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空間感、方向感差?並非不聰明,而是「空間知覺」在作祟

2020-12-04 叨車達人

相信有不少家長在日常的相處過程當中會發現自家孩子在方向感和空間感方面所展現出來的能力比較薄弱,並且還會因此片面地認為方向感弱是孩子本身不夠聰明的一種表現,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曾經有朋友給我分享過一則視頻。這個視頻激起了很多家長的共鳴。視頻的內容很簡單,一個大人在房間內指揮自家的孩子搬東西,原本以為很快就能夠完成,可是卻沮喪地發現孩子並不能分清左右。

這讓在旁指揮的父母開始變得氣急敗壞,雖然經過多方的努力,可孩子還是沒能將東西擺放到正確的位置。而孩子如此平庸的表現也導致了家長的情緒崩潰。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出現左右不分的尷尬狀況呢?這有可能就是孩子的空間知覺在作怪,因為空間知覺發展得不夠完善,從而讓孩子對方位、形狀等基本的概念的認識相當模糊。

那麼什麼是空間知覺呢?空間知覺,簡單的來講,其實就是孩子們辨別方向的能力,同時也包括孩子對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物品的認識。

比如物品的大小,距離的遠近等等,這些都屬於空間知覺的範疇。

對於每個人來講,空間知覺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我們需要能夠做到較好地預判自己和身邊物品的距離,同時也需要在危急的時候辨別危險物品的方向。

必要的時候,空間知覺能力或許還能夠起到保護我們自身安全的巨大作用。

但每個人的空間知覺能力水平是存在較大差異的,而孩子空間知覺能力的發展則會受到時間點以及環境的影響。

那麼空間知覺的發展有哪幾個關鍵期需要各位家長盡力把握呢?

第一關鍵期:出生前

空間知覺能力發展的第一階段是在孩子出生之前。之所以我們大力提倡孕婦需要多走動,除了希望通過多走動的方式,儘量減輕孕婦分娩的痛苦以外,還有一點就是因為只有孕婦產生體位變化,才能夠更好地刺激腹中孩子的各器官的發育,從而逐漸發展出空間知覺的基本能力。

第二關鍵期:三個月

根據人體基因的發育規律,我們可以知道三個月大的孩子已經能夠較好地完成俯臥或者抬頭玩耍的動作。

而就在這個時候,孩子也能夠依靠空間知覺能力的強力支持,主動自發地對視野範圍內的物品進行大小、形狀、顏色等基本信息的輸入。

而且也能夠對他人做出的行為舉止進行一個自我的判斷和模仿。

第三關鍵期:八個月

一般來說,8個月的孩子已經可以開始正常爬行,而由於爬行這項能力的習得,孩子也可以逐漸擴大觀察物品的範圍,同時也能對物品的移動速度建立基礎的認識。

而孩子們的感官發育會促使他主動採取行動,繼而避免和外界障礙之間發生不必要的撞擊。

由此可見,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的培養,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家長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做一些訓練,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鍛鍊到孩子的這項能力。

需要各位家長掌握住這三個黃金時期

第一、教會孩子運用方位

這裡所說的運用方位並不只是說讓孩子簡單地建立一個坐標系,讓孩子機械地去了解東南西北,而是應該通過一些更為靈活的方式來達到我們的目的。

比如說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平常的時候,用自己的理解去描繪一個新的方位,加深對空間的理解。

或者將家庭這個小單位作為教育的素材。家長可以先行準備好紙和筆,讓孩子坐在客廳或者是臥室,將客廳或者臥室作為坐標中心,通過觀察來重新描繪具備個人獨有風格的家庭平面圖。

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自然能夠更加理解方位與距離之間產生的必然聯繫。

而除了這一點之外,在平常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家長也可以多給孩子下達精確的方位指令。

比如說想讓孩子拿一樣東西時,不要直接說拿過來或者是拿過去,而是可以嘗試這樣和孩子交流:這個東西在你的右手邊,還在電視的左邊,你可以幫媽媽拿一下嗎?儘量不要直接用手指告訴孩子,這會在不知不覺間讓家長失去一個訓練孩子空間知覺能力的絕佳機會。

第二、多做做益智遊戲

哈佛教授曾經做過一項實驗,以1000多名學生為研究對象,統計了這些學生每天玩遊戲的情況,得出了如下結論:適度遊戲有利於孩子的教育。不僅如此,倫敦大學也做過類似的一系列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能夠得到適度玩遊戲機會的孩子確實能夠比普通孩子的認知力和反應能力要高一些。

所以我們也需要通過遊戲的方式來激發孩子對於空間感訓練的興趣與熱情。

閒暇的時候,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多玩玩迷宮遊戲,訓練孩子的方向感。

而且在孩子成功走出迷宮後,也能夠增強孩子內心的愉悅感,這同樣也會提高孩子下一次參與遊戲的期待值。

當然空間知覺能力並不僅僅局限於方位,找茬的遊戲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讓孩子通過找不同的方式,對物品的大小、形狀能夠建立更加深刻地認識。

