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微生物所等首次在真菌中發現操縱子結構

2021-01-21 學術幫

glpks3/glnrps7操縱子及其產物xenolozoyenone

操縱子是指啟動基因、操縱基因和一系列緊密連鎖的結構基因的總稱和轉錄功能單位。其全部基因均排列在一起,且其中的若干個結構基因可通過轉錄形成一條多順反子mRNA。操縱子已被認為是原核生物基因組結構和調控的主要特徵之一。與原核生物相反,真核生物的蛋白質編碼基因是受獨立調控並轉錄成單順反子mRNA的。然而隨著生物學研究的深入,人們在秀麗隱杆線蟲等幾種動物和馬鈴薯中發現了含有蛋白質編碼基因的操縱子。那麼真菌作為系統學上真核生物的一個獨立的界是否存在此類操縱子呢?

  利用生物信息學、分子生物學和化學手段,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杏忠課題組與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教授安志強課題組合作研究發現在子囊真菌Glarea lozoyensis中存在著參與次級代謝的操縱子。通過DNA和cDNA序列的比對發現在Glarea lozoyensis中存在一個特殊的基因結構,它由1個聚酮合酶基因(glpks3)和1個非核糖體多肽合成酶基因(glnrps7)構成。這兩個基因在同一個啟動子的控制下可以共轉錄為一條雙順反子mRNA,而此mRNA則進一步翻譯為2個蛋白質GLPKS3和GLNRPS7。glpks3/glnrps7在構巢麴黴中的異源表達試驗表明GLPKS3/GLNRPS7酶複合體負責一個新的tetramicacid類化合物——xenolozoyenone的合成。儘管glpks3/glnrps7操縱子的結構與原核操縱子類似,但該操縱子起源於真菌,並不是經由水平轉移從原核生物中獲得的。他們還對Glarea lozoyensis中的另外2個類似操縱子結構在轉錄水平上進行了驗證。另外,他們根據構巢麴黴、Glomerella graminicola 和Drechslerella stenobrocha 的基因組與轉錄組數據對類似操縱子結構進行了預測,發現類似操縱子結構在真菌中較為普遍。研究結果不僅為真菌次級代謝產物編碼基因的起源與進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據和途徑,而且有利於進一步全面深入地認識和理解真菌乃至真核生物基因的轉錄調控模式,在真菌聚酮化合物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該項研究成果發表於微生物學國際期刊mBio。劉杏忠課題組與安志強課題組共同培養的博士後嶽群、博士研究生陳裡及安志強課題組的博士後李彥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劉杏忠和安志強為共同通訊作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德克薩斯大學基金項目的資助。

原文:Functional Operons in Secondary Metabolic Gene Clusters in Glarea lozoyensis (Fungi, Ascomycota, Leotiomycetes)

