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女王」蒙淇淇奇遇記:14天裡我經歷了一場社會性死亡

2020-12-03 新浪科技

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 郭梓昊 發自北京

接觸蒙淇淇前,我翻閱她的採訪、微博,試圖從碎片的信息中拼湊出一個戴著人設面具、行為浮誇的「凡爾賽女王」。直到約見當天,蒙淇淇發來微信,說她「可能會穿著睡衣、騎著共享單車過來」。

或許近期接受了太多媒體採訪,面前的蒙淇淇聲音沙啞,神情有些憔悴。蒙淇淇認為自己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往人群中一放,誰都瞧不見」。

過去兩周時間裡,蒙淇淇成了中文網際網路最熱門的話題,成為一場奇遇記的女主角。這場因她而起的「凡爾賽文學」熱潮不斷出圈,成為大眾情緒的宣洩口。

在微博上,蒙淇淇以作家身份,描摹著常人難以讀懂的北京中產生活:「傷心時要坐飛機到維多利亞港哭」「家裡有27歲、月薪2.5萬元的女保姆」「老公卜先生在拉斯維加斯一晚輸掉500萬」……這種脫離了大眾認知的「凡爾賽」式生活,招來眾多猛烈的質疑和抨擊:炫富、高高在上,鄙夷貧窮……「我的文字裡有15%的藝術誇張。」蒙淇淇為此辯解道。

蒙淇淇不由自主地被裹挾了。如今,她每發一條微博,都伴隨著罵聲一片;而當初聞訊趕來的黑粉在連續評論7天後,最終熬成了「鐵粉」。鐵粉們紛紛要求蒙淇淇自證身份、回應質疑,蒙淇淇本人則陷入到了一種扎紮實實的「身份焦慮」之中:從爆紅到熱度遞減,不過就是14天。從輿論舞臺上的絕對中心,到如今,別人稱「再也不想看到蒙淇淇」。

蒙淇淇說,這比咒罵更讓她感到失落。

「平凡,然而,要曬」

爆紅後,蒙淇淇接受新浪娛樂採訪。事前,蒙淇淇自己提出要出鏡,也早早搭配好了第二天的衣服、請人幫忙化妝。採訪當天,坐在計程車裡,她拿出祖·瑪瓏的香水小樣自拍,配文是:「接受採訪噴Dior還是祖·瑪瓏。」有網友調侃蒙淇淇當天的樣貌,「這不紅唇高曉松嗎?」

對這種揶揄,蒙淇淇無所謂。她想不通的是,「凡爾賽文學」為何在她身上開始爆火?在微博上,截至11月23日,與她相關的話題已經被閱讀了3.2億次。

一切從11月8日開始。在這場輿論狂歡爆發前的幾分鐘,蒙淇淇正在北京大悅城七樓和三個閨蜜吃著火鍋。突然,手機提示音不斷響起,微博轉發和點讚數肉眼可見地瘋漲,評論數瞬間爬升到幾千。在這之前,即便她耐心回復微博下的每一個留言,頂多也只有100條評論。

一瞬間,就像「石子被扔進河裡,攪起大風雲」,蒙淇淇成了被人圍觀的公眾人物:能以7.7萬元的折後價買下一副18k金眼鏡,精準地刺中社會「打工人」的大動脈;又以聘請「27歲、英語六級、月薪2.5萬元的女保姆」,挑戰大眾的認知底線;關於「卜先生怕蒙淇淇被櫃姐看輕,不顧旁人眼光蹲下幫她擦皮靴」等情節,更是成為網友們的話題談資。

緊接著,有人在豆瓣上把她的微博言論掛出來,人人都在猜測蒙淇淇究竟是何等人物;知乎上,「如何看待蒙淇淇」登上熱榜第一。11月9日凌晨,她的微博ID在熱搜上整整掛了9個小時,粉絲數因此漲了20多萬,外界開始直接稱她為「凡爾賽女王」。

