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青銅器,您想到的是什麼?

2020-12-03 孔夫子舊書網

作者 | 一隻蟲蟲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提起青銅器,您想到的是什麼?恕我才疏學淺,此前,對於青銅的概念就是歷史書中的四羊方尊、司母戊大方鼎,青綠色的銅鏽,代表冶煉鑄造技術的發展。昨天參觀山西青銅博物館的經歷,再一次震撼了我,那些精巧絕倫的器物,不僅是一件物品,還是等級制度、環保理念、美好嚮往、實用技術的綜合,只有看過的人才能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震撼,並且驚嘆古人的智慧和實現想像的能力。

如果有機會到太原來遊玩,請一定不要錯過青銅博物館!

相關焦點

  • 硬核歷史:為什麼沒有兩件一模一樣的青銅器?青銅器是怎麼製作的
    提起青銅我們大多數會第一個想到司母戎鼎,四羊方尊之類的吧。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發展和提高,我們使用青銅器的次數也越來越低。青銅器是我們國家的專屬嗎?它是最早起源於我們國家的嗎?它的發展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一一揭秘青銅器的前世今生。對於青銅器我們的認知可能只停留在司母戎鼎,四羊方尊。然而青銅器並不僅僅是某一件器物。
  • 國內頂尖青銅器鑑定專家:遊走於真假青銅器之間
    遊走於真假青銅器之間 考的就是功力許多人提起青銅器總覺得高深莫測、無從談起,印象中是個遠古而來的「大傢伙」。而事實上,不管從文化內涵還是生活應用上,青銅器在我國歷史中都曾有深遠的影響。當時我們還研究這鏽的渣子捏著挺硬,還硌手,到底是什麼。人家是專業的,說這是環氧,我說對了,這是樹脂,就樹脂這種東西,調什麼顏色都能調出來,做什麼花紋都能做得很逼真。
  • 青銅器大揭秘:當我們談論青銅器時,我們在談些什麼?
    而青銅器則是各大博物館的重頭戲,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幾乎收藏了國內最重要的青銅器,也成了青銅器愛好者的必去之地。那麼,對於初入門的愛好者來說,除了欣賞那種不可言說的「獰厲神秘」,我們還應知道些什麼呢?
  • 青銅器,你應該是什麼顏色的?
    我相信,當許多朋友參觀博物館時,他們會遇到這樣一種奇異的情況:紅、綠、黑、灰,都可以稱為青銅器。那麼,青銅器是什麼顏色的呢?.事實上,重要的問題是你看到的青銅器不是同一個青銅器。青銅是一種銅錫合金,通常含有少量的鉛.在青銅修復過程中的實驗中,我們發現銅和鉛作為常數,錫作為變量。
  • 青銅器中「青銅」的含義是什麼?青銅器又是如何鑄造出來的?
    我國的青銅時代,基本包括夏、商、西周、春秋這四大時期,從現有的出土文物來看,自春秋末年起,鐵器開始產生,到了戰國時期,青銅器逐漸被鐵器所取代,從而進入「鐵器時代」。那麼,青銅器中的「青銅」指的是什麼?青銅器又是如何鑄造出來的呢?本文簡要敘述一下這些遠古時代的科學技術。
  • 鑑定青銅器,科學得方法原來是這樣
    一直以來,青銅器都藏友們被視為高大上品種,收藏青銅器的人群相對集中,新人很少,老藏家賣的也不多。青銅器交易的萎靡阻礙了收藏市場蓬勃發展,使其成為了小眾的行業,其實有一些並不怎麼貴,10萬塊錢以內能夠買到,但前提得確認是真的。
  • 青銅器原來是什麼顏色?為何會變色?
    然而,我國古代青銅器的原色並非現在我們見到的出土器物的青綠色,這樣的外表是因時間和埋藏環境形成的。另外,青銅器是現代人的叫法,古人對它沒有這樣的稱呼。漢代以前的文獻多稱青銅為「金」,稱精純而美好的青銅為「吉金」。《墨子》一書在提到大禹鑄九鼎時寫道:「使蜚廉採金於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這裡所說的「採金」就是指開採銅礦取得鑄鼎所需的青銅。
  • 專訪《天下尋寶》青銅器鑑定專家王榮琳,收藏要踏踏實實!
    2001年正式從事青銅器的收藏與研究,先後從古錢幣、銅鏡、兵器,青銅器入手深入進行青銅器鑑定及青銅器類型學研究。 2004年起,參與過中央電視臺《鑑寶》、《藝術品投資》、《尋寶》,北京電視臺《天下收藏》欄目的錄製工作,並為《民間收藏》電視專題片製作個人專輯。 2004年以後,接受過《北京日報》、《晨報》、《中國菸草報》收藏版等眾多媒體的採訪,關於青銅器收藏及鑑賞的各類文章散見於各大報紙雜誌期刊。
  • 青銅器上的西周史
    來源:北京日報戴華剛青銅器乃國之重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裡的「祀與戎」都指祭祀,祀是祭祖的儀式,戎是出徵前的祭社儀式。祭祀所用禮器,便是青銅器。熠熠生輝的中華文明史,相當篇幅見於青銅器,見諸其上的那些佶屈聱牙又包羅萬象的古金文,有如摩斯密碼,傳遞、講述著上古中國的歷史場景和神秘故事。後人也得以從中勾勒出一個盛景中國。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的「宅茲中國——寶雞出土青銅器與金文精華」,選取143件青銅器精品,它們均自帶銘文,不僅器形莊重、典雅,裝飾繁複、雅致,而且文字清晰,篇幅較長,內容極其重要。
  • 4000餘字青銅器銘文說了些什麼?