http://mbio.asm.org/content/6/3/e00703-15.full


關注學術,關注科研,請加微信:xueshubang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

聲明:本文發表僅是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相關焦點

  • 微生物所等首次在真菌中發現操縱子結構
    微生物所等首次在真菌中發現操縱子結構 2015-06-23 微生物研究所 【字體:然而隨著生物學研究的深入,人們在秀麗隱杆線蟲等幾種動物和馬鈴薯中發現了含有蛋白質編碼基因的操縱子。那麼真菌作為系統學上真核生物的一個獨立的界是否存在此類操縱子呢?
  • 中科院微生物所科普:抗生素為何不能抗病毒
    (抗擊新型肺炎)中科院微生物所科普:抗生素為何不能抗病毒  中新網北京1月31日電 (記者 孫自法)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引發廣泛關注,公眾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也會聽到「目前沒有特效藥物」的消息,對此,有人會問:病毒和細菌到底有什麼異同?為什麼不能用抗生素治療呢?為何不能用抗生素殺病毒?
  • 乳糖操縱子
    「乳糖操縱子」的基本組成1.1 結構基因群操縱子中被調控的編碼蛋白質的基因稱為結構基因。一個操縱子中含有2個以上的結構基因,多的可達十幾個,各結構基因頭尾銜接、串連排列,組成結構基因群。如圖1所示乳糖操縱子含有Z、Y和A共3個結構基因。
  • 郭惠珊研究組揭示土傳病原真菌逃避寄主免疫的新機制
    幾丁質是真菌細胞壁的重要組分之一,病原真菌在侵染寄主過程中釋放的幾丁質寡糖作為一種病菌分子模式PAMP(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被寄主具有LysM 結構域的膜受體CERK(receptor chitin elicitor receptor kinase )識別,從而誘發寄主先天免疫。
  • 駐蹕大院裡的真菌
    2018年5月19日,中科院公眾開放日,和閨女一起參觀了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真菌與人類》博物館,見識了各種各樣的真菌,同時深刻地記住了蘑菇
  • 操縱子的數學動力學
    操縱子就是一種用於基因表達調控的結構。所謂操縱子,就是一組彼此相鄰、協同調控的基因串,由調節基因、啟動子、操縱基因、結構基因以及終止子組成。       最典型的操縱子就是乳糖操縱子(lac操縱子),它含有三個結構基因lacZ、lacY、lacA,分別用於表達β-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透性酶、半乳糖苷轉乙醯酶,這些酶有助於細胞利用乳糖。
  • 微生物所揭示人類病原真菌感染孢子形成的細胞命運決定機制
    在真菌有性生殖過程中,性結構分化需要與減數分裂過程精密協調,從而保證子裔的形成。儘管該假說提出已久,然而其中的分子和細胞機制並不清楚。該研究從多個角度證實性結構分化和減數分裂過程的時空偶聯可作為一個關鍵細胞命運決定機制參與性孢子的形成。此外,負責偶聯的調控環路在真菌中十分保守,暗示該環路控制的偶聯可能廣泛負責真菌性孢子的產生。
  • 章曉聯發現並克隆IVB型傷寒桿菌菌毛基因操縱子
    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 通訊員蔣明報導:武漢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系13日透露,該系教授章曉聯博士在世界上首次發現並克隆了IVB型傷寒桿菌菌毛基因操縱子,同時也發現這種菌毛對人的單核細胞有致病性。  傷寒桿菌主要作用於人小腸黏膜上皮、單核巨嗜、樹突狀、T淋巴等細胞,但是它對人體細胞的特異性致病機制目前還不清楚。
  • 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發光真菌
    發光生物是自然界的奇妙創造,動物、植物、真菌和細菌界均有一些發光的種類。海洋中發光水母已為人們所熟知,且水母發光蛋白原理已見科學報導。全球已知有97種生物發光真菌類群。發光真菌依靠螢光素酶而發光,當螢光素在有氧的情況下被螢光素酶催化而發生反應時,會從其子實體或菌絲髮出光。由於在醫學、農業與生態環境傳感器等領域有廣泛應用,生物發光真菌受到關注。
  • 首次發現表觀遺傳變化也可導致真菌產生抗藥性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真菌可以在不改變它們的DNA---它們的遺傳密碼---的情形下產生抗藥性。抗藥性真菌感染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特別是在免疫系統較弱的患者中,如HIV感染者。目前有效的抗真菌藥物很少。
