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項目 中國籤署SKA天文臺公約

2021-01-13 觀察者網

據《中國科學報》14日消息,平方公裡陣列(SKA)是一個建造世界上最大射電望遠鏡的項目。如今,參與該項目的7個創始成員國(觀察者網註:包括中國在內)於3月12日在義大利羅馬正式籤署了一項公約,建立一個政府間組織來監督該項目運行並正式批准其建設。

這個名為SKA天文臺的機構是一個與歐洲核子研究委員會(CERN,位於瑞士日內瓦附近的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類似的組織,它將取代SKA組織,後者自2011年設立以來一直負責射電望遠鏡的設計和前期建設活動。總部位於英國曼徹斯特附近的喬德雷爾班克天文臺的SKA天文臺將擁有更大的權力,並將為陣列的建設出具合同。

籤約儀式由義大利教育部長馬爾科·布塞蒂主持,十餘個國家和組織的100餘名代表出席。此舉旨在成立一個長期且穩定的組織,以負責SKA項目在國際範圍內的建造和運營工作。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張建國代表中國政府籤署了SKA天文臺公約。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國際大科學工程,參與這類項目能夠促進世界各國在科技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同解決人類關注的難點問題。

SKA是計劃建造並運行50年的世界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項目,它並非單臺望遠鏡,而是一個望遠鏡網絡,由2500面直徑15米的碟形天線以及250組低頻和中頻孔徑陣列組成,因接收總面積約「1平方公裡」而得名。SKA將安裝在澳大利亞和南非,後續在兩國及其他非洲國家都會進行擴建。

南非的MeerKAT射電望遠鏡是平方公裡陣列的原型 圖片來源:南非射電天文學觀測組織

這一功能強大的射電望遠鏡網絡將分階段建造,最終能夠探測到來自早期宇宙的信號。

據悉,在耗資6.74億歐元(7.6億美元)的第一階段,將於澳大利亞建造13萬個天線,並為南非的64個碟形MeerKAT望遠鏡增加130多個碟形天線。MeerKAT望遠鏡是該項目的試驗臺。建設預計將於2020年底開始,耗時約7年。

目前有12個國家參與了該項目,但只有7個國家——澳大利亞、義大利、南非、荷蘭、英國、葡萄牙和中國於當日籤署了該公約。瑞典和印度也有望成為正式成員。

政府科學諮詢國際網絡主席、科學外交專家Peter Gluckman表示,該公約的籤署本身就是一項成就,因為這涉及到相關國家的多樣性,以及俄羅斯和美國等傳統上有影響力的科學國家的缺席。

在SKA天文臺正式成立之前,公約籤署國必須由其議會批准該公約,這可能需要1年的時間。非創始成員國則必須通過單獨的加入程序才能成為天文臺的正式成員。

SKA董事會主席卡特琳·塞薩爾斯基表示,設計、建造及運營SKA需要數十年的努力、專業積累、創新、毅力及全球協作。公約的籤署奠定了使SKA成為現實的基礎。

據了解,中方自2012年起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深度參與SKA的關鍵技術研發、核心設備研製和科學問題研究。此外,中國科學家還利用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低頻望遠鏡陣列21CMA等國內已有設備開展先期科學研究。

(中國科學報 趙熙熙)

