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股的三波確定性機會:估值修復、業績預期、需求兌現

2021-01-09 混沌財經

大盤今日橫盤震蕩,股指略創新高,量能較昨日小幅下滑,報收縮量緩漲的小陽線。滬深兩市成交額為1.08萬億元,大盤成交額為4930億元,均略低於昨日。縮量緩漲的市場含義是:多頭力量不濟,強行上攻沒有得到援軍的支持。

但是,單日的縮量緩漲沒啥意義,只有持續的縮量緩漲(三個交易日以上)才會帶來小隱患。更重要的是,即便小隱患現行,對趨勢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就像往熊熊大火裡潑一瓢水一樣,不僅澆不滅火,反而會讓火燒得更猛烈。堅定看好後市不改變。

最近化工股萎靡不振,讓很多人心裡沒底。如果對A股大勢與化工行業趨勢有所了解,就不會對它們的下跌感到害怕。化工股現在走到了什麼階段?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浙商證券的化工分析師陳煜的觀點。

為什麼要參考這家小券商分析師的觀點?因為該分析師對化工股的機會把握得十分精準,他在6月23日發布研報《化工行業專題研究:翻多,向2年的景氣下行告別》,明確翻多化工行業,這在業內是首位明確看多化工行業的分析師。

此外,他在7月23日再度發研報《 化工行業點評報告:化工的行情走到哪了? 》,對化工股的行情做了非常精妙的論述。其主要觀點是:

預計未來大半年到1年,化工股的行情會演繹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化工企業的估值修復,第二階段是經濟指標、化工品價格持續強化估值修復、業績恢復預期,化工會進一步表現,第三階段是需求兌現,化工品大面積普漲的行情。這個時點,在化工行業、眾多化工股股價近期明顯表現的現下,我們認為化工的行情沒有結束,目前才剛剛從第一階段走入第二階段,即經濟指標刺激階段。

很顯然,我們現在正處於第二階段,也就是處於「業績恢復預期」階段。中報業績不會有很明顯的改變,三季報與年報才是化工股的業績大戲。明年春節後,化工行業的需求將會徹底爆發,很多公司將會主動增加產能。有先見之明的公司,在2019年就開始增加產能了,在2021年直接賺錢,比如利爾化學。後知後覺的公司在2021年等需求爆發才增加產能,在2022年產能建好了會度日如年。

因此,化工的行情在7月份才剛開始起步,這波上漲的原因是「估值修復」,通俗的講,就是之前跌過頭了,遠遠跌破了其價值,故價格出現了強勁反彈。接下來化工股將會出現「業績預期行情」,明年迎來「需求兌現行情」,然後上漲確定性消失。注意,這裡說的是「上漲確定性消失」,不是說它一定會跌,只是上漲的必然性不太好了。

舉個例子:特斯拉概念股拓普集團,其零部件在特斯拉國產車裡價值佔比最大。2019年年底特斯拉上海工廠投產時給了一個時間表:2019年年底上海工廠正式投產,2020年7月份國產化率提升至 70%-80%,年底100%完成。這樣的話,拓普集團在2020年年底之前上漲的確定性十分好。

但是,7月23日,特斯拉宣布中國工廠實現零部件供應完全本地化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這意味著今年年底其實現國產化100%達不到要求,其繼續上漲的確定性消失。雖然它經過兩天調整後又創新高了,但是,它的上漲確定性已經不高了。回到本文的主題,化工股在2021年之前的上漲確定性都會很好,但2021年之後就不好說了。我們目前正處於確定性非常好的初期。

