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2019年環境保護公報綜述:綠色發展扮靚美麗中國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5日電 6月5日,在第49個世界環境日,《中國石油2019年環境保護公報》正式發布。儘管處於疫情與低油價雙重挑戰的時期,中國石油不曾放慢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腳步,以更加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緊守生態環境發展紅線,始終秉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環保優先」的原則,上交了一份靚麗的環境保護答卷。

制定綠色發展行動計劃2.0 來一場發展觀的深刻革命

對能源行業來說,世界傳統能源行業正加速駛入轉型軌道。據統計,中國一次能源需求將於2035年前後進入峰值平臺期,2050年,國內煤炭、石油、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將分別為31%、15%、17%和37%。天然氣將在這場綠色轉型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

基於此認識,中國石油積極努力從「油氣」供應商向「綜合能源」供應商轉型,2019年統一制訂《綠色發展行動計劃2.0》,致力於繼續提高清潔低碳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採取更為積極的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措施。

天然氣已經發展成為戰略性、成長性業務,中國石油持續加大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推進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201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產量1503億立方米,其中國內118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6%,佔國內天然氣產量的69.9%。川南地區頁巖氣產量80.3億立方米,較上年增長88.4%。

與此同時,中國石油多渠道引進國外天然氣資源,構築多元化能源供應體系。2019 年,加大引進海外管道天然氣、LNG,向社會供應天然氣1812.9 億立方米,比2018 年增長5.1%,為優化國內能源結構、建設美麗中國增添「底氣」。

為支持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區「煤改氣」工程,中國石油大力推行「氣代煤」項目,積極推動天然氣在城市燃氣、工業燃料、天然氣發電、化工原料、車用燃料等方面的綜合利用。

值得驕傲的是,我國僅用10年就完成了歐美近20年走過的油品質量升級道路。2018年12月,中國石油在全國兩萬多座加油站籌備開售國Ⅵ A 階段車用汽油和國Ⅵ車用柴油。

2019 年,投資17.6億元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轉型,全面供應國VI 標準汽柴油,全年向國內供應成品油11959.4萬噸,佔國內市場份額的36.3 %。

此外,中國石油積極打造綠色低碳發展新動能,重視地熱能、生物質能、氫能、充(換)電站等新能源業務開發,適度發展風電、光伏發電、乾熱巖開發等業務。

參與全球氣候治理 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為國際油氣行業的重要一員,中國石油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行動,持續加強在油氣行業氣候倡議組織(OGCI)框架下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彰顯了中國企業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中國石油主動發聲,積極搭建交流平臺:2019年6月,在杭州主辦OGCI系列會議,為來自國內政產學研各界專家學者與 OGCI 組織13家成員公司的代表搭建了交流溝通的平臺。2019年12月,以「氣候行動時刻」為主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在西班牙馬德裡召開,中國石油受全球碳捕集封存研究院邀請,在會議期間作了專題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新疆CCUS中心被列入OGCI五大全球CCUS中心之一,更加體現了中國石油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決心。

中國石油持續加強溫室氣體排放管控,逐步完善低碳管理體系,加強企業碳資產和碳履約管理。

為持續推進科技減排,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中國石油努力推動CCUS 技術發展;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驅油示範工程穩定運行11年,累計封存二氧化碳150 餘萬噸;新疆油田、長慶油田已完成先導性試驗。

