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濃縮」成花?演化路上添新證

2020-10-22 中科院之聲

花朵的起源長期以來是植物學界的難解之謎。

近日,《古昆蟲學》刊發了來自中國、西班牙古生物學者的一項研究結果。研究者在2000萬年前~1500萬年前的琥珀化石中發現了一種奇特的花。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想搞清楚花是怎麼來的。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許能徹底解開花的演化之謎。丁氏花的發現為我們提供了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它的形態說明,花很可能就是縱向壓縮的枝。」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鑫告訴《中國科學報》。

此次研究涉及的琥珀化石產自中美洲多米尼加。「之所以叫它丁氏花,是我向就讀北京大學時時任老校長丁石孫致敬。」 王鑫表示。

弄清花的演化 跨越形態學鴻溝

1.74億年前,地球就有了美麗的南京花。

1.25億年前,朝陽序、古果、中華果、麗花、遼寧果、白氏果等眾多被子植物出現在我國遼西地區。但是其中很多(例如朝陽序、古果、中華果)不似現代意義上的花:要麼只有雌性結構,要麼雌雄兩性器官相距甚遠,受人喜愛的靚麗花瓣也無影無蹤。

與一般花朵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幾乎從同一點上生長出來不同,丁氏花似乎經過 「縱向拉伸」,花朵中的各個器官,上下依次生長在一個花枝上。

「這些化石為人們了解被子植物的演化歷史提供了重要證據,但是它們距離人們想像中的花朵相去甚遠,二者之間還有很大的形態學鴻溝要填補。填補這個鴻溝一段時間以來成了植物學家的重要任務之一,因為這將使植物學更加合理、可信。」王鑫表示。

其實關於如何跨越這個形態學鴻溝,植物學家幾百年前就有猜想。

早在林奈時代,人們就猜想到花朵是一個縱向壓縮的枝,通過花軸的縮短,花萼、花瓣、雄蕊、雌蕊這些常見的花器官被「濃縮」、聚集到有限的空間裡,才會有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花朵。

早期被子植物,例如古果,多個雌性單位是沿一個枝依次排布的,不似常見的典型的花。典型的花各個器官擠成一團,之間的間距很小或者沒有。

這次發現的丁氏花具有花的形態(包括花被、典型的雄蕊和雌蕊),但是花的各個器官之間有明顯的間距。所以它是介於早期非典型的花和現代意義上的花之間的過渡類型。

丁氏花化石很小,只有3~4毫米,立體保存於多米尼加中新世地層出產的琥珀中。保存狀態的良好和現代先進微CT技術的應用使得研究者可以清晰觀察到花朵的主要特徵:連接到花軸上的苞片、花被、雄蕊和雌蕊四輪器官。

丁氏花具有五枚邊緣相扣的花被片,十枚向內彎曲的雄蕊,中央是帶有彎曲花柱的雌蕊。每枚雄蕊有一個很長的花絲,其頂上有一個包含四個藥室的花葯。這種花屬於比較常見的真雙子葉植物。

「丁氏花的發現對於人們認清花的本質及其演化歷程、重新理解早先發現的早期被子植物生殖器官、指明未來研究努力的方向都具有重要意義和科學價值。」王鑫說。

來之不易的琥珀標本

丁氏花的標本永久保存於撫順琥珀研究所。關於丁氏花的發現,撫順琥珀研究所所長範勇還給《中國科學報》記者講述了一個故事。

2011年春天,一位多米尼加的琥珀經銷商來到撫順琥珀研究所,計劃銷售一批多米尼加琥珀標本給研究所做科學研究用。

談完交易,經銷商向範勇展示了大約十多公斤多米尼加琥珀標本,但聲明這些琥珀標本是深圳的客戶訂好的貨,只可欣賞,不能銷售。

標本數量很多,範勇熬夜查看。

這一看,範勇從中發現有蠍子、螳螂、獵蝽等許多珍貴標本,更令人驚奇的是,範勇還從中發現了更加稀少的花朵標本。其中就包括之後命名的丁氏花化石。

範勇反覆向經銷商要求,想購買這些珍貴標本。但經銷商非常講信譽,堅持這些標本不能出售。帶著遺憾,範勇親自駕車將經銷商送到了機場,經銷商飛往深圳去向客戶交貨。

在返回途中,範勇想,這些珍貴標本是琥珀科研難得的寶貴證據,他調轉車頭,返回機場。經銷商乘坐的班機已經飛走了,範勇急匆匆買了下一航班的機票,追趕到深圳。

範勇趕到時,經銷商和客戶雙方在機場已經交了貨。多米尼加經銷商深受感動,講情動員客戶將範勇選中的幾件琥珀標本賣給範勇。雖然這些琥珀價格不菲,但範勇最終如願以償,成功擁有了這些標本。

