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調查:這家央企一個月曝出10起環境汙染,實情如何?

2021-01-18 上海證券報


鞍鋼西大溝汙水排放口此前就多次曝出汙染問題。2014年7月31日、2015年6月15日該排汙口曾被當時的國家環保部兩次督辦,責令進行整改;2017年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在遼寧省督察期間,又有群眾對其進行舉報。根據鞍山市政府網信息,在此期間鞍鋼先後投入了超過6000萬進行環保改造,2018年4月整改完畢,當時聲稱該汙染問題得到徹底解決。但近日再被曝出汙染,鞍鋼集團及鞍鋼股份的環保整改質量堪憂。


而對鞍鋼股份的處罰僅僅是鞍鋼集團近期汙染問題的冰山一角。鞍山市生態環境局公告顯示,7月至今,除了鞍鋼股份之外,鞍鋼集團旗下的鞍千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鞍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均被曝出環境汙染問題。


公示顯示,鞍千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單次處罰金額最高,其選礦廠磁浮車間北側山體護坡處出現的溢流水超標排放,造成了水汙染。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檢測顯示,排放水體中懸浮物超標1.8倍、色度超標3.2倍,水汙染物濃度超過了地方規定的水汙染物排放標準,被處以60萬元的罰款。


鞍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則同鞍鋼股份一樣,7月至今被鞍山市生態環境局處罰了三次,原因分別是水汙染、大氣粉塵汙染、揚塵汙染,處罰金額分別為20萬元、10萬元、10萬元。


此外,鞍山鋼鐵集團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存在揚塵汙染問題,被處以10萬元罰款。鞍鋼實業集團乳業有限公司因為水汙染而分別被處以10萬元罰款。鞍鋼集團關寶山礦業有限公司同樣因為揚塵汙染,被處以5萬元罰款。


總的來看,7月初至今,鞍山市生態環境局共對鞍鋼集團下屬6家企業開出10張環境違法罰單,合計罰款金額達165萬元。


鞍鋼集團是國家重點鋼鐵企業,也是東北地區的重點企業,但環保問題一直是其繞不開的話題。此前2015年的環保督查過程中,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就曾因為1#、2#鍋爐氮氧化物超標排放,被鞍山市環保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共罰款482萬元。


再之前鞍鋼集團還曾出現過拒不執行環保部門停產要求的情況。2014年7月,前國家環保部就曾通告,鞍鋼集團拒不執行前遼寧省環保廳責令停止生產的要求,不僅沒有按時淘汰落後焦爐,同時還在沒有建裝除塵設備的情況下,大量直接排放汙染物。如今鞍鋼集團及鞍鋼股份再被曝出大量環境問題,值得進一步關注。


作為有擔當的央企,鞍鋼在環保方面卻屢屢出現問題,雖然從處罰金額看,每一單不算大,但「勿以惡小而為之」,畢竟,環保問題事關社會責任,切勿忘記「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這一綠色發展主旋律。