對凡爾賽文學(以下簡稱「凡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媒體將其定義為一種「表演高級人生的炫耀」;凡爾賽人則依靠「凡學」完成理想中的「階級躍升」;更多人將其視為一種消解文化,無非是造梗、娛樂,以排解平凡生活中的苦悶。

我問蒙淇淇,到底什麼是「凡學」?她吐露出3個關鍵詞:「平凡,然而,要曬。」她把這句話微博置頂,以彰顯自己對凡爾賽精神的理解。「有一些虛榮、有一點貪心,但仍舊是普通人」,蒙淇淇順便評價了自己。

誰能想到,劇情反轉得這麼快,網友們的愛恨轉變只在一瞬間。

11月9日晚,蒙淇淇還沒紅滿48小時,在知乎上,一個疑似蒙淇淇老公的ID公布了兩人已離婚分居多年的消息,徹底打破了蒙淇淇此前營造的「甜蜜夫婦」人設。蒙淇淇開始被質疑。

各地記者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追問蒙淇淇老公是否虛構、家裡財富從何而來,得到的回答更多是「涉及隱私」「會傷害他人的利益」。很難分辨蒙淇淇這些話究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還是真的擔心隱私洩露,但對於圍觀者們來說,聯想空間足夠寬廣。

「該不會是詐騙吧?假裝有錢,和『拼單名媛』如出一轍。」看客們在評論調侃的同時,也在體驗著拆穿他人的快感。他們循著蛛絲馬跡,發現蒙淇淇發微博時使用的手機,是一臺用了4年的iphon7 Plus,和富婆的身份極不匹配;博文中,她提到坐飛機到維多利亞港哭泣,可那裡已非都市中產嚮往的勝地。

「她根本不像個有錢人。」豆瓣「凡爾賽學研習小組」成員李月說,她感覺蒙淇淇「言語間總是充滿著矛盾」。

一次採訪中,蒙淇淇自稱「北京中關村中產」:有房有車,每周能固定奢侈一把(一夜花掉3000多元),為兩個孩子提供精英教育……而在兩天前,她剛在媒體面前將自己打扮成一個「連北京中產都算不上的普通人」,用的同樣是這番措辭。

「為什麼如此善變?簡直前言不搭後語。」李月搞不清哪個是真實的蒙淇淇,在她看來,判斷自己是不是中產,並非難題。《2019新中產家庭報告》顯示,中國中產家庭的劃分門檻為年收入20萬元。

為弄清蒙淇淇眼裡的中產概念,我試探性地問她,「多少錢的包包會讓你感覺昂貴?」得到的回答是:「10萬元以下。」沒有一絲猶豫。「10萬元以下。」又一句滿滿「凡爾賽味」的表述。

面對大眾,蒙淇淇盡情展現她的割裂和糾結。與此同時,正是圍觀者的窺探欲和好奇心,成就了蒙淇淇—哪怕只有短短14天。

「老公是我的底線,我不能傷害到他」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在《身份的焦慮》中寫道,身份焦慮的本質是一種擔憂:擔憂我們無法與社會設定的成功典範保持一致,擔憂我們失去身份與地位而被奪去尊嚴與尊重。

眼下,蒙淇淇的「身份焦慮」被社交平臺放大了,在那裡,她的形象顯得反覆無常:一會兒是凡爾賽女王、一會兒是新時代獨立女性、一會兒是被誤解的普通人……

距離熱搜事件已經過去兩周,蒙淇淇仍舊感覺自己在被不斷拉扯。「我就是個被盡情揉捏的人偶。作家圈、摯友、家人、粉絲各方的壓力向我湧來,哪邊說話,我就往哪邊倒。」

起初,站在網絡熱度的風口浪尖,蒙淇淇有恃無恐。不僅緊鑼密鼓地接受媒體採訪,還一連發了10多條博文,接了10條贊助商廣告,以及微博平臺給予的流量變現收入截圖:一萬塊。