    4000餘字青銅器銘文說了些什麼這些青銅器上鑄刻有多達4000餘字的銘文,向後人透露出大量珍貴的古代信息,這使得中國歷史上在「西周」這個時代的許多學術問題得以破解。  那麼,這些青銅器上的銘文到底記錄了什麼呢?就此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副組長,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謙教授。李教授曾在這批西周銅器出土後不久,專程趕赴寶雞對其進行了考察研究。
  • 為何青銅器如此珍貴?回顧青銅器發展史,了解青銅器背後的智慧
    青銅器是我們國家古代的一項重要的發明,但是青銅器並不是我們國家第一個發明出來的,青銅器最早出現的國家是古巴比倫的兩河流域,是6000多年以前的,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就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而中國最早的青銅器出現在距今5000到4000年,就相當於堯舜禹時期。
  • 中國青銅器的象徵意義和獨特魅力——專訪故宮青銅器修復專家
    文物與人的心性相通《中國社會科學報》:提起青銅器,大多數中國人會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它出現在小學課本的封面上,被陳列在各大博物館最顯眼的位置。直到今天,在中華大地上,許多現代化地標性建築的正前方,還會出現一座仿古的大型青銅器。這份特殊的文化情感,給兩位老師終身致力於修復青銅器的事跡增添了濃厚的傳奇色彩,也讓人們十分好奇,二位是如何走上青銅器修復之路的呢?
  • 如此瘋狂的青銅器收藏,現在收藏真的還來得及嗎?
    青銅器猶如一匹黑馬再次闖進了古玩市場,以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成為年度最有影響力的藏品,無論從紋飾,銘文,造型,還是從歷史經濟價值來說,青銅器近些年市場發展一直很好,從最初走紅到現在從幾百上千到上萬大幾十萬的成交記錄不停在刷新!
  • 青銅器出現在哪個朝代 青銅器是哪個朝代的
    古時候留下來的器物有很多,青銅器就是其中一種,那麼青銅器出現在哪個朝代呢?青銅器文化是夏商周時期的文化核心,歷經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和秦漢等朝代,其中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在戰國中期之後,青銅工藝才開始漸漸消退。
  • 商代青銅器應該如何識別
    與其他的投資項目不同,商代青銅器有著其他投資品種所沒有的歷史背景,同時它自身所獨有的政治色彩也更加成為了今天商代青銅器收藏投資的升值點所在。而之所以投資者們會置身於商代青銅器的收藏投資,正是因為從商代青銅器本身所固有的歷史文化中探測出了商代青銅器的稀有和珍貴性,同時精湛的鑄造工藝更是加注了投資者們的投資熱情。 2,要鑑定一件商代青銅器,應對這件銅器有整體的認識,才能作明確的論斷。要從銅質、樣式、鏽色、款識、裝飾、做工、花紋、字體、氣味、聲音等方面入手。真品當然不會有問題。
  • 青銅器的發展起源,人類文明的進步,最早從什麼時候開始
    目前可知最早開始發展青銅器的是埃及地區,約在公元前 3150 年;兩河流域的青銅時代則大約開始於公元前 2900 年。現代中國境內最早進入青銅時代的是甘肅地區,約在公元前 3000 年;中原地區雖然發現了公元前 2000 年左右的青銅器,不過學者們多半都是以二里頭文化做為進入青銅時代的裡程碑,那是公元前 1600 年左右。
  • 鑑古器(青銅器篇)青銅器開啟篇
    青銅器的發現是一個劃時代的創造。青銅器開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流行於商、西周、春秋三個時代,而這三個歷史時代就屬於青銅時代。至秦漢時代,青銅器仍然非常盛行,但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縣或飾物。
  • 青銅器影拓究竟是一門怎樣的技術?在今天還有什麼意義?
    其能夠通過書本傳播的便利性,讓千裡之外的人們看到青銅器的原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照片,視頻等載體顯然能夠讓人們更好地了解青銅文物,影拓技術似乎確實已經"過時"了。不過除了復原青銅器的樣貌之外,影拓這種將立體器物轉向平面的做法,在藝術研究中似乎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那麼在今天它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 四川挖出最詭異的青銅器,距今2000多年,上面有32隻青蛙,2條蛇
    說起中國著名的青銅器,你能想到什麼?毛公鼎、曾侯乙編鐘、雲紋銅禁等,都堪稱逆天國寶。在當前出土的眾多青銅器中,哪一件最難仿製?據估計,不少專家認為是淅川楚墓出土的雲紋銅禁,但哪一件最奇特呢?估計很多人不知道。下面讓我來介紹這件最奇特的青銅器吧!
  • 紋飾之美︱青銅器
    商周時期是青銅器大發展的時期,商周時代青銅器紋飾,大致可分為八大類:獸面紋類、龍紋類、鳳鳥紋類、各種動物紋類、火紋類、各種獸體變形紋類、幾何紋類和人物畫像類等。 獸面紋類 獸面紋舊稱饕餮紋。饕餮之名出自《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