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鍋?反應失敗真不一定是你的錯!過期試劑,能毀掉經典的諾獎反應

2021-02-19 有機合成路線

做好一個反應,離不開試劑,溶劑,溫度等各個參數的協同作用。在眾多合成反應中,鈀催化對整個合成化學和藥物化學的研究的推到不可估量。也正是其對人類社會發展的貢獻,美國科學家理察-海克、日本科學家根岸英一和鈴木章分享了201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對應的三個是我們合成工作者耳熟能詳的Heck偶聯,Negishi偶聯,以及Suzuki偶聯。這三個反應都需要鈀和膦配體的參與(也有無配體反應),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文獻和Heck反應相關。最近(2021年),來自GSK的科學家在著名期刊OPRD發文(DOI:10.1021/acs.oprd.0c00432),分享了通過Heck反應合成一個重要化合物過程中發生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合成化學充滿著很多合理但是未被披露的因素。實驗重複性差,或許就是因為一個簡單的原因,比如溶劑放置時間長了,「失效了」。

故事的起因是:相關人員通過經典的Heck反應合成重要的中間體2。反應的最佳條件如下:Pd(OAc)2(0.5 mol%)/P(o-tol)3(1.5 mol%),PhMe(3 vol)/NMP(0.75 vol)【NMP由於其對眾多化合物的好的溶解度,以及高沸點,在有機合成中應用非常廣泛】。該反應在最佳條件下,95度下,在2-3小時內即可高效完成,只有低於0.5%的原料1剩餘。然而,在隨後的某次反應中,合成人員發現反應很慢,而且會出現停滯的現象。

由於該反應的重要性,合成人員對「失敗」的反應體系進行了研究,HPLC顯示

反應體系中的O=P(o-tol)3 含量比正常的高出很多。在抽絲剝繭下,結果發現問題的根源來源於長期放置的,也就是舊的NMP。隨著時間的推移,NMP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NMP-5-OOH,這個化合物可以通過核磁解析鑑定。也正是這個過氧化物將體系中重要的膦配體氧化成氧化物,從而致使Heck偶聯反應緩慢,直至停滯不前。

作者進行了一系列的對照實驗,結果顯示打開過的NMP試劑瓶放置5個月後,可以顯著地徹底地將膦配體氧化成氧化物。

作者考察了在室溫條件下向NMP體系中鼓空氣,下圖所示,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過氧化物的含量是越來越高。

作者對比了新開的NMP和含有0.46 mol%過氧化物的NMP對反應的影響。從下圖可以看出,新開的NMP,反應可以在2小時內很快完成。而含有過氧化物的NMP溶劑,反應明顯變慢,在21小時候,原料1仍有1%的剩餘。而且反應出現了明顯的停滯現象。

現在有很多反應都可以在無配體的條件下進行,本文的Heck反應亦是如此。不加配體含有過氧化物的NMP溶劑對反應有影響麼?從下圖可以看出,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很有可能是過氧化物氧化活性催化物種零價鈀,造成反應明顯變慢。

最終合成人員使用新的NMP溶劑順利解決了這一問題,除此之外,增加配體用量到3.5 mol%或加入0.5當量的四丁基溴化銨也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作者給出的建議是,在使用NMP之前,可以通過HNMR鑑定溶劑的質量是否過關。這篇文章再次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實驗失敗或難以重複的原因分析。過氧化物不僅可以毀掉我們的反應,處理不當甚至會引起危險,如無水四氫呋喃的製備等。因此,大家在實驗中對過氧化物需要特別留意。

