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晶片檢測2小時判斷出細菌感染種類

2021-01-13 健康一線視頻網

一種快速判斷呼吸道疾病病原菌的生物晶片檢測方法最近開始應用——只要檢測患者痰液,2個小時就能判斷出細菌感染種類,比傳統方法快6倍至240倍。由於節省時間對症治療,避免延誤病情,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這項技術,對於兒童和老人呼吸道疾病的治療尤具價值。

提起影響人類壽命的疾病,人們往往忽視了呼吸道疾病。事實上,呼吸道與外界相通,很容易被感染,特別是老人和兒童,抵抗力較低,容易頻繁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發布的世界10大死因統計結果顯示,下呼吸道感染位列第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年不完全統計顯示,我國5歲以下兒童的肺炎死亡率為184人/10萬人至1223人/10萬人。

呼吸道疾病的致死率如此之高,原因之一在於:無法快速、準確找出病原菌,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傳統診療中,患者需要先抽血化驗,來推斷是病毒還是細菌感染。判定細菌感染後,醫生才考慮使用抗生素治療,但最苦惱的問題也來了:很多人使用某種抗生素後病情並沒有好轉,甚至更加嚴重,只能再換一種抗生素繼續治療,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經濟損失。

究其原因,傳統方式無法快速、準確確定致病菌種類,醫生通常使用廣譜抗生素,如果致病菌對這種藥物不敏感,則需要換藥。因此,目前我國大多數臨床治療仍處於經驗抗生素應用階段,在使用高級抗生素方面存在較大盲目性。

要確定病原菌,臨床上常用的鑑定方法是細菌培養法——通常需要一周左右,才能得到結果;而特殊菌種鑑定時間更長,會延誤重症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救治時間。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飛速發展,病原學診斷與分子生物學技術密切結合,形成了病原學分子診斷技術。針對病原菌難培養、檢測周期長、診斷率低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博奧晶典推出了一款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檢測系統,通過檢測患者痰液,2個小時就能判斷出細菌感染種類,比傳統檢測方法快6倍至240倍,徹底打破了傳統檢測的局限性。此外,憑藉快速、準確、靈敏及特異等優勢,其在病原學診斷方面凸顯作用,為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治療及細菌耐藥機制的研究等方面提供可靠技術支持。

準確早期診斷致病菌,是治癒病人的關鍵,選擇最佳的檢測方法能夠縮短療程、節約費用。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檢測系統可以很好地解決吃藥不對症問題,讓我們少吃錯藥。3歲的小患者明明,因肺炎入院兩天後沒有任何好轉,還出現了呼吸困難等症狀,只能用呼吸機維持生命。患兒病情危重,醫院採用最高級別的抗生素治療,病情仍無好轉;後來採用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檢測晶片測試,2小時後,根據檢測結果,醫生採用針對致病菌對症的抗生素後,每天花費大幅下降,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3天後,孩子恢復自主呼吸,進入普通病房觀察,很快痊癒出院了。

據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高佔成介紹,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檢測產品從2006年開始研發。經過臨床驗證,這款產品能夠對病患者進行高效便捷的檢測,僅需一口痰液,2小時內就可一次性快速檢測8種常見的下呼吸道病原菌。

據了解,該系統除可用於呼吸道病原菌檢測外,亦可應用於消化道病原菌檢測、傷口感染病原菌檢測等多個臨床檢驗方向,為感染性疾病快速診斷、精準治療及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了一種有效工具。業內人士指出,如果這項技術得以大規模推廣,不僅能避免窗口期的誤診,而且能精準地找出病因,有針對性地給藥,避免藥物濫用。(記者 吳佳佳)