她表現得很坦然,「被人黑了這麼久,我不得要點精神損失費嗎?」「我就是要證明我過得很好,有問題嗎?」為此,她還特地做了一條「賣慘」微博,細數遭受的言語暴力。該博文收穫1.9萬個點讚,但評論區中,罵她的聲音卻越發尖銳了。

易揚覺得蒙淇淇瘋了。「要麼發澄清公告、要麼躲起來等風頭過去,為什麼非要和這些人扛?」她是蒙淇淇的五六年的鐵粉,私下裡兩人經常一起逛街、聊天,形同姐妹。

據她回憶,11月9日,所謂的劇情反轉來臨時,蒙淇淇QQ鐵粉群的負面情緒集中爆發、亂成一片,「脫粉回踩的鐵粉也不少,這都讓淇淇有些沮喪」。蒙淇淇一度現身粉絲群,向大家道歉:「讓你們擔心了」「都是謠言,沒有離婚」。然而,質疑的聲音愈演愈烈,1000多人的QQ粉絲群割裂成兩派互相攻伐,最終不得不禁言了事。採訪中,談及這個過程,蒙淇淇語焉不詳,只說自己並不care。

蒙淇淇嘗試過公開澄清,在微博發了相關的房產證、結婚證封面的照片,卻被人質疑是淘寶19.9元買來的證書外殼。「你永遠解釋不清,他們只相信自己想看到的,」蒙淇淇情緒有些激動,「我該怎麼證明?我總不能把房產證直接翻開給他們看吧!」

辯白換來更多咒罵,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將蒙淇淇的隱私一點點扒開:真實姓名、家庭住址,蒙淇淇的手機開始收到恐嚇簡訊。

「明明是一次娛樂事件,為什麼就變成這樣了呢?」幾天前,蒙淇淇還在為人生能有這樣一段經歷感到得意和驕傲。

14天,一切都變了。媽媽一天幾個電話,告誡她不要再接受採訪了;兒子的輔導老師也找上門來,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老公卜先生很崩潰,質問她:「為什麼外面發生了什麼,我永遠是最後一個知道的?」蒙淇淇這才意識到「自己闖禍了」。夫妻倆大吵一架,蒙淇淇一個人搬到朋友家住。她開始感到難堪,說自己似乎經歷了「一場社會性死亡」。

蒙淇淇只想著趕緊恢復生活的平靜,「低調、謹慎、勿自嗨」,謹記易揚給出的採訪準則,蒙淇淇開始在媒體面前對自己「往東非大裂谷扔電腦」等言論進行了否定。「懶得解釋,直接說虛構的得了。」

隔天,「蒙淇淇承認造假」「新書被砍」等諸如此類的標題又出現在網際網路上,再一次激起了群嘲。身邊又有聲音告誡她:「你不能全面否定,那明明就是真的呀!」

她選擇和卜先生一起探討如何應對輿論,一聊就是幾小時。最後得出結論是「忠於自己」。「經歷過這事,感覺我們兩個人的感情更加堅定了。」蒙淇淇從好友家搬回了自己家。

蒙淇淇能夠忍受自己被人圍觀,卻無法忍受自己的老公被人圍觀。「一想到得特意幫我老公打扮,像猴子一樣給人觀賞就感到難受,我不想讓我家成為動物園,」蒙淇淇覺得自己處在一種被迫向所有人展示一切的狀態。

事後,我問蒙淇淇,究竟哪個階段更接近她的真實狀態。她猶豫了一會,「最開始那樣吧,其實我不是很care那些網友評價,但周邊的聲音不得不聽,在這個問題上,老公是我的底線,我不能傷害到他」。