有機合成路線

做一個有用有料有情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顛覆近百年Diels-Alder經典反應的認知規律!質疑諾獎,成就一篇頂刊...
    說它權威,從其評審流程就可見一斑,諾獎評審是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獨立組織,既不需要任何人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上報,也不用填表,也不用吹噓自己的成果有多麼獨創、前沿和新穎,更不存在拉關係、走後門的現象,而是由有能力和資格的提名人推薦,再由權威專家評判後,發布消息,獲獎者事先完全不知情。  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權威的諾獎成果一定是真的嗎?
  • 【經典反應】親核取代反應SN | Ⅱ
    【經典反應】親核取代反應(Ⅰ) | SN2020-11-27影響親核取代反應的因素:(1)烷基結構的影響烷基結構對SN2的影響:烷基結構對SN1的影響:(相對於SN1、質子溶劑而言)3 極性溶劑對SN1反應有利,對SN2反應多數情況不利。(因為SN1反應過渡態極性增大,SN2反應過渡態極性減小)4 非極性溶劑對SN1、 SN2反應都不利(RX不溶於非極性溶劑)
  • 有機人名反應——Collins試劑(柯林斯試劑)
    Collins試劑(柯林斯試劑)反應機理連結:httpid=20200731120114Collins試劑是Sarret試劑(CrO3·2Py)以二氯甲烷為溶劑的一種改進的試劑。Collins試劑為選擇性氧化有機化合物的試劑。用於將烯丙基位置的亞甲基或者非烯丙基位置的醇氧化成醛或者酮,對雙鍵、縮醛、縮酮、環氧鍵、硫醚無影響,也能將叔胺上的甲基氧化成甲醯基,常在鹼性條件下氧化,且反應條件溫和,收率高。其反應機理是自由基消除反應,Cr提供自由基。另外,Collins試劑對於酸性敏感的化合物的氧化非常有效。
  • 反應沒成,瓶子的錯?!
    如果你的反應沒做成,和老闆說是瓶子的錯,估計又要被老闆一頓懟;如果你的反應沒做成,和實驗室師兄師姐說是瓶子的錯,哈哈哈,估計白眼和一頓嘲笑少不了
  • 諾獎得主獲獎第一反應:感覺似「靈魂出竅」
    諾獎得主獲獎第一反應:感覺似「靈魂出竅」      2013  蘇德霍夫:起初以為獲諾獎只是玩笑  出生時地:1955年,德國哥廷根  現職:史丹福大學分子和細胞生理學系教授  現年57歲的蘇德霍夫因在30年研究生涯中,一直致力解開「突觸」(Synapse)之謎。
  • 【經典化學反應】脫水反應
    黃原酸酯消除黃原酸酯消除也叫Chugaeve(楚加耶夫)消除反應,如圖1所示,羥基化合物在鹼性條件下和二硫化碳以及碘甲烷反應形成黃原酸酯,然後加熱條件下發生分子內消除,經歷六元環過渡態,順式消除,得到烯烴,放出硫氧化碳和硫醇,該反應的優點是不發生碳架的異構和雙鍵的遷移。
  • 反應速率常數、反應級數及活化能的測定
    這一周的實驗,請各位少俠注意,上實驗課時要遞交這幾樣東西預習報告(本次實驗的)實驗報告(第一次實驗報告大多數不合格,
  • 諾獎不如美國,是教育體制問題?錯!我國諾獎爆發只是時間的問題
    近日正是諾獎頒發的時間,美國佔據了2020諾獎的半壁江山,生理學獎有2人,物理學家有一人。在這種情況下,以前的老調又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拿出來重彈:為什麼我國諾獎不如美國?我國就只會應試教育,培養不出來真正的科學家!我國的教育體制絕對有問題!等等等等,非要藉此把我國的教育貶低的一無是處。
  • 反應爆炸案例!LiAlH4(氫化鋁鋰)還原氰基這麼常見的反應為何發生事故
    化學發展到今天,不管是對各種試劑的認知,以及實驗過程中的自我保護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藥物研發中,有機合成化學發揮著重要的角色,也是各種事故的多發地帶。很多時候,反應充滿著未知,這個倒不是說化學反應有多麼複雜,單從官能團轉化的角度來說,反應很簡單。然而,由於有機反應涉及到各種組合,永遠是探索不完的,因此蘊藏著無數種可能,當然也包括危險。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篇最近ACS Chem.
  • 常用人名反應(1)-傅克反應(傅克烷基化反應)
    (cat: 催化劑)反應機理主要有兩種,以試劑經歷的不同過程劃分;(cat: 催化劑)底物除苯外,可以是帶取代基的芳烴,帶活化基團(即供電子基)的芳烴反應加快;帶鈍化基團(即吸電子基)的芳烴反應減慢,甚至不反應;試劑除溴乙烷外,可以是其它滷代烴、醇、烷烴及環醚等,常用為滷代烴;催化劑可以是