原標題:生物晶片檢測:從唾液中找出病原菌

相關焦點

  • 細菌感染or病毒感染?別急!3步全解決,在家做判斷!
    上周末科大大發表了一篇關於抗生素的文章,一瞬間家長紛紛留言吐槽表示都用過,然後七嘴八舌的都在問:科大大,到底什麼是細菌感染,什麼是病毒感染?科大大,血常規化驗單怎麼看?靠不靠譜啊?科大大,寶寶病毒感染怎麼辦?科大大......細菌感染 or 病毒感染孩子3個月後到6歲之間,細菌和病毒感染最易發生。
  • 快速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生物晶片再立功
    這就是未來的小型縮微化檢測設備——CTC腫瘤檢測設備。ov2EETC-電子工程專輯生物晶片在「非典戰疫」也曾立功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生物晶片也在快速檢測和病原譜快速分析診斷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首批非典病原譜分析生物晶片和非典診斷專用晶片,可以用比一滴血還少很多的幾個微升血標本,快速檢測出非典病毒感染和可能發生的並發感染。
  • 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速度加快一倍,生物晶片立功
    Mhaednc此外,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通過改良核酸提取方法,使確認結果的速度比以前加快一倍,最快2小時即可得知核酸檢測結果。Mhaednc其中生物晶片技術在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方面,正在發揮重要作用。生物電子晶片目前在技術和應用上並不十分成熟,一般情況下所指的生物晶片主要為生物分析晶片,按照作用方式分類,分為主動式晶片是指把生物實驗中的樣本處理純化、反應標記及檢測等多個實驗步驟集成,通過一步反應就可主動完成,其特點是快速、操作簡單,因此有人又將它稱為功能生物晶片。
  • 生物晶片在聾病分子檢測中的應用
    簡單地說,生物晶片就是在一塊指甲大小的玻片、矽片、尼龍膜等材料上放上生物樣品,然後由一種儀器收集信號,用計算機分析數據結果。1995年,Schena等人在Science上發表了第一個基因晶片的實驗數據,揭開了生物晶片發展的序幕。隨著該項技術的發展,生物晶片的種類也逐漸增多,主要包括微陣列晶片和微流控晶片兩類。
  • 藍耳、豬瘟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診斷及控制2
    4、實驗室檢測4.1 細菌分離鑑定無菌取病豬的肺臟劃線接種於血平板、TSA+血清+NAD上培養20小時,肺臟在TSA+血清+NAD上有半透明灰白色的大菌落如圖1,革蘭氏染色為革蘭氏陰性兩端深染的短桿菌如圖2,初步判斷疑似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挑取菌液進一步提取細菌 DNA,採用通用引物進行 PCR 擴增,結果顯示PCR擴增出特異性條帶,
  • 新冠肺炎正式命名來了,生物晶片助快速檢測!
    而現有的PCR檢測平臺有很高的技術門檻,需要配備專業實驗室、專用儀器和技術人員,一般最快需要兩個多小時左右的檢測時間。在效率方面,較目前通用的檢測方法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技術需時一個半小時至三小時,大幅提升。
  • 張鋒的新檢測法!2小時內現場判斷病毒種類,有望用於新冠的檢測
    基於核酸的檢測方法,確實具有足夠的敏感性,檢測速度也夠快,但往往需要大量的樣本和昂貴的設備;抗原檢測倒是對設備要求不高,但是特異性差了些,過程更是漫長。基於此前研究的基礎,檢測結果可以直觀地展示在試紙上,整個過程只需要不到2個小時。這意味著,不需要複雜的設備,不需要高端的技術人員,在疫情來臨時,普通的醫務人員即可在現場快速確認毒株!
  • 昆企研發基因晶片高通量檢測試劑盒
    受訪企業供圖2月24日,在昆明寰基生物晶片產業有限公司(下稱寰基生物)實驗室內,身穿防護服的20餘名工作人員專注地完成著各項工作。該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昆明市第一批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及保供重點企業中,唯一一家提供核酸檢測服務的企業。疫情發生以來,寰基生物研發出針對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的定量核酸檢測試劑盒,已在省內累計檢驗4000餘份標本。
  • 生物晶片分類及應用
    生物晶片(biochip)是指採用光導原位合成或微量點樣等方法,將大量生物大分子比如核酸片段、多肽分子甚至組織切片、細胞等等生物樣品有序地固化於支持物的表面,組成密集二維分子排列,然後與已標記的待測生物樣品中靶分子雜交,通過特定的儀器對雜交信號的強度進行快速、並行、高效地檢測分析,從而判斷樣品中靶分子的數量。
  • 福音:終於能檢測血液中的細菌了!每年70萬人死於超級細菌感染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微型設備,可以快速檢測血液中的有害細菌,使衛生保健專業人員能夠精確定位潛在致命感染的原因,並用藥物對抗它們。由羅切斯特理工學院科學家的這項羅格斯大學合著研究發表在ACS《應用材料與界面》期刊上。
