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學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

2020-12-05 中國教育新聞網

在講解高三化學教材中「純鹼的工業製備」一課前,筆者要求學生對民族化工專家侯德榜其人其事廣泛查閱資料,在課上圍繞不同主題進行分組交流。在教師統籌策劃下,先由學生自由分組,針對侯德榜先生早年刻苦求學、事業起步、開拓民族化工事業及晚年等人生的不同階段分組交流,再由教師對學生的交流內容作出點評,凸顯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的主題。以下為幾個小組學生的主要交流活動。

學生分組交流。刻苦求學階段。小組1介紹:1890年,侯德榜出生在福建農村。侯德榜從小家境貧寒,但是讀書十分刻苦。在姑媽的資助下,前往福州市英華學院學習。1911年,他考進清華大學,通過3年的努力,不僅消除了同校學生對他的歧視,還以10門功課全部滿分的成績被保送至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8年內,侯德榜在國外先後就讀於3所大學,並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侯德榜先生後來的一系列豐功偉績都是建立在刻苦求學的基礎上,我們今天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侯德榜先生的塑像,這對我們的學習是一種鞭策和鼓舞。

生甲感言:我和身邊很多同學都像侯德榜先生一樣生在農村,但我們有幸能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來到上海讀高中,享受到國內頂尖的軟、硬體環境。在學習和生活中,我感到56個民族親如一家。我在感謝祖國母親的同時,也應該多向侯德榜先生學習,好好把握當下,合理規劃未來。

生乙感言:我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首府,相對來說,從小到大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都比其他同學更優越,但我知道侯德榜先生雖出身貧寒,但刻苦求學,最終在他鍾愛的專業知識領域登峰造極的故事後,卻非常慚愧。相比侯德榜先生經歷過的求學困境,我們在上海的高中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大多微不足道。我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時應該多向侯德榜先生學習,爭取先在一些科目上取得突破。

事業起步階段。小組 2 介紹:侯德榜對科學的態度一向嚴謹認真,在他的指導下,中國成立了亞洲第一大鹼廠,隨後生產出的紅三角牌純鹼獲得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1932 年,他用英文撰寫了《純鹼製造》這本書,打破了帝國主義者對制鹼技術的壟斷。新中國成立後,侯德榜曾去印度工作,之後克服各種困難回國,為中華民族的化學工業發展盡心竭力。他走遍大江南北,甚至不顧自己七十多歲的高齡,堅持與技術人員一起努力工作,優化工藝流程。中國化學工業能迅速發展,侯德榜的付出功不可沒……

生丙感言:侯德榜先生出身寒門,卻能最終突破國外製鹼技術的壟斷,探索出更為先進的民族制鹼工藝,實在難得。我想這一定離不開他振興民族化工信念基礎之上的務實精神!作為新疆學生,我今天能在上海讀高中,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我一定努力讀書,爭取早日學有所成,報效祖國,不辜負祖國母親的培育之恩!

開拓民族化工階段。小組   3 介紹:侯德榜先生懷著開拓民族化學工業、造福全人類的雄心壯志,深入探索並成功揭開壟斷全球化工界的索爾維制鹼法的秘密,創立了更為先進的聯合制鹼法。侯德榜根據離子反應的原理,巧妙藉助溶液中NaHCO3 溶解度較其他成分稍小的性質,先製得 NaHCO3 沉澱,再利用 NaHCO3 的不穩定性逐步提煉純鹼。相比較索爾維制鹼法,「侯氏制鹼法」最大的優點是將食鹽的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除了能夠高效利用食鹽,它還巧妙利用了CO2 和 Cl-,在生產難得的純鹼的同時,大大減少了廢料排放。為紀念侯德榜先生的顯赫功績,多個國家都出版了紀念郵票,以激勵後人。

負祖國母親的培育之恩!生丁感言:近年來,我國科技突飛猛進,無論在遙遠的少數民族地區,還是在祖國版圖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急需各個領域的領軍人才。侯德榜先生從一名農家子弟成長為「感動中國」的行業領袖,他的人生軌跡為我們今天的學習和日後的工作和生活指明了方向,激勵我們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形成博大的愛國胸襟和民族大義。不論我們將來身在何處,我們都會心繫祖國,心繫中華民族!