相關焦點

  • 市場共振上演普漲行情 板塊輪動機會或將延續
    資金面上,央行大手筆超預期向市場注入短期流動性,對衝掉了很大一部分由債市實質性違約潮與年度金融機構結算窗口帶來的資金缺口,風險偏好得到修復。信用債風險呈現收斂態勢,頭部券商估值已回落至歷史中樞下方,後續政策利好有望延續,看好券商板塊跨年行情機會。
  • 光大證券2021年A股投資策略:退中求進 從估值提升到盈利增長
    經濟復甦還有三點支撐:(1)新冠疫苗大批量上市有望解除線下消費限制和國際社交隔離;(2)海外經濟共振復甦繼續改善外需;(3)國內工業利潤好轉和美國補庫需求拉動製造業投資回暖。 估值:略承壓,但調整空間有限 A股總市值/M2位於2003年以來77%分位,估值雖已不便宜,但全球來看仍有估值優勢。
  • A股開門紅 私募基金:一季度確定性機會較強 部分板塊估值偏高
    同時,伊洛投資也認為,以確定性而言,今年一季度的業績仍有較明顯的回暖和釋放。未來,資本市場的深化改革、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等均利好A股市場的整體發展,但因過高的流動性推升金融市場估值屢屢拔高仍需謹惕。常春藤資產指出,2021年A股整體或呈現前高后低的局面,預期回報率將會明顯低於2020年。
  • 天風證券:創業板業績密集披露關鍵期 關注幾個細節(附2月金股)
    當前,創業板年報預告披露率不及一半,下周剩餘的幾個交易日將面臨業績風險的集中釋放壓力。本文對市場較為關心的業績預告及風格判斷的幾個細節再做討論:1)業績披露的規定、進度和表現;2)中小創的業績預告偏差有多大;3)盈利的一致預期及準確性;4)未來可能的估值修復與風格判斷。   1。
  • 浦江國際(2060.HK):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具備更大的修復潛能
    一、本業穩健成長,新業務拓展新空間在上半年疫情影響下,浦江國際雖然受到相對的負面影響,但由於 90% 業務都在國內,因此隨著基建投資重新提速,可以預期下半年業績肯定要好於上半年。除此之外,目前公司海外業務佔比雖然較少,但未來卻有機會成為另一股增長動力,尤其是拜登上任美國總統後,大機率會通過新一輪經濟刺激方案幫助經濟恢復。根據外媒報導,拜登已承諾將立刻推出 3,000 億美元的基建投資計劃,作為 3 萬億美元長期計劃的一部分。其中,橋梁更換相信能分得一杯羹。
  • 銀行批量漲停,外資爆買超百億,12月金股「跨年布局」機會已現
    浙商證券認為,從基本面來看,其一,宏觀條件方面,經濟溫和修復,貨幣不松不緊,數據上,與A股指數走勢最相關的M1,10月同比達9.1%,創出2018年2月以來的新高(見圖1),換言之,12月仍處結構性做多的時間窗口。其二,景氣基礎方面,復甦帶來順周期盈利逐季修復,繼而帶來年報和一季報的業績支撐。
  • 估值回調疊加不確定性消減 醫藥股強勢反彈
    個股方面,山河藥輔、奇正藏藥、通化金馬等個股漲停,博暉創新上漲15.02%,愛美客、博雅生物等多隻個股漲幅超5%。8月初以來,醫藥板塊整體回調明顯。尤其進入四季度以後,醫藥行業面臨多重利空,包括三季度業績的兌現,行業進入年底業績真空期;藥品和藥械集採消息頻出,醫藥目錄談判等政策擾動等因素。加之今年以來整個板塊漲幅明顯,醫藥股持續震蕩調整。
  • 248股距最高目標價上升空間超50% 背後邏輯是什麼?
    「考慮到公司開店速度及業績超預期,上調預計2019-2021年歸母淨利潤為4.1億、5.4億、6.9億元,對應估值19.7、15、11.8倍,給予2019年30倍估值,對應目標價68.4元」,天風證券表示。  實際上這1154隻個股可以分為兩種情形,一種類似五糧液,年內已累積較大漲幅;另一種則是年內微漲甚至下跌的個股。
  • 7位知名基金經理展望2021年: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 收益預期應適當降低
    賈成東:明年的行情可能比較複雜,要看清晰難度比較大,但大體上會有兩次機會可以把握,上下半年的風格和行業可能會有明顯差異。上半年主要看好疫情受損股,如銀行、化工、航空、酒店等今年漲幅很小、業績逐漸改善的品種,這些領域具備階段性的性價比優勢,但可能不會持續整年。明年後半段,科技為主的板塊可能會有機會。
  • 三友化工:業績超預期 單季度歷史峰值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三友化工(600409)事件:公司發布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18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08億元左右,同比增加21.6%左右,則2018
  • 獨家調查30+最佳私募,一致預期和分歧...