  • 基因晶片技術在轉基因食品檢測中的應用
    基因晶片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前沿性生物技術。該技術具有快速、高效、大規模、高容量、高並行性等特點。轉基因食品是用轉基因生物技術生產和加工的食品,也叫基因修飾食品(GMF),具體包括2類:包含基因修飾組分的食品和食品基料;由基因修飾生物生產,但並不包含基因修飾組分的食品。轉基因食品作為一種新型的食品種類,其安全性一直是人們所關心的熱點。
  • 生物晶片入門(一):生物晶片及應用簡介(生物晶片,基因,藥物,晶片技術)
    (CCD)對雜交信號的強度進行快速、並行、高效地檢測分析,從而判斷樣品中靶分子的數量。2、基因診斷從正常人的基因組中分離出DNA與DNA晶片雜交就可以得出標準圖譜。從病人的基因組中分離出DNA與DNA晶片雜交就可以得出病變圖譜。通過比較、分析這兩種圖譜,就可以得出病變的DNA信息。這種基因晶片診斷技術以其快速、高效、敏感、經濟、平行化、自動化等特點,將成為一項現代化診斷新技術。
  • 科學家開發生物晶片傳感器 可快速檢測H1N1病毒
    左起:廖新萌、林遠、張弓 加拿大溫尼伯科學家正在致力於開發一種可攜式的低成本儀器——生物晶片傳感器該設備能夠迅速檢測出某人是否攜帶或感染H1N1病毒。 近日,這項研究贏得了當地的一項創意競賽及5000加元獎金。據研究者稱,生物晶片傳感器能讓非醫務人員在一小時內檢測出流感病毒,並且每次檢測僅需10加元。而使用目前的技術,這樣的檢測需要花費好幾百加元。
  • 嗓子紅、嗓子痛、嗓子化膿,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
    2、哪些病原體可以導致扁桃體炎?導致扁桃體炎的病原體種類繁多,其中主要是病毒,如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很多細菌或特殊微生物也可導致。
  • 新型血液測試快速診斷細菌病毒 可少吃消炎藥
    該方法促使醫生使用恰當的藥物當醫生們需要確定導致病人出現感染的是何種病原體,並決定採取哪種治療手段時,他們常常會面臨很多困難。要確定致病病原體的種類,如果使用傳統的檢測方法,需要花幾天的時間——這些方法通常都是從病人那裡採樣,然後在實驗室對這些致病病原體進行培養。
  • 我開發出可檢測數百種病原微生物基因晶片
    據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 (記者李斌)在國家「863」計劃的支持下,病毒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北京金迪克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經過5年研究,建立了人類已知病毒和部分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組特異性探針資料庫,開發出檢測數百種病原微生物的高密度基因晶片。
  • 在生物晶片前--博奧生物有限公司
    在美國,研究機構是生物晶片的主要市場,在臨床等應用領域內,也只有羅氏等幾家公司的個別產品通過了FDA的驗證。目前,美國已經有醫院出現了用於個性化治療的臨床檢測晶片,可以通過基因晶片在化療之前檢測癌症病人的反應程度。雖然FDA並未通過該產品,保險公司也未能納入保險範圍,但很多病人還是願意花3000美元接受檢測。   孫英豪覺得在中國很快也會出現類似的檢測晶片。
  • 生物晶片應用於動物疫病檢測:「新」力量助力「芯」創新
    近幾年,這個年輕的團隊大膽探索,勇於創新,研發出豬偽狂犬病病毒gD、gE蛋白二聯檢抗體檢測試劑盒等一系列動物疫病聯檢產品,可對同一樣品進行多種檢測,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如今,我們研發的系列高通量、數位化、快速檢測生物晶片,能夠快速準確地完成豬偽狂犬病、豬瘟、口蹄疫等動物疫病檢測,在及時監測疫苗的免疫保護效果的同時鑑別是否有野毒感染,為進一步實施動物疫病防治提供了『靶向性』依據。」提到研發成果,李玉芳自豪地說。
  • DNA生物傳感器晶片實現高靈敏度實時檢測單核苷酸多態性
    基於石墨烯的SNP檢測晶片將信號無線傳輸到智慧型手機《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於7月9日報導了研究團隊的成果,此項研究為價格更低、速度更快、便攜性更強的生物傳感器實現及早檢測出如癌症等疾病遺傳標記鋪平了道路。
  • 臺灣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團隊發表全球獨創的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
    臺灣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團隊於10月27日發表全球獨創的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只要5分鐘即可判斷人體內新冠病毒核酸、抗原和抗體數值,更可依據數值分析感染程度,排除肉眼無法判斷的偽陽、偽陰性檢測結果,針對病患是否近期感染疫情或是已經感染疫情,康復後帶有抗體,皆可精準判斷,作為病患後續處置的依據。