相關焦點

  • 中國深度參與世界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項目:SKA天文臺公約正式...
    光明日報羅馬3月14日電(記者陳曉晨)12日,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quare Kilometre Array,簡稱SKA)項目七個創始成員國——中國、澳大利亞、義大利、荷蘭、葡萄牙、南非和英國,在義大利首都羅馬正式籤署了成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SKA天文臺公約。
  • 中國籤署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天文臺公約
    科技日報3月13日消息,12日,中國、澳大利亞、義大利、荷蘭、葡萄牙、南非、英國七個創始成員國在義大利羅馬正式籤署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天文臺公約。印度、瑞典、加拿大、法國、日本、韓國、馬爾他、紐西蘭、西班牙、瑞士等十餘個國家和組織的一百多名代表出席籤約儀式。
  • 中國籤署SKA天文臺公約
    人民網羅馬3月12日電(記者韓碩 孔歌)3月12日,參與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KA)項目的國家齊聚羅馬籤署了成立政府間組織的國際條約,組織將負責推進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的交付工作。
  •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文界正為SKA做充分科學準備
    (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平方公裡陣射電望遠鏡)時代的到來,中國天文界正在做充分的科學準備:在中國SKA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武向平院士牽頭下,中國天文界已形成11個科學工作組,並完成《中國SKA科學白皮書》中、英文版。
  • 上海天文臺啟用亞洲最大射電望遠鏡
    10月28日,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的直徑65米射電望遠鏡在上海天文臺啟用。作為我國目前口徑最大、波段最全的一臺全方位可動的高性能射電望遠鏡,其總體性能僅次於美國的110米射電望遠鏡、德國的100米射電望遠鏡和義大利的64米射電望遠鏡,為亞洲最大、世界第四。
  • 中國政府小籤《成立平方公裡陣列天文臺公約》
    國際大科學工程—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quare Kilometre Array,簡稱SKA)是計劃建造並運行50年的世界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項目,擬通過成立政府間國際組織來推動實施。
  • 中國製造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 可尋找外星人(圖)
    4月20日,揚子晚報報導了中國正在建造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的消息。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國家預應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正興教授領銜的團隊,承擔著最大望遠鏡施工階段的技術支撐。「最大望遠鏡看起來就像口超級大鍋。」郭正興透露,這口「大鍋」再過4個月就基本成型。
  • 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
    據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官方全球資料庫顯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語: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一座射電望遠鏡,焦比達0.467,被譽為「中國天眼」。
  • ...追蹤外太空信號源-射電望遠鏡,中國,新疆,天文臺,天線,新建...
    原標題:中國將新建世界最大「天線」 追蹤外太空信號源  據外媒1月15日消息,中國將新建一臺大型射電望遠鏡,來「接聽」外星生命信號。該射電望遠鏡將建於新疆奇臺縣石河子,超越2016年完工的世界上最大單碟500米光圈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中國「天眼」工程 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又被形象的稱作中國「天眼」。是由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國家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採用中國科學家獨創設計和我國貴州南部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條件,建設的一個約30個足球場大小的高靈敏度巨型射電望遠鏡。 中國「天眼」的視野有多遠?
  • 這就是中國最大世界最大的「天眼」望遠鏡
    據新華社報導,國慶前夕,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中科院國家天文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項目綜合布線工程完成,具備供電條件。據了解,FAST為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建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的大窩凼,利用喀斯特地區的山區窪地作為臺址,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美國阿雷西博天文望遠鏡觀測面積(擴建後350米)大幅增加,靈敏度提高了2.25倍。
  • 全球最大光學望遠鏡 中國參與核心技術研發—新聞—科學網
    中國通過2008年完成的LAMOST望遠鏡項目,對此已有技術儲備。因此,國家天文臺南京天光所主要負責TMT主鏡子鏡單元高精度磨製技術的研發,以及部分子鏡的加工任務。同時,國家天文臺南京天光所還參與了TMT「首光」科學儀器的設計研發工作。因為在TMT開始科學觀測的初期,將先安裝3臺「首光」設備,包括紅外成像攝譜儀、紅外多目標攝譜儀和寬視場光學攝譜儀。
  • 世界最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在貴州開建
    12月26日,具有我國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奠基儀式在FAST臺址—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大窩凼窪地舉行。中科院副院長詹文龍院士、貴州省副省長蒙啟良、中科院秘書長李志剛以及貴州省政府、國家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工業信息化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SAT項目合作單位、貴州省直有關單位和高校、黔南州有關領導出席奠基儀式。    據了解,將於2009年正式開工建設的FAST是世界上正在建造及計劃中的建造的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擁有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
  • 又一座全球最大望遠鏡項目在中國啟動啦
    參加啟動儀式的還有雲南省政府辦公廳、省發改委、省科技廳、普洱市,中科院辦公廳、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中科院昆明分院、國家授時中心、國家天文臺、雲南天文臺,JRT項目合作單位以及雲南大學相關負責人。這到底是怎樣一個項目,為何啟動儀式值得如此興師動眾?據悉,JRT是在我國西南多民族地區建設的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全可動低頻射電望遠鏡。
  • 中國與南非研討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項目雙邊合作
    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部7月3日通過官網發布消息說,中國與南非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KA)項目首次雙邊合作研討會6月下旬以視頻方式舉行,就中南SKA科學合作事宜展開討論。
  • 世界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首臺天線出廠
    原標題:世界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首臺天線出廠   「第一臺天線樣機的成功研製不僅是SKA工程研發的一個重大成果,它還展現了中國智慧,代表了我國持續參與國際大科學工程的決心。」在6日舉行的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KA)首臺天線樣機出廠儀式上,科技部副部長黃衛說。
  • 利用我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搜索外星人
    2016年,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首次聚光。從那時起,望遠鏡經歷了廣泛的測試和調試,並於2020年1月正式上線。在這段時間裡,它還促成了多項發現,包括近100個新的脈衝星。
  • SKA望遠鏡三大課題上海開題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獲悉:在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專項的支持下,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前期數據處理系統建設和相關科學預研日前在上海正式啟動。 SKA的概念提出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是國際天文界計劃建造的世界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也將成為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龐大的天文設備。
  •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正在尋找外星人?
    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在中國擁有30個足球場,預計將取代Arrecibo射電望遠鏡,後者在57年內改變了命運。 中國科學院最近宣布,它將允許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使用自己的FAST射電望遠鏡進行研究。
  • 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真的很大
    如果你是紀錄片愛好者,或許對《ROUTE AWAKENING寰行中國》有所耳聞。這是一檔由上汽通用別克與國家地理頻道聯手打造,植根於中國的文化探索類活動,在國際上獲得過多項大獎。我參與的這段行程,是今年「寰行中國」的第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