  • 2015諾貝爾獎將出爐:盤點歷史「奇葩」諾獎得主
    如果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在你身邊而你卻不知道我愛你」,那諾獎歷史上最令人遺憾的事情莫過於,諾獎來了,而你卻在三天前離開了。  最「另類」的諾獎得主  眾所周知,諾貝爾獎是世界上最著名、學術聲望最高的獎項。如果有人通知你,你獲得了諾貝爾獎,你是什麼反應?
  • 獨家|諾獎大猜想:夏普萊斯二拿化學獎?
    桑格爾是1958年和198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此後40年,再無科學家能在諾獎「梅開二度」。在現今曾獲得諾獎的科學家中,美國化學家巴裡·夏普萊斯(K.Barry Sharpless)被認為最有可能再度獲得諾獎。憑藉在手性催化氧化反應方面的貢獻獲得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後,夏普萊斯開拓了一個全新領域——點擊化學。
  • 生化結果出現負值怎麼辦之二:簡單讀懂反應曲線!
    於是炒菜的反應曲線變成了這樣,見下圖:那麼,對應的生化項目檢測(以奧林巴斯AU系列為例)是這樣的:首先,儀器會向反應杯加入試劑1(R1),緊接著加入樣本(S), 攪拌混勻,3分鐘後加入試劑2(R2),攪拌混勻。
  • 錢永健:諾獎的顏色
    ■來源:《科學新聞》雜誌  記者 徐治國 文/圖  與錢永健(Roger Y Tsien)的對話緣於近日在德國南部小鎮——林道(Lindau)舉行的第59屆諾獎得主論壇。作為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國人會自覺不自覺地把他與中國聯繫在一起。
  • 今年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取消了, 諾獎呢?
    今年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取消了, 諾獎呢?——拉斯克醫學獎新冠疫情打亂了所有學術交流活動,一些學會或協會很快反應過來,開始舉辦網上虛擬年會,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常用試劑----丙二酸二乙酯
    較難溶於水,能與乙醚和乙醇以任意比例混合。【製備和商品】在酸(如濃硫酸)催化下,該試劑可通過丙二酸與過量的乙醇直接反應製備[1]。該試劑已商品化,各試劑公司均有銷售。【注意事項】這些試劑無特別的危險,按正常的程序進行操作。
  • 有機人名反應——Corey-Chaykovsky反應
    這個反應涉及到硫葉立德對親電的碳碳或碳雜雜原子雙鍵(如酮類、醛類、亞胺、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產生對應的三元環結構。不管初始反應物的立體化學構型如何,該反應的非對映選擇性都有利於生成反式取代的產物。除傳統的烯烴環氧化反應以外,該反應提供了一條以醛、酮這類羰基化合物為原料有效合成環氧化物的途徑。
  • 目標諾獎!學渣逆襲全攻略
    而他在做臨床醫生時候對希佩爾-林道症候群(von Hippel-Lindau Disease)的深入了解,也最終為其個人帶來了諾獎桂冠。學渣也能得諾獎???是的!你沒有看錯,(屏幕前快要驚掉下巴的)你此刻是不是也隱約感覺自己也有逆襲的可能?
  • 縮合反應丨縮合反應機理
    反應過程中,一般同時脫去一些簡單的小分子(如水、 醇), 也有些是 加成縮合, 不脫去任何 小分子。 就化學鍵而言, 通過縮合反應可以建立碳-碳鍵以及碳-雜鍵。縮合反應的機理主要包括親核加成-消除 (各類親核試劑對醛或酮的親核加成-消除反應), 親核 加成 (活性亞甲基化合物對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應)、 親電取代、 環加成 ([4+2] 環加成,1,3-偶極環加成) 等。
  • 有機反應後處理---反應淬滅
    ↑反應淬滅:反應結束後,要進行淬滅以游離出產物或除去過量的活性試劑。反應的淬滅是反應後處理的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往往決定一個反應的成功與否。注意事項:1.反應是否需要淬滅,淬滅反應前需要了解參與反應的原料和試劑的性質以及反應機理,不是所有的反應都需要淬滅,有些反應結束後就可以得到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