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7日訊 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地震發生後,及早檢測到,及早向社會報告,能挽救許多人的生命。提高地震監測的準確性非常重要,為此山東專門出臺條例加強對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的保護。
5月7日晚7:00,山東廣播電視臺《問政山東》第50期開播,山東省地震局局長倪嶽偉走進演播室,節目關注了地震監測數據受影響的問題。
作為全省最重要的地震臺之一---泰安基準地震臺,卻遇到了一個容易導致地震監測失準的問題。
泰安基準地震臺始建於1966年,是全國24個基準地震臺之一,也是建國後在山東省境內建立的第一個地震臺站。主要負責監視山東及華北地震活動性,為地震預測提供準確、可靠、連續的觀測資料。
但是,從2014年5月起,地震臺的研究人員發現,臺站內地殼形變觀測儀觀測的數據出現異常波動。
研究人員介紹,這種異常波動不僅影響日常數據分析,還會進一步影響地震預報。
根據《泰安市地震局關於我市地震監測臺站分布地點及保護範圍的公告》,觀測井保護範圍根據觀測井觀測含水層和周圍水文地質條件,周圍1至5公裡內禁止地下水開採或注水。然而實際上,附近居民區的水井與觀測井的距離遠不足一公裡。
泰安基準地震臺工作人員介紹有的水井有150米深,抽水量很大,只要一抽,一分鐘之內,地震臺這邊就有反應。
發現幹擾來源後,泰安基準地震臺的工作人員當時就找到了泰安市泰山林業科學研究院和紅門景區家屬院,要求他們停止打井抽水。但這樣一來,附近居民和研究院的日常用水卻成了難題。
那麼,為什麼泰山林科院和紅門景區家屬院一直沒有通上自來水呢?
4月28號,記者找到了泰安市自來水公司,工作人員說一個是地勢高,管道過不去,再一個要繞過地震臺。
泰安基準地震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6年他們就曾把問題反映給了泰安市自來水公司和泰安市政府,但後來就沒有下文了。
泰安基準地震臺是山東唯一的國家級基準臺站,但現在它的監測數據卻受到外部因素幹擾,問題怎麼解決呢?山東省地震局局長倪嶽偉回答,目前來看一年中大概有三個月的時間會對地震預測產生影響。針對這個問題,節目之後將立即推動和泰安市政府協商,把問題儘量儘快解決。
閃電新聞記者 丁宏娟 王雪 穆廣輝 報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