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野生動物身上的毒不會傷害自己,卻為人類帶來災難?

2020-11-25 湖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2003年,果子狸把自己身上攜帶的病菌傳染給了吃它肉的人,最終演變成了一場世界性的非典疫情危機事件。這次全國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很可能也是因亂食蝙蝠等野味引發的禍端。亂吃野味有哪些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野味可能是疫病的傳染源。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與家養動物的完全不同,這使得很多因素讓人類不可控。比如野外的生存條件惡劣,就很容易產生新型細菌和病毒,經由動物之間互相傳播,導致攜帶病毒的野生動物規模極大。但是它們不會因此而發病或死亡,因為一些動物得益於身體構造和免疫系統的功能特點,使病毒不會對其致命。例如:蝙蝠是幾十種病毒的自然宿主,其本身不會被這些病毒致死,但若人類食用了蝙蝠,就很有可能染上這些病毒,甚至威脅生命。

(2)野味可能攜帶有毒、有害物質,危害人類健康。由於國家禁止售賣野味,所以野味在進入餐桌前缺少食品安全檢測過程,很不安全。野生動物體內的有毒、有害物質對其自身來說可能會逐漸變化為無毒或低毒物質,但對人類來說卻毒性很大。即使經過高溫烹飪,也依然具有致病能力。若吃了這些野味,可能會導致人類患上各種疾病,甚至癱瘓或死亡。

(3)購買野味會助長捕殺野生動物的錯誤行為,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吃野味會加快瀕危野生動物的滅絕,破壞物種多樣性,從而打破生態平衡。禁食野味,尊重自然,珍愛地球,是人類必須遵循的準則。

(4)有些野味是國家保護動物,食用它們會受到法律制裁。在大多數人眼中,抓捕、殺害、販賣珍貴野生動物的行為是違法的,但並不知道購買這些野味也是違法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第27條第1款規定: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刑法》第341條第1款規定: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同時,《環境保護法》第六十四條規定:因汙染環境和破壞生態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有關規定承擔侵權責任。

來源:雲上荊門

(責任編輯:許鵬)