第三、臨摹優秀畫作

大多數的孩子都無法抵抗畫畫的誘惑,因此家長也可以通過讓孩子臨摹優秀畫作的方式來提高孩子辨別形狀的能力。

不僅如此,臨摹畫作還能夠起到鍛鍊孩子手部精細動作能力的作用。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智慧的花是開放在手指尖上的。

由此可見,鍛鍊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能力還可以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說,孩子感知空間的能力高低並不能夠作為評判孩子是否聰明的標準。

作為家長的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從日常的點滴小事入手,以充足的耐心對待,幫助孩子逐漸提高自身的空間知覺能力。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孩子一定能夠朝著更為理想的方向發展!

相關焦點

  • 孩子的「方向感」太弱,並不是不聰明,有可能是「空間知覺」作祟
    孩子分不清東南西北,甚至是前後左右,是嬌生慣養,還是方向感失靈?其實都是空間知覺在作怪,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否則這將會給孩子未來的成長道路帶來很多不便。一、注意力難以集中空間知覺感不強的孩子,十分粗心大意,這一點尤為體現在學習中,比如老師點名讀課文時,總是會讀串行,寫作業時,也很容易寫錯位置,這並不是他們不會寫不會讀,而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容易被轉移而導致的粗心大意。
  • 孩子方向感、空間感弱?並非不聰明,而是「空間知覺」在作怪
    最近在網絡上有一個視頻上了微博的熱搜,視頻當中有一個大人在指揮著一個小男孩兒搬東西,這大人一直讓小男孩把東西往左搬,但是小孩根本分不清楚左右,一直把東西亂放。大人非常生氣,一邊氣急敗壞的訓斥著孩子,一面跟他指著方向,但是到最後無論家長怎麼說,孩子還是沒有把物品擺在正確的位置。
  • 孩子容易迷路,方向感太差?不是孩子笨,而是「空間知覺」能力差
    後來通過詢問才知道孩子已經不在廁所裡面,還知道孩子就這一會兒工夫走失了。這位母親非常的著急,她也說孩子就是一個路痴,平時去哪裡都總是不認得路,日常中也總是分不清方向,搞不清東南西北。日常中像這樣的現象也有很多,總是有一些孩子搞不清方向,給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帶來阻礙。那究竟為什麼孩子的方向感如此差呢?
  • 還有視覺空間感
    平面設計中的空間感是指設計師在二維平面載體上,創作出具有立體感和深度感的視覺空間,進一步提昇平面設計的意境美、空間美和含蓄美,這樣更有利於平面信息的傳遞。  利用多點透視來引導視線作反覆的運動造成不同空間距離感的結合,也可遮擋或隱藏視平線、滅點,造成空間深度,將有限的空間引向無限。
  • 為什么女人方向感總比男人差? 哪些方法可以救「路痴」?
    為什么女人方向感總比男人差? 哪些方法可以救「路痴」?時間:2018-04-15 12:57   來源:愛問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么女人方向感總比男人差? 哪些方法可以救路痴? 小夥逃出傳銷窩暴走1300公裡,靠路牌和太陽認路。前段時間,一則以此為題的新聞走紅網絡。
  • 女的方向感差,是有原因的!
    女生方向感差,真的不是柔弱。不知你們平時和女生出去陌生的地方玩或者去旅遊,有仔細了解下她們的行為嗎?每當分開自由活動的時候她們總會跟著大隊一起或者跟姐妹們一起,或者你看到這情況你以為她只是害怕陌生地方又或者自我保護意思強不想出現什麼突發危險。
  • 如何建立空間感:智力發育的三維
    孩子的空間感也有兩個窗口期:0-3歲,3-6歲,我們可以根據他們的表現觀察是不是具有空間感。0-3歲的空間感表現為:目光能夠追隨移動物體的運動;關注對稱圖形的時間比不對稱圖形要長;觸摸玩具時身體與手同時調動;手盡力觸摸較高位置的物體;手盡力伸向目光看不到地方的物體
  • 4%人患有「失歌症」五音不全方向感也差
    可是我真聽不出自己走調在哪裡啊?  人群中大概有4%天生唱歌走調  其實,小呂並不一定是自戀或是五音不全,只是他可能天生分不清各音符之間音高的差異,而這種人便被稱為患上了「失歌症」,這種人一般還會伴有方向感差的毛病。
  • 方向感差也是一種性格缺陷
    什麼叫方向感?百度百科給出了以下解釋:方向感也稱對方位認知,是人體對物體所處方向的感覺,如對東西南北、前後左右上下等方向的感覺。據相關科學家研究發現,男性的方向感會比女性強很多。有心理學者認為「沒有方向感不是生理問題,主要是心理上不夠重視方向感這件事」。