為了慶祝兩人合好,蒙淇淇給卜先生打了3萬塊錢,轉頭就把這件事分享到了微博上。卜先生又好氣又好笑,「你這麼願意出風頭,怎麼不說給我打了30萬元呢?」

「如果所有人都理解你,那你得普通成什麼樣子!」

「我已經這麼紅了嗎?」11月18日,蒙淇淇發了一條微博,底下的評論,是清一色的嘲諷與謾罵。

在這個時代,普通人爆火的方式「仿佛只有黑紅挨罵」。爭議話題中,網友們你一言我一語,反而將蒙淇淇捧上了神壇。在巨大的流量加持下,蒙淇淇獲得了所謂的商業價值:熱搜發酵當天,蒙淇淇光是廣告就接了10個;還有出版商專門跑來約出書……

「我很幸運、也很榮幸被推到風口浪尖。」蒙淇淇說。她自認是個平凡的普通人,湖南二三線小城市出身、三本高校法學系畢業,一窮二白到北京打拼。「一開始也是按部就班。」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專業對口的北京律所,拿著每月不到3000元的工資,住上下鋪的員工宿舍,因人際事務處理得不好,最後只能選擇離職。

關於她的家庭,2016年11月出版的《知音》曾如此描述,「父親是華為高管,母親是銀行中層領導」「在2010年4月的一天,蒙淇淇與父母鬧翻出走」。

「那都是扯淡,」蒙淇淇說。為保護隱私,她不願意透露太多,只是說了句「家境還挺不錯」。離開律所後,蒙淇淇選擇進入出版社做網文編輯,卻連試用期都沒通過。「當時公司交內部基金,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直接從我實習工資裡扣,氣得我直接找法務懟了起來。」

朋友們覺得她過得有恃無恐,「一個渾身BUG的人」。「淇淇做事還是有些自我,很少顧慮後果。」易揚舉例,比如蒙淇淇想學粵語,就會拋下一切到廣州生活;就連賣掉公眾號這種商業行為,也不會與自己的經紀人商量。

2011年,蒙淇淇遇見了她的卜先生。一個「高大帥氣、寵她上天」的男人,兩人交往三個月後閃婚。婚後的蒙淇淇選擇成為一名作家,「之前大學就在校報幹過,對文字有一技之長」。

蒙淇淇習慣從生活中攫取素材,她稱之為「作家的天性」。願意接受記者採訪是因為很少接觸過,「感到好玩兒」。身邊的人幾乎都被她搬上了微博,成為她創作的來源之一。「我第一本書的內容就是我和老公的生活,他是一個特別戲精的人,會陪我瘋。」蒙淇淇評價道。

2016年,蒙淇淇第一本書《全世界只有我可以欺負你》出版。在一次新書直播中,卜先生戴著墨鏡和帽子出鏡,和蒙淇淇共享一片海苔、一根薯條。當時的網文市場盛行甜寵風格,這場直播讓蒙淇淇的粉絲數大增,新書最終銷量30萬冊。

「第一次感覺到自己這麼能賺錢,」蒙淇淇認為自己「抓住了時代紅利」。2016年,國內影視業的IP熱潮進入全面爆發階段:大量具有一定的粉絲基礎、知名度的文學IP被資本青睞,得到影視化機會。以往一些不起眼的小作者紛紛在這股浪潮中獲益,蒙淇淇也不例外。她的書被拿去做影視化改編,IP炒成天價,「光是版權就賣了幾十萬元」,自己又接了很多劇本改編的活兒,順利完成了她口中的「階級躍升」。

但總有人對此嗤之以鼻,豆瓣上,《全世界只有我可以欺負你》的評分僅有4.2,出現最多的質疑就是「不就是瑪麗蘇文學嗎」?蒙淇淇回懟,「你要不也試著出一本書?」「迷之自信」一詞,在她身上充分顯現。

蒙淇淇在自述中寫道:「等我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上映了,你們就知道我的才華了,等著吧。」曾經帶過她的編輯則認為,蒙淇淇是作家中少有的行動派。「定好交稿時間絕對不拖;一本15萬字的小說,蒙淇淇一個月就能寫出來。」

