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始預報天氣:提供數據加強空氣品質預測

2020-12-08 快科技

近日據外媒報導,最近的一項研究,由於納入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地球觀測衛星數據,美國對微粒物質的每日空氣品質預測可能更準確

該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拉傑什·庫馬爾(Rajesh Kumar),每三小時將氣溶膠光學厚度衛星數據納入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國家空氣品質預測能力(NAQFC)。這些變化使NAQFC試驗報告的顆粒汙染物準確度提高了約38%,這有助於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制定的每日空氣品質指數(AQI)預測

氣象學家和其他人通常使用空氣品質指數預測來創建空氣品質警報,以警告易受傷害的人群,如兒童、老年人、哮喘和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這些人尤其面臨顆粒空氣汙染對健康相關影響的風險。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與環境保護署合作發布的每日空氣品質預測指南,作為國家空氣品質預測能力的一部分。當創建一個空氣品質指數預測時,美國環境保護署和各個州機構依賴於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國家空氣品質預測能力計劃中的信息。

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皮烏斯·李(PIUS-Lee)說:「他和他的團隊去年開始將NASA的衛星數據納入國家空氣品質預測能力進行實施前測試。以前,他們依靠複雜的統計模型來校正空氣品質的模型評估,而不是衛星測量。如果這些假設是錯誤的,依賴經驗關係和假設的模型可能偏離軌道。」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地球觀測衛星數據使預報保持在正軌上,這些數據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Terra和Aqua衛星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MODIS)。

李說:「利用這些近乎實時的地球觀測數據,預警系統可以考慮到模型的不確定性和公式無法計劃的意外極端情況,比如向周圍社區釋放有害煙霧的野火。我們看到了最迫切需要的時候最大的差別,當由於火災或大風暴等突發事件頻發,模型最迫切需要修正。」

庫馬爾說:「這項研究是美國宇航局地球科學數據如何提高國家安全的一個很好的例子。美國宇航局的存在是為了服務公民。有了這些數據,美國人可以得到最準確和最新的空氣品質警告,以保護他們的健康。」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美國航空航天局#空氣品質

