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成功調節受體機體移植組織的免疫排斥...

2020-12-05 生物谷

2020年2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北海道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其能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調節機體對移植器官的免疫反應。研究者發現,衍生自小鼠誘導多能幹細胞的胸腺上皮細胞能調節機體對皮膚移植物的免疫反應,並延長移植物的壽命。

圖片來源:Hokkaido University

胸腺位於胸骨後方,其是一種產生T細胞的重要器官,T細胞能夠控制機體免疫反應,包括器官排斥等,同時還與免疫自身耐受性直接相關,其還能作為機體免疫系統的重要成員,將機體自身產生的抗原視為非危險物質。諸如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能幹細胞等多能幹細胞能夠分化為多種類型的細胞,其通常能作為機體組織移植的替代來源,但當移植供體的器官或組織時,移植物就會被排斥,並最終被受體機體的免疫系統破壞,對於多能幹細胞衍生的細胞或組織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在再生醫學中,最重要的就是成功調節宿主對移植物的免疫反應。

此前研究發現,研究人員很難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來有效製造胸腺上皮細胞,這樣研究中研究人員則發現,向小鼠的誘導多能幹細胞中引入名為Foxn1的關鍵基因後就能夠幫助幹細胞有效分化為胸腺上皮細胞,Foxn1是胸腺中非常重要的基因。隨後研究人員將誘導多能幹細胞衍生的胸腺上皮細胞和遺傳上相容的供體小鼠皮膚移植物引入到受體小鼠機體中進行深入研究。

研究結果表明,當誘導多能幹細胞衍生的胸腺上皮細胞提前進行移植後,受體小鼠機體中的皮膚移植物就能夠存活更長時間;最後研究者Ken-ichiro Seino表示,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在進行細胞或組織移植前,通過將誘導多能幹細胞衍生的免疫調節性細胞進行移植或能調節受體宿主體內的免疫排斥反應,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研究人員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衍生的細胞或組織來加速再生醫學療法的開發。(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Otsuka, R., Wada, H., Tsuji, H. et al.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thymic epithelium from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that prolongs allograft survival. Sci Rep 10, 224 (2020). doi:10.1038/s41598-019-57088-1

