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蘭蒂亞洲(Zealandia)的形成歷史
就在2017年的時候,腦洞大開的科學家們在澳大利亞東部發現了這塊面積有490萬平方公裡的大陸,並給它取名為「西蘭蒂亞」。西蘭蒂亞的面積大約有澳大利亞面積的2/3,不同於其他大陸的是西蘭蒂亞有94%的面積都在太平洋之下,就像是一個「海底之城」。
據研究西蘭蒂亞有94%的面積,是在6000萬年——8500萬年前從澳大利亞的岡瓦納大陸脫離出來的,隨後沉入水下。在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西蘭蒂亞的沉沒可能與環太平洋火山帶的誕生有關。
研究人員對西蘭蒂亞的海底沉積物進行了分析,發現有些沉積物在一億年前就已經存在。通過其中包含的畫師發現,距離今天3500萬-5000萬年前的珊瑚礁生態系統很淺,表明在這些年前西蘭蒂亞的確是陸地。
區域劃分
如果說起西蘭大陸,你不知道具體的位置在哪裡,那麼提起紐西蘭你就知道了。紐西蘭一直被認為是大洋洲的島國,而西蘭蒂亞在水面上6%的面積就是紐西蘭。西蘭蒂亞的面積主要由紐西蘭南北二島和新喀裡多尼亞三部分組成。
在地圖澳洲的右下方,與澳大利亞是鄰居。
為什麼認為西蘭蒂亞洲是第八大洲呢?
西蘭蒂亞洲雖然大部分都在水下,但有的地質學家團隊認為西蘭蒂亞具備大陸的定義特徵,並在推動他的認證。具有麻省理工學院地質學教育背景的AlexandraWitze,在發布相關新聞時對西蘭蒂亞的稱呼也稱為「第八洲」。
根據我們之前的認知,大陸必須具有在水面上的特徵。但在科學家對大陸的定義進行調整後,特徵變成了以下4點:
第一,比洋殼地域高的海拔;第二,存在大範圍的矽酸巖、沉積巖和變質巖,巖石種類多樣化;第三,大陸要比大洋地殼厚;第四,擁有大於10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邊界清晰。
據科學家利用衛星技術和海底整理圖發現的西蘭蒂亞特徵,已經滿足了成為大陸的判定條件。
為什麼沒把西蘭蒂亞洲寫進教科書??
既然西蘭蒂亞已經滿足了成為大陸的條件,為什麼至今還沒有被寫進教科書呢?
西蘭蒂亞得到第八洲的稱號最開始是因為國外權威新聞機構,例如BBC等都用了「第八洲」的標題,而實際上西蘭蒂亞是否能成為「第八洲」還沒有得正式的認證,科學家們需要更充實的時間對西蘭蒂亞板塊得到更多的認知。
而且西蘭蒂亞大陸在水下的特點也挑戰了人們現有的認知,只有科學家的認證和支持是不夠的,需要足夠的證明說服所有人才能對西蘭蒂亞洲進行認證。因此,西蘭蒂亞洲才沒有被寫進教科書。
此外,因板塊運動而沉沒的陸地還有凱爾蓋朗海臺,凱爾蓋朗海臺是一個海底火山大火成巖區,也是一個微大陸,淹沒在南印度洋。它位於澳大利亞西南部約3000公裡,是日本的近3倍的大小。高原延伸超過2200公裡的西北-東南方向,位於深海。高原所產生的的凱爾蓋朗熱點,或約1.3億年前岡瓦納古陸解體後開始。有一小部分的高原凸出海平面,形成凱爾蓋朗群島、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間歇性火山繼續使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不至於沉沒。
至於巽他古陸,薩胡兒大陸,黃海,渤海,部分南海則是由於海平面的上升導致近海大陸架被淹,因此不屬於板塊的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