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單雙數分不清?請用心培養這一點,未來不吃虧

2021-01-11 老洪聊教育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區別就已經很大了!

有的孩子,傻傻的,連單數和雙數,都分不清楚,計算個20以內的加減法,就需要掰半天手指頭。

而有的孩子呢,精明可愛,一千以內的數字都認識,不要說加法減法,乘法口訣都背得溜溜的。這種孩子,從小就打下了堅實的數學基礎,進入高中以後,就是班級內的學霸,重點大學任意挑。

同樣是小學一年級,區別咋就這麼大呢?

問題,當然出在家庭教育上。

雖然說每一個孩子,天賦都不同,基礎都不同,接受力都不同。但是呢,經過家長精心教育、培養的孩子,肯定是十分出眾的!舉個例子:在國內一檔著名的綜藝節目當中,曾經湧現出一個5歲的神童。這位小天才呢,名叫陳雨奇,她能在十秒鐘之內,快速計算出10個四位數的加減法,大人們還在用計算器算呢,她就脫口說出了答案。這讓在一旁觀看的孟非,都驚嘆不已。

對於陳雨奇小朋友,家長們肯定很好奇,她究竟是如何練就這樣一身數學本領的呢?

不用說,肯定是從小就接受了速算心算的專業訓練。

有位專家就曾經說過,一個學生的數學能力,不是在高中培養起來的,而是在他的小學階段,就已經奠定了。也就是說,小學一年級,或者再早一點,像陳雨奇這樣,5歲前就接受速算培養,那麼,這種數學能力,就會貫穿孩子的一生,一直保持到高中、大學,都會比同齡人優秀。

家長朋友們,如果你家的小學生,數學基礎不好,落後於別人,那麼,你一定要引起注意,並且,要注重培養他下面這一點,這樣的話,才能確保,他在未來不吃虧,能擁有好的學歷,和好的工作。

哪一點呢?

數學能力!

什麼是數學能力?這裡面包含的東西很多,形象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空間想像能力、觀察能力、速算能力、理解能力……太多了。但是呢,家長們也不要著急,不要覺得這特別難。

畢竟,孩子要形成一定的數學能力,得日積月累,慢慢來,一口呢,吃不成一個胖子。

一般來說,小孩子三到五歲期間,只能認識十以內的數,在這裡,家長們可千萬別拔苗助長,會有害處的。雖然這個階段,認識的數字很少,但是呢,可以通過堆積木來培養他的空間能力,更可以通過數學遊戲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到了6歲以後呢,就可以認識更大的數字了,在此期間,培養孩子的速算能力,也可以擺上日程了。這個呢,就需要藉助一些科學的課程、教材來進行。

這樣的話,等孩子上了小學一年級,他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數學能力,自然就會在班級裡脫穎而出,成為一名優秀生了。這種良好的數學能力、學習習慣,就會貫穿他的一生,讓他最終,甩同齡人幾條街,成為佼佼者。

