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媒:疫情之下 中國留英學生如何看待回國

2021-01-10 人民日報海外網

中新網3月19日電 據《英國僑報》微信公眾號「英僑說」報導,近日,英國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不斷增加,讓不少中國留學生感到擔憂。

記者參訪了正在倫敦實習的Iris,正在利茲大學讀商科的Jiayi,和在謝菲爾德讀教育的Lili三位留學生,聊聊他們是如何看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選擇留守還是回國。

在父母的擔憂和實習機會中找到平衡

Iris目前在倫敦金絲雀碼頭一家華人公司實習。她告訴記者,英國目前的情況,並沒有讓她覺得恐慌,但是她的父親得知金融城有確診病例之後,十分擔心她的情況。「我爸爸每天打電話督促我做好防疫措施,而且還希望我可以儘快回國。」

她實習的單位在敦促所有員工上班時都帶口罩之外,更鼓勵大家遠程在家工作,以避免互相交叉感染。

Iris表示,如果回國她很可能失去目前這次寶貴的實習機會。「能在倫敦找到實習機會,其實挺不易的,所以我十分珍惜現在的實習機會。這讓我可以將在英國學到的知識,因地制宜地施展。」

她說,「所以我這幾日也在想,如何能在父母催促儘快回國和再多在倫敦實習一段日子中間找一種平衡。」

回國可能對學業造成影響

Jiayi目前就讀於利茲大學的商科,雖然現在學校還在上課,但她依舊密切關注著有關英國新冠疫情的資訊報導。她認為,在做好基本措施的情況下,中國國內的整體環境比較令人安心。而英國還處於疫情暴發的初期階段,確診人數不斷攀升,班上的同學也不戴口罩,對此她感到擔憂。

她說,「遇到這種事,還要一個人漂泊在外面,總歸還是沒有親人們都在一塊心裡來的踏實。」Jiayi的家鄉是內蒙古包頭,據她了解,包頭的疫情已經基本穩定,人們已經開始逐漸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

作為留學生,Jiayi如果選擇回國,可能對她的學業造成影響。Jiayi就讀的學校對於疫情尚沒有官方的政策出臺,如果回國可以走請假的流程,但學校目前並不認同以「新冠肺炎疫情」作為理由請假回國,而私下回家就等於曠課。

「呆在原地更安全」

「這裡的留學生群體比例很大,在街上行走的大部分亞洲面孔都帶了口罩,讓人覺得安心許多。」Lili目前在謝菲爾德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課程,她告訴記者,很多留學生每天都高度關注疫情的資訊,互相督促對方減少出門的次數。雖然身邊有一些同學回國,但她還是選擇按兵不動。

因為當地民眾並沒有戴口罩的習慣,她選擇在口罩外面套一個圍脖,減弱一下醫院口罩在外形上所帶來的衝擊感。「這樣大家也不會發現我戴著口罩,同時也保護了自己。」她說道。

Lili認為,這種情況下,在兩三百號人擠在一起的飛機上,一旦同機中有病毒攜帶者,那麼自己被感染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她認為,「只要做好防護措施,這事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恐慌的心態,反而會讓自己的狀態變差,抵抗力減弱。」

當地華媒也呼籲留學生們保持理性,密切關注疫情資訊。考慮到在飛機等公共運輸上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等因素,希望大家多加思考、謹慎決定。