責任編輯:小淳

相關焦點

  • 第25太陽周期已經開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解釋
    在周二的一次媒體活動中,來自NASA和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的專家討論了他們對新太陽周期的分析和預測-以及太空天氣的上升將如何影響我們在地球上的生活和技術在太空中的太空人。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OAA)共同贊助的國際專家小組太陽周期25預報小組宣布,太陽最低峰發生在2019年12月,標誌著新太陽周期的開始。由於我們的Sun是如此多變,因此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聲明此事件。
  • 漲知識|空氣品質預報、重汙染預警和天氣預報操作有啥不同?
    原因是臨時發布的空氣重汙染預警。市環保局在調研中被該學生「怒懟」:空氣汙染預警你們不能提早一點發布嗎?她希望「空氣汙染預警能夠像天氣預報一樣,預測未來7天。那麼,空氣品質預報、重汙染預警和天氣預報在操作上有何不同?空氣汙染預警最早能提前幾天?準確性多高?
  • 「月球之門」儀器,為阿耳特彌斯太空人提供天氣預報
    對於執行登月任務的阿爾特彌斯衛星太空人來說,NASA的HERMES和ESA的ERSA兩套空間氣象儀器將提供早期預報。這裡的天氣指的是帶電的亞原子粒子和電磁場穿越太陽系。這兩套儀器將在太空人到達之前開始監測月球輻射環境並返回數據。
  • 除天氣預報 長株潭將有空氣品質預報
    明年下半年起,長株潭空氣品質可提前24小時預報。圖/記者楊旭   紅網長沙12月24日訊(滾動新聞記者 譚旭燕 範典)明年下半年開始,長株潭三市的空氣品質可以像天氣預報一樣,實現提前24小時預警預報。12月23日,省環保廳和省氣象局聯合籤訂《關於開展重汙染天氣監測預警預報工作的合作協議》。
  • 美國航天局利用機器學習人工智慧預測颶風強度 | 章魚通
    帕特裡夏颶風並不是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突然加強的第一次或最後一次颶風,但它是幾十年來一直困擾著氣象預報的現象的驚人表現。準確預測颶風是否會在24小時內風速增加35英裡(56公裡)或更多的情況下迅速加劇,是極其困難的。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洞察火星」的任務
    由於美國宇航局InSight著陸器任務的第一年,對火星的新認識開始出現磁力計發現,霍姆斯特德山谷的信號比基於研究該地區的軌道太空飛行器數據預測的信號強10倍。這些軌道飛行器的測量值平均在幾百英裡以上,而InSight的測量值更接近當地情況。
  • 天氣實況、天氣預報、免費天氣接口、空氣品質各類天氣數據
    根據鄉鎮天氣id獲取鄉鎮實況、逐小時預報、周邊鄉鎮預報53.根據縣id獲取天氣網數據124. 根據當前縣天氣id獲取當前月份40天預報155.根據月份年份縣天氣id獲取40天預報186.獲取逐3小時氣溫預報經緯度數據格點數據3728.
  • 空氣品質好不好 今後可以像天氣一樣每日預報
    浙江在線11月06日訊 一到秋天,霧蒙蒙的天氣變多了,空氣品質直線下滑,PM2.5經常會超標。如果能提前知道第二天的空氣品質,對於一些易感人群來說,可以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去年11月15日起,浙江省環保廳發布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省內11個城市的空氣品質實時數據都能查詢,但是第二天空氣品質尚無法像預報天氣一樣預報。
  • 各種「智能+」手段廣泛運用於天氣預測、抗洪搶險中——預報天氣...
    天氣預報需要大量的、多種多樣的資料,人工智慧天生就是處理大數據的工具;現有資料的時空數據密度不夠,人工智慧具有對不完全不確定信息的推斷能力;此外人工智慧還可以總結專家的知識經驗,提高平均預測水平以及利用統計與數值模式中無法利用的抽象預報知識等。更快速、更高效是天氣預報不懈的追求。
  • 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可預報 好天氣測算法揭秘
    遼瀋晚報2月27日報導 在瀋陽市提出今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要達到292天後,空氣品質的汙染程度是如何測量的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昨日記者進行實地採訪為您「揭秘」「好天氣」是如何測算出來的  □本報記者陳微  原始新聞「通過對空氣品質汙染指數的了解,我認識到自己的生活環境正越來越好。」
  • 觀測數據與天氣預報
    遍布全國的地面氣象觀測站提供了最基礎的觀測數據,近地面氣溫、氣壓、降水、能見度等基本氣象要素,都由它們提供,而探空觀測則能幫助預報員判斷大氣環流形勢。  「比如你看,目前西伯利亞的探空數據有所缺失,就會對我們預測天氣有一定的不利影響。」中央氣象臺預報員陳博宇指著一張描繪著500百帕高度場的天氣圖對記者說。
  • 天氣預報是如何預測的?
    我們觀看或收聽了這麼多年的天氣預報,但你不一定知道天氣預報是怎麼來的。首先,我們要搞明白什麼是天氣預報?天氣預報(測)或氣象預報(測)是使用現代科學技術對未來某一地點地球大氣層的狀態進行預測。當今的天氣預報主要是使用收集大量的數據(氣溫、溼度、風向和風速、氣壓等),然後使用目前對大氣過程的認識(氣象學)來確定未來空氣變化。