  • 高維空間感
    語音筆記:語音原文:       在《三體3》的原著當中,開篇便描述了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往事,其中,首位登場的女主人公狄奧倫娜曾是第一位接觸到高維空間碎片的人類關於高維空間的概念在第一部作品講到二維質子展開的時候,我們就有提及,那部分筆記集中在去年12月20日以前的語音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回顧一下。    當時我們提過,科學界認為我們的宇宙其實有十一個維度,除了我們所身處的三維宏觀世界之外,在微觀世界當中還有8個維度。而在三體3當中所說的高維,主要是指四維空間。其形態類似我們在《星際穿越》電影中看到的空間感。
  • 一起學書法,怎樣創作出書法作品的空間感
    「空間感」一詞是西方繪畫的名詞,所謂「三度空間」是指高、寬、深這三個因素,中國畫無此詞,但不等於中國人不懂空間感,如山水畫的「平遠、高遠、深遠」三說正是空間感的具體說法,花鳥山水也都要用「留白」之法來體現空間感,或似無勝有,留給讀者以想像的餘地。
  • 挖掘空間感
    平面形象基本形的大小變化愈大,就愈產生空間深度感。基本形的傾斜變化在人們的視覺中會產生空間旋轉的效果,傾斜也會給人以深度感。彎曲本身具有起伏變化,平面形象中如果有類似彎曲的形狀,就會產生有深度的幻覺,從而造成空間感。
  • 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之感知覺的規律
    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之感知覺的規律 http://www.hteacher.net 2017-04-19 15:5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為什麼有些人會缺乏方向感?
    您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總是分不清方向,當您打電話向朋友求助時,他一頓「東西南北」的指路反而讓您更加迷惑。甚至有時候,我們在熟悉的地方也會迷路!每當此時,您可能會抱怨,為什麼我沒有方向感?這的確是個令人煩惱的問題,我們時常需要獨自出行,為了儘快到達目的地,我們需要時刻辨認清楚方向,並且找到最便捷的路線。
  • 方向感差的女人更易紅杏出牆?
    原標題:方向感差的女人更易紅杏出牆?   核心提示:在生活當中,男男女女都會有出軌的想法,雖說男的出軌比女的還要大,但是根據一些數據表明,如果方向感差的女人更加容易出軌,更加容易紅杏出牆,因為這類女性是最依賴人的。
  • 為什麼有的人沒有方向感?
    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總是分不清方向,「東西南北」的指路反而讓你更加迷惑。這的確是個令人煩惱的問題,我們時常需要獨自出行,為了儘快到達目的地,我們需要時刻辨認清楚方向,並且找到最便捷的路線。而如果缺乏方向感的話,問題就變得很棘手。
  • 孩子不分東南西北,學會這幾個小遊戲,孩子方向感蹭蹭「躥」
    特別有些孩子,方向感特別差,比說東南西北,自己家門衝哪,說不定都不知道。那麼方向感是天生的嗎?有什麼方法能提升方向感嗎?萌娃:就在門前,卻不知道哪個是自己家阿薇最近可被自己家的小寶貝「逗壞」了,原來前兩天,阿薇帶孩子回家。
  • 孩子的「方向感」可以訓練,這6款小遊戲,能助家長一臂之力
    孩子聽到指令聽停了一下,調轉方向走到房間去了。小茹只能嘆氣撫額啊,這笨孩子真是,怎麼方向感就這麼差呢?後來提起這件事,孩子爸開玩笑說:「我看孩子是遺傳了你的壞毛病,你不也是東南西北分不清楚嗎?」01孩子的「方向感」不好,是可以訓練的其實生活中方向感差的孩子很多,這是正常現象,並非先天缺陷,是一種可以發展培養的能力。有些孩子天生記憶力比較好,對於去過的地方,走過的路,腦子裡都有一個大概印象。
  • 「方向感」好的寶寶數學會好!這6個鍛鍊小遊戲成就聰明寶寶
    可能每個人都有關於「方向感」的小秘密。你是否經常也出現這種狀況:到了陌生的地方不分東南西北;從洗手間或者商場出來不知道該往哪走;這都是「方向感」問題,方向感的訓練應該從小就開始做起啦~今天推薦幾個鍛鍊方向感的小遊戲,讓寶寶更聰明!什麼是方向感?
  • 視空間感知能力
    我們的知覺、記憶和思維,也有相當大一部分是以視覺作為組織,加工和儲存的形式。由此可見,視知覺對於我們的生活及其重要。🔺例如,由於視覺模式識別和視覺命名功能不足,可以導致個體視覺效率慢和採樣率降低。🔺由於眼球運動功能不足,可以導致閱讀速度慢和不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