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咽拭子陰性出院了,但是複查的時候,肛拭子陽性,這是怎麼回事?還有沒有傳染性呢?
2月24日,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副院長龔四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該院出院的第一例兒童患者出院時2次咽拭子、肛拭子陰性,但回家隔離的時候,相關人員上門檢查的時候發現,再次出現了肛拭子陽性的情況。此前,也有媒體報導過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也有少數出院後肛拭子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的病患。
龔四堂表示,目前還不清楚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肛拭子測出核酸陽性,是否存在活病毒?到底毒性多強?是否具有傳染性?傳染性多大?這些現在還是未知數。但只要一發現,都會及時進行隔離。
實際上,類似情況已不是第一次出現。
在重慶市政府2月5日的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副書記夏沛就曾表示,重慶市已出現多次咽拭子檢測為陰性,最後通過肛拭子確診為陽性的病例,請市民警惕糞口傳播的風險,保持清潔衛生。而類似的情況在浙江也曾出現。
什麼是咽拭子,什麼是肛拭子?
咽拭子是取鼻部,咽喉部、扁桃體等部位的分泌物,進行病毒檢測。咽拭子核酸陽性,說明咽喉部或者呼吸道有病毒基因片段或者病毒。
而肛拭子是將取樣拭子插入肛門的2至3釐米處採取標本,或在肛門周圍的褶皺處擦拭取樣,,
核酸檢測陽性提示的是患者大便樣本裡存在病毒基因片段或者病毒,之前鍾南山院士的團隊已經在糞便中培養到了活的新型冠狀病毒,說明糞便是有傳染性的。
要警惕糞便排毒,小心糞口傳播!
2020年2月20日,中山大學第五醫院領銜在medRxiv上發布了一篇文章,對73名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的糞便進行病毒核酸(RNA)檢測,發現53.42%的患者在糞便中病毒RNA檢測呈陽性。23.29%的患者在呼吸道中病毒RNA呈陰性但糞便中仍然呈陽性。截至文章書寫的時候,已經發現大便中存在病毒的時間,持續1至12天。
此外,在胃腸道組織中也可檢測到了病毒RNA。進一步檢查發現,胃腸道上皮細胞中,病毒包膜蛋白的免疫螢光染色也呈陽性。該研究結果表面,新型冠狀病毒可以感染胃腸道細胞,糞便中存在新型冠狀病毒。
咽拭子陰性,肛拭子卻陽性,怎麼辦?
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解除隔離和出院解除隔離標準的要求,需滿足以下4個條件:1.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2.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3.肺部影像學顯示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吸收好轉;4.連續兩次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至少間隔1天)。
也就是說,咽拭子陰性是可以出院的,第六版指南並沒有明確要求為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做肛拭子檢測。
有一部分的患者,咽拭子陰性,但是肛拭子是陽性的,說明體內還存在少量病毒,可能會持續排毒。而且,不論是咽拭子還是肛拭子,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陰性,即使檢查呈陰性,體內也可能有少量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體內的病毒可以持續多長時間,目前還不得而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提示,病癒時核酸檢測可能是假陰性,或者病毒載量降低後由於試劑靈敏度及取樣等關係沒檢出。如果要排除沒測準的概率,應同時測抗體,比如,抗體有四倍以上增高才是進入恢復期,最好的辦法是量產抗體試劑作輔助診斷。
病毒可能會長時間留在身體裡面
所有的這些結果,都提示我們,新型冠狀病毒很狡猾,患者沒有症狀之後,病毒可能還會在體內持續較長的時間。
以2003年的SARS冠狀病毒為例,16%至73%的SARS患者在發病過程中出現腹瀉,通常見於在發病第一周。從發病第五天起,糞便中檢測到SARS病毒RNA,且糞便標本中病毒RNA陽性的比例逐漸上升,到發病的第11天達到高峰;即使在發病30天後,病毒RNA仍存在於一小部分患者的糞便中。
新型冠狀病毒也可能會在患者的體內持續很長的時間,持續排毒,就會有傳染性。所以,出院的標準一定要非常嚴格,可以同時檢測咽拭子和肛拭子,需要同時陰性,才考慮出院。
出院之後,還需要在家自我隔離14天,並且回醫院複查,了解身體內部還有沒有病毒殘留,這樣才能做到萬無一失。(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