  • 國家氣象中心加強航空氣象技術服務
    記者近日從國家氣象中心獲悉,2016年,該中心將進一步強化航空氣象服務技術能力,列為開創氣象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拓展專業氣象服務領域的重點任務之一,加強服務產品的研發與發布,並落實與商飛集團的合作事項。  加強技術攻關 服務國產大飛機研發  2015年,國家氣象中心在航空氣象服務領域收穫頗豐。
  • 墨跡天氣積極響應「十四五」國家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點位調整...
    1月5日,墨跡天氣收到一封來自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感謝信。信中,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對墨跡天氣在「十四五」國家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點位優化調整工作中的積極配合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讚揚。信中寫道:感謝墨跡天氣對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空氣點位進一步優化調整的迅速響應支持,不辭辛苦,有力保障了新點位調整工作。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發的獵戶座太空飛行器已完成了關鍵測試
    用於執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阿耳忒彌斯一號任務的獵戶座太空飛行器,在美國俄亥俄州梅溪站所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熱真空實驗室成功完成長達數月的模擬太空環境系統等級測試。我們向我們的客戶,歐洲航天局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證明了在來自歐洲10個國家多家公司的支持下,由我們在不萊梅的工程師設計和製造的歐洲服務模塊能夠滿足太空惡劣條件下的需求。阿耳忒彌斯計劃將讓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和又一位男性登上月球並把他們安全送回地球。我們以能夠利用我們的專業技術、知識和熱情為該項目做出貢獻而自豪。」
  • 揭秘航空天氣預報:每天起得最早 預報精確到1小時
    8月18日,本報記者走進西寧曹家堡機場的民航青海空管分局氣象觀測室「慧眼」班組,走近這群為航班提供實時天氣狀況和未來天氣變化預測信息,保障航班安全運行的幕後英雄——航空氣象觀測員。24小時測「天機」8月18日早上8時30分,陽光斜灑進民航青海空管分局航管樓的窗戶,此刻的氣象觀測室內,「慧眼」班組正在進行早晨的交接班工作:核對氣象數據、檢查儀器設備、交接工作細節、填寫值班日誌……伴隨著井井有條的交接工作完成,劉海英、曹瑋和郭瑋彪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乘坐飛機時,不少乘客都遭遇過航班因天氣原因延誤或取消的情況,有時還不免滿腹牢騷。
  • 空氣品質指數(AQI)大於300立即啟動重汙染天氣會商研判
    本報訊(記者王志昭)近日,省環保廳與省氣象局合作框架協議2015年實施方案出臺,規定當環保部門監測5個及以上相鄰區域省轄市日空氣品質指數(AQI)大於300,且後續8小時空氣品質指數(AQI)持續升高時,雙方立即啟動重汙染天氣會商,研判空氣汙染形勢。
  • 氣象科普|天氣預報如何預測天氣?
    小據帶你了解天氣預報如何預測天氣吧~古人如何預測天氣01在我國古代,從夏商周時期開始,就已經有了明確的農業生產的記載。根據二十四節氣以及長期觀測總結出來的經驗,出現了許多如:「天上魚鱗般,曬穀不用翻」「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的天氣諺語。根據史料記載,到漢代時,人們已經開始試著用一些科學的方式來預測天氣了。
  • WMO繪製全球大氣汙染物沉降圖,日本研發強風預測系統|國際
    MMF-GTAD項目的主要目標是製作臭氧、各種形態的氮、硫塵和氣溶膠等空氣汙染物的全球大氣沉降圖。這些地圖將為政府、決策者和國際組織提供相關信息,以幫助沉降汙染物防治工作。歐洲空間局將發射太空飛行器監測太陽風暴圖片來源:ESA官網歐洲空間局(ESA)計劃發射全球第一個專門致力於監測空間天氣的太空飛行器,旨在對可能影響地球的空間天氣進行預報預警。
  • 墨跡天氣:大數據視角下的天氣將為更多生活場景提供服務
    黃耀海介紹稱,墨跡天氣除了擁有來自國內氣象機構的氣象數據之外,還與國際專業組織,如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等合作,每天獲得數百G量級的氣象數據。不僅如此,墨跡天氣平臺的6.5億用戶也是巨大的氣象數據來源,每天通過時景社區及用戶後臺反饋,墨跡天氣可以獲得海量的用戶眾包數據,眾包數據與專業的氣象數據結合,通過一系列的算法及後訂正技術所產生出的天氣預報具有更高的精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