IP熱潮退去後,蒙淇淇又抓住了自媒體的小浪花。

2014年,她「圈地自萌」寫公眾號、微博,主打「廢柴追星少婦」人設,向粉絲們「炫耀」美好的愛情生活。有人說她學咪蒙,專門收割女性流量、傳達錯誤價值觀,蒙淇淇表示她只看過咪蒙為數不多的幾篇文章:「你能告訴我咪蒙是怎麼涼的嗎?我要避開。」

幾乎每個與蒙淇淇接觸過的人,最終都能得出一個結論:她的「價值觀有些與眾不同」。這成為她在網際網路走紅的前提。讀金庸和古龍文學時,蒙淇淇更喜歡古龍,因為「他的道德瑕疵更多、行為更乖張」。

「如果所有人都理解你,那你得普通成什麼樣子!」蒙淇淇說。

蒙淇淇毫不避諱自己對金錢的喜愛。讀張愛玲的小說,最喜歡的那句是:「自從知道拜金主義後,我就知道自己是個拜金主義者,我只吃過錢的好處,沒有吃過錢的壞處。」

「我會感到寂寞的,即便走的都是那些黑我的人」

蒙淇淇是個自信的人,但面對洶湧的網上輿論,這份自信顯得有些羸弱。網際網路造就過很多人,但大部分都屬曇花一現,蒙淇淇現在糾結的是:她不想成為無數曇花裡的那一朵。

玉兒曾是蒙淇淇的粉絲,買過她出的兩本書,從公號一路追到微博。

在她的印象裡,蒙淇淇「很敢說,偶爾開點小黃腔」「是一個有趣率真的人」。每到一個地方,蒙淇淇都會和當地的粉絲互動,甚至住進他們家裡,「就像一群小姐妹」。「凡爾賽文學」引發爭議時,玉兒在豆瓣上維護過蒙淇淇,卻在風波消散後選擇脫粉,原因是感覺蒙淇淇「有些變了」。

在蒙淇淇還未成為所謂「凡爾賽女王」時,微博評論區的留言大多是「羨慕,好甜」「又被撒狗糧了」,那曾是一個蒙淇淇和玉兒共同構造的小宇宙。如今,蒙淇淇的微博不外乎錢與階層,甜寵段子已成往事。玉兒感到心累,「那方小天地不在了」。她在社交媒體發言,將看過蒙淇淇的書稱之為一種「不幸」。

那些單純看樂子的人也準備離開。「有點失望,還以為可以持續看『凡學』呢」「要是維持初期的凡爾賽風格,蒙淇淇未嘗不是個有趣的『人物』」。他們一度將蒙淇淇當成某種快樂的源泉,在她的微博中尋找笑料,用以排解成年人生活中的枯燥煩悶。蒙淇淇曾在11月19日發文稱「隨便一條點讚評論都能上千,我還費腦子想什麼」,隨後她的微博內容越發越短,多數是和評論區的謾罵諷刺公開互動。

黑粉反倒成為最惦記蒙淇淇的人,依舊在評論區裡聲嘶力竭地發出質疑,試圖拆穿她的虛假面具,未得到回應後則升級成謾罵。每個黑粉都表現出唾棄蒙淇淇的樣子,卻又都試圖得到她的回應。這大概就是蒙淇淇「凡爾賽女王」人設存在的意義:一種被人觀看的生活。

有網友將她稱為這個時代的「羅玉鳳、芙蓉姐姐」,說她「太想紅了」。蒙淇淇沒有否認,她有自己的小心思。採訪中,蒙淇淇反問,「如果一開始就澄清,是不是大家就不會關注我了?」

新的一周開始了。如今,蒙淇淇擔心弄丟自己的新身份:公眾人物,她莫名有了些偶像包袱。頂著罵聲,她堅持每日發微博,因為「被看見會帶來影響力」,即便如此,她的微博瀏覽量,也已經從最高時的每日1.5億次閱讀觀看,到如今只剩下1500萬或1600萬—不管是謾罵還是讚美,留下的人,十分之一都不到。