中國石油還開展了油氣生產全產業鏈甲烷排放核查、重點環節甲烷排放監測工作,在大港、南方地區等油田試點應用全流程洩漏檢測與修復技術,加強主力油氣田的甲烷回收。目前,塔裡木油田已累計建成回收站點48 個,回收能力420 萬立方米/ 天;長慶油田伴生氣年回收能力達到10 億立方米。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資源開發企業應以敬畏生命之心呵護生態環境。中國石油全力以赴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石油力量,也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李璟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  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連日來,各地圍繞「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的主題,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動員社會各界自覺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積極行動起來,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 空谷幽蘭扮靚美麗中國
    來源:《綠色中國》雜誌今年5月29日,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開艙及搭載物交接儀式在北京航天城舉行,國際竹藤組織董事會聯合主席、中國花卉協會會長、國際竹藤中心主任江澤慧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手中接過搭載試驗材料,標誌著空間搭載圓滿成功。
  • 2019年杭州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019年杭州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北極星大氣網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現發布《2019年杭州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一、綜述2019年,杭州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幹好一一六,當好排頭兵」的工作要求,全面推進「八項清零」,成功舉辦聯合國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和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年會,紮實推動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和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深化生態文明和美麗杭州建設
  • 中國首次發布渤海海洋環境公報 汙染令人擔憂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中國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今日在此間發布《二00八年渤海海洋環境公報》,這是中國首次發布渤海海洋環境公報。渤海是中國唯一半封閉型內海,海域面積約七點七萬平方公裡,渤海海水交換能力差,海洋生態系統脆弱。
  • 國家海洋局發布《2013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
    近日,國家海洋局發布《2013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13年,我國海洋環境狀況總體較好,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約佔我國管轄海域面積的95%。陸源排汙壓力依然巨大,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海洋生境退化、環境災害多發等問題依然突出。
  • 蔚藍色的關注——我國海洋經濟致力高質量發展綜述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題:蔚藍色的關注 ——我國海洋經濟致力高質量發展綜述新華社記者王立彬從環渤海到長三角、泛珠三角,涉海區域經濟蓬勃發展,中國特色自貿港成為關注焦點……在世界海洋日,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生態改善
  • 2019年大氣環境氣象公報發布
    中國氣象報記者何孟潔報導 4月29日,中國氣象局發布《大氣環境氣象公報(2019年)》(以下簡稱《公報》)。《公報》指出,自2000年以來,我國大氣環境整體呈現前期轉差後期向好趨勢。
  • 題:蔚藍色的關注——我國海洋經濟致力高質量發展綜述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 題:蔚藍色的關注 ——我國海洋經濟致力高質量發展綜述新華社記者王立彬從環渤海到長三角、泛珠三角,涉海區域經濟蓬勃發展,中國特色自貿港成為關注焦點……在世界海洋日生態環境部最新發布《2019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我國管轄海域一類水質面積比例同比略有上升,劣四類海域面積同比略有減少,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穩中向好。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表示,我國將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障海洋生態安全為核心,構建覆蓋近岸、近海、極地和大洋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
  • 中國海洋環境公報:近海環境汙染問題依舊突出
    中廣網北京3月21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這是大多數人都知道的常識。而容易忽視的是,中國同樣擁有299.7萬平方公裡的海洋,相當於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海洋不僅關乎航運,還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水產、礦產和能源,是名副其實的藍色家園。
  • 綠色發展呵護「防城港藍」 ——我市生態環境保護情況綜述
    綠色發展呵護「防城港藍」 ——我市生態環境保護情況綜述 2020-12-02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生態環境部近期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2019年中國氣候公報發布
    《2019年中國氣候公報》發布了!這份由國家氣候中心完成的年度氣候報告,全面分析了2019年中國氣候基本概況、氣候系統監測狀況和主要氣象災害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綜合評估了氣候對行業、環境、人體健康等方面的影響。2019年,我國氣溫偏高,降水偏多。
  •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獲評「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綠色發展 再添殊榮
    浙江在線杭州11月30日訊 (記者 鄭亞麗 通訊員 晏利揚 朱智翔)浙江綠色發展再獲殊榮。11月30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在「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評選中,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榜上有名。該獎項設立於2005年,是我國首個由政府頒發的環保人物大獎。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是該獎項設立以來首個獲獎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浙江已經在全國率先探索出一條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步入生態文明建設的快車道。」
  • 世園會即將拉開大幕:建設美麗中國 共築綠色家園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 題:建設美麗中國 共築綠色家園——寫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之際新華社記者李斌、董峻、高敬、孔祥鑫長城腳下,媯水河畔。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即將拉開大幕,人與自然在這裡精彩相遇,中國與世界在這裡交互。這是北京世園會園區內的媯汭劇場(2019年4月18日無人機拍攝)。
  • 打造綠色「有機王國」——建設美麗中國之「白山樣板」探秘
    2019年,全年環境空氣品質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市中心區優良天數達96.4%;今年預計全年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5%以上,比2015年提高了22個百分點,PM10、PM2.5濃度值比2015年分別下降34.8%和44.4%。環境空氣品質位居全省前列。
  • 生機溼地 「美麗湖北」的綠色支撐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我國的主題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旨在動員社會各界,自覺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譽,水系發達,河網縱橫交錯,755個湖泊灑落其間,長江在此綿延1061公裡,是中下遊幹流徑流裡程最長的省份。豐沛的溼地資源提供了強大的生態服務功能,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魚躍鳥翔的生機溼地,已經成為「美麗湖北」的綠色支撐。
  • 生機溼地「美麗湖北」的綠色支撐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我國的主題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旨在動員社會各界,自覺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譽,水系發達,河網縱橫交錯,755個湖泊灑落其間,長江在此綿延1061公裡,是中下遊幹流徑流裡程最長的省份。豐沛的溼地資源提供了強大的生態服務功能,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魚躍鳥翔的生機溼地,已經成為「美麗湖北」的綠色支撐。
  • 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發布
    人民網北京6月5日電(記者 餘璐)5日上午,由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共同主辦的「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20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在北京舉行。在活動現場,「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正式發布。「小山」以青山為造型,以綠葉為髮飾,以祥云為鞋子紋樣,象徵綠色與和諧;「小水」以綠水為造型,以花朵為頭飾,以水紋為鞋子紋樣,象徵潔淨和美麗。小山和小水面帶笑容、活潑靈動,寓意著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積極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共同守護地球家園。
  • 《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對外公布 我國海洋生態環境...
    2019年5月,生態環境部對外發布《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明確表示,2018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態整體穩中向好。   據悉,《公報》重點從海洋環境質量、海洋生態狀況、主要入海汙染源狀況、海洋傾倒區和油區狀況、海洋漁業水域環境質量狀況、海洋環境災害狀況、突發海洋汙染事件、相關行動與措施等八個方面對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進行了詳細監測。   監測結果表明,2018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態整體穩中向好。
  • 環保部就《2016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公報》答記者問
    環保部就《2016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公報》答記者問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據環保部網站消息,近日,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就《2016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公報》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