靶點酪氨酸激酶受體抑制劑LENVIMA®與MSD的抗PD-1治療藥物KEYTRUDA®聯合治療或與依維莫司聯合治療對比舒尼替尼用於晚期腎細胞癌(RCC)患者一線治療的療效。
  • 高國全團隊二甲雙胍治療KRAS突變型結直腸癌研究獲進展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中國結直腸癌患者的KRAS基因突變概率高達30%-50%,KRAS基因突變是導致腫瘤轉移、復發的關鍵因素。大量臨床研究表明此類患者未能從抗EGFR靶向治療中獲益,從而導致我國結直腸癌腫瘤相關死亡率呈現快速上升趨勢。目前針對存在KRAS突變的CRC的治療策略有抑制KRAS激活或抑制KRAS下遊促增殖信號通路MEK/ERK的活化,但均以二期臨床試驗失敗而告終。因此,研發針對KRAS基因突變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方案和藥物,成為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 默沙東Keytruda或上升為肺癌一線用藥
    原來,默沙東的Keytruda可能上升為一線療法,治療PD-L1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同時授予優先審評資格和突破性療法資格(BTD)。大家聽好了!這裡還沒被批呢,只是PDUFA為2016年12月24日。不過,小編查了最近的一系列資料,估計這一線療法獲批是早晚的事。
  • 羅氏診斷cobas KRAS基因突變檢測獲批上市 可預測結直腸癌治療效果
    核心提示: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腫瘤專科醫院院長王東教授在接受39健康網採訪時表示,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正在上升,且年輕人逐漸增多。結直腸癌已位居癌症發病率第五位。治療前,醫生首先要通過KRAS基因突變檢測,明確區分結直腸癌患者的基因突變狀態,以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減少過度治療。
  • 速遞|默沙東PD-1抑制劑Keytruda一線單藥治療獲FDA批准
    米內網數據顯示,國產的來那度胺膠囊獲批企業有3家,截至目前全部過評。來那度胺是沙利度胺類似物,具有抗腫瘤、免疫調節和抗血管生成等多重作用。(米內網)國外新藥獲批【結直腸癌】默沙東PD-1抑制劑Keytruda一線單藥治療獲FDA批准近日,FDA宣布批准默沙東(MSD)公司開發的重磅PD-1抑制劑Keytruda(pembrolizumab)擴展適應症,一線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結直腸癌患者。
  • 諾華、默克、安進...
    全球已正式獲批兩款MET靶向藥物 目前,全球已正式獲批兩款MET靶點藥物。 2020年3月,默克公司的口服MET抑制劑TEPMETKO(Tepotinib)在日本上市,用於治療MET ex14跳躍突變、不可切除的、晚期或復發性NSCLC患者。
  • 人類與癌症的史詩級較量:分子靶向治療 倍道而進、一日千裡 _ 東方...
    拉帕替尼和阿法替尼是通過阻斷細胞內的EGFR和HER2的ATP位點,抑制腫瘤細胞的磷酸化和激活,通過EGFR和HER2的同質和異質二聚體阻斷下遊因子的應答,拉帕替尼主要用於HER2陽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阿法替尼用於NSCLC的一線治療以及HER2陽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第三代TKI特徵為對傳統敏感突變以及T790M突變高度敏感,而幾乎不抑制野生型EGFR,奧希替尼成為首個獲批的三代EGFR靶點藥物。
  • 艾德生物:腫瘤分子診斷絕對龍頭,ngs獲批院內市場地位鞏固
    國外的伴隨診斷是與新藥臨床同步審批的,而國內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新藥,所以國內都是進口藥上市銷售一段時間在臨床應用中有了試劑盒數據積累CFDA才獲批,所以試劑盒的放量是滯後於進口藥的上市時間(艾德的10基因靶點NGS產品由於審批標準和靶點的多樣所以審批較燃石和世和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