責編:葉壯

31747052,.華媒:疫情之下 中國留英學生如何看待回國,.2020-03-20 08:58:18,.204497,.葉壯

相關焦點

  • 繼上海後山東再現變異病毒,源於留英學生,鍾南山擔心的事發生
    先是上海發現首例變異病毒,其確診者是來自於一名留英學生。從英國飛回上海後經檢測後被檢測出陽性,後經專家鑑定後被判定為變異病毒。 可沒過幾天,繼上海後,山東青島再次曝出又一名留英學生被確診,經比對,病毒樣本與近期高度關注的英國變異株序列高度同源,該病例成為了山東第一例輸入變異病毒。
  • 中國留英學生:一年制碩士留學大熱,畢業何去何從?
    中國僑網8月21日電 據英國《僑報》報導,英國高等教育數據統計局(HESA)調查,中國赴英接受高等教育(本科及其以上)的人數十年來始終保持穩步攀升,2012年起便超過了歐盟國家在英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總數之和,高居各國之首,這一表現在歷經脫歐,英鎊震蕩以及移民政策緊縮的情況下,顯得尤為特別。
  • 俄媒:武漢迎「解封」 中國如何從疫情中回歸平靜生活
    俄媒:武漢迎「解封」 中國如何從疫情中回歸平靜生活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2020-04-07 16:46:59 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刊網站7日發表題為《中國武漢如何回歸平靜生活》的報導,在華俄羅斯人和俄羅斯中國問題專家講述了他們在疫情期間的見聞,並對中國應對疫情的措施給予積極評價。  報導稱,從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將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進一步推進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目前,中國所有省份都開始逐漸恢復正常運作,工業企業的啟動率達到70%到80%。
  • 英媒指中國留學生兩極分化「學渣」拿洋文憑也吃不開
    外國參展院校招生代表(右)向中國學生及家長解答招生相關事宜。(圖片來源:歐洲時報網特約記者卞正鋒)   中國僑網4月24日電 據歐洲時報網報導,中國學生出國留學可追溯到百年以前,英媒認為,和從前的政府主導、歸來即精英不同的是,隨著中國中產階層的崛起,中國留學生出現了兩極分化,而拿洋文憑回國的海歸回國後發現,「海外鍍金」似乎不再像從前那樣是香餑餑了
  • 華媒:紐西蘭教育部為閉校防範疫情做準備
    華媒:紐西蘭教育部為閉校防範疫情做準備
  • 中國英國之間航班增加了嗎?今年英國留學面臨航空運輸空前難題
    即使是十分之一的學生需要回國,目前的直飛運力也需要3個月的時間才能運完。 另外,根據英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處2019年12月提供的數據,當年1—9月英國在華發放的學生籤證接近11.5萬個。 按照以往的經驗,中國留英學生中,研究生的比重高達60%以上。換句話說,僅9月份以後畢業需要回國的碩士學生,緊接7萬人。
  • 留英學生頻現論文代寫 高校使用反抄襲系統
    據英國報導,隨著留英中國學生數量屢創新高,形形色色的華人「英文論文代寫」公司,儼如一項新的產業般「茁壯成長起來」。在一向以治學嚴謹聞名的英國,中國學生鋌而走險選擇「捷徑」,英國高校是否真的束手無策?不過,相對於論文抄襲的問題,各大學在發現論文代寫上也有不少實際困難,因為在目前的程序中,大部分學生在提交論文後根本不用就論文進行答辯,所以老師也很難判定論文是否出自學生之手。
  • 留英訪談(上): 讓學生自食其力
    近年來,由於中國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多,很多英國大學的國際部都有中國老師專門負責招生等工作。貝德福特大學(University of Bedfordshire,或譯「貝德福德郡大學」)位於倫敦北部半個小時車程的盧頓鎮。在今年的歡迎周中,貝德福特大學為學生提供了很多服務和活動,包括機場接機,學校信息與設施介紹以及開展聚會和交流,以幫助學生儘快熟悉和適應學校環境。
  • 疫情愈演愈烈:那些選擇回國的留學生,都是怎麼想的?
    記者:楊虎編輯:觀觀今年2月份到現在,疫情席捲全球,愈演愈烈,對於留學生來說,經歷了剛開始的慌亂、擔憂,到現在真正開始剖析自己以及回國的利弊,做出選擇。很多人選擇了回國肄業,回國工作,很多之前選擇留在國外的學生,也開始改變自己的留學計劃。
  • 留英學生頻現論文代寫 英高校使用反抄襲系統
    中新網3月18日電據英國BBC英倫網報導,隨著留英中國學生數量屢創新高,形形色色的華人「英文論文代寫」公司,儼如一項新的產業般「茁壯成長起來」。在一向以治學嚴謹聞名的英國,中國學生鋌而走險選擇「捷徑」,英國高校是否真的束手無策?