  • Cell | 異硫氰酸鹽在腸道菌群代謝中的操縱子
    他們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化學的發現和應用。       我們吃的水果蔬菜中有很多具有藥理作用的次級代謝產物,這些化合物的多樣性超出了我們對其代謝命運理解的想像。很多腸道微生物與許多這樣的過程有關,經過它們的加工,改變了這些物質的反應性,生化功能和上皮細胞吸收的傾向。
  • 聽科研人員講青藏高原真菌資源研究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是真菌的一種——蜜環菌屬球莖!如果說蜜環菌屬球莖不太常見,那麼說起真菌界的其他成員,你肯定不會陌生。飯桌上的蘑菇、木耳,可供人們食用;感冒時注射的青黴素,可以治癒疾病……真菌正在醫學、釀造業、農業等諸多領域造福人類。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與氣候,青藏高原孕育著豐富多樣的真菌資源,如何對其開展研究與利用?
  • 【倒計時 67 天】乳糖操縱子的誘導劑不是乳糖
    三個結構基因B. 一個操縱序列C. 一個啟動序列D. 一個調節基因題目解析1. 乳糖操縱子含有 Z、Y、A 三個結構基因,調節基因 I,一個操縱序列 O,一個啟動子 P。2.原核基因表達的調控】原核生物的基因組是閉環狀 DNA 分子,其特點是:很少有重複序列;編碼基因為連續編碼,多為單拷貝基因,但編碼 rRNA 的基因是多拷貝基因;結構基因在基因組中所佔比例遠大於真核基因組;許多結構基因在基因組中以操縱子為單位排列。
  • 叢枝菌根真菌研究取得進展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林先貴研究員課題組在叢枝菌根真菌的最新研究中發現,磷肥的施用有利於我國北方潮土地力的提升。
  • 微生物所在土傳病原真菌染色質重塑抵禦寄主ROS脅迫研究中獲進展
    病原菌與植物的互作過程中,植物病原菌的胞外物質(如真菌細胞壁組分、細菌鞭毛、分泌蛋白等)會誘導植物免疫相關蛋白(如RBOHD)產生大量的ROS。在酵母和動植物中發現,染色質重塑複合物通過調節染色質上核小體的分布、染色質的結構以及控制基因的表達等方式來影響細胞的生長發育,並參與DNA修復的調控。
  • 微生物所等在調控地衣型真菌形態轉變與共生方面獲進展
    地衣作為先鋒生物,能夠風化巖石形成土壤,在地球生態演替中發揮重要功能,是一大類與綠藻或藍細菌共生的專化型真菌,佔自然界已知真菌數量的20%。系統分析表明,地衣化和去地衣化在真菌進化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共生的地衣與寄生、菌根及腐生真菌之間均具有較近的親緣關係。
  • 中科院上海植生所研究揭示:脂肪酸才是植物傳給菌根真菌主要碳源
    中科院上海植生所研究揭示:脂肪酸才是植物傳給菌根真菌主要碳源 2017-06-08 22:27:00來源:央廣網
  • 歷經10年,帶領團隊在世界上首次發現病毒中的朊病毒許曉東:做點不...
    原標題:歷經10年,帶領團隊在世界上首次發現病毒中的朊病毒許曉東:做點不一樣的事(潛心科研 砥礪創新)圖為許曉東在實驗室工作。  他歷經10年持續探索,帶領團隊在病毒中首次發現了朊病毒,證實了「朊病毒廣泛存在」的假說。許曉東是幸運的。他是個想做點創新工作的普通人,在不經意間遇到了屬於自己的研究課題,歷經10年長跑,他以一篇論文短暫來到聚光燈下。回顧這段旅程,他承認這像一場冒險、一次與命運的拼搏。回到出發的原點後,他又開始在未知中重新探索。
  • 操縱子(operator)是指能被調控蛋白特異性結合的一段DNA序列
    操縱元至少有一個啟動子,一般在第一個結構基因5′側上遊,控制整個結構基因群的轉錄。用RNA聚合酶與分離的一段DNA雙鏈混合,再加入外切核酸酶去水解DNA,結果只有被RNA聚合酶識別結合而被保護的那段DNA不被水解,由此可以測出啟動子的範圍及其序列。
  • 真菌物種的發現和系統學研究取得進展
    真菌分布於各種生態系統中,在地球養分循環、多樣性維持和森林更新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在演化歷史中,真菌與植物、動物、微生物形成複雜的協同進化關係。真菌物種豐富,據估計,地球上真菌物種有150萬到600萬種,而目前已描述物種僅有12萬種,其比例低於已發現的植物和動物物種的比例。因此,對真菌物種的發現和描述,並在此基礎上研究其分子系統演化(真菌生命樹)是目前真菌學研究的熱點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