小組 4 介紹:「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逐漸逼近南京,日軍曾先後三次以「工廠安全」相要挾,提出「合作」管理南京錏廠的要求。侯德榜堅決表示,寧可為工廠開追悼會,也絕不和日本人合作!同時,他和同仁積極響應抗戰,利用工廠設施,轉產硝酸銨炸藥和地雷殼等物資,支援前線。

生戊感言:侯德榜先生在日軍多次要挾的緊要關頭,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他不畏強敵、寧死不屈的愛國豪情和大義凜然的民族情結,值得每個同學學習。作為一名維吾爾族學生,不論在新疆還是在上海,我都能夠強烈感受到黨和國家對我們少數民族學生的關懷。作為內地新疆高中班的學生,我們應居安思危,以強大的知識武器武裝自己,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晚年階段。小組5介紹:侯德榜一生嘔心瀝血,功勞卓著。他本來可以出售制鹼專利換取一筆極為可觀的財富,但他並沒有這麼做。他只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給每個中國人,讓中國的化學工業日益壯大。他為了實現中國人制鹼的夢想,在制鹼的道路上不斷奮力探索。新中國成立後,侯德榜在農藥、化肥、化工機械製造等方面也作出諸多貢獻,在培育人才、傳播科學技術方面同樣功勳卓著。1972年以後,侯德榜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即便這樣,他仍要求親自去工廠視察,幫助工人解決一些技術難題。除了「侯氏制鹼法」以外,他研製的三酸兩鹼也為中國工業和農業帶來極為可觀的經濟利潤。

生己感言:侯德榜先生傾盡畢生精力投身民族化學工業,這正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振興民族化工的人生追求的體現!作為享受黨和國家政策的少數民族學生,我們更應飲水思源,力爭早日成才,接過振興中華民族的接力棒,把民族精神發揚光大!

學生交流至此,教師進而拋出如下問題引發深思:

問題 1:從以上的小組介紹中,你覺得侯德榜先生為什麼會成功?

問題2:如果你是侯德榜,在當時的環境中你會怎麼樣?

問題3:以上的交流材料對你

有什麼啟示?

……

教師小結。首先,侯德榜功績顯赫。侯德榜先生曾說:「勤奮、拼搏是我一生的座右銘。」在這一精神的引領下,他從學生時代就不懈追求、刻苦鑽研,最終打破了索爾維集團對制鹼技術70多年的壟斷,發明了世界制鹼領域最先進的技術,並為祖國的化工事業奮鬥終生。侯德榜先生的一生,是排除萬難、腳踏實地、頑強拼搏、鞠躬盡瘁的一生。任憑時光飛逝,這位時代功勳的名字在歷史長河中是無法抹去的。他猶如一塊堅固的基石,與範旭東、陳調甫等實業家、化學家一起,託起了中國現代化學工業的大廈。他低調、實幹的精神,值得我們畢生學習。

其次,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永存。侯德榜先生是一位胸懷愛國情結和民族大義的時代楷模。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精神支撐,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的思想根基,也是當代高中生人格形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質。侯德榜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一定會不斷激勵後人,他的精神也將永垂不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在全社會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背景下,在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的歷程中,侯德榜先生始終是知識分子的榜樣,也是中國人民的驕傲!

結語

中學化學知識體系中涉及大量的德育素材,如古今中外沈括、宋應星、黃鳴龍、張青蓮、盧嘉錫、唐敖慶、邢其毅、道爾頓、倫琴、湯姆生、居裡夫人等人的事跡。很多化學家的成長史都是很好的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教育素材,只要教師細心挖掘,認真思索,把德育與化學教學有機結合,一定能使化學課堂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更加富有人文色彩,也能使學生在學習化學學科知識的同時更好地感悟先輩創立偉大功勳的艱苦過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

此外,德育是一個長期積累、潛移默化的過程。通過教師積極提煉化學課程中的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教育素材,學生能在形成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逐步催生情感共鳴,進而逐漸對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形成深入思考,最終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中學化學課程標準[S],2006.