2013年,王鑫來到撫順琥珀研究所,在眾多標本中發現了丁氏花的標本。

論文刊發歷時七年

研究一枚化石,並得出最終結論,一般需要三四年的時間。但現在離丁氏花的發現,已經過去了7年。其間合作研究、實驗,直至學術成果刊發,經歷了很多「波折」。

7年中,王鑫等研究人員在多個國內外不同的學術雜誌嘗試過發表研究,但是都功敗垂成,直到今年才得以發表。

實際上,丁氏花比起之前研究過的早期被子植物化石,是個頗為年輕的化石。

丁氏花的獨特形態在早期被子植物化石和現代意義上的花之間首次架起了一座橋梁,使前者更加和諧地融入到了被子植物大家庭,也為闡明後者的來源作出了貢獻。

復原的丁氏花的斜側觀、頂面觀、縱剖面、底面觀。王鑫供圖

來源: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枝「濃縮」成花?花朵起源添新證
    研究者在2000萬年前~1500萬年前的琥珀化石中發現了一種奇特的花。「長久以來,人們一直想搞清楚花是怎麼來的。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許能徹底解開花的演化之謎。丁氏花的發現為我們提供了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它的形態說明,花很可能就是縱向壓縮的枝。」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鑫告訴《中國科學報》。此次研究涉及的琥珀化石產自中美洲多米尼加。
  • 一朵1500萬年前的花 能讓我們接近花朵演化的真相嗎
    但是,植物學家卻在思考:這些美麗的花朵從何而來,又是如何演化的?百餘年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深入人心,但花朵的演化史卻是植物學家的難解之題,花朵演化之謎甚至被《科學》雜誌列為125個世界級科學難題之一。植物學界猜測認為,花是一個縱向壓縮的枝。這得到很多植物學家的認可,也得到現代植物學研究的支持,相關化石證據卻一直缺席。
  • 科研|一朵1500萬年前的花 讓我們接近花朵演化的真相
    百餘年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深入人心,但花朵的演化史卻是植物學家的難解之題,花朵演化之謎甚至被《科學》雜誌列為125個世界級科學難題之一。植物學界猜測認為,花是一個縱向壓縮的枝。這得到很多植物學家的認可,也得到現代植物學研究的支持,相關化石證據卻一直缺席。
  • 演化路上的分岔口
    每一個物種的演化都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途中會經過許多分岔的路口,誰也不知道下個路口會遇到什麼。就這樣,眾多岔路口中,在其中一條不起眼的小路上走來了現在的人類。從樹根開始歷經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化,用盡全力分枝壯大,開枝散葉,樹上的每個葉子結點都代表著一個辛勤的物種。相信這些物種在其演化過程中也曾迷茫或彷徨過,但進化本身就是一場負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個岔路口做出選擇。而每一個選擇,都將通往另一條截然不同的命運之路。
  • 為中華文明探源再添新證
    為中華文明探源再添新證  ——我科學家確認南島語系人群起源於中國南方  光明日報記者 張亞雄  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而來?這一帶有哲學意味的話題或許有了新答案。
  • 新生代銀杏演化再添新證據
    吉林大學古生物研究中心)等人,對北美第三紀銀杏胚珠器官及其伴生葉片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從而為新生代銀杏的演化提供了確鑿的證據。 作為裸子植物中一支獨特的類群,「活化石」銀杏具有悠久的演化歷史。與現生銀杏相似的葉化石在侏羅紀至第三紀的各個時期都比較常見,並廣泛分布在南、北兩半球。但是,具有更高分類價值的銀杏屬繁殖器官化石卻並不多見,在新生代地層中尤其稀少,使人們對該屬在這一時期的演化歷程知之甚少。
  • 撫順琥珀科學研究再添新成果
    近日,由國際古昆蟲學會主辦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古昆蟲學》發表了中西國際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的題為《丁氏花為花朵演化提供重要證據》的論文。百餘年來,花朵是如何演化一直是進化生物學家的百年難解之題。所以花朵的演化之謎被美國《科學》雜誌列為125個世界級科學難題之一 。植物學界很久以來有一個說法,認為花是一個縱向壓縮的枝。這種說法得到了不少現代植物學研究者的支持,但是相關的化石證據卻一 直缺席。
  • 古生物學家發現1500萬年前的奇特花朵,或可解開花的演化之謎
    百餘年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深入人心,但是花朵是如何演化的卻一直是進化生物學家的難解之題。近日,中國、西班牙古生物學者在約1500萬年前的琥珀化石中發現一種奇特的花。尤為獨特的是,一般花朵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都緊密地「擠」在花軸的同一個部位——花託上,但丁氏花的花軸卻是伸長的:各組成部分上下依次排列,之間的間距被拉開了,仿佛經過了「縱向拉伸」,長在一個枝上似的。「長久以來,人們一直想搞清楚花是怎麼來的。