相關焦點

  • 這家特殊的央企近期第3人落馬為啥
    撰文 | 劉藝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又一人落馬平安夜當天12月24日,河北省紀委監委消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船重工」)第七一八研究所原黨委委員、所長卜建傑因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 這家企業為何能頂風作案?——河北邢臺特大環境汙染案追蹤
    新華社石家莊6月22日電題:這家企業為何能頂風作案?——河北邢臺特大環境汙染案追蹤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鞏志宏、楊帆未取得相關許可非法生產農藥,在一年多時間裡將3414.5噸強酸廢液傾倒於當地7個縣(區)13處地點。
  • 汙染環境!湘潭這家公司罰款5萬、停產,市區16家噴漆廠被查封
    湘潭縣20家企業責令整改,擬處罰金30.76萬湘潭這家公司排放汙染物被拉閘斷電、查封扣押,並要求關停退出易俗河這家公司罰款10萬,市區這家公司已被拆除,湘鄉32家公司被要求整改8月6日,雨湖區環保局再次到湘竹建材對群眾反映的非法洗沙、噪聲、揚塵擾民等問題作進一步調查。發現該單位在夜間偷偷作業,一直未辦理有效排汙許可證。雨湖區環保局對該單位立即下達了責令停排決定書,要求該單位在未取得有效排汙許可證之前,停止一切汙染物的排放。
  • 環境汙染誰買單?臺山檢察成功追償309萬,受汙染土地得以修復!
    」的新路徑,有效破解「企業汙染、群眾受害、政府和社會買單」的困局,促進合理的環境汙染修復體系的構建,讓環境違法者切實擔起環境整治修復責任,辦案效果顯著。期間,鄺某多次從深圳、東莞、廣州等外地企業收購工業酸洗廢液進行加工,並將廢液傾倒在一個自挖的大土坑裡。該土坑沒有採取任何防滲、防漏、防腐蝕措施,廢液直接滲透到土坑底部和四周的泥土,造成土壤嚴重汙染。
  • 央企社會形象的輿情特點--輿情頻道--人民網
    媒體監督作用增強,聚焦央企反腐與環保。統計顯示,2014年有70多名國企高管被通報涉嫌違法違紀行為,2014年第三輪巡視工作展開以來,有14名央企高管被調查或處理。國企腐敗蔓延勢頭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在中紀委重拳出擊的同時,媒體起到重要監督作用,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列出的2014年國內十大新聞中反腐均列其中。   另一方面,媒體進一步密切關注央企的環境汙染事件。
  • 邯鄲首例汙染環境罪宣判 被告獲刑兩年半
    鍍鋅鍍鎳產生的廢水,如果進入土壤、水體,會對當地的環境造成嚴重汙染。若人體食用含鉛的物質,會影響神經中樞系統,而鎳則會損害人的肝臟和心肺功能。這樣的重金屬一旦流入環境中,造成的後果不堪設想。  為此,館陶縣環保局下決心徹底關閉這家汙染小作坊。「第一次進村,四處打聽是否有這家加工作坊,可村民們怕打擊報復都不敢說。」
  • 我國地下水汙染及環境監管現狀
    在過去近10年間我國實施了大批不同精度的地下水環境調查與評價項目,基本摸清了近55萬km2範圍內的地下水水質狀況,掌握了地下水汙染的分布範圍和汙染特徵(郭高軒等,2014年)。自2015年起,國土資源部組織開展了我國首輪地下水汙染調查評價工作,計劃到2015年完成主要區域的地下水汙染調查工作,掌握地下水汙染狀況。
  • 寧晉連續查處三起汙染環境違法案件!
    寧晉連續查處三起汙染環境違法案件!環安大隊通過聯合執法、特情耳目等方式收集線索,依法開展打擊工作,近日,縣公安局環安大隊連續查處三起汙染環境違法案件。 一、孟村村西塑料顆粒廠汙染環境案 2020年2月27日晚,在縣政府統一指揮下,縣公安局環安大隊聯合生態環境、市場監管、鄉鎮政府對涉汙企業進行突擊檢查,並在鳳凰鎮孟村村西發現一家塑料顆粒廠,經查,該塑料顆粒廠系孟村村民張某某開辦,無環評報告和排汙許可證,利用廢舊電纜外皮加工塑料顆粒,且無任何大氣汙染治理設施,在生產過程中將產生的廢氣隨意排放,汙染環境
  • 臨沂環保關閉的工廠 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0起
    記者獲悉,8月份以來,臨沂市環保局在全市範圍內繼續開展了日常巡查和夜間常態化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共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0起,其中已立案查處7起,其餘3起環境違法行為正處於立案調查階段。    據了解,7月28日—9月30日期間,市環保局、市公安局聯合開展打擊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
  • 專家建議:應儘快組織開展環境微塑料汙染現狀調查
    塑料在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環境並最終進入海洋,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為此,聯合國環境大會已經將海洋塑料垃圾列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全球環境問題之一。  如何應對這種被稱為「海洋中的PM2.5」的微塑料汙染?日前,記者專訪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安立會。
  • 【記者調查】關注海洋環境汙染
    有些地方也特意選擇在這一天公布了上一年度的海洋環境報告。  《環境公報》顯示,2015年廣東全省近岸海域海水符合第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面積比例年平均值達到88%。水質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比例年平均值為3.97%,主要分布在珠江口海域,汙染要素主要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較2014年無明顯變化。沉積物質量良好,基本符合《海洋沉積物質量》第一類或第二類標準。