[2]馬小芳,趙廣忠,吳明.探尋德育落地的力量——訪福建省古田縣教育局局長陳興第[J]. 中國德育,2017(11):53-56.

[3]萬明鋼.實現國家認同,先從民族認同開始[J]. 中國民族教育,2017(6):15.

[4]《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編寫組.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39.

(作者單位:上海市七寶中學)

相關焦點

  • 傳統文化在化學教學中的滲透
    愛國主義教育我們在化學中應竭盡全力,發掘化學教材中有關愛國主義的教育素材,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我國人民很早就開始對化學進行探索活動,並取得輝煌成就,如:古代四大發明中造紙,制火藥,燒瓷器;我國是最早使用煤、天然氣、石油的國家,也是最早冶鐵、煉鋼並用溼法煉鋼的國家。
  • 南通開發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將航天精神融入愛國主義教育
    作為江蘇省科學教育特色學校,實小集團以航天精神為載體,激發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努力做新時代的追夢人。課程體驗前段時間,我在學校參加了「航天精神」的主題活動,活動中有一項內容是畫一畫自己的航天夢。我驚奇地尖叫起來,和我想像中的一模一樣,高大威武,非常霸氣,就像一個大將軍。我們漸漸接近「神五B火箭」,準備在登陸艙著陸。我美滋滋地想著:這是多麼令人激動的星球之旅啊!我咯咯地笑著,突然感覺被誰推了一下,我一轉身,哈哈,爸爸已經把車開到家門口了,剛才只是一個有趣的夢。
  • 2019-2020學年度第二學期化學學科德育滲透計劃
    我們的祖先在50萬年以前就掌握了火的利用;西漢前期出現了書寫和繪圖的紙,幾個世紀後傳人外國,紙的發明是用化學方法製成較純的纖維素高分子的一項重要成就,我國勞動人民在1000多年前就製造出火 藥,火藥的發現,是人們從化學能轉變成機械能的先聲,是人類科學發展史中的裡程碑。通過這些生動史實使學生了解我國勞動人民對人類的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 昌吉州各學校學習貫徹《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我州各學校學習貫徹《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厚植愛國情懷 著力以德育人中國昌吉網訊(通訊員劉文茜)近年來,州黨委教育工委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鮮明主題,有效融入辦學治校、教育教學、校園文化活動全過程,著力從明理、共情
  • 思政教育融入高職基礎化學課程的實踐研究
    高職院校各門課程教學終級目標是共同的,思政課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融合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  基礎化學課堂作為高職專業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擔負著思政教育的職責與使命。新時代的基礎化學課程不僅要傳授化學知識、訓練實踐技能,更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既育智,又育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 上高中學舉行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班會(圖)
    中國江西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潘煒峰、袁慶報導:為致敬英雄、學習英雄,培養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9月14日,上高中學組織全校師生開展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感恩教育主題班會。  各年級各班從網上下載「抗擊新冠肺炎表彰大會」視頻,作為主題班會素材,讓學生學習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的感人事跡和大愛精神。各班根據總體安排,把握教育的主題主線,創新內容,結合各自的實際和特點,在視頻觀看結束之後進行「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責任擔當,充分教育學生,收到了良好教育效果。
  • 百裡杜鵑管理區開展愛國主義紅色主題教育活動
    為了激發幼兒愛國主義情懷,營造良好的園所文化氛圍,12月25日,百裡杜鵑管理區歐文教育幼兒園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當日,全園師生、家長、孩子們一起通過唱紅歌、聽愛國故事、觀看愛國主義電影等方式,重溫革命先烈們在艱難歲月裡為夢想而奮鬥的感人事跡,再次加深大家對歷史的理解和認知,讓愛國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 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實現民航強國——西部航空員工觀影側記
    「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一直以來,愛國主義精神都是人世間最持久最深層的情感,是一個人的利德之源,立功之本,她紮根在億萬同胞的血肉裡,深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理想裡,愛國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情懷和擔當,是巋然不倒的民族精神!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基礎化學教育教學成長紀實
    秉承先輩治學精神,創新教育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式方法,致力教材課程體系及師資隊伍建設,在全院合力而為下,新時期農林高校頗具特色的化學教育教學新體系構建而起,取得了合校建院以來基礎化學教育教學的最好成績。循交叉融合發展之路 立特色教育教學理念  21世紀生命科學迅猛發展,化學與農林學科的交叉滲透日益深入。
  • 重視史學遺產,繼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
    因此,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揚和培育愛國主義精神的過程中,我們要自覺地從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特別是史學遺產中吸取愛國主義營養,提高全體國民的歷史意識,這是歷史的要求,也是新時期的重要任務。我們黨的領導人反覆強調全黨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要重視學習歷史,特別是中國歷史,從中吸取寶貴的經驗教訓。
  • 黨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實踐創新-千策思政實踐
    2019年11月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在基本內容中要求廣泛開展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再次強調,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