  • 月季有筍有枝才有花,4招促筍促枝,月季花量翻倍,爆花成球!
    月季是新枝開花的植物,想讓月季多多爆花,前提是讓月季分化出足夠多的筍枝哦!花友們快用上這4招給月季促筍又促枝,讓月季長得枝繁葉茂,花量翻倍,砰砰爆花變成一個大花球吧!1、壓!壓!壓!有了壯筍,還得讓這件健壯的助力枝條多多分化側枝,新生長越多,月季開花才旺,才能爆花成球哦!給月季促新枝,同樣需要打破頂端優勢,不過這次用的是「剪剪剪」這一招!
  • 科研人員通過丁氏花為花朵演化提供重要證據
    百餘年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深入人心,但花朵如何演化是進化生物學家的難解之題,花朵演化之謎被Science列為125個世界級科學難題之一。植物學界認為,花是一個縱向壓縮的枝。這得到很多植物學家的認可,也得到現代植物學研究的支持,相關化石證據卻一直缺席。
  • 三角梅新葉萌發,幾種肥水跟得上,葉綠根壯花滿枝
    三角梅新葉萌發,幾種肥水跟得上,葉綠根壯花滿枝!進入四月份,花友們的三角梅是不是都已經有新芽萌發了呢?三角梅品種眾多,由於養殖習慣和環境差異,三角梅的長勢也各有不同。春季施肥的好處已經發芽長葉的三角梅植株,為了促進新生葉片快速生長,在新葉萌發後,要及時給植株補充肥水。三角梅是喜肥植物,整個冬季由於溫度低,很多花友會停止給它施肥(暖氣房間養殖的除外)。新枝新葉的生長需要大量的養分補充,如果養分不足,不僅影響根系和葉片的生長,也無力花芽分化,影響開花。
  • 12月,鳶尾傳情,桃花吐枝,月老帶笑,紅娘添喜,一眼定終生
    十二月底,鳶尾傳情,桃花吐枝,月老笑容滿面,紅娘添喜,雙魚座與情人一見鍾情。巨蟹座巨蟹座看上去總是一副未見世事的懵懂模樣,讓人忍不住要揉揉自己的腦袋,告訴自己這個世界是複雜多變的。但是事實上,巨蟹座並不是什麼都不懂,相反,他們是最成熟的人,是最有主見的人。不過,巨蟹座並不是那種喜歡把所有情感都藏在心底的愛傾訴的人。
  • AI科學新聞|花朵是如何演化的?神秘琥珀化石證實科學猜想
    百餘年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深入人心,但花朵如何演化是進化生物學家的難解之題,花朵演化之謎被Science列為125個世界級科學難題之一。植物學界認為,花是一個縱向壓縮的枝。這得到很多植物學家的認可,也得到現代植物學研究的支持,相關化石證據卻一直缺席。
  • 南極有巨大金字塔再添新證, 比埃及文明古老許多!
    南極有巨大金字塔再添新證,比埃及文明古老許多!神州日知 祗舍 比埃及文明還古老!南極出現巨大金字塔結構是外星人留下的遺蹟,還是瑪雅人留下的遺蹟?南極巨大金字塔一直以來就爭議很大。
  • 丁氏花研究邁進一步,解開花朵演化之謎
    研究者在2000萬-1500萬年前的琥珀化石中發現一種奇特的花。「長久以來,人們一直想搞清楚花是怎麼來的。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許能徹底解開花的演化之謎。丁氏花的發現給我們提供了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它的形態說明,花很可能就是縱向壓縮的枝。」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鑫告訴《中國科學報》。此次研究涉及的琥珀化石產自中美洲多米尼加。
  • 禾雀花開,猶如鳥棲枝報春來
    進入三月,韶關始興遍地有花開,處處有花賞。在這個季節,如報春鳥似的白色禾雀花、紫色禾雀花也競相開放了,它們舞動花姿,向人們報告春天的來臨。 在頓崗開心農莊,農莊裡種植的白色禾雀花此時已經盛開。
  • 丙通沙治療的腎臟安全性再添新證!
    本屆歐洲肝病學會年會(EASL 2020)展示了SOF方案治療伴CKDC肝患者的腎臟安全性數據(摘要號FRI441)[2],為丙通沙治療伴任何程度的腎功能損害C肝患者再添新證!此前,丙通沙在中國獲批用於伴任何程度的腎功能損害C肝患者,治療的腎臟安全性得到充分肯定。本次我們將結合大會內容和丙通沙文獻數據進行分享。
  • (張牙冇爪,缺花殘枝,枉費心思沒意義)打一生肖是什麼動物呢?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張牙冇爪,缺花殘枝,枉費心思沒意義)打一生肖是什麼動物呢? (張牙冇爪,缺花殘枝,枉費心思沒意義)打一生肖是什麼動物呢? 發布日期:2020-12-25 22:29:12 新聞歸檔 (張牙冇爪,缺花殘枝,枉費心思沒意義)打一生肖是什麼動物呢?
  • 聆聽科學——植物的起源與演化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與您暢聊植物的起源與演化,敬請期待!!
  • 6億年的生物演化歷程濃縮在這些美圖裡
    儘管存在爭議,進化論依然是目前最完備的物種起源和演化理論《生命的旅程——從魚到人》一書,以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和一幅幅生動的繪畫將6億年的生物演化歷程濃縮在了繪本中,把生物進化的部分歷史娓娓道來。文字通俗易懂,平實可親,卻又不失生動和科學性,是我讀過的最優秀的科普圖書中的一本。說它優秀,不僅是因為它傳遞了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滲透著重要的科學思想、科學概念和科學方法。不僅讓讀者知其然,也希望讀者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