  • 疫情之下,警惕海外詐騙新套路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海外學子急於回國的心理,通過多種話術實施詐騙。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爆發已有數月之久,且目前多個國家確診人數仍處於上升趨勢,尚未見到拐點來臨,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疫情反彈。對涉世未深的海外學子來說,在緊張、焦慮的心情之下,心理防線易受到衝擊,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這一點,詐騙套路也在升級。  除了留學生及其家長,一些詐騙甚至瞄準了留學生在國內的同學、朋友。
  • 留英人數暴漲23%,23所英國大學包機復學,利好不言自明
    疫情沒有完全散去,如何安全抵達英國正常入學呢?小夥伴們的顧慮可以消除啦! 英國已經陸續開始一波操作,通過包機形式幫助留學生順利返英啦!據悉,這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國內航空公司執行的首個國際復學包機直飛航班。該航班由海南航空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紐卡斯爾大學、約克大學、謝菲爾德大學等23所學校共同組織,旨在為上述23所英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提供返校復學便利。
  • 疫情之下 美英如何防止學生沉迷網絡
    隨著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應用,網絡成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如何防止學生沉迷網絡,成為世界各國教育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新冠疫情爆發後,居家在線學習模式的開啟讓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更趨嚴重,本期聚焦國外的家長、學校和社會如何防止學生沉迷網絡。
  • 疫情之下,弱勢車企加速洗牌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在一片哀嚎中,那些強大的車企尚可通過調整戰略節衣縮食來渡過難關,而那些邊緣車企則無路可退。 01 馬太效應加劇 如今的中國車市似乎已經成為那些「寡頭」們收割資本的戰場。
  • 澳媒:要重啟對華關係,擺脫莫裡森製造的困境
    澳媒:要重啟對華關係,擺脫莫裡森製造的困境12月5日的時候,澳大利亞媒體《澳大利亞人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莫裡森製造的對華困境。該媒體認為,與中國交惡,對澳大利亞來說是一個致命的衝擊,各行各業,都遭受嚴重的損失。
  • 疫情之下,多所英國大學曾為留學生減免學費
    赫爾大學官宣將成為英國第1所施行中國學生和英國學生統一收費標準的學校!儘管這樣的「統一收費標準」是首開先例,但在疫情影響之下,其實很多大學都曾為留學生提供過不同幅度的學費優惠。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介紹。
  • 時尚,在疫情之下
    ,因為疫情的影響今年的上海時裝周改為線上進行,而中國國際時裝周則宣布延期。在秀後,參與這場秀的中國模特們換上了2009春夏和2019春夏高級定製系列,這兩季的作品靈感均來自中國。Armani先生在這些中國模特們的簇擁之下為中國獻上關心和祝福。
  • 英國繼續整頓學生工作籤證 留學生在英就業受限
    內政部發布學生籤證新規  根據此次新規,從今年秋天開始,就讀學院(College)的學生將不能在英國境內延長學生籤證或直接轉換成工作籤證。如果學院的課程結束,學生們就必須先離開英國,回國申請其他籤證。
  • 段躍中:利用主流社會資源 打造華媒話語權
    中新社上海九月二十日電 題:段躍中:利用主流社會資源 打造華媒話語權  中新社記者 朱沿華  從東京到上海,作為一名始終活躍在一線的新聞人,日本僑報社社長段躍中即便是在像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這樣的全球媒體人聚會上也會因為其明顯的外部特徵而很容易地被辨認出來——西服背後那個大大的雙肩包裡裝著須臾不離身的筆記本電腦和數位相機
  • 澳媒終於知錯了?替美國出頭自尋絕路,這次只有中國能救澳大利亞
    澳媒稱,由於中澳經濟糾紛仍在繼續,許多受影響的澳大利亞出口商正尋找其他可替代市場。然而,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經濟學副教授石賀凌卻表示,儘管一些商品可以向其他市場轉移,但是短期內很難有市場可以代替中國的留學生資源。同時,不只留學教育產業很難向中國以外的國家轉移,澳大利亞採礦業也十分依賴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