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培養基上有冷凝水怎麼辦

2020-12-05 山東澤海菌業

很多朋友在製作瓊脂母種培養基的時候,在滅菌冷卻後的母種培養基上往往有很多冷凝水,擔心對接種後的菌種有不良影響。冷凝水影響菌種的生長嗎,答案是肯定的,特別是在接種金針菇、蟹味菇、黃傘、蟲草等菌種時,如果母種培養基帶有比較多的冷凝水,那麼以上這幾個品種的菌絲生長都不會太好看。怎麼可以避免這種情況,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澤海菌業給大夥提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培養基滅菌計時結束,壓力表指針回零後,可以將高壓鍋鍋蓋打開,但不拿走,在鍋上移開一道縫隙,讓鍋內的熱氣湧出,讓棉塞和試管內的水蒸氣先蒸發一部分,約10分鐘後,再將母種培養基取出,這對預防冷凝水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

二、母種培養基滅菌完畢,取出擺放斜面後,可以用多層厚厚的乾淨紗布等將剛擺好的試管培養基蓋好,一是可以防止在冷卻過程中,有灰塵降落在試管培養基表面,影響以後的無菌操作;二是可以防止在冷卻過程中,玻璃試管內外溫差過大,儘量降低冷凝水的形成。實際這個方法還不能完全杜絕冷凝水的形成;

三、如果使用矽膠塞封試管口,可提前一周將母種培養基做好,如果用棉塞封口,時間可以適當縮短,這樣經過一周左右的靜置,母種培養基管壁和斜面上的冷凝水可以基本蒸發掉,在使用時就會非常方便。這一點可能有很多人反對,因為很多教科書上說,母種培養基要現做現用,或儘快使用,否則容易被雜菌汙染,澤海菌業認為沒有那麼嚴重,只要母種培養基滅菌徹底,放置時間再長也沒有什麼問題,這一點大可放心。不過在放置時要注意環境衛生,培養基試管口要稍微抬起放置,不能放在灰塵很多的地方,試管口可以用牛皮紙包好,特別是棉塞封口的培養基不能密封保存,防止棉塞滋生雜菌,這一點很重要。

四、如果實在要急用培養基,帶冷凝水接種也可以,有可能在菌絲生長時,會受到冷凝水的影響,生長暫時可能表現不良,不過沒有問題,隨著水份的蒸發和菌絲的快速生長,慢慢就會表現正常。這裡提幾個細節,如果帶水接種,在母種培養階段,母種培養基的口部要稍微抬起,防止冷凝水流到管口,打溼棉塞或矽膠塞,這個會對菌種的質量產生不良影響;如果冷凝水太多,可以在接種時倒掉,這時要注意無菌操作,不能讓冷凝水回流,倒完後,繼續保持傾斜姿勢,在酒精燈火焰附近將管口灼燒後,才能開始接種操作,嚴防管口帶菌,隨水回流進入管內,造成不必要的汙染;也可以將管口先灼燒滅菌後,再將水倒掉。