    我們的投資組合延續此前景氣周期的配置思路:其一,把握景氣度持續改善的機械、化工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遊企業,同時配置經濟復甦帶來的上遊資源行業;其二,配置預期基本面改善的低估值金融股,把握估值修復的機會;其三,堅守尋找更長期的趨勢,在優質的消費、醫藥和科技板塊中選擇估值與基本面相匹配的公司,長期布局。
  • 獨家調查30+新財富最佳私募,一致預期...
    我們的投資組合延續此前景氣周期的配置思路:其一,把握景氣度持續改善的機械、化工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遊企業,同時配置經濟復甦帶來的上遊資源行業;其二,配置預期基本面改善的低估值金融股,把握估值修復的機會;其三,堅守尋找更長期的趨勢,在優質的消費、醫藥和科技板塊中選擇估值與基本面相匹配的公司,長期布局。
  • 調查30+最佳私募 一致預期和分歧點都...
    我們的投資組合延續此前景氣周期的配置思路:其一,把握景氣度持續改善的機械、化工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遊企業,同時配置經濟復甦帶來的上遊資源行業;其二,配置預期基本面改善的低估值金融股,把握估值修復的機會;其三,堅守尋找更長期的趨勢,在優質的消費、醫藥和科技板塊中選擇估值與基本面相匹配的公司,長期布局。
  • CWT INT'L:多因素共催高增長,業績與估值修復共振
    目前,海航集團通過海航集團(國際)及香港海航實業兩家子公司間接持有CWT INT'L約58.43億股的股份,佔CWT INT'L已發行股本約51.26%,仍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而2018-2019年中報期間,CWT INT'L的融資成本分別達到4.23億港元、3.80億港元,佔據公司第二大成本之位,直接導致業績虧損。也就是說,CWT INT'L的業績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併購貸款利息帶來的高融資成本。
  • 張憶東策略世界:反擊戰的勝負手在於業績
    二、聚焦中報業績的三條選股方向:1)剩者為王的傳統周期龍頭,受益中報超預期和積極財政政策的看漲期權;2)強者更強的新經濟龍頭,在教育、消費、醫藥等行業尋找盈利高增長和估值的匹配度更高的績優股;3)王者歸來的科技股龍頭,股價大跌、預期悲觀的科技股有望在中報後分化,關注業績指引的亮點。三、博弈性機會。
  •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策略 定性和定量結合精選個股
    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800指數收益率×50%+恒生綜合指數收益率×10%+中債綜合財富(總值)指數收益率×40%。股票投資策略方面採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策略,將結合定量、定性分析,優選具備持續成長性和估值優勢的個股,可投資港股。基金經理陳鵬揚,投資經理年限 4.50年,歷任管理基金數 9隻,在任管理基金數 3隻,在管基金總規模 21.13億。
  • 估值低而盈利將改善 機構看好明年周期股行情
    展望2020年,周期性行業盈利有望大幅改善,周期板塊中已經經歷過總需求下滑壓力測試的低估值、高分紅的周期龍頭企業將較好匹配理財替代、險資配置等增量資金需求,或是明年最重要的投資機會之一。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區域本周,A股市場周期股與科技股「搭臺唱戲」。
  • 信息科技:轉型落地期選擇執行力和資源能力佳的公司 薦15股
    [摘要]  投資要點:  摘要:2016年總體上是計算機行業震蕩消化估值的一年,大多數公司處於轉型新業務的投入期,面臨短期轉型投入加大而且新業務短期業績難兌現或者轉型被證偽的問題。
  • 估值切換後,A股估值水平處在歷史什麼位置
    市場走勢企業盈利加速好轉可能促使A股估值水平可能會在中短期內發生一定的調整經濟持續改善疊加海外需求復甦等,短期內上遊資源品板塊存在估值修復的空間,尤其是鋼鐵、採掘等板塊;二季度以來中遊製造業盈利和估值均已出現較為明顯的好轉,疫苗研發取得新進展對於航空
  • 私募持股分布逐漸清晰 化工板塊成為配置重點
    據統計,截至8月18日,在已經披露半年報的上市公司中,私募基金重倉持有個股數量超過200隻。從行業分布來看,私募持倉集中於食品飲料、醫藥及化工等行業。聚焦三大賽道從行業分布來看,私募基金的持倉股集中在醫藥生物、化工和電子等行業,持有個股數分別為36隻、30隻和23隻。機械設備、電氣設備、輕工製造等行業在二季度也均有10隻以上個股獲私募重倉。值得注意的是,食品飲料行業中雖僅有10隻個股獲私募重倉,卻是私募持股市值最高的行業,達13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