「我會感到寂寞的,即便走的都是那些黑我的人。」蒙淇淇說,她希望能夠被網際網路記住,希望能夠獲得持續的曝光,「黑到深處自然粉,總有一天,大眾會覺得我還有點可愛」。

除此之外,蒙淇淇想成為一個有話語權的編劇,她心目中的成功標準是於正,「雖然可能會有很多爭議,但能夠引領一些風潮」。

今年,蒙淇淇30歲。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她能感受到年齡帶來的另一種焦慮。「我再不做些改變,就老了。」蒙淇淇開始注重打扮,今年逛了兩次SKP。此前,易揚眼中的蒙淇淇完全不像一個女人:化妝檯上的護膚品極少,衣服就那麼幾件,與外界所謂闊太太的形象相去甚遠。

對於蒙淇淇來說,這兩周是一次很奇妙的經歷,「我或許會把它寫進書裡」。離開前,我建議蒙淇淇可以去趟《奇葩說》。蒙淇淇皺了皺眉,陷入思考,似乎真把這事聽進去了。

相關焦點

  • 凡爾賽文學家什麼意思 凡爾賽文學梗出處來源是什麼
    凡爾賽文學家什麼意思凡爾賽文學這個詞早在之前就火了,最近因為蒙淇淇77的微博內容,這個詞又再次的出圈了,大家都覺得蒙淇淇77是當之無愧的凡爾賽文學家。那麼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蒙淇淇77凡爾賽文學家什麼梗?
  • 全網刷屏的「凡爾賽」文學,到底是個啥?
    並且「凡爾賽」幾個字本身就給人高貴的感覺,「凡爾賽文學」,光名字就自幾分裝*氣息有木有? 此後,@小奶球常髮帶有「凡爾賽」字眼的微博,網友也被其梗吸引,「凡爾賽文學」發展開來。
  • 尷尬到腳趾發麻的凡爾賽文學梗,憑什麼霸佔熱搜榜?
    例如:老公居然送了我一輛粉紅色的瑪莎拉蒂,審美真是太直男啦,還不能當面和他說不喜歡……「凡爾賽文學」走紅凡爾賽文學作品有3大特點:1. 自問自答2. 欲揚先抑,明貶暗褒3.事情要從一位名為「蒙淇淇77」的博主說起。這位博主被網友們譽為凡爾賽文學集大成者,我們先來簡單感受下她的文字畫風吧。「他問我為什麼只吃可可含量80%以上的巧克力。我說因為每次都是你餵我的,不需要額外加糖。」「結婚9周年紀念日,吃的寶格麗的巧克力。還想繼續做你的巧克力,乖巧可愛又努力。」
  • 凡爾賽文學的內核與關於中產的反思
    「凡爾賽文學」近日突然在大眾視野中走紅,豆瓣新上線的話題「凡爾賽文學大賽」如一場狂歡,眾網友都躍躍欲試,獻上了自己書寫的凡學段子。和任何一個小圈子的自娛自樂被拋入大眾輿論場後的尷尬類似,不少元老級的「凡學家」紛紛扼腕:不,這很不凡爾賽。
  • 「凡爾賽文學」火了,霸總和瑪麗蘇的劇情,為何經久不衰?
    話題#凡爾賽文學#、#蒙淇淇77#、#凡爾賽文學研究與實踐#紛紛登上微博熱搜。 再比如上班的時候,有些同事低調炫業績: 「這個單子居然只有X百萬,真是煩,根本不算大單,浪費我1天的時間」、「領導又安排我,唉~真是煩,每次頭等大事都要找我」。
  • 「社會性死亡」分級表,你有過幾級經歷?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
    關於死亡,會有很多種細分,有自然死亡,也有非自然死亡......如今在網絡海洋還多了一個死法——社會性死亡 如何理解社會性死亡?它是一種較為慘烈讓人腳趾抓地的「死法」,處於心理上死亡瀕危狀態。有屍體頭目這麼重申道:「在除去親密關係的人類面前,做出了無比尷尬丟臉的行為,只想入土為安,這便是社會性死亡。」
  • 臺灣創意點亮智慧生活:來一場3D奇遇記
