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醫學的障礙快速消失

2020-09-05 升華洞察

作者:《科學美國人》自定義媒體,翻譯:《升華洞察》馮升華

結合3D列印的虛擬環境正在打破個性化醫學的障礙,從外科手術到具有觸覺反饋功能的假肢。

【圖】明日無限公司製作的量身定製的3D列印假肢,By Unlimited Tomorrow

佐伊·格倫(Zoe Glenn)是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柯林斯堡的13歲女孩,出生時沒有左臂。她戴著假肢,可以做一些事情,例如提著午餐盤、沉迷於木工,但是格倫很難忍受她的假肢。她的母親克裡斯汀·格倫(Kristin Glenn)說:&34; &34;

2017年9月,格倫一家發現了一個 YouTube視頻,其中包含3D列印的機器人假肢,該假肢是由總部位於紐約萊茵貝克的新興公司製造的。他們給正在尋找志願者的公司創始人伊斯頓·拉查佩勒(Easton La Chappelle)發送了電子郵件。僅僅一周後,他們就與他一起工作,為他開發格倫和其他數百名兒童的定製義肢。

伊斯頓使用3D掃描儀捕獲了佐伊缺失肢體的末端的圖像和尺寸以及功能臂的尺寸,直至指尖寬度。通過生物識別傳感器,他收集了肌肉數據,然後使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讓她的大腦試圖告訴缺失的手臂的肌肉進行解碼。他使用由法國技術公司達索系統的軟體驅動的3D印表機創建了新手臂。結果是高科技的、看起來很自然的假肢手臂,與佐伊的皮膚甚至雀斑都很相稱。手臂和手根據其肌肉運動根據電子信號運動。令人驚訝的是,手臂的設計和印刷在幾秒鐘之內。

建模軟體和3D列印在個性化方面開闢了廣闊的前景。現在可以快速、準確地測試、驗證和創建無法使用傳統製造方式製造的產品,例如組織和器官、定製的修復體和量身定製的醫療設備。科學家將有前所未有的機會應對社會挑戰。

諸如人體組織和器官的模型將提供有關疾病預防和治療的洞察。達索系統SIMULIA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Bruce Engelmann表示:&34; &34;

虛擬手術仿真

外科醫生也越來越個性化。比利時公司Digital Orthopedics正在使用達索系統的3D建模技術,以在實際手術之前模擬足踝手術。Digital Orthopaedics的聯合創始人兼醫學總監Bruno Ferré說,醫生們使用達索系統的數字仿真技術來確定最佳的治療方案,從而節省時間並降低發生手術錯誤或手術併發症的風險。

【圖】在手術之前對腳進行建模可以節省時間並減少錯誤的風險。

&34;費雷說。&34; 該公司使用達索系統的三維體驗平臺將其建模為臨床決策支持系統,以幫助分析臨床症狀,肌肉骨骼病理學和其他患者的個人參數,並預測患者的反應。該技術還可以模擬植入物和假腳踝的有效性。

Ferré和他的同事們全神貫注於足疾,但他相信建模平臺可用於支持許多其他領域的治療,例如脊柱、肩膀和膝蓋。他說:&34;

目前,這些虛擬模型處於技術的最前沿,但是如果它們證明自己的價值,它們可能很快就會變得司空見慣。達索系統BIOVIA首席戰略官Reza Sadeghi說:&34; &34;

三維列印這個技術已經誕生很多年了,但是即使到現在,3D列印和建模也正在改變生活。有了新的假肢手臂,佐伊現在可以抓住雞蛋而不會破裂,進行牢固的握手並獲得與之匹配的彩繪指甲。她最喜歡的一項特技:使用左手吉他,她可以用假肢握住一把撥弦,並用右手彈奏和弦時進行伴奏。她很高興探索她還能做什麼。她說:&34;