相關焦點

  • 培養基及無菌水的製備
    二、器材三角瓶、試管、燒杯、玻棒、天平、搪瓷杯、量筒、鋁箔紙、角匙、杜氏小管、矽膠塞、電爐三、培養基的種類營養瓊脂培養基、乳糖膽鹽發酵培養基、乳糖發酵培養基、伊紅美蘭瓊脂培養基、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附加抗菌素)、平板計數瓊脂、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凍肉湯
  • 平菇營養培養基製作時應注意的7個小問題
    待全部溶化後,視耗水多少再補加熱水(培養基的pH值若需調整則在此時進行),並趁熱裝入試管中。灌裝培養基的裝置固定在鐵架臺的鐵環上,它由玻璃漏鬥下口套一乳膠管,膠管中部加一彈簣夾,膠管下部接一小段玻璃管等四部分組成。灌裝時,先將培養基倒入墊有過濾紗布的漏鬥內,然後一手拿2~4支試管,一手控制好彈簧夾,讓培養基通過玻璃管逐次分流到各試管中。
  • 食用菌培養基的配製
    食用菌培養基的配製(1)培養基的分類①按成分不同分類天然培養基:指以天然物質為培養原料的培養基。常用的有馬鈴薯、豆芽汁、麥芽汁、玉米粉、麥麩、清糠、牛肉膏、蛋白腖、棉籽殼、木屑等。現在有專業工廠可為各食用菌栽培單位提供不同規格的塑膠袋。為節約開支,也可自制。②配製方法母種培養基:配方為馬鈴薯(去皮)20%、葡萄糖2%、瓊脂2%、水適量。製法是選不出芽、不爛的優質馬鈴薯,洗淨去皮,按需要量稱取(有芽的要將芽挖掉)。將稱好的馬鈴薯切成薄片,放入鋁鍋中,按20克馬鈴薯加100毫升水的比例加入清水。加熱煮沸,維持20分鐘。
  • 液體培養基的幾種培養介紹
    液體培養基,固體培養基的對應詞,是微生物或動植物細胞的液狀培養基。它具有進行通氣培養、振蕩培養的優點。在靜止的條件下,在菌體或培養細胞的周圍,形成透過養分的避障,養分的攝入受到阻礙。由於在通氣或在振蕩的條件下,可消除這種阻礙以及增加供氧量,所以有利於細胞生長,提高生產量。
  • 培養基的配製
    1、稱量藥品;根據培養基配方依次準確稱取各種藥品,放入適當大小的燒杯中,瓊脂不要加入。蛋白腖極易吸潮,故稱量時要迅速。2、溶解:用量筒取一定量(約佔總量的1/2)蒸餾水倒入盛有藥品的燒杯中,在放有石棉網的電爐上小火加熱,並用玻璃棒攪拌,以防液體溢出。待各種藥品完全溶解後,停止加熱,補足水分。
  • 微生物培養基種類大全
    培養基主要用於培養細菌生物,藥敏試驗,細菌檢測等。1、營養瓊脂(普通瓊脂)成份:牛肉浸液(或其它浸液,消化液或肉膏湯) 100毫升   瓊脂(視天氣,瓊脂質量而定)製法:將上物加熱溶解,補足水,調ph至7.6,過濾分裝121℃,高壓滅菌15分鐘。用途:作普通瓊脂平皿。
  • 【實驗室】常用的微生物培養基及配製方法
    3.馬丁氏(Martin)培養基(用於從土壤中分離真菌)K2HPO41g,MgSO4•7H2O0.5g,蛋白腖5g,葡萄糖10g,1/3000孟加拉紅水溶液100mL,水900mL,自然pH,121℃溼熱滅菌30min。待培養基融化後冷卻55~60℃時加入鏈黴素(鏈黴素含量為30μg/mL)。
  • 45種培養基配方 植物培養基與細菌培養基
    殼鬥科植物或闊葉樹的木屑 75克   麩皮 25克   製法:加水適量充分混勻,水量以手捏時指間有水珠為宜,裝瓶並壓緊,在中心處扎一小洞,堵上棉塞,20磅滅菌1小時。   22. Pine Block or Pine Sowdust Medium (松木條或松木屑培養基)   1.
  • 培養母種的組織分離法如何操作?怎樣製作原種培養基?如何接種?
    也可將子實體從中間縱切開,用鑷子從菌肉上撕下一長條,立即接種在馬鈴薯洋菜培養基的斜面上。接種後室溫保持25℃,約經25天,從子實體小塊上發生的菌絲,可長滿培養基,並有氣生菌絲充滿試管中,這就是母種。木耳的子實體消毒、洗淨、擦乾後,耳皮厚的耳朵,可用兩把鑷子,將耳皮撕開,從裡面撕下耳肉一小塊,接種在試管培養基的斜面上;耳皮薄的耳朵,可將耳朵切成長約1釐米的小條,用鑷子接種在試管培養基的斜面上。銀耳的子實體長大後分泌大量膠質,耳朵中菌絲稀少。因此,組織分離不用長大的子實體,而是用小子實體,在耳基部位縱切開,裡面菌絲較多,撕成小塊,就可接種了。
  • 微生物培養基配製與滅菌方法及步驟
    為了達到特定要求的研究,需要進行培養基配製和滅菌,那麼微生物培養基該如何配製與滅菌呢?3.過濾用濾紙、紗布或棉花趁熱將已配好的培養基過濾.用紗布過濾時,最好摺疊成六層,用濾紙過濾時,可將濾紙摺疊成瓦稜形,鋪在漏鬥上過濾。4.分裝已過濾的培養基應進行分裝.如果要製作斜面培養基,須將培養基分裝於試管中.如果要製作平板培養基或液體、半固體培養基,則須將培養基分裝於錐形瓶內。