  •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中小學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部署,日前,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通知,印發《中小學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重點任務工作方案》,(簡稱《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工作。 《工作方案》強調,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加快構建一體貫穿、循序漸進的愛國主義教育體系,用好抗疫救災等重大事件形成的教育資源,不斷創新途徑和載體,強化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協同作用,在中小學紮實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 「戰「疫」說理」在愛國主義情感中深化和升華中華民族精神
    【來源:人民論壇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這種精氣神就是中國人民在這場抗疫戰中體現出的不畏艱險、奮力衝鋒、英勇頑強、用生命守護生命的時代精神,其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為濃烈底色,又使中華民族精神中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優秀特質在此次人民抗疫戰中更加光耀地展揚出來,使中國民眾在熾熱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感中於心靈深處深化和升華了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知,極大提升了愛國主義的思想境界。
  • 【觀 影】開發區各部門組織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為了和平》
    【觀 影】開發區各部門組織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為了和平》 2020-11-24 0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把握偉大民族精神的新定義
    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夠用「偉大」來形容,不僅在於其所承載的歷史文化之悠久,更因為中國人民無論遭受何種苦難與不幸,民族精神始終沒有被遺忘,始終是中華民族團結一致、玉汝於成、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式上的講話指出:「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 2017-2018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化學教學計劃
    以學生生活中須臾離不開的水、空氣、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學習元素和化合物知識,同時有計劃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定律。這樣使教材內容的理論與實際很好地結合,有利於培養學生運用化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解決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化學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分散學習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以減輕學習時的困難。為了有利於教師安排教學和便於學生學習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點較突出。
  • 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四季歌」主題活動...
    作為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四季歌」第四季「傳承」主題活動,杭州市勝利小學的鄒老師與杭州市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杭州剪紙藝術家魯立清「聯合」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非遺課」。隨後,魯立清展開「民間手工藝」剪紙現場教學,讓同學們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練習剪黨徽、五星紅旗和天安門,更深入地了解剪紙這門藝術。「我覺得在剪的過程中挺有趣的,但也有一定的難度。」完成作品後,12歲的李月嘉說,「像我在剪天安門的時候,不小心弄破了一個角,這讓我發現剪紙需要很細心。」
  • 使用國家統編教材 推進民族認同教育
    中華民族是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也是國家的生命線。認同是團結的前提,沒有認同就沒有團結;認同是團結的根基,沒有認同,團結就是無本之末。加強民族認同,促進民族團結,關鍵在於開展好民族認同教育,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 《中職化學課程標準》解析
    (一)堅持系統性原則,實現德技並修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體現以學生為中心,遵循職業教育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將德育教育、勞動教育、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融入化學課程教學全過程,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處理好公共基礎課與專業課教學、知識傳授與實踐技能培養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使學生德技並修、全面發展。
  • 四川省級科普基地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近年來,四川省省級科普基地在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兩彈城就是其中的典範。作為省級科普基地,彈城先後榮獲「全國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防科技工業軍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國家工業遺產、九三學社全國傳統教育基地、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川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四川統一戰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