相關焦點

  • 關注吞咽障礙患者,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河南省物理醫學學會吞咽障礙...
    為促進我省吞咽障礙康復事業的發展,掌握國內外吞咽障礙康復新進展,學習國內外吞咽障礙康復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促進吞咽障礙康復學術交流,河南省物理醫學學會吞咽障礙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吞咽障礙康復學術交流會於2020年11月14日在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正式召開。
  • 深圳先進院召開再生醫學及三維生物製造研討會
    再生醫學融合了生物學原理、工程方法和轉化醫學,是用來研究功能障礙或缺失組織器官修復以及組織器官再生與功能重建的學科;三維生物製造技術則是體外構造再生組織及器官的重要手段之一。三維生物列印技術是3D列印技術與醫療技術的深度結合。
  • 醫學要更像一門科學而非藝術,MetaMed為患者打開個性化醫療新世界...
    位於美國紐約的MetaMed,希望患者在這些千篇一律的治療方法外,能夠有更多的選擇,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簡單來說,MetaMed就是一個比多數全科醫生更細緻、研究更徹底的第二醫療意見。為什麼需要個性化醫療?
  • 醫學要更像一門科學而非藝術,MetaMed為患者打開個性化醫療新世界
    位於美國紐約的MetaMed,希望患者在這些千篇一律的治療方法外,能夠有更多的選擇,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簡單來說,MetaMed就是一個比多數全科醫生更細緻、研究更徹底的第二醫療意見。為什麼需要個性化醫療?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雷蒙德·斯蒂文斯:轉化醫學進入新時代,要推動個性化診療並降低其成本
    正在進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上,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SRI)分子生物學系與化學系教授雷蒙德·斯蒂文斯,帶來了轉化醫學和醫療的主題演講這次疫情給我們的經驗是:快速檢測、快速治療,這樣才能降低人們的痛苦。正如前面的發言者所說,科學是無國界的,全球科學研究者需要共同分享。現在,轉化研究為什麼還不能應用於所有疾病?因為我們還對很多疾病不夠了解。在這個時代,科學家可以獲得很多關於人體的數據。目前,獲取這些數據的節奏、速度在全球層面都是前所未有的。
  • 發育遲緩、智力障礙……科學家發現導致神經發育障礙的又一致病基因
    發育遲緩、智力障礙……科學家發現導致神經發育障礙的又一致病基因  Emma Chou • 2020-11-24 17:05
  • 今日科技話題:新快速射電暴、個性化3D列印骨盆重建、載人飛船試驗船、新冠病毒疫苗、類壁虎腳材料
    1中國「天眼」發現新快速射電暴 來自85億年前宇宙深處5月8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研究員朱煒瑋、李菂等與合作者利用自主研發的搜尋技術,結合深度學習人工智慧,對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海量巡天數據進行快速搜索,近日首次發現一個新的快速射電暴
  • 關注認知障礙症(健康關注)
    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超過千萬,居世界首位,並且每年以30萬以上的新發病例快速增長。 當前,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劇,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人群日益增多。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它會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人們的記憶。北京友誼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郭燕軍說,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出現健忘、多疑等症狀,但人們往往誤認為這是上了年紀,老糊塗了,並不把此當回事。事實上,這極有可能是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
  • 【帕金森病】特發性快速眼動期睡眠行為障礙患者腦內拓撲結構異常的研究
    作者:蔣皆恢 趙德強 周虎成 於歡 左傳濤 王堅單位:上海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200444引用本文:蔣皆恢, 趙德強, 周虎成, 等.  特發性快速眼動期睡眠行為障礙患者腦內拓撲結構異常的研究 [J] .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誌,2019,39( 6 ): 325-330.
  • 掃除人造功能性器官技術障礙 水凝膠3D列印可快速生成複雜脈管