    舌尖帶你「一秒到臺灣」  「我站在高崗上抬頭望……」,伴隨著耳熟能詳的臺灣歌曲《站在高崗上》,18日,來自臺灣的舞者以一曲精彩的舞蹈拉開了臺灣館開幕式的序幕。此次臺灣館有500個展位,展示了臺灣各地知名品牌的優質食品。悅氏、金蘭醬油、泰山、一來順貢糖等110家臺灣知名企業齊刷刷亮相博覽會,帶來了各式熱銷產品。
  • 《夜行動物奇遇記》 音頻小課今日上線
    「別被我呆萌的外表欺騙了,我可是一個神秘的小偷。黑夜一到,我就要大幹一場,沒有我偷不來的食物呢。」  ——浣熊  今起,錢江晚報特邀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多位專家,用聲音帶你開啟一場動物奇妙夜,揭開動物世界內鮮為人知的的另一面。其間,你會和6種夜行動物神奇相遇,闖進它們有趣的夜生活,了解它們的來歷、習性,甚至人文故事。
  • 獸世文:穿越獸神大陸,被封為獸妃狂寵,一場獸世奇遇記被解鎖
    哈嘍,大家好,我是美貌與才華集於一身的小編,每天都給大家分享精彩的小說。非常感謝小可愛們在百忙之中點開小編的這篇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喜歡我的推薦。一起來看看吧!精彩內容:「你偷了我的獵物,就要償還我十倍的獵物,快讓你們族長出來。」「你胡說八道,這根本就是我自己的獵物!」銀月到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樣的一副情形,兩邊的人正在激烈的爭吵。望眼一看,鼴鼠部落來了很多獸人,包括他們的族長鼠流,看起來一副興師問罪的模樣。第二本:《獸世奇遇:野蠻夫君,種田吧!》
  • 當「社會性死亡」成為網絡熱搜
    一場發生在高校的「騷擾風波」,讓「社會性死亡」這個詞成為網絡熱搜。作為社會性的動物,人們在與他人打交道的過程中難免遭遇窘迫和難堪。這可能是因誤解帶來的小尷尬,可能是因社交能力不善造成的誤會,還有可能是行為不端引發的社會牴觸,這種自身形象在社交場景上發生的折射、扭曲或反噬,被網友統稱為「社會性死亡」。
  • 獵奇丨我在「社會性死亡」小組,被上萬條屍體笑到就地出殯
    如今在網絡海洋還多了一個死法——社會性死亡如何理解社會性死亡?」你看看目前的你已經經歷到了第幾級?>《陪朋友去逛內衣店啥都沒買又逛了兩家店,發現店員看我表情都怪怪我低頭發現包上掛了關於Lv1這個級別的社會性死亡它往往讓當事人老臉一紅但還是能勉強厚著臉皮解釋完案件的起因經過掙扎一番
  • 社會性死亡是什麼意思
    社會性死亡是什麼意思?這個詞最近被羅冠軍的微博提到,很多人看過他的微博後表示不懂社會性死亡是什麼意思。小夥伴們知道嗎?下面小編給大家解釋一下社會性死亡的意思,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不要錯過哦。這個詞最近被羅冠軍的微博提到,很多人看過他的微博後表示不懂社會性死亡是什麼意思。小夥伴們知道嗎?下面小編給大家解釋一下社會性死亡的意思,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不要錯過哦。
  •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網友精闢總結: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
    網友蒙淇淇77更是將凡爾賽文學推上熱搜,讓它從一種純粹的精神調侃和財富消解,變成了「霸總文學」——她所「記錄」的老公日常,不僅花式虐狗,更是一個個「我發家致富,只為把你捧在手心」的故事。   簡而言之,凡爾賽指的就是看上去生活得高貴奢華,並且總想著通過一些反向的描述來透露出自己的優越感,以達到在自嘲的語氣中「秀曬炫」。