相關焦點

  • 趙序茅:野生動物是人類抵抗病毒的生態長城
    我們發現這些疫情以及流感,它們的原始宿主都在野生動物身上,尤其是這次冠狀病毒。它們的原始宿主都指向蝙蝠,可以說蝙蝠是冠狀病毒的一個大的毒庫。蝙蝠,可謂是自然界當中的一個大毒庫,它的體內可謂是病毒的潘多拉魔盒。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蝙蝠身上攜帶這麼多病毒,它自己沒有事情,而我們人類身上感染了這麼一種,我們人類就受不了了呢?這裡面的奧妙就在於,蝙蝠體內的這些病毒,它和蝙蝠長期形成一個適應過程。病毒,它是一個寄生生活。
  • 當野味帶來病毒:如何保護野生動物,以及人類自己?
    『思想界』欄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欄目,我們會選擇上一周的1至2個文化/思想話題,為大家展現聚焦於此的種種爭論與觀點衝突。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野生動物消費與遊戲《瘟疫公司》。 當野味帶來病毒:如何保護野生動物,以及人類自己?
  • 野生動物每年都在吃,為什麼今年就那麼倒黴?
    所以東北那旮瘩是不會有這種么蛾子問題的!說實話對於這些動物大仙的稱呼種花家並不認同,不過話糙理不糙,咱不去招惹這些野生動物,哪來的各種因為野味引起的病狀呢?不過相信各位也有一些很多疑問,其實野味年年吃,為什麼就今年那麼倒黴呢?攜帶病毒的野生動物曾經認為SARS病毒的罪魁禍首是果子狸,因為SARS這株冠狀病毒從廣東牲禽市場上所銷售的果子狸中發現了基因類似的病毒,因此果子狸被大家罵了十幾年!
  • 為什麼傷害過人類的猛獸動物就必須被消滅?
    無論是被關在籠子當中的野獸還是在放養式動物園當中的野獸,都有發生過襲擊人類的事件,最後的下場也都是被殺死了。於是我就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傷害過人類的動物都必須要消滅呢?在2016年7月23日15時許,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東北虎園內就發生了這麼一起動物傷人事件。
  • 常見野生動物身上攜帶的病毒種類
    所有動物與人類共存於地球之上
  • 為什麼有毒的動物不會把自己毒死?
    世界上有數千種有毒動物,這些動物在漫長的進化中逐漸進化出防禦武器,比如青蛙、水母、蠑螈和蛇,都會用有毒化學物來保護自己。這種腐蝕性物質從它們身體噴射出的瞬間溫度可能達到一百攝氏度,但為什麼不會傷害到動物自己呢?或者應該問,有毒動物是如何不受自己的有毒分泌物的傷害的呢?
  • 蝙蝠,背鍋最多,也最受委屈的野生動物
    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們聽到的最多的動物就是蝙蝠了。很多人現在管事聽到「蝙蝠」就害怕的不得了,覺得他們是「萬惡之源」,但是您知道嗎?真正帶給人們健康威脅的不是蝙蝠,而是人們濫食野生動物的惡習,和因私慾傷害野生動物將其製品到處販賣的行為為我們人類埋下了一個又一個安全隱患。這也是為什麼今年保護野生動物的呼聲會如此之高,因為傷害野生動物的同時也將對我們人類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 為什麼人類主要吃食草動物,食肉動物卻很少碰?看完你就明白了
    人類是地球的霸主,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從生物鏈的等級制度來看,人類之下的任何生物都能夠成為我們的食物,可是在人類漫長的生活歲月裡,我們卻可以發現這樣一個事實:人類的食物基本是以食草動物為主,很少會去吃食肉動物。於是有人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人類主要吃食草動物,食肉動物卻很少碰?
  • 為什麼病毒會從動物身上轉到人類身上,你知道嗎?
    為什麼病毒會從動物身上轉到人類身上?來源於蝙蝠的病毒感染了人類, 這意味著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了「跨物種傳播」(viral host jumps),也就是病毒從蝙蝠身上轉移到了人身上。那為什麼病毒會從動物身上轉移到人身上呢?
  • 「錯的不是蝙蝠,是吃蝙蝠的人」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們的責任!
    01錯的不是蝙蝠,是吃蝙蝠的人蝙蝠是百毒之王,身上有各種各樣未知的病毒;從十幾樓上親手摔下自己的貓咪,把狗狗遺棄在馬路邊上……諸如此類,無論是野生動物還是普通寵物,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這些行為就像是扯開了以往的一層遮羞布,借著疫情的由頭,將憤怒、恐懼、驚慌等等不良情緒通通轉嫁到了動物身上。
  • 《傳染病》:災難背後對人類的警示意義和現實思考
    災難不是第一次發生,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發生。當疫情剝奪了無數人的生命,人類該反思,為什麼會引發災難,我們該吸取怎樣的教訓?怎麼做才能避免災難再次發生?01:人類是一個整體,當災難來臨,只有團結一致,才能贏得生機。
  • 有毒的動物為什麼自己不會中毒?
    此時,他突然感覺到一股滾燙的苦液噴到自己的舌頭上,疼得他兩眼冒金星。攻擊達爾文的是只射炮步甲,它噴出的是高達100℃的有毒液體,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像這一類身懷劇毒的動物還有箭毒蛙、水母、蠑螈、毒蛇等,毒素是它們保護自己或者捕捉獵物的武器。那麼,這些動物自己是如何避免被自己的毒素所傷害呢?它們有兩種避毒策略:一是隔離存放,二是進化出抗毒性能。
  • 蝙蝠身上的病毒都是哪來的?生下來就有麼?
    蝙蝠最早出現在5900萬年前,它是最成功的哺乳動物之一,也許另一個物種應該算是人類,但蝙蝠除了會飛行以外,還有因此而帶來的多個副產品,這導致它簡直百毒不侵!它也會感染病毒,但感染了病毒後不會出現其他動物那樣的發燒發炎反應,而是以飛行的高代謝的體溫達到類似的效果,另外還有DNA的超強修復彌補高體溫帶來的副作用!
  • 冷知識:蝙蝠身上存在很多的病毒,但為什麼自己沒事?
    蝙蝠身上存在很多病毒,但為什麼沒事呢?蝙蝠為了不給人類帶來困擾,調整了時差,還長得不像食材的模樣,但在今年蝙蝠還是上熱門了,聽傳言說是因為一月份的時候有蝙蝠被人抓去給燉了然後人類就感染了病毒。嗯...只是傳言而已。
  • 為什麼蝙蝠攜帶大量致命病毒,自己卻安然無恙?
    對於社會上的這類現象,國家自然也是十分鼓勵的,畢竟這也可以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而且也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但有關衛生部門或旅遊部卻發文警醒人們,請遠離在自駕遊途中遇到的野生動物,尤其是土撥鼠,別被他們可愛的外表所蠱惑,這些野生動物都是致命病毒的攜帶者,一旦病毒開始跨越種族傳播,無疑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損失
  • 為什麼以前吃野生動物沒事,現在才出現病毒感染疫情?
    為什麼以前吃野生動物沒事,現在才出現病毒感染疫情? 眾所周知,有很多種病毒,包括冠狀病毒。不是每個冠狀病毒都能給人類帶來疾病。有些冠狀病毒只感染動物。只有少數冠狀病毒對人類具有高致病性。其中,SARS、mers和新型冠狀病毒最為危險。所以即使我們以前吃過野生動物,如果被野生動物感染的冠狀病毒不會對人類造成疾病,也不會出現症狀。
  • 伊波拉病毒為什麼對蝙蝠不會造成傷害,卻讓人類患上致命疾病?
    伊波拉病毒為什麼對蝙蝠不會造成傷害,卻讓人類患上致命疾病? 德克薩斯大學加爾維斯頓醫學分部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為什麼伊波拉病毒能在蝙蝠體內存活不會對它們造成傷害
  • 蝙蝠有「毒王」之稱,既然蝙蝠這麼毒,為什麼人類不將其趕盡殺絕
    開篇第一問,地球上最毒的動物是什麼?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自然界存在著許多有劇毒的動物,而有些動物自身就攜帶著大量病毒。前一種動物能夠釋放出劇毒的毒液,在短短幾秒鐘內就讓人斃命,例如眼鏡王蛇。後一種動物主要通過將病毒傳播給其它動物來彰顯「毒氣本色」。
  • 選擇食用野生動物,是人類百萬年進化過程中的「退化」
    那麼,人類身上是否有一些不好的例子呢?人類和普通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會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自己的行為,甚至一些時候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做出錯誤的行為,最近帶來了很大影響的新型肺炎,就是因為一些人食用「野味」,這樣的行為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是好是壞?首先,食用野生動物對人類有什麼幫助嗎?
  • 為什麼野生食肉動物吃生肉,不怕寄生蟲呢?
    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人類逐漸從古猿進化為可以創造和使用工具的現代人,特別是在學會保存和使用火種之後,人類對食物的進食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表現為以草食性為主演變化草食和肉食並重的雜食性、從吃生肉演變化吃熟肉,伴隨著進食方式的改變,人體的消化系統也同時發生著改變,比如腸道長度逐漸變短、胃液的酸性逐漸降低等,而在食物加熱變熟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