    原標題:水凝膠3D列印可快速生成複雜脈管美國研究團隊研發出新型生物列印技術,可快速生成有複雜內部結構的生物相容性水凝膠,用來模仿人體氣管和血管等脈管系統,為未來人造功能性器官掃除一個重要的技術障礙。該突破性成果刊登在近日的《科學》雜誌上。
  • 中國睡眠障礙數據——來自系列循證醫學研究的發現
    日前,我國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精神科項玉濤教授團隊開展了一系列關於中國不同人群睡眠障礙的循證醫學調查研究,結果如下:一、中國普通人群睡眠障礙患病率為全面探討中國普通人群睡眠障礙的流行病學現狀,項玉濤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原博士生、現深圳市康寧醫院操小蘭博士和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王詩鑌博士等開展了此項
  • 走進認知障礙
    參考文獻:[1]中國痴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寫作組,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認知障礙疾病專業委員會.2018中國痴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五):輕度認知障礙的診斷與治療[J].中華醫學雜誌,2018,98(17):1294-1301.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17.003.
  • 金橡醫學攜手華為雲、加速腫瘤基因檢測創新
    肺癌仍為我國發病率、死亡率第一位,為「癌中之王」;40歲之後發病率快速提升,80歲達到高峰;到85歲,一個人患癌風險為36%;  數據來源:國家癌症中心發布2017年中國最新癌症數據  癌症的致病因素多且複雜,很多人都說癌症與飲食,環境,心態有關,除了這些之外,你有沒有想過癌症還和我們自身的基因有關呢?
  • 功能醫學—打開身體長壽秘訣的鑰匙
    功能醫學是以科學為基礎的保健醫學,屬預防醫學領域,顧名思義「功能」,是以人的基因、環境、飲食、生活型態、心靈等共同組合成的獨特體質作為治療的指標,全面評估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狀態,糾正病人失衡的生理生化指標和功能障礙、恢復功能平衡,從而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恢復病人的健康狀態以及功能活動,是根源性解決身體問題。
  • 認知功能障礙篩查系統獲國家醫療器械註冊證
    本報訊(記者郭猛 通訊員吳煥軍)日前,由秦皇島市惠斯安普醫學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認知功能障礙篩查系統成功取得國家醫療器械註冊證。這是該公司繼HRA健康風險評估系統、EIS紅細胞影像系統和PMR微循環修復系統3款功能醫學設備之後,第四款取得國家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功能醫學設備。
  • 「精準醫學」參與者的商業邏輯是什麼?
    可以說,賽默飛世爾是精準醫學的直接參與者。在中國,精準醫學行業湧現出一批創業公司。巨大的市場和並不明確的未來,需要如何看待?行業領導者是如何看待這個行業的呢?近日,財新健康點在青島對賽默飛中國區總裁江志成(Gianluca Pettiti)以及賽默飛全球精準醫學項目負責人Corina Shtir博士進行了專訪,看他們是如何把握精準醫學的行業脈搏,引領精準醫學革命。
  • 癌症研究藍圖:精準醫學的關鍵差距與機遇
    免疫治療領域現狀個性化醫學的發展伴隨腫瘤免疫療法的發展,基因組學的創新促進了新的免疫靶點的發現,並推動了免疫治療臨床試驗設計的合理方法。自2011年批准抗CTLA-4抗體(ipilimumab)治療晚期黑色素瘤以來,針對免疫檢查點的個性化治療推動了許多癌症治療模式的轉變,僅抗PD-1抗體就在2018年獲得了9項FDA新的批准。
  • 時代天使CEO李華敏:科技將推動大健康行業智能化、個性化發展
    另外,隨著各種新興科技的快速發展,比如材料學、AI技術、3D列印技術等,它們在大健康領域各個細分行業中的交叉應用會加快,從而推動整個大健康領域的數位化、智能化,以及個性化醫療服務的發展。   記者: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已經是一個風口,目前市場規模如何?在大健康的細分領域裡,口腔醫療也正迎來新的變化,如何看待正畸行業的發展?
  • 【學術前沿】疫情之下的生物醫學研究:危險與機會
    因此,停止或減緩科學家和臨床醫生在預測、治療和最終治癒代謝性併發症方面的努力,可能會危及以下幾種急需的進展:a)定義對治療和預防併發症有特定需求的亞糖尿病群體;b)研發個性化的治療策略,以對抗糖尿病代謝功能障礙及其長期(心血管)併發症;c)採用胰腺β細胞再生和功能恢復,最終戰勝疾病。
  • 科學家警告地球上的昆蟲正在快速消失
    【科學家警告地球上的昆蟲正在快速消失】周一,《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研究報告,康乃狄克大學昆蟲學家大衛·華格納(David Wagner)及多位科學家向世界發出警告,稱氣候變化,殺蟲劑,除草劑,光汙染,入侵物種以及農業和土地用途的變化導致地球上每年大約有1%至2%的昆蟲正在快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