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地震應急預案,做好信息公告、應急防範和搶險救災準備

2020-11-24 中國蚌埠網

一、人員準備情況

地震應急救援隊伍保障

武裝部、派出所、民政辦、衛生院、電信局等部門是抗震救災的骨幹力量。鎮人民政府和各有關單位要加強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增加裝備資金投入,配齊配強應急裝備,建立協調聯動機制,組織開展搶險救援隊伍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鎮人民政府要建立社會力量動員機制,動員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志願者等各種社會力量參與抗震救災;充分發揮民兵預備役部隊在抗震救災中的突擊作用。

二、搶險救災物資

地震應急物資保障

黨政辦要做好地震應急物資儲備的綜合管理工作,會同民政辦、財政所等部門和單位,建立健全地震應急重要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的生產、儲備、補充、更新、調撥、配送和監測、監管、預警等工作體系和機制;完善地震應急物資調集、供應工作流程;積極利用市場體系落實各項應急物資的儲備,保障地震應急物資供應。

 

相關焦點

  • 安塞區地震應急預案
    區應急管理對區內短期可能發生的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提出短臨預報意見,上報區政府和市應急管理局。由區政府根據《地震預報管理條例》,對短臨預報意見的發布做出決策。進入臨震應急期的各級地方政府應根據《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區及地震應急預案和鎮(街)、部門地震應急預案採取應急防禦措施,做好防震準備。(三)預警支持系統。
  • 北京市地震應急預案(簡本)
    配合市公安局做好重要目標警衛工作。  (31)北京鐵路局:負責組織北京鐵路系統的地震應急搶險救援和地震次生、衍生災害的預防與處置工作。負責組織地震應急救災的鐵路運輸保障工作。  (32)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負責協調民航系統的地震應急搶險救援和地震次生、衍生災害的預防與處置工作。負責協調做好地震應急救災的空中運輸保障工作。
  • 國家地震應急預案
    視省級人民政府地震應急的需求,國家地震應急給予必要的協調和支持,發生特別重大地震災害事件由國務院實施國家地震應急,發生重大地震災害事件由中國地震局實施國家地震應急,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同行動。
  • 山東出臺地震應急預案!
    3 應急準備3.1 資金與物資省財政廳、省民政廳等部門以及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安排地震應急救援資金預算,建立救災資金投入機制。省民政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商務廳以及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和省政府有關規定儲備抗震救災物資,建立救災物資調用機制。
  • 深圳市地震應急預案(2019年修訂)
    負責組織制定和實施本區(新區、深汕合作區)地震應急預案,負責本區(新區、深汕合作區)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庫和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管理維護,組織建立健全綜合救援隊、專業救援隊伍和基層地震搶險救災隊伍,加強日常管理和演練;組織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發揮共青團和紅十字會作用,依託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社區建立地震應急救援志願者隊伍,形成廣泛參與地震應急救援的社會動員機制。加強地震應急宣傳教育和培訓。
  • 遇到地震怎麼辦?值得收藏!山東出臺地震應急預案
    省民政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商務廳以及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和省政府有關規定儲備抗震救災物資,建立救災物資調用機制。 (3)檢查預警區內的地震災害防禦能力,提出有重點地加強各類建(構)築物特別是重點建設工程的震害防禦措施和應急救援準備。 (4)檢查、督導預警區內的「生命線」工程設施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建築工程的生產經營單位採取應急防禦措施,做好應急搶修搶險與救援準備。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地震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抗震救災工作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組織研究制定省地震災害預防和應急工作的政策措施和指揮意見。組織指揮省地震災害搶救搶險行動。向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報告震情、災情、社情和救災工作進展情況。審定震情、災情信息發布口徑,設立新聞發言人,及時向社會公告震情、災情信息。組織有關市(地)、縣(市、區)和單位收集災情信息,制定地震應急救援力量配置方案。
  • 明光市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 - 滁州市人民政府
    》、《安徽省地震應急預案》、《滁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決定》和《滁州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本市實際和汶川、玉樹地震應急工作經驗教訓,制定本預案。市政府統一領導全市地震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做好轄區內地震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根據職責分工,加強協作、相互配合、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共同做好地震災害應急處置工作。
  •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自治區地震應急預案(2019年版...