  • 卡邁舒(上海)生物科技為您介紹培養基的配製與滅菌
    如果配方中有澱粉,則先將澱粉用少量冷水調成糊狀,並在火上加熱攪拌,然後加足水分及其它原料,待完全溶化後,補足水分。   5.1.3 調節pH   根據培養基對pH的要求,用5%NaOH或5%HC1溶液調至所需pH。測定pH可用pH試紙或酸度計等。   5.1.4 溶化瓊脂   固體或半固體培養基須加入一定量瓊脂。
  • 斜面接種法(接種,斜面,接種針,斜面培養基)
    微生物從一個斜面培養基接種至另一個斜面培養基上的方法,稱為斜面接種法。其方法步驟如下: 首先,點燃酒精燈。
  • 製備培養基的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
    培養基,是指供給微生物、植物或動物(或組織)生長繁殖的,由不同營養物質組合配製而成的營養基質。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質、無機鹽(包括微量元素)、維生素和水等幾大類物質。培養基既是提供細胞營養和促使細胞增殖的基礎物質,也是細胞生長和繁殖的生存環境。其次,培養基的種類。
  • 赤黴菌的代謝和培養
    1、PDA培養基。2、洋芋塊培養基:選用好洋芋,洗淨去皮,削成與試管粗細相似並切成斜面,在試管底部放一塊脫脂棉(用普通棉花應煮一下),加入1毫升水,然後把斜面洋芋塊放入試管,其它長度為試管總長的二分之一,擦淨試管上粘有的面渣,塞上棉塞。
  • 根據其作用不同,培養基分為誘導培養基、增殖培養基和生根培養基
    (2) 高硝態氮培養基特點: 硝酸鉀的含量高,氨態氮的含量低,含有較高的鹽酸硫胺素。硝酸鉀含量高,氨態氮的含量低,含有較高的VB1.主要適合與木本植物、十字花科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組織和花葯培養。主要有B5、N6、SH培養基。(3)中鹽培養基(H、 Nitsch、 Millr.
  • 家裡窗戶有冷凝水,起水霧水汽怎麼辦?
    生活在北方的人,到了冬天都會有這樣的感受:供熱開始後,室外冷,室內暖,但窗戶上卻會出現大量的水汽,一眼望去,透明玻璃變得朦朦朧朧,其實這就是結霧了,也叫冷凝水。結露的條件是當室內具有一定的溫度和溼度,室內玻璃表面的溫度低,空內相對溫度大,就會有冷凝水,也就是說玻璃表面結冷凝水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室內溼度,二是室內溫差,室內溼度越高,溫差越大越容易結冷凝水。
  • 什麼是培養基自動分裝泵
    培養基自動分裝泵專為微生物學而設計,是一種多功能高精密的液體分裝系統,通過預設的分裝程序,實現了對稀釋液、培養基等液體定量、連續、精確的分裝操作。在微生物實驗中大大簡化了傳統的手動移液步驟,如試管分裝9ml,傾注平板瓊脂18ml,樣品稀釋90ml或225ml等容量,使頻繁的微生物分液操作變得輕鬆、高效。
  • 純種微生物的分離、轉種和培養
    微生物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形成的單個菌落,通常是由一個細胞繁殖而成的集合體。因此可通過挑取單菌落而獲得一種純培養。獲取單個菌落的方法可通過稀釋塗布平板或平板劃線等技術完成。值得指出的是,從微生物群體中經分離生長在平板上的單個菌落並不一定保證是純培養。
  • 由於在豐富培養基上,噬菌斑的形成較在基本培養基上快
    這個缺陷多肽可與β-半乳糖苷酶的N端146個胺基酸結合,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質。Joachim Messing及其同事開發的所有mp系列的M13噬菌體載體均表達β-半乳糖苷酶的前146 個胺基酸。在含有IPTG (異丙基-B-D-硫代半乳糖苷,β-半乳糖苷酶的誘導物)和X-Gal (5-溴-4-氯-3-吲哚-B-D-半乳糖苷,酶的顯色底物)的培養基中,當MI3mp噬菌體鋪到含適當F'附加體的宿主時,形成深藍色噬菌斑(詳見信息欄「X-Gal和a.-互補」)。
  • 組織培養的定義、培養步驟和組培苗的馴化移栽
    3.用灼燒消毒過的器械將切割好的外植體插植或放置到培養基上。具體操作過程(以試管為例)是:先解開包口紙,將試管幾乎水平拿著,使試管口靠近酒精燈火焰,並將管口在火焰上方轉動,使管口裡外灼燒數秒鐘。若用棉塞蓋口,可先在管口外面灼燒,去掉棉塞,再燒管口裡面。然後用鑷子夾取一塊切好的外植體送入試管內,輕輕插入培養基上。若是葉片直接附在培養基上,以放1~3塊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