  • 讓人捧腹的凡爾賽文學,是多少人內心的矛盾與掙扎
    突然之間「凡爾賽文學」火了,上了熱搜不說,還一下四條。最初,凡爾賽的出處是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這是日本漫畫家池田理代子創作的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浪漫歷史劇,於1972年開始在當地雜誌上連載。由於該漫畫的主要內容是講述路易十六妻子的上流生活故事,很有貴族氣息,被微博博主@小奶球用凡爾賽來指代朋友圈貴族。
  • 探究「社會性死亡」背後的輿論生態、道德法律
    一場發生在高校的「騷擾風波」,讓「社會性死亡」這個詞成為網絡熱搜。作為社會性的動物,人們在與他人打交道的過程中難免遭遇窘迫和難堪。這可能是因誤解帶來的小尷尬,可能是因社交能力不善造成的誤會,還有可能是行為不端引發的社會牴觸,這種自身形象在社交場景上發生的折射、扭曲或反噬,被網友統稱為「社會性死亡」。
  • 「社會性死亡」或許只是一廂情願的想像
    然而,這個曾經以自我解嘲為主的概念,卻在這半年裡發生了耐人尋味的劇變。當人們說出「我社會性死亡了」的時候,他們想要表達的東西,顯然和「我要讓你社會性死亡」裡蘊含的意圖截然不同。也正因如此,我不再敢輕易地界定和使用這個概念,轉而對其背後的一些東西思考起來。
  • Vlog|《夜行動物奇遇記》粉絲夜探動物城,揭開猛獸真面目
    9歲男孩陳雙興奮地說,自己總算看到了一次威武的老虎,「以前每次看老虎,它們不是在睡覺,就是在懶洋洋地曬太陽,一點都沒有王者霸氣,原來是我錯怪了它。」「黑豹伸著兩隻鋒利的爪子在玻璃上又是抓又是撓,嚇了我一跳。」11歲男孩洪俊傑在日記裡寫道,「我用手電筒照亮它的時候,發現黑豹的眼睛真的就像綠色的寶石一般,幽幽地發著光。」
  • 《擇天記》陳數從女王到女人,霸氣外漏又情真意切
    從魔幻到歷史,從古裝到現實,女王形象於眾多影視劇佳作中,總是能成就一時的經典,甚至是經久不衰的傳奇。無論是《指環王》系列中的精靈女王,還是《武則天》裡的一代女王,抑或是《鐵娘子》中的柴契爾夫人,古今中外的女王都曾是那不可一世的氣場,加豐功偉績的恩澤浩蕩。
  • 凡爾賽文學算什麼,凡爾賽音樂我都會
    最近幾天「凡爾賽文學」火了,我怎麼覺得和「上海名媛群」有點異曲同工呢?所謂的「凡爾賽文學」其實並不新鮮,日常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上還是挺常見的,只是最近被總結成了一種體裁,大家可能都發現了身邊的老凡爾賽。這裡也給大家做兩個示範:最喜歡的一把琴今天被劃傷了,好傷心。
  • 社會性死亡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社會性死亡梗的出處了解一下
    社會性死亡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社會性死亡梗的出處了解一下時間:2020-09-05 12:22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社會性死亡是什麼意思什麼梗?社會性死亡梗的出處了解一下 社會性死亡這個詞最近是被羅冠軍在微博中提到的,很多人在了解了他的事情之後,都不是很懂社會性死亡到底是有什麼含義,為什麼羅冠軍要說社會性死亡呢?下面小編帶來:社會性死亡是什麼意思含義 社會   原標題:社會性死亡是什麼意思什麼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