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趙波、武天敏報導:今天11時15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向正沿著地月轉移軌道高速飛行的嫦娥一號衛星發出制動指令。11時37分,衛星順利進入周期為12小時的環月橢圓軌道。這標誌著嫦娥一號衛星成功被月球引力捕獲,成為我國第一顆月球衛星。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指出,此次近月制動,揭開了「中國星」首次環月之旅的序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太空飛行器第一次開始環月飛行,也是我國首次對38萬公裡之外的太空飛行器實施遠距離測控。
朱民才介紹說,此次近月制動好比嫦娥一號衛星的第一次「太空剎車」,是全程測控的最關鍵環節之一。當衛星沿地月轉移軌道到達近月點時,因衛星速度過快,如不及時有效制動,衛星就可能飛離月球。如果制動過量,衛星就可能撞向月球。在巨大的風險和壓力面前,測控人員沉著冷靜,精心操作,準確發令,僅用22分鐘就將嫦娥一號的飛行速度由每秒2.4公裡降至月球能夠捕獲的速度,使衛星順利進入傾角90.2度、近月點高度210公裡、遠月點高度8600公裡的環月橢圓軌道。
此前,我國第一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經歷了星箭分離、1次遠地點變軌、3次近地點變軌、1次中途修正,飛越了187萬公裡的漫漫航程,成為我國距離地球最遠的太空飛行器。據悉,為了使衛星建立有利於觀測月球的飛行姿態,未來兩天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還將實施兩次近月制動。衛星最終將進入平均高度為200公裡、周期為127分鐘的極月圓軌道,開始為期一年的繞月飛行和科學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