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銀行理財產品固定費用探索

2020-12-07 和訊

理財費用指管理人為成立理財計劃及處理理財計劃事務而支出的所有費用,主要包括七大類,即固定管理費(下文簡稱「管理費「)、託管費、銷售手續費(以下簡稱「銷售費」)、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浮動管理費、其他費用(如交易費、審計費、信息披露費等)。

從上圖、上表中可以直觀的看到,不同投資性質的理財產品的固定費用存在差異,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固定費用平均水平(0.41%)明顯低於非固定收益類產品(0.76%),且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固定費用標準差(樣本離散度)小於非固定收益類產品,說明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固定費用整體波動幅度小於非固定收益類產品。

p<0.05,說明應該拒絕原假設,所以從數據統計的角度可以認為兩組樣本總體方差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認為固定收益類產品和非固定收益類產品所在的總體不同,可以按照固定收益類和非固定收益類將產品進行劃分,我們應該採信兩組總體方差不相等下的均值方程T檢驗結果。

綜上來看,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固定費用水平明顯低於非固定收益類產品水平,或由於目前市場上理財產品中固定收益類產品佔比較大,部分機構為了促進產品銷售而採取了一定的促銷手段,進而從整體上拉低了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固定費用水平。


產品期限與固定費用的關係:產品期限和產品固定費用之間呈弱負相關關係。



從上圖可以看,3個月以下(含)產品的固定費用平均水平明顯高於其他期限產品,相比之下,3個月以上產品的固定費用平均水平整體差異不大。

產品期限為整數數值型變量(可視為有序分類變量),固定費用為連續型數值變量,我們通過kendall檢驗、Spearman檢驗兩種方式來分別進行驗證產品期限與固定費用之間是否存在相關關係。



通過kendall與Spearman相關性檢驗發現,產品的固定費用水平與期限呈現負相關關係,這種負相關關係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p<0.01),也就是說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期限越長的理財產品的固定費用水平反而會更低,但其相關係數分別為-0.112和-0.163,係數的絕對值<0.2,說明兩者之間相關性偏弱,即如果產品期限對產品的固定費用能夠形成一定的影響作用,但影響力度有限。

綜上來看,期限越短的產品固定費率水平越高,3個月以下(含)產品的固定費用水平最高,主要原因一方面或系短期限產品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來滿足投資者對產品高流動性和適當收益性的雙重要求,另一方面或系對短期限產品設定了較高的贖回費以期提高客戶黏性,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產品的固定費用水平。而一年以上產品的固定費用水平低,或系目前國內投資者一年以上理財產品的投資經歷較少,對長期限產品的認可度較低,而降低長期限產品的固定費用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產品的市場吸引力。


產品投資收益率與固定費用關係:業績比較基準和固定費用呈正相關關係,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和固定費用呈負相關關係。

本文為研究產品投資收益和固定費用的關係,選用了業績比較基準和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來代表產品的投資收益率。



a. 業績比較基準和固定費用關係:業績比較基準和固定費用呈正相關關係。

通過觀察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和固定費用的散點圖發現,除個別點外,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隨著固定費用的增加有一定的提升趨勢。

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和固定費用均為連續型數值變量,檢驗連續性數值變量的相關關係多用Pearson檢驗。



檢驗結果顯示




p<0.01,且相關係數為0.35,應該拒絕原假設,所以從數據統計的角度可以認為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和固定費用之間呈正相關關係,也就是說固定費用越高的產品預期收益率越高,或由於業績比較基準(預期收益率)越高的產品需要持續性投入更多的資源來謀求產品的高收益。

 b. 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和固定費用關係: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和固定費用呈負相關關係。

在363支產品中,披露了淨值,且產品成立時間超過1天的產品共計73支,關於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和產品固定費用的研究主要基於這73支產品。通過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和產品固定費用的散點圖發現,除了個別點外,隨著理財產品固定費用的增加,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有微弱的下降趨勢。

產品的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和固定費用均為連續型數值變量,檢驗兩者之間的相關性關係,我們同樣使用Pearson檢驗。



檢驗結果顯示


p<0.01,且相關係數為-0.347,應該拒絕原假設,所以從數據統計的角度可以認為理財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和固定費用之間呈負相關關係,也就是說固定費用水平越高,產品的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反而會越小,主要原因或系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反映的是扣除費用以後投資者可獲得的收益水平,而固定費用越高,投資者可獲得的收益水平就會越低。

探索發現,產品的固定費用水平和產品的投資性質、產品期限、產品收益率均相關。具體表現如下:

1. 非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固定費用水平高於非固定收益類產品

2. 期限越短的產品的固定費用水平越高

3. 業績比較基準越高的產品的固定費用水平也越高

4. 固定費用水平越高,產品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水平會越低


重要聲明:

本文涉及的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對某種決策的操作建議,不能作為投資研究決策的依據。

本文涉及的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如引用發布,須註明作者為聯合徵信,且不得對本文涉及的內容進行有悖意願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相關焦點

  • 21資管研究:偏離度最高達1128%,銀行理財業績比較基準為什麼「不準...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編者按:本篇是《15家銀行理財子公司2121款產品分析報告》系列之二,本篇聚焦樣本深度觀察,後續銀行理財系列專題報導將陸續推出,敬請關注!2020年3月13日21理財課題組發表了《137份銀行理財產品收費研究:超額業績報酬高至100%,銷售管理費率0-0.5%》測評報告,聚焦這批樣本理財產品的收費情況,獲得市場廣泛關注。
  • 銀行理財子公司集齊6大王牌:1元起投理財產品,你會選哪個?
    理財資金方面,投資固定收益類證券、其他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股票和符合標準化金融工具特徵的衍生產品均不需要計提風險資本,而對於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則根據不同評級和風險緩釋措施計提相應的風險資本。工銀理財:三大系列六大款工銀理財是其中最早發行產品的機構,產品體系包括固定收益增強、資本市場混合、特色私募股權三大系列,六大款創新類理財產品,涉及固收、權益、跨境、量化等多市場複合投資領域。
  • 銀行R2層級的理財產品,到期有可能虧本嗎?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分類商業銀行按照理財資金的投資方向將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劃分為五個層級,分別為:R1、R2、R3、R4、R5;其中R1-R2被認為是低風險理財產品,安全性高,也是商業銀行發行的主力(以郵儲銀行為例,官網上的理財產品95%均為R1
  • 平安理財副總經理付強:銀行理財的核心定位是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11月28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2020年度21世紀金牌分析師評選頒獎典禮」在廣州保利洲際酒店隆重舉行,平安理財副總經理付強發表了題為《探尋銀行理財的核心定位》的主題演講。付強指出,當前26.5萬億銀行理財中權益資產佔比8%,這個比例長期來看呈上升趨勢,三至五年內預計會達到20%的水平。
  • 淨值化轉型過半,理財子公司與私募合作意願更強烈,銀行理財轉型與...
    財聯社(北京,記者 黎旅嘉)訊,在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推動的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背景下,各類型銀行紛紛加快產品淨值化轉型的速度,當前淨值化轉型進程已然過半。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淨值產品的發展,銀行理財子公司與私募基金間的合作也逐漸引起業內關注。那麼當前雙方間合作的進度究竟如何?
  • 理財子公司開業實行淨值化管理 四家銀行「打頭陣」
    產品實行淨值化管理理財子公司的一大看點是產品全面淨值化。「資管新規」規定,銀行理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因此,開業的理財子公司推出的產品全面淨值化,不再是「保本理財」。有分析認為,銀行理財子公司只能發行淨值化理財產品。對銀行理財子公司而言,淨值化管理的挑戰在於投資品種的豐富。
  • 解讀銀行理財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2004年光大銀行發行第一隻標準意義上的銀行理財產品「陽光理財B計劃」,拉開了我國理財產品發展的序幕。銀行理財從2009年起迎來了快速發展,年複合增速超過50%。銀監會於2005年發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允許理財業務的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者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意味著「預期收益+超額收益留存」模式的合規化,即銀行可以給予理財客戶固定收益率,自行承擔投資的風險與理財產品收益率以外的投資收益。
  • 銀行熱推養老理財產品 業內:概念多過實質
    理財專家指出,養老理財穩健至上,保本是對養老理財產品的最低要求,對流動性不要太看重,國債、長期定存和低風險的中長期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不錯的選擇。    養老理財產品概念多過實質    上海銀行發行養老理財產品數量最多。
  • 銀行理財的替代品:固收+來了!讓你每年多賺點錢
    來源:理財老娘舅(來源:普益標準)過去你可能還能看到預期收益5%左右的銀行理財產品,現在基本看不到了。今年1月,從收益水平看, 1月全國銀行理財收益水平環比下滑3BP,平均收益降至3.77%。另外,未來疫情也會加快貨幣寬鬆的節奏,導致銀行理財的收益率後續仍會有一定下滑趨勢。
  • 【央行孟輝:完善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體系 避免對單一類型產品過度...
