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南研究所(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的行星科學家特雷西 · 貝克,發現了一顆幾乎完全是金屬構造的隕石,並將其命名為普賽克(16 Psyche)。而它被初步檢測後,科學家們判定這是一顆由鐵和鎳,所構成的小行星。
而且,這目前為止,它或許也是我們的天文學家們,所能直接觀測到獨一無二的那顆小行星!因為,它極有可能是一顆中途夭折掉的行星。就像地球這樣的類地巖石行星,一般都是由一個金屬內核、地幔和地殼,條件許可的話還可能有大氣層,組成一顆發育完整的行星。
但這個直徑長達226公裡的令人著迷的金屬小行星,科研團隊們,通過光譜監測,粗略地觀測到它金屬構成約佔據了30~60%,而其他部分則是低鐵矽酸鹽。單從這一點來看,它很像一顆被剝奪了外殼和地幔的原行星,如今僅剩下它原本的內核。
一般來說,在太陽系的初期,行星的「發育成長」過程會是:厚厚的塵埃和氣體雲——粘在一起星雲物質——原行星——行星。當星雲中的物質開始黏在一起,並在靜電和引力的作用下,讓其不斷吸納其軌道附近的物質,變得越來越大。而與此同時,它內部也在分層分化的生長,它們會變熱並有點濃稠融融狀,這樣物質就可以移動了。
巖心分異過程,會讓密度較大的材料向內下沉到物體的中心,而密度較小的材料向外上升。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16 Psyche,極有可能是發育到了原行星階段的行星,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導致它最終夭折了!然後,地幔和地殼被剝離掉,只剩下光禿禿的高密度的金屬核球。
而第一次發現這顆小行星的時候,人們首先觀測到是它的鏽跡斑斑的外表——氧化鐵紫外線吸收帶,這表明它極有可能是在太陽風的催化下,正一點點地發生著氧化。而這個過程,也給予科學家機會,利用觀測小行星表面氧化程度,反推它外部的地幔和地殼層是何時被剝離的。
只可惜,如今躲在火星和木星之間,作為小行星帶中在無數小行星中,作為塊頭最大之一的它。實際距我們地球至少數億公裡,約是1~2倍的地日距離!目前,也只有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通過在紫外線波長範圍內,對其進行觀測和研究。從地球上,直接觀摩它,並獲得的數據還是有限,所以,NASA也擬定了計劃,會發射一個Psyche 探測器,計劃在2026年前抵達它的身邊,對其進行更詳盡的了解與觀測。
若它真的是太陽系最早期的一顆行星的話,在科學上,它將有非凡的意義。通過這個奇觀的天體,它一度努力過試圖成為行星的故事,或許我們可以反推,在億萬年前咱們這個太陽系,曾發生過怎麼樣的神奇故事。
同時,遠遠比其他小行星有趣的事情,這顆已鏽跡斑斑的、夭折掉的行星,或許會告訴我們行星的內部是不是正如我們所想、所推理的那樣。雖然,我們還無法直接抵達地球最內部的核心,或許通過它,我們會看清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