相關焦點

  • 小學一年級不培養思維能力,到三年級落後別人一大截!
    一二年級為什麼需要著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呢? 小學是孩子思維能力開發的黃金期,尤其是小學一年級。進入小學學習生活的孩子,理解能力開始大幅度提升。這時候通過邏輯思維的開發,可以初步培養孩子全面、有序思考問題的能力,讓孩子擁有更加靈活的邏輯思維。
  • 不分,「褲子」念成「兔子」 一年級男生學拼音學到崩潰
    最近,不少一年級家長吐槽孩子學拼音,有的家長和孩子「奮戰」到晚上11點,還有的家長孩子拼音讀不好而「血壓飆高」。  浙大兒院康復科副主任醫師王慧提醒家長:如果孩子拼音學不好,g、k、t、d不分,並不是因為你的小孩笨,很可能是得了功能性構音障礙。
  • 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是謠言 拼音教改緣何屢被「誤讀」
    圖片來源:東方IC  「拼音,不就是一個識字、讀字的工具嗎?怎麼會被炒熱?誰說我們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那種說法其實都是源於家長的焦慮。」上海日新實驗小學副校長徐為說,完全可以負責任地說,沒有學過一點拼音的孩子,進入上海的任何小學,都能順利學習拼音。
  • 數學70分,一道簡單題更讓老師生氣!老師:上下左右你都分不清?
    最近我朋友家的兒子就是剛剛上小學一年級,小孩哪個方面都非常的好,見人也非常的有禮貌,看著也十分的聰明伶俐,但是有一個問題是一直讓我家朋友頭疼不已,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小孩的學習成績是一直沒有辦法提高我們下面來具體的看一看,其實這道題是非常的簡單的,題目是按照圖片給出的提示,分上下左右選擇圖中物品正確的位置。分上下左右這在我們幼兒園的時候就已經學過了,幼兒園小朋友都知道正確答案,這明顯就是老師給的送分題。結果這個孩子愣是四道題一道都沒有選對,全部選的是與正確答案相反的錯誤答案。
  • 小學一年級增設科學課 怎麼教才科學?
    根據教育部最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一年級將增設科學課,並將其作為基礎性課程。2001年,依據國務院批准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我國開始進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將沿用了半個世紀的小學「自然」課更名為「科學」,起始年級也從一年級變為三年級。如今科學課為什麼又重回一年級?新課程標準有哪些變化?
  • 小學生考多少分才算優秀?一年級考100分是常態,90分都不算高
    一年級的知識就是圍繞這些基礎知識展開教育的,這些小學生在幼兒園的時候都有學到過,在上一二年級的時候自然不會覺得太難,很多小學生拿95分以上或者是100分的幾乎是常態。而到了二年級,相對一年級的知識來說,二年級的難度確實增加了那麼一點,但是也沒增加多少,畢竟小學生還在適應知識接受知識的過渡階段,所以也有很多小學生在考試的時候有90分以上。
  • 寧波小學一年級要單獨開設科學課 今年的新生用新教材
    教育部最新消息,2017年9月起,小學一年級要單獨開設科學課,每周安排不少於1課時。昨天,記者通過各方證實,今年秋季開始,浙江一年級小學生確實要上科學課了,這裡當然包括寧波的學校了。為什麼突然要開課了?接下來會有哪些變化?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除全部古詩
    周杰倫的「蝸牛」終於爬進了小學語文教材,而古體詩卻從上海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消失了。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發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昨日,記者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 拼音、識字、數學,以後這些幼兒園都不教了,吃虧的是誰?
    「「你也不想想,你們老大在幼兒園倒是什麼都學了,可上了一年級不也照樣不會嗎,這是你自己說的。這不就說明幼兒園學的沒啥用嗎?「「呸!我是說,學了都這樣,不學就更慘了。什麼邏輯?!「……我倆就像兩個槓精一樣頂來頂去。
  • 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學家,「觀月題」有科學漏洞
    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學家,「觀月題」有科學漏洞 新民晚報7月31日報導,「從現在開始,請你每晚7點至9點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28天。」
  •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考試,全是100分,老師:即使題目簡單也不容易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考試,全是100分,老師:即使題目簡單也不容易。一年級小朋友在每個單元結束後都會有同步練習題和考試,雖然題目很簡單,但是要每次考100分,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第六單元的同步考試試題。
  • 安徽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生開設《科學》課
    據臨泉路第二小學語文教研組組長賀冬梅介紹,與原來的課本先學拼音不一樣,新教材第一節語文課孩子們要識字。「以前在一年級的教學中,是識字的教學完成後才會安排漢語拼音的學習,隨後穿插課文和識字的學習。但實際上,據我們了解,不少一年級新生在幼兒園和暑假都學過了拼音,這也為孩子們入學時更好地實現『幼小銜接』打下基礎。」
  • 小學數學一年級,必考易錯題匯總,可以讓孩子查漏補缺
    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孩子們做題,容易沒有順序,造成思維混亂,他們做題不認真,會做的題漏做或者是看錯算錯等。目前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已經結束,也進入了緊張的年終考試複習階段,那麼只有把孩子平時易錯的題分類、歸納並反覆講解練習,才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提高做題的正確性。
  •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察月亮 專家:科學作業莫留漏洞
    原標題: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從現在開始,請你每晚7點至9點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28天。」這是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項作業,看上去是否簡單又有趣?  然而,這道題目卻把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工作室高級主管湯海明難住了。
  • 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編寫組回應
    然而,由於月亮每天升起時間都要比前一天晚50分鐘左右,這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本周,本周報導了「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觀月題存「科學漏洞,引起讀者和廣大網友熱議。對此,《暑假生活》編寫組積極回應:非常歡迎專家和讀者指出《暑假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 分不清東南西北 安陽中小學生方向感狀況堪憂
    兒子說,不認識東南西北的又不是他一個人,身邊好多同齡人都是這樣,你說這是咋回事?」前幾日,市民陳女士向記者反映。陳女士說的是偶然現象嗎?記者連日來採訪了部分家長、年輕人、小學班主任,讓我們來看一看。令人吃驚的調查結果只要上過學的人,你要說他不認得方向,他一定會跟你急,因為在學校沒少做方向題。然而,不調查不知道,一調查嚇一跳。
  •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月題」難倒天文專家引爭議:科學啟蒙和月相...
    今年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道「觀月題」難倒有些天文學家,引發爭議。在天文專家看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這是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項作業,看上去是否簡單又有趣?然而,這道題目卻把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工作室高級主管湯海明難住了。原來,根據天文規律,月球每天升起的時間都會比前一天推遲5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每個月約一半時間,月亮要到在第二天凌晨甚至一早才升起,又在白天悄悄落下。孩子無法按照題目要求,在7點至9點找到月亮的蹤影。
  • 家長發帖抱怨小學一年級作業腦殘 校長也做不出
    這是小學一年級的寒假作業嗎?》的帖子引來眾多家長的關注,一位家長發帖「聲討」小學一年級的寒假作業部分題目不僅超綱,而且實在太「雷人」,連家長都越做越怒!  網友的抱怨引發家長共鳴  這位來自黃浦區的家長發帖說,陪著孩子做了幾天寒假作業,越做越怒。「5-2=3是____運算。這種題目有必要做嗎?更何況一年級的孩子還不會寫『減』這個字。」
  • 北京小學一年級《語文》古典詩詞將增至22篇
    習大大的話不贊成課本刪經典詩詞 經典要嵌在學生腦子裡昨天上午9時20分,習近平來到北師大主樓,在校黨委書記劉川生、校長董奇陪同下,參觀「尊師重教、築夢未來——慶祝第三十個教師節主題展」。北師大黨委書記劉川生回憶說,總書記在參觀展覽時,拿起一本北師大教師參與編寫的教材翻看。
  •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從現在開始,請你每晚7點至9點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28天。」這是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項作業,看上去是否簡單又有趣?然而,這道題目卻把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工作室高級主管湯海明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