    【央行孟輝:完善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體系 避免對單一類型產品過度依賴】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副局長孟輝日前表示,提高理財服務的質量、滿足居民更高層次財富管理需求,提高各類金融資產的可及性,是銀行理財行業充分激發居民需求潛力,進一步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方式。
  • 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評價報告出爐,2036款產品獲評五星
    詮資管研究中心基於強大的資料庫基礎、深入的市場認知度和專業的研究分析能力,普益標準推出了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評價2.0版本。後續將根據市場發展情況、條件成熟度等多重因素,考慮進行評價方法的不斷迭代,以期能及時、綜合反映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與變化趨勢。
  • 銀行理財淨值化「公允價值」博弈:成本攤餘+減值準備+影子定價?
    「其實新規衝擊最大的是銀行,銀行理財很多內容基本沿用了基金的規範。」某銀行資管部資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但銀行理財作為一種收益比較穩定的理財產品,本身也有普惠價值,在產品淨值穩定性方面,在方法上應該具備一定靈活性。」
  • 交銀理財施盈:理財淨值化是規範影子銀行的重要手段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 陳瑩瑩)交銀理財產品研發部總經理施盈16日表示,理財淨值化是規範影子銀行、打通銀行各業務條線、構建多層次財富管理體系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路徑,事實上也是對參與各方更加有利的選擇。
  • 好買解讀理財新規(上):銀行理財更寬鬆 非標融資真利好
    好買說:9月28日,理財新規平穩落地,海量銀行理財資金有了更多的投資選擇。商業銀行理財方面的監管存在進一步寬鬆的可能,同時公募理財產品投資非標資產有所放鬆,對於企業債券融資也是重大利好。 前言:9月28日,銀保監會正式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下稱「理財新規」)。
  • 結構性存款與理財產品的區別
    結構性存款熱潮  結構性存款,一個已經存在20多年的銀行產品,近期以來成為金融市場關注的熱點,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末,結構性存款規模突破8.3萬億元,同比增長50%。緣何大熱?一方面是銀行提前應對資管新規,將保本理財需求回表;另一方面,也可視為整治銀行同業業務背景下,銀行回歸「存款立行」,突破存款利率上限指導所動用的工具。實際中,結構性存款風險較低,且有不錯的收益,但是,在微觀操作方面,也存在一定模糊地帶,比如,各銀行對結構性存款的會計計量和統計口徑存在偏差,部分銀行衍生產品投資的合規性,以及市場存在「假結構」問題。
  • 國有行、股份行理財子全對比!
    在立足母行興業銀行金融科技領域積累的優勢和稟賦基礎上,興銀理財未來將通過數據倉庫等技術搭建理財子公司自己的數據中心,利用傳統數據模型、數據挖掘等技術賦能投研充分挖掘數據價值,探索在宏觀研判、量化交易、智能決策、智能風控等方面的應用。(4)寧銀理財:專業投資能力為核心。
  • 結構型理財產品設計及定價簡析
    雙幣存款理財產品早在2002年就被我國的商業銀行引入到內地理財市場,比如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推出的「兩得寶」外匯理財產品。按投資幣種劃分,我國的結構型理財產品主要有人民幣、美元、港幣、歐元、英鎊等,我國境內居民以人民幣和美元存款為主,因此這兩個幣種的理財產品佔主導地位。
  • 互相代銷產品、打破規模崇拜、標準化資產也要整改 理財子公司市場...
    原標題:21資管研究丨互相代銷產品、打破規模崇拜、標準化資產也要整改,理財子公司市場化運作路上還有多少坎?相較此前的銀行資管,如今行業已發生了諸多變化,其中一些已被市場及投資者們廣泛關注的趨勢逐漸明朗,比如產品形態多樣化、期限拉長、保本理財逐漸退出、產品淨值波動、越來越多的理財子公司湧現。   除了產品端顯而易見的轉型之外,還有更多新現象昭示著資管時代的行業巨變,比如銀行之間相互代銷產品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這意味著對產品競爭力的要求提升。
  • 華夏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準籌建,2019年理財中間業務收入降幅超三成
    (圖片來源:東方IC)近日,銀行系理財子公司進展不斷。華夏銀行今日發布公告稱,其理財子公司華夏理財已獲準籌建,而由徽商銀行籌建的徽銀理財也於近期獲準開業。4月26日,華夏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近日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於籌建華夏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的批覆》。根據該批覆,該行獲準籌建華夏理財有限責任公司。據新華網報導,華夏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苑志宏在去年8月8日召開的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時曾表示,該行理財子公司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行內的審批流程。
  • ...銀行理財子公司共發行828隻產品。其中,風險等級為三級(即中等...
    2020-04-18 07:12:59來源:FX168 【銀行理財子公司中等風險產品居多】截至4月17日,銀行理財子公司共發行828隻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