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昆明拿下全省唯一優秀等級
昆明大力開展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促進節水型社會創建工作。記者杜文蕾攝
近日,省水利廳發布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2014年度工作考核結果:全省用水「三條紅線」控制指標全面完成。全省16州市考核均為合格,其中昆明被評為「優秀等級」,怒江為「合格等級」,其餘州市為「良好等級」。
據悉,這是雲南省首次對該項工作實施考核,今後將實行「每年一小考、5年一大考」,對於考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
最嚴水資源管理考核主要針對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重要水功能區達標控制指標、重要飲用水水源地達標控制指標,以及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等制度建設、相應措施落實情況等方面。根據國務院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考核辦法和工作方案,按照省人民政府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考核辦法及授權,省水利廳會同省發展和改革委等11個部門及單位組成雲南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組,制定雲南省考核實施方案和考核工作方案,從今年初開始對全省16個州、市2014年度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工作進行首次考核。
評定採用評分法,滿分為100分,考核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個等級。
據省水利廳通報,在完成「三條紅線」控制指標方面:2014年全省年度用水總量為149.41億立方米,低於國家下達的179.47億立方米紅線指標;國家下達全省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幅控制目標為23.6%,考核結果實際降幅為39.8%,各州市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均完成年度控制紅線目標;全省16個州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考核目標為71.4%,實際總體達標率為75.4%。
除上述「三條紅線」控制指標外,還有重要飲用水水源地達標控制指標,全省考核的縣級以上城市重要飲用水水源地為195個,實際達標率94.5%,高於90%考核控制目標。
去年以來,各州市責任考核體系已基本建立。通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不僅「三條紅線」控制指標全面完成,全省相關制度建設和最嚴格管理也得到加強。目前,16個州市已出臺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意見、考核辦法、考核工作實施方案,完成縣級控制指標分解。除此之外,管理責任製得到落實,昆明市、楚雄州等已對縣級人民政府開展考核工作。
各州市在水資源規劃管理和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和監督管理、水資源費徵收和使用管理、地下水管理和保護、水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水功能區監督管理、重要飲用水源地管理和保護等方面,工作措施和力度均得到增強,節水型社會、水生態文明建設和重要水功能區、水源地保護取得積極進展,用水安全保障得到提高。從各州市綜合考核評分結果來看,昆明市工作成效最為突出。
據省水利廳介紹,雲南省自產水資源高達2210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三位,但水資源開發難度大,開發率僅為7%,遠低於全國的22%,水少成為制約各地經濟發展的關鍵。從去年數據看,全省1/3河段水質超三類,水髒問題不可迴避。此外,雲南省還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量佔全國總量的1/10,面對這些情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非常符合省情。
以昆明市為例,作為一個極度缺水的城市,建設節水型城市迫在眉睫,用水量倒逼完善用水機制。從目前成效來看,實行該機制有效解決了昆明目前用水難的問題,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
我省70%以上的用水量在農業領域,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如何在農村水利工作中體現出來成為一大關鍵。在農村,雲南省以陸良中壩村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恨虎壩引入社會資本、澄江高西社區南方節水減排試點成為全國深化水利改革的模本性工程。通過一系列的節水措施,徹底改變了大水漫灌的情況,不僅用水量驟減,面源汙染也得到有效遏制,這對於農業面源汙染問題而言是一場革命性的改變。這類成功的案例正在全省範圍內有序推廣複製。
據悉,明年國務院將對雲南省 「十二五」期間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工作進行全面考核,省人民政府也將對各州市人民政府進行全面考核。(記者王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