    各盟市地震局、應急管理局加強震情跟蹤監測、預測預報和群測群防工作,及時對地震預測意見和可能與地震有關的異常現象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內蒙古地震局第一時間向自治區應急管理廳共享震情信息。自治區人民政府根據預報的震情決定是否發布臨震預報,組織預報區加強應急防範措施。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防汛應急預案等3部應急...
    3 預防和預警機制 3.1 預防預警信息 預警信息包括預警信號、發布時間、可能影響範圍、警示事項和發布機關等。預警信息通過廣播、電視、報紙、信息網絡、電話傳真、警報器等媒介發布。對老、幼、病、殘、孕等特殊人群及學校、醫院等特殊場所和警報盲區,及時採取有針對性的公告方式。事發地政府要根據預警級別做好相應防範準備工作。
  • 印發廣東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通知
    省民政廳:負責組織、協調救災工作;核定、報告全省災情,發布災情信息;指導做好轉移、安置、慰問災民工作;負責督促指導困難災民吃、穿、住、醫等生活救助;申請、分配、管理中央下撥和省本級的救災款物;指導做好災後救助和恢復重建;組織指導救災捐贈;儲備省級災害救助物資;組織預案演練。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4個...
    (2)預警信息發布後,預警區域內的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立即將有關預警信息告知地質災害防災責任人、監測人和受威脅人員;並根據預警信息等級,協調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  3.3 應急處置  3.3.1 信息報告  (1)報告時限。事發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按照規定報告地質災害災情險情。
  • 嶽西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應急預案-嶽西縣包家鄉人民政府-嶽西...
    、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組織突發地質災害應急調查、險災情核查、監測與趨勢預測,為現場應急處置提供技術指導;及時向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險災情及發布應急防治與救災工作動態信息;組織開展預案演練、培訓及地質災害知識的宣傳普及等。
  • 應急管理局通知各部門做好準備!
    屬地應急局分管領導、鄉鎮主要領導、企業負責人及相關人員都要到尾礦庫值守,加大巡查檢查頻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置並報告。 發現險情第一時間報告,按照實際情況和預案要求,及時組織撤離轉移下遊受威脅群眾,並做好安置工作。
  • 五河縣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
    3.2.3預警行動預警信息發布後,電力企業要加強設備巡查檢修和運行監測,採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相關應急救援隊伍和人員進入待命狀態,動員後備人員做好參加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準備,並做好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所需物資、裝備和設備等應急保障準備工作。重要電力用戶做好自備應急電源啟用準備。
  • 福州市防汛防颱風應急預案(2020年8月修訂)
    負責督促指導所屬國有企業編制防汛防颱風應急預案並實施,督促指導所屬國有企業做好防暴雨、洪水、颱風工作。督促國有企業組建專業搶險隊伍,儲備搶險救災物資,並將組建隊伍情況和主要搶險物資統計上報市防汛辦。,及時組織、監督學校做好校舍加固和師生的安全防範工作。
  • 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漳州市防颱風暴雨洪澇應急預案的通知
    ),是為了做好颱風暴雨洪澇災害的防範與處置工作,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保證防禦工作有序高效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市防指建立會商制度和信息共享機制,及時向各成員單位,駐漳部隊、武警部隊,各縣(市、區)、開發區(投資區、高新區)防指,有關新聞媒體通報會商意見和工作部署。3.2 預案準備市防指有關成員單位應按照部門職責,及時修訂完善城市防洪排澇、漁業防颱風、地質災害防治、水旱災害防禦、危險區域人員轉移、防洪工程調度和應急搶險、主要江河超標準洪水防禦等各類專項預案或部門預案。
  • 福州修訂漁業防颱風應急預案
    負責通知、督促局屬事業單位做好防颱風工作,收集、報告局屬事業單位部署、落實防颱風工作情況和受災情況;漁業防颱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新聞宣傳報導工作,通過局門戶網站發布防颱風信息;配合相關處室爭取、落實海洋與漁業系統防臺抗災救災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災後重建項目;協調處室落實市級漁業防颱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經費和救助資金。
  • 山西省地震應急救援規定
    第三章 應急準備  第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建立地震應急與救援責任制和檢查制度。  第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制訂地震應急預案,按照規定進行審批、備案,適時組織地震應急、救援培訓、演練。  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抗震救災指揮中心,完善應急指揮技術系統和地震應急基礎資料庫。
  • 關於印發福州市風暴潮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1.2編制依據依據《福建省風暴潮災害應急預案》和《福州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2)局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24小時應急值班,市海洋預報臺做好風暴潮的監測和預警報,向市防指提供沿海驗潮站逐時天文潮位表;局辦公室、局應急保障中心、市海洋預報臺根據職責發送防禦風暴潮預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