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經濟學通識課》的書評,作者 鄭渝川。
經濟學一詞最早來源於希臘語「oeconomicus」,意思是說一家人如何利用手頭的資源。某種意義上講,經濟學的歷史確實不能僅僅從亞當·斯密說起,而要前溯到古希臘等古代文明,畢竟從那時開始就出現了種種經濟活動。
今天的經濟學家,會經常提到哈耶克、弗裡德曼和凱恩斯,這些經濟學巨匠的觀念深深影響了公共政策和經濟實踐。但無論是經濟學家,還是公共政策的設計者,往往都會頗為尷尬的避開哈耶克在獲得諾貝爾獎的演說中,對經濟學效仿物理學成為一門科學的追求所提出的警告。
哈耶克當時說,「經濟學家在指導政策方面沒有做得更為成功,同他們總想儘可能嚴格地效仿成就輝煌的物理學這種嗜好大有關係……大眾過多的期待,也總會使某些人不顧自己的能力所限,假裝或真誠地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以迎合人們的要求。」
英國經濟學家、倫敦經濟學院經濟史系客座教授、英國政府前經濟政策顧問尼爾·基什特尼在談到哈耶克時就指出,哈耶克毫無疑問反對公共政策過度滲入市場,這使得他長期被邊緣化,但他又主張政府要提供市場無法提供的產品,如基本的教育、失業人口的基本生活,這項主張導致那些崇尚絕對化自由市場的哲學家、經濟學家把他看成是叛徒。
儘管哈耶克等經濟學大師並不信任政府有足夠的能力應對市場經濟的挑戰,但在經濟學的領域,仍然有源源不斷的專家加入到公共政策的智庫之中,希望藉助政府的力量創造更富裕、更公平的社會。
尼爾·基什特尼在其所著的《經濟學通識課》書中提到了福利經濟學的開創者、英國經濟學家阿瑟·塞西爾·庇古。庇古為政府介入具體經濟事務的合法性、合理性,提供了一個重要理由,即市場往往會偏離正確方向,需要由公共部門進行糾偏。按照庇古的觀點,政府需要激勵「積極的」外部性,而對「消極的」外部性給予抑制,這很容易引申為政府主導的產業政策。
再來看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瑟·劉易斯,他是發展經濟學的開創者。發展經濟學在二戰以後的幾十年裡在大批新興市場國家得以推行,美國、英國、法國及主流國際經濟組織,還有蘇聯,都為此投入了可觀的資源,但收效卻並不理想,只有韓國等寥寥可數的幾個國家做到了從發展中國家,躍升到了發達國家的行列。
發展經濟學陷入尷尬,許多發展中國家幾十年來仍未改變貧困面貌。對此,以安德烈·貢德·弗蘭克為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提出了新的解釋。《經濟學通識課》介紹了弗蘭克等人的觀點,即不公平的全球貿易和金融秩序,使得窮國被捲入全球化後,利益不斷受到損害。
弗蘭克成功的指出了二戰後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困境,但他給出的解釋,在經濟學界飽受爭議。美國著名的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家,認為新興市場國家的市場化程度不夠高,在從過去的殖民地走向新興獨立後,沒有建構起保障自由市場運轉的良好體制。正是因為此,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家不惜與通過軍事政變上臺、推行軍事獨裁的皮諾切特合作,幫助後者控制的智利建立自由市場。
《經濟學通識課》這本書內容豐富,較為清晰的敘述了從古希臘時期,經過不同時代演化完善,並形成不同流派、不同觀點立場而最終成為公共政策「顯學」的經濟學的發展歷程。書作者客觀公允的評價了亞當·斯密、李嘉圖、馬克思、凱恩斯、哈耶克、弗裡德曼等歷史上著名的經濟學家的貢獻,圍繞不同時期的經濟學重要創見,評析了其提出背景和價值意義,當然也談及了經濟學家和經濟學理論的局限及爭議所在。這本書對於非經濟學專業的大眾讀者,具有重要的「掃盲」意義,可以為讀者加深對於經濟問題、經濟學論點的認知理解提供幫助。
這本書在談及古希臘時期的經濟學論點時,重點評述了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有關財產所有權等問題的分歧;接下來,在介紹中世紀時期兩位提出了重要經濟學論點的哲學家奧古斯丁和託馬斯·阿奎納時,書作者指出,兩人的觀點是對當時新興的商業社會作出的適應,即走出了對於金錢的排斥,而強調只要用途正大光明,通過商業獲利就無可厚非。在引出自由貿易的捍衛者李嘉圖時,書作者探討了當時歷史背景下英國選擇貿易政策的利益考量。
馬爾薩斯的經濟學論點,長期被認為是冷漠無情的——馬爾薩斯反對救濟窮人,認為這將妨礙其自食其力,並在不具備養活孩子的情況下,生育更多孩子,給社會造成負擔。馬爾薩斯也成為了生育控制政策的最早鼓吹者。書作者指出,馬爾薩斯的觀點存在極大謬誤,特別是考慮到工業化、城市化帶來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增長態勢會逐漸放緩,並不會出現其擔憂的社會難以負荷新增人口的現象;但馬爾薩斯的理論在那些經濟發展緩慢,糧食供給得不到滿足的貧窮國度中,卻得到了可怕的應驗。
而今,為了鼓勵創新增長,人們開始越來越多的談論熊彼特。這位經濟學家為破壞式創新正名,他也冒著陷入經濟學界公敵的風險宣稱壟斷才能為創新者帶來足夠誘人的回報。熊彼特的觀點大放異彩,是在20世紀70年代和本世紀初,計算機和網際網路革命相繼興起,破壞式創新創造出了巨大成果。《經濟學通識課》書中還介紹了如尤金·法瑪、喬治·阿克洛夫、保羅·克魯格曼、丹尼爾·卡尼曼等最近幾十年來極大的擴展了經濟學邊界,或豐富了經濟學內涵,並使得經濟學及其相關的公共政策爭論更加深入的代表性經濟學家,以及他們所發表的極具吸引力而又飽受爭議的新論點。
作者:(英)尼爾·基什特尼
譯者:張緣、劉婧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中南博集天卷
出版日期: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