  • 一年淨利超7500億,僅次於中國菸草,這家正部級央企還控股四大行
    這家企業到底有多賺錢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菸草利稅總額為12056億元,上繳財政是11770億元,也就是說企業自己留有的利潤為286億元,這裡說的利稅是指利潤和納稅總和。 自從2014年起,中國菸草利稅總額就超過了萬億,過去6年的利稅總額之和達到了67506億元,對財政收入的貢獻巨大
  • 海洋局:溢油事件對環境造成汙染損害 已立案調查
    國家海洋局昨日通報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初步調查顯示,本次溢油汙染主要集中在該油田周邊海域和西北部海域,其中劣四類海水面積為840平方公裡,單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積158平方公裡。作業者康菲公司負全責。溢油已基本被控制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司長李曉明說,此次溢油事件涉及的是蓬萊19-3油田的B平臺和C平臺。
  • 公司高管將危險廢物賣給黑作坊 造成嚴重環境汙染
    ,犯罪嫌疑人將危險廢物賣給某地黑作坊,並將非法處置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直接排放,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汙染。   去年8月,崑山環保局接到群眾舉報,某線路板企業,存在非法處置危險廢物,廢水、廢氣不規範排放等違法行為。通過環保聯動機制,公安部門介入調查發現,企業5000多噸有經濟價值的含銅廢液被非法轉移到外地。   崑山市公安局治安大隊民警王吉說,公司高管林某的銀行帳戶上有大量的金額進出,比較有嫌疑。
  • 應儘快組織開展環境微塑料汙染現狀調查
    塑料在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環境並最終進入海洋,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為此,聯合國環境大會已經將海洋塑料垃圾列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全球環境問題之一。如何應對這種被稱為「海洋中的PM2.5」的微塑料汙染?日前,記者專訪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安立會。
  • 滄州公布十起汙染環境刑事案件和十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河北新聞網8月21日滄州電(記者戴紹志)在今天舉行的滄州市「2017陽光政務」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今年以來十起汙染環境刑事案件和十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十起汙染環境刑事案件是:1.東光縣龍王李鎮閆家梨村南汙染環境案3月27日10時許,東光縣公安局環安大隊接匿名報警:東光縣龍王李鎮閆家梨村南一院落中有難聞氣味,嚴重汙染環境。
  • 興縣生態環境分局落實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控措施 調查處理兩起媒體...
    黃河新聞網呂梁訊針對近期媒體反映和群眾舉報興縣蔡家崖鄉北查溝村洗煤廠粉塵汙染嚴重的問題,縣生態環境分局責成縣環境綜合執法大隊進行了現場監督檢查對此,縣生態環境分局對該兩戶洗煤廠提出了限期整改告知,要求制定針對性整改措施,確保存在問題整改落實到位。
  • 壓縮至10個工作日!青島市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提速
    半島網6月23日訊  近日,青島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印發《青島市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工作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工作指南》),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施行後,評審時限將由國家規定的40個工作日壓縮至10個工作日,目前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青島也成為全省唯一一個制定公布《工作指南》的城市。據了解,該《工作指南》是市生態環境局「為企業護航」,助力「六穩」「六保」,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打好淨土保衛戰的一項重要工作舉措。
  • 環保部:2015年突發環境事件330起 重大事件3起
    原標題:環保部:2015年突發環境事件330起 重大事件3起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保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15年突發環境事件基本情況。2015年,全國共發生突發環境事件330起,較2014年減少141起,其中重大事件3起,較大事件5起,一般事件322起。
  • 多起血鉛超標事件敲響重金屬汙染警鐘 整治提速
    以鉛汙染為代表的重金屬汙染防治被環保部部長周生賢稱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環境保護的頭等大事」,可為什麼血鉛超標事件依然頻繁出現?  問題公司為何能通過環保審核  此次惹禍的浙江海久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年產值4.5億元,職工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