相關焦點

  • 免疫太強也是罪過!細胞療法的另一種應用:誘導免疫耐受
    異常免疫/過度免疫(諸如自身免疫病、GVHD、移植排斥反應和超敏反應),這些都是免疫系統內部出現了問題,很大程度影響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如果採用傳統治療(長期乃至終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則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易感染,也易患腫瘤。如果可誘導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耐受,就能克服這個問題,也可以減少免疫抑制劑的使用。細胞療法就是新的方法之一。
  • 全球首例|幹細胞助力腎移植獲成功,免疫耐受長達18個月!
    (BMSCs)輸注誘導免疫耐受獲得成功的案例。 幹細胞與免疫抑制 幹細胞是一種存在於多種組織中,具有自我複製能力和多向分化潛力的細胞。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通過貼壁分離培養的方法,從骨髓中分離出一種成纖維細胞樣的細胞,具有分化為成骨細胞的細胞集落,而且支持造血克隆的形成。
  • 多篇文章聚焦幹細胞領域重要研究成果!
    doi:10.1038/s41536-020-0091-6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pj Regenerative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梅奧診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機體心臟病發作後幹細胞激活的心臟癒合機制,研究者發現,幹細胞能將心肌組織恢復到心臟病發作之前的狀況,這或許就為後期研究者闡明這些幹細胞的作用機制提供了新的線索和思路
  • 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對異種小鼠間皮膚移植的免疫調節作用
    皮膚移植動物模型:通過外科手術方法將一種動物的皮膚移植到另一種不同種系動物的身上,可快速有效建立皮膚移植免疫排斥動物模型。背景:皮膚移植是治療大面積燒燙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何有效抑制異體皮膚移植後的免疫排斥反應,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 全球首例,胚胎幹細胞誘導肝臟細胞移植成功
    撰文:小明月來源:幹細胞者說近日,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傳來好消息,他們將人體胚胎幹細胞(ESCs)誘導成肝臟細胞,並成功移植給了患有重度肝臟病的幼兒。目前患兒的移植很成功,病情穩定。
  • 跟移植免疫抑制劑說再見!世界首例間充質幹細胞助力活體腎移植獲成功
    對於許多終末期器官衰竭的患者來說,器官移植或許是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為了防止移植排斥,受者必須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雖在短期內可有效預防排斥反應,但長期使用易感染甚至患癌。   如果誘導產生供體特異性免疫耐受,就能克服這個問題,也可以減少免疫抑制劑的使用。
  • 科學家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成功製造出功能性的...
    2017年10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成功利用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製造出了生物工程化的功能性小腸組織片段,當被植入到大鼠機體中時,這種小腸組織片段能夠將營養物質運輸到血液中。
  • 這就是幹細胞療法幹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兩大原因
    到目前為止,幹細胞療法應用於臨床試驗的研究越來越多(大概佔據了幹細胞療法臨床試驗的1/3),國內外報導了諸多幹細胞療法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案例。自身免疫疾病是一類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統的疾病。關於為什麼幹細胞療法能對自身免疫性疾病起作用,主要有兩大原因,一個是低免疫原性,另一個是免疫調節作用。
  • 近期幹細胞領域研究進展
    如果腸道發生功能障礙,那麼腸道移植是患上克羅恩病和其他疾病的患者的唯一的長期治療選擇。但是較高的免疫排斥率和服用免疫抑制藥物時產生的危及生命的併發症限制了人類腸道移植的成功率。當一個人接受移植器官時,免疫系統通常將這種新移植的器官識別為外來物並加以破壞。
  • Sci Rep:幹細胞移植或可恢復機體的感覺功能
    2015年6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於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示,用於治療脊髓損傷的人類幹細胞療法或可促進機體某些感覺功能的恢復
  • J immunol:記憶性T細胞參與移植排斥反應新機制
    而在器官移植過程中,微生物侵染引發的記憶性T細胞則能夠與異源的器官組織中的抗原產生交叉反應,從而引起移植排斥反應。共刺激信號(激活或抑制)對於調節T細胞的分化方向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器官移植排異或耐受的發生過程中共刺激信號能夠有效調節T細胞的反應。
  • 幹細胞能讓人延年益壽?還沒譜呢!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對全身各處選擇性地注射幹細胞,讓不同部位的組織和細胞變得年輕起來。目前這樣的操作只是治療某一部位的疾病,如眼部的黃斑變性就是在眼部相當位置注射(移植)幹細胞。因此,對全身各個部位注射幹細胞的操作極難,也難以獲得全身各組織器官的全面和均勻的更新或修復。此外,外源性幹細胞會受到機體免疫系統的排斥。
  • 臨床探究丨幹細胞移植療法為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臨床進展
    β細胞功能缺陷影響了胰島素敏感組織之間的反饋調節,造成葡萄糖穩態失衡。2型糖尿病佔糖尿病患者總數的90%以上,其病因多樣,致病機制尚不明確。傳統的醫療幹預方法不能令人滿意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式主要為口服降糖藥物、外源性胰島素補充。外源性胰島素補充主要用於1型糖尿病的治療。
  • 揭秘幹細胞四大功能:(三)免疫調節
    從這裡可以看出,免疫系統的穩定對於機體的健康十分重要。而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最早應用的,就是它的3大作用之一,免疫調節,抑制過激免疫反應。免疫太弱時刺激免疫系統,免疫過激時抑制免疫系統,動態平衡免疫力,就是免疫調節的過程。 間充質幹細胞(MSC)隸屬於幹細胞中的多能幹細胞,分化能力介於全能和單能幹細胞之間,是幹細胞家族中研究得最廣泛,應用最廣泛的幹細胞。
  • 江湖論劍:聊一聊多能幹細胞來源的MSCs
    而本文,我們關注的是間充質幹細胞家族的新成員——多能幹細胞衍生的間充質幹細胞。這裡說的多能幹細胞包括胚胎幹細胞(ESCs)和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具有分化成各種體細胞的潛能,自然也包括MSCs。多能幹細胞衍生的MSCs包括兩種:一種是ES-MSCs,另一種是iPS-MSCs。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5期)
    在造血組織中,所佔比例甚少。現代醫學中,造血幹細胞在骨髓移植和疾病治療方面有重要作用。1988年法國的Gluckman教授在國際上率先成功採用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救治了一名貧血患兒,標誌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時代的開啟。全球現每年約進行6萬例骨髓移植術,其中使用自體和同種異體造血幹細胞完成骨髓移植術的患者人數分別為近3.5萬和2.5萬例。
  • 朗格漢斯細胞或對血液幹細胞移植的成功率至關重要
    血液幹細胞移植是治療人類多種疾病療法的重要部分,然而宿主對供體細胞的不良反應往往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日本筑波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鎖定了細胞的水平行為,其或有望幫助宿主細胞對疾病風險進行反擊。
  • 近期機體組織再生研究新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學家們近年來在機體組織再生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這項研究與全世界越來越多的肝病患者「高度相關」。對於這些疾病,唯一的治療方法是肝移植,通常是部分移植,然後它們需要器官完全健康地恢復。哺乳動物的肝臟具有在切除,創傷或中毒後以及在某些生理狀況下(例如懷孕或哺乳期)恢復的能力。肝臟的這一特徵是活體供體移植成功的基礎。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研究了AnxA6在小鼠中的功能。
  • 創藥故事 | 世界首例MSCs助力活體腎移植獲成功
    雖在短期內可有效預防排斥反應,但長期使用易感染甚至患癌。如果誘導產生供體特異性免疫耐受,就能克服這個問題,也可以減少免疫抑制劑的使用。不久前,來自義大利的研究者報導了一例活體腎臟移植受者用自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MSCs)輸注誘導免疫耐受獲得成功的案例。在沒有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情況下,可完全耐受新器官18個月。
  • 幹細胞科普-幹細胞從哪裡來
    1、全能幹細胞 也稱胚胎幹細胞 (ESCs)胚胎幹細胞來自受精後不久(4-5天內)收穫的胚胎,具備最大的分化潛能,能分化為完整的人體。它可以體外培養無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無論在體外還是體內環境,都能被誘導